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主轴生产线用的废屑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01229发布日期:2020-12-15 08:44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主轴生产线用的废屑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电主轴生产线用的废屑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电主轴设备是高速铣削加工产业的基础和保障,也是高速铣削加工机床设备的重要组成机构,而电主轴作为高速铣削加工机床的核心机械部件,切削钻头或旋转卡盘相连,其具有高度精密结构,在电主轴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对电主轴的外壳体和主转轴进行切削,使其能够与机床设备完美契合,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但现有的电主轴的外壳体和主转轴切削加工设备,虽能实现切削的完全自动化,能够有效清除大量切削过程缠身的废屑,但切削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细小废屑残留切削液中,进入切削液循环系统,导致切削液喷头堵塞,且残留的细小废屑易二次喷洒于切削刀头使已被高速旋转切削刀头的拍打飞溅至机床防护罩内,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另外,传统的过滤式废屑分离装置无法长期使用,在分离过程中滤孔已被废屑封堵,需频繁清理维护。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电主轴生产线用的废屑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主轴生产线用的废屑分离装置,通过设置离心分离结构,通过搅动叶带动混有废屑的切削液进行高速转动,通过切削液于废屑密度的不同,利用离心力使废屑沿罐内壁的螺旋分离槽进行上升并进入螺旋分离槽末端的废屑收集盒中进行收集;另外,利用金属滤网与密封胶环之间组成空腔对切削液进行初步过滤,并通过磁铁吸附金属铁杂质对较大颗粒杂质进行分离,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主轴生产线用的废屑分离装置,包括离心分离罐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离心分离罐的顶面铰合连接有密封顶盖,所述离心分离罐和密封顶盖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锁扣,所述离心分离罐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转轴,所述旋转转轴的顶端贯穿至离心分离罐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搅动转杆,所述搅动转杆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搅动叶,所述离心分离罐的内部开设有螺旋分离槽,所述离心分离罐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液管口,所述离心分离罐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废屑收集盒,所述废屑收集盒的一侧贯穿离心分离罐的侧壁并延伸至离心分离罐的内部与螺旋分离槽的顶端相连通,所述密封顶盖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密封胶环,所述密封顶盖的底面贴有永磁铁,所述密封胶环的内侧卡接有金属滤网。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分离槽沿离心分离罐的内壁呈螺旋上升分布,所述废屑收集盒的一侧开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端部与螺旋分离槽的顶端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管的一侧贯穿至废屑收集盒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单向进入阀,所述废屑收集盒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孔并螺纹连接有螺纹封堵。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滤网的顶面与密封顶盖的底面之间设有滤液空腔,所述永磁铁位于滤液空腔的内部,所述金属滤网为金属网状结构,所述密封胶环为橡胶材质构件。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滤网的周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结构,所述密封胶环的内侧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金属滤网的周侧通过固定环活动卡接于密封胶环的凹槽内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由旋转电机以及变速传动结构构成,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变速传动结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变速传动结构的输出端与旋转转轴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转轴与离心分离罐底面的连接处设有机械密封,所述机械密封套接于旋转转轴的外侧,所述排液管口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排液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离心分离结构,通过搅动叶带动混有废屑的切削液进行高速转动,通过切削液于废屑密度的不同,利用离心力使废屑沿罐内壁的螺旋分离槽进行上升并进入螺旋分离槽末端的废屑收集盒中进行收集,实现废屑分离,分离效率高,相较于传统过滤分离结构维护简单,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快速拆卸的金属滤网和永磁铁结构,利用金属滤网与密封胶环之间组成空腔对切削液进行初步过滤,并通过磁铁吸附金属铁杂质对较大颗粒杂质进行分离,减轻离心分离的工作量,并防止较大颗粒废屑在高速旋转中对离心分离罐内壁造成伤害,提高分离效率且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分离罐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分离罐内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顶盖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废屑收集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离心分离罐;2、旋转驱动机构;3、控制面板;4、密封顶盖;5、切削液注口;6、密封锁扣;7、废屑收集盒;8、排液管口;9、排液阀;10、螺旋分离槽;11、搅动转杆;12、旋转转轴;13