一种高效环保固体物料多筛网复合筛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5733发布日期:2020-01-17 19:4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环保固体物料多筛网复合筛分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高效环保固体物料多筛网复合筛分机构,属及其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对矿石等固体物料根据颗粒直径大小进行分类作业时,往往均是通过利用采用传统结构的筛分机构构成的筛分系统进行的,如概率筛、棒条筛等筛分设备,当前所使用的这些筛分设备在运行中,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满足对固体物料筛分的需要,但当前传统的筛分机构存在结构复杂、设备结构体积及自重相对较大,且一台筛选设备往往仅对特定颗粒结构的物料进行筛分作业,筛分作业效率低下,并需要多台设备同步运行方可实现不同类型物料筛选作业的需要,因此造成当前传统筛分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运行能耗相对较大,设备运行及维护作业难度大且成本高,同时也导致设备安装定位需要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极易受到使用场地环境限制的同时,并导致使用场地建设成本高且空间利用率低下,并增加了当前筛分设备使用、维护等作业的成本。

同时,当前所使用得传统筛分机构,在对物料进行筛分时,虽然通过一定倾斜角度利用物料自重及惯性对物料驱动物料通过筛分机构,但对物料流动方向与水平面间夹角缺乏科学的设计,从而导致在进行物料筛分时对固体物料自身动能利用率不足,并因此导致固体物料与筛分机构的筛片、箱板等结构之间设备、物料间摩擦损耗及因摩擦造成的噪声污染现象严重,同时也造成了筛分机构对物料振荡筛分时运行能耗增加,并极易造成因负载过大而导致筛分机构结构受损等情况发生,严重影响了筛分机构运行稳定性、可靠性、使用寿命机使用和维护成本。

此外,当前的筛分机构在对固体物料筛分作业时,因设备振荡、物料高速流动等因素,极易导致固体物料产生严重的粉尘污染,在造成物料浪费的同时,另对工作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导致当前在进行固体物料筛分作业时的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导致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进行固体粉尘污染治理。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固体物料筛分机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环保固体物料多筛网复合筛分机构。

为了实现上面提到的效果,提出了一种高效环保固体物料多筛网复合筛分机构,该筛分机构具有工作效率,筛分系统的集成化、模块化及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和自重小的特点,可有效的提高筛分系统设备运行稳定性,降低设备摩擦损耗和造成及粉尘污染,此外还可有效的实现通过一条设备同时实现多种不同类型物料筛选作业的需要,极大的提高筛选作业的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效环保固体物料多筛网复合筛分机构,包括承载机架、导流溜槽、筛箱、承载横梁、强化筋板、选料筛片、过渡筛片、箱盖、减震机构、激振机构及控制系统,筛箱为横断面呈“凵”字型,轴向截面呈梯形的槽状结构,其上端面与箱盖相互连接,并构成闭合腔体结构,下端面通过若干减震机构与承载机架相互连接,筛箱轴线与水平面呈25°—45°夹角,其上端面位置设进料口,下端面位置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设大料出料口、中料出料口、小料出料口及铺底料出料口,筛箱底部设返矿料出料口,进料口、大料出料口、中料出料口、小料出料口、铺底料出料口及返矿料出料口均与一个导流溜槽相互连通,承载横梁至少两条,嵌于筛箱内其两端分别与筛箱侧壁连接,且承载横梁沿筛箱轴线方向均布并与筛箱轴线相互垂直,强化筋板至少两个,嵌于筛箱内与承载横梁相互连接并垂直分布,且各强化筋板均沿承载横梁轴线方向均布,选料筛片若干,嵌于筛箱内并与筛箱轴线平行分布,各选料筛片自上而下分布并与强化筋板相互连接,且大料出料口、中料出料口、小料出料口及铺底料出料口对应的筛箱内均设至少一个选料筛片,大料出料口、中料出料口、小料出料口及铺底料出料口及其所对应的各选料筛片分别构成一个筛选腔,且各选料筛片前端面均位于进料口后方,过渡筛片数量与选料筛片数量一致,每个选料筛片上方均设一个过渡筛片,所述过渡筛片与相邻的选料筛片间间距不小于10厘米,并与相邻选料筛片轴线呈0°—30°夹角,过渡筛片中,各过渡筛片前半部分位于进料口正下方,后半部分位于选料筛片上方,且位于选料筛片上方的过渡筛片长度不小于10厘米,激振机构至少两个,沿筛箱轴线方向分布,与筛箱底部外表面连接并与筛箱轴线垂直分布,控制系统位于承载机架外表面并分别与各激振机构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机架包括承载龙骨、引流风机、导流风管、除尘装置,其中所述承载龙骨为横断面为矩形的框架结构,其上端面均布若干减震机构并通过减震机构与筛箱下端面相互连接,所述除尘装置至少一个,嵌于承载龙骨内并位于筛箱正下方,所述引流风机至少一个,与承载龙骨外表面相互连接,并通过导流风管分别与除尘装置及各导流溜槽相互连通,且所述导流风管与导流溜槽上端面连接,且导流溜槽与导流风管连接位置处设回风口,所述引流风机、除尘装置均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溜槽为横断面呈矩形、圆形及正多边形中任意一种的管状机构,导流槽内部均布若干静电电极,且所述静电电极均与导流溜槽上端面连接并与导流溜槽上端面垂直分布,各静电电极间相互并联并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减震机构包括承载座、主承压弹簧、辅助承压弹簧、弹性垫块及压力传感器,所述承载座共两个,均为轴线端面呈“凵”字型的槽状结构,两个承载座之间通过主承压弹簧、辅助承压弹簧相互连接并同轴分布,其中所述主承压弹簧、辅助承压弹簧有效长度1/4—1/2分别嵌于两个承载座中,且所述主承压弹簧外径与承载座内径相同,主承压弹簧外表面于承载座侧壁内表面相抵并滑动连接,所述辅助承压弹簧嵌于主承压弹簧内,且所述辅助承压弹簧外径为主承压弹簧内径的1/3—2/3,且所述主承压弹簧、辅助承压弹簧螺旋方向相反,所述弹性垫块共两个,分别嵌于两承载座内并与承载座同轴分布,且弹性垫块另嵌于辅助承压弹簧内,并与辅助承压弹簧内表面相互滑动连接,所述弹性垫块超出承载座前端面至少5毫米,且两个承载座内弹性垫块间间距为两个承载座之间间距的1/5—3/4,所述压力传感器共两个,分别嵌于两个弹性垫块前端面并与弹性垫块同轴分布,且所述压力传感器另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筛箱底部设格栅板,所述格栅板位于筛箱内并与筛箱底部平行分布,且栅板格栅孔轴线筛箱轴线垂直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选料筛片中,各选料筛片前端面均位于进料口后方,且相邻两个选料筛片中位于下方的选料筛片前端面超出位于上方选料筛片前端面至少10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渡筛片中,位于进料口正下方的过渡筛片长度为过渡筛片总长度的1/3—2/3。

进一步的,所述的激振机构上设至少两个振荡传感器,所述振荡传感器以筛箱轴线均布,所述振荡传感器检测轴线与激振机构轴线垂直并相交。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系统为基于工业计算机为基础的电路系统,且所述控制系统中另设至少一个串口通讯电路及至少一个物联网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较传统的筛分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可极大的提高筛分作业的工作效率,提高筛分系统的集成化、模块化及自动化程度,同时有效的简化筛分系统结构和降低筛分系统自重,并有助于降低筛分系统的运行能耗、建设及维护成本,同时有效提高筛分系统的空间利用率;

2、可有效的在提高物料筛分作业效率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物料自身动能及筛分装置运行时驱动动能综合利用率,提高了物料筛分作业效率和质量,并有效降低了筛分设备运行物料与设备间的磨损和噪声污染,避免因振荡负载过大而导致的筛分设备结构损伤情况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新型运行的稳定性和靠性,并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和维护成本;

3、在运行过程中,可同时实现对多种中不同类型物料进行分类收集,并在物料筛分过程中,有效降低固体物料流动时造成得粉尘污染,极大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环保性能,改善工作环境并有助于降低物料收集,防止物料因粉尘污染造成的物料浪费现象和降低物料筛选作业对生产环境治理作业的成本和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激振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流溜槽和静电电极连接关系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施工,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述的一种高效环保固体物料多筛网复合筛分机构,包括承载机架1、导流溜槽2、筛箱3、承载横梁4、强化筋板5、选料筛片6、过渡筛片7、箱盖8、减震机构9、激振机构10及控制系统11,筛箱3为横断面呈“凵”字型,轴向截面呈梯形的槽状结构,其上端面与箱盖8相互连接,并构成闭合腔体结构,下端面通过若干减震机构9与承载机架1相互连接,筛箱3轴线与水平面呈25°—45°夹角,其上端面位置设进料口101,下端面位置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设大料出料口102、中料出料口103、小料出料口104及铺底料出料口105,筛箱3底部设返矿料出料口106,进料口101、大料出料口102、中料出料口103、小料出料口104、铺底料出料口105及返矿料出料口106均与一个导流溜槽2相互连通,承载横梁4至少两条,嵌于筛箱4内其两端分别与筛箱4侧壁连接,且承载横梁4沿筛箱3轴线方向均布并与筛箱3轴线相互垂直,强化筋板5至少两个,嵌于筛箱3内与承载横梁4相互连接并垂直分布,且各强化筋板5均沿承载横梁4轴线方向均布,选料筛片6若干,嵌于筛箱3内并与筛箱3轴线平行分布,各选料筛片6自上而下分布并与强化筋板5相互连接,且大料出料口102、中料出料口103、小料出料口104及铺底料出料口105对应的筛箱3内均设至少一个选料筛片6,大料出料口102、中料出料口103、小料出料口104及铺底料出料口105及其所对应的各选料筛片6分别构成一个筛选腔107,且各选料筛片6前端面均位于进料口101后方,过渡筛片6数量与选料筛片6数量一致,每个选料筛片6上方均设一个过渡筛片7,过渡筛片7与相邻的选料筛片6间间距不小于10厘米,并与相邻选料筛片6轴线呈0°—30°夹角,过渡筛片7中,各过渡筛片7前半部分位于进料口101正下方,后半部分位于选料筛片6上方,且位于选料筛片6上方的过渡筛片7长度不小于10厘米,激振机构10至少两个,沿筛箱3轴线方向分布,与筛箱3底部外表面连接并与筛箱3轴线垂直分布,控制系统11位于承载机架1外表面并分别与各激振机构10电气连接。

其中,所述的承载机架1包括承载龙骨110、引流风机111、导流风管112、除尘装置113,其中所述承载龙骨110为横断面为矩形的框架结构,其上端面均布若干减震机构9并通过减震机构9与筛箱3下端面相互连接,所述除尘装置113至少一个,嵌于承载龙骨110内并位于筛箱3正下方,所述引流风机111至少一个,与承载龙骨110外表面相互连接,并通过导流风管112分别与除尘装置113及各导流溜槽2相互连通,且所述导流风管112与导流溜槽2上端面连接,且导流溜槽与导流风管112连接位置处设回风口114,所述引流风机111、除尘装置113均与控制系统11电气连接。

同时,所述的导流溜槽2为横断面呈矩形、圆形及正多边形中任意一种的管状机构,导流槽2内部均布若干静电电极12,且所述静电电极12均与导流溜槽2上端面连接并与导流溜槽2上端面垂直分布,各静电电极12间相互并联并与控制系统11电气连接。

需要着重说明的,所述的减震机构9包括承载座91、主承压弹簧92、辅助承压弹簧93、弹性垫块94及压力传感器95,所述承载座91共两个,均为轴线端面呈“凵”字型的槽状结构,两个承载座91之间通过主承压弹簧92、辅助承压弹簧93相互连接并同轴分布,其中所述主承压弹簧92、辅助承压弹簧93有效长度1/4—1/2分别嵌于两个承载座91中,且所述主承压弹簧92外径与承载座91内径相同,主承压弹簧92外表面于承载座91侧壁内表面相抵并滑动连接,所述辅助承压弹簧93嵌于主承压弹簧92内,且所述辅助承压弹簧93外径为主承压弹簧92内径的1/3—2/3,且所述主承压弹簧92、辅助承压弹簧93螺旋方向相反,所述弹性垫块94共两个,分别嵌于两承载座91内并与承载座91同轴分布,且弹性垫块94另嵌于辅助承压弹簧93内,并与辅助承压弹簧93内表面相互滑动连接,所述弹性垫块94超出承载座91前端面至少5毫米,且两个承载座91内弹性垫块94间间距为两个承载座91之间间距的1/5—3/4,所述压力传感器95共两个,分别嵌于两个弹性垫块94前端面并与弹性垫块94同轴分布,且所述压力传感器95另与控制系统11电气连接。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筛箱3底部设格栅板13,所述格栅板13位于筛箱3内并与筛箱3底部平行分布,且栅板格13栅孔轴线筛箱轴线垂直分布。

重点指出的,所述的选料筛片6中,各选料筛片6前端面均位于进料口101后方,且相邻两个选料筛片6中位于下方的选料筛片6前端面超出位于上方选料筛片6前端面至少10厘米,所述的过渡筛片7中,位于进料口101正下方的过渡筛片7长度为过渡筛片7总长度的1/3—2/3。

此外,所述的激振机构10上设至少两个振荡传感器14,所述振荡传感器14以筛箱3轴线均布,所述振荡传感器14检测轴线与激振机构10轴线垂直并相交。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系统11为基于工业计算机为基础的电路系统,且所述控制系统中另设至少一个串口通讯电路及至少一个物联网控制器,且控制系统中另设至少一个基于交流变频器或至少一个直流调速器中任意种或两种同时使用的激振机构运行驱动子电路。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运行时,首先对构成本新型的承载机架、导流溜槽、筛箱、承载横梁、强化筋板、选料筛片、过渡筛片、箱盖、减震机构、激振机构及控制系统进行组装,然后将组装后的本新型通过承载机架安装到指定的工作位置,最后将本新型得控制系统与外部的电源电路及远程操控设备进行电气,从而完成本新型装备,其中在对本新型装配作业时,将本新型的进料口通过导流溜槽与外部物料输送系统连通,将本新型的进料口、大料出料口、中料出料口、小料出料口、铺底料出料口及返矿料出料口通过导流溜槽与外部相应的物料输送或收集系统连通,即可完成本新型装备。

在运行过程中,物料通过导流溜槽导流从进料口进入到筛箱中,由于筛箱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夹角,使物料在在自身重力作用喝物料输送机构为物料提供驱动力的惯性作用驱动下,同时通过本筛箱在激振机构驱动下产生的真动力对物料驱动下,使物料高速通过筛箱,并在通过筛箱时有筛箱内的选料筛片、过渡筛片对物理啊进行筛选,使经过筛选的物料分别通过大料出料口、中料出料口、小料出料口、铺底料出料口及返矿料出料口排出,从而完成对物料进行多级筛分作业的目的。

其中物料在进入筛箱并通过选料筛片、过渡筛片筛选作业时,物料首先由落入到过渡筛片上并进行导流筛选,经过初步筛选后的大颗粒物料落到该过渡筛片下方的选料筛片上,进行物料筛选,而经过过渡筛片导流筛选后的部分较小颗粒物料则直接落入到下一级的过渡筛片上并由该过渡筛片上对物料进行导流筛选,从而实现物料在落入到正式筛选用选料筛网前进行导流,通过过渡筛片导流筛选,一方面可通过过渡筛片与选料筛片之间的夹角,有效提高物料在驱动力作用下自用落体的有效距离,从而实现物料在通过过渡筛片落入到选型筛片上时,固体物料颗粒及自重越大的物料其落点距离筛箱末端的大料出料口、中料出料口、小料出料口、铺底料出料口位置越近,从而实现根据物料颗粒及自重对物料再选料筛片上落点进行初步筛选分离,并根据固体颗粒及自重对物料通过选料筛片筛选的路径进行缩短,在提高物料筛选效率的同时,另有效降低选料筛片上物料层厚度和自重,降低筛选作业运行能耗和磨损;另一方面可通过过渡筛片与选料筛片之间的夹角,有效降低固体物料在落入到选料筛片的冲击力,并可根据固体物料颗粒及自重越大的物料其落点距离筛箱末端的大料出料口、中料出料口、小料出料口、铺底料出料口位置越近这一特性,有效实现固体物料较为均匀的落入到选料筛片,独具了传动筛选设备物料集中落入在选料筛片上固定范围内而造成选料筛片局部磨损及冲击损害严重的缺陷,从而在极大低设备运行磨损损耗,冲击损耗等严重影响设备运行稳定性情况发生的同时,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喝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此外,固体物料在通过选料筛片筛选时,满足当前选料筛片筛选要求的则沿该层选料筛片流动并从该选料筛片对应的大料出料口、中料出料口、小料出料口、铺底料出料口中相应位置排出完成筛选,而粒径小于当前选料筛片筛选要求的固体物料,则落入到下一层选料筛片进行筛选,直至物料最终落入到筛箱底部行程返矿料并从返矿料出料口排出。

在物料与筛箱底部接触时,可通过筛箱底部的栅板格将部分物料存储到栅板格的栅格孔中行程物料层,通过物料层与落入到筛箱内的物料之间进行摩擦,有效防止物料与筛箱之间摩擦,从而极大的降低了物料对筛箱的磨损。

同时,在进行物料筛选过程中,进入到筛箱内的物料和从筛箱中排出的物料往往均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本新型一方面可通过导流溜槽内的静电电极对粉尘进行集中固定,防止粉尘扩散,另一方面可通过引流风机将导流溜槽内的粉尘输送至除尘装置中进行净化,从而在有效消除粉尘污染的同时,另可有效防止因粉尘污染而导致物料浪费现象。

本实用新型较传统的筛分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可极大的提高筛分作业的工作效率,提高筛分系统的集成化、模块化及自动化程度,同时有效的简化筛分系统结构和降低筛分系统自重,并有助于降低筛分系统的运行能耗、建设及维护成本,同时有效提高筛分系统的空间利用率;

2、可有效的在提高物料筛分作业效率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物料自身动能及筛分装置运行时驱动动能综合利用率,提高了物料筛分作业效率和质量,并有效降低了筛分设备运行物料与设备间的磨损和噪声污染,避免因振荡负载过大而导致的筛分设备结构损伤情况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新型运行的稳定性和靠性,并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和维护成本;

3、在运行过程中,可同时实现对多种中不同类型物料进行分类收集,并在物料筛分过程中,有效降低固体物料流动时造成得粉尘污染,极大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环保性能,改善工作环境并有助于降低物料收集,防止物料因粉尘污染造成的物料浪费现象和降低物料筛选作业对生产环境治理作业的成本和难度。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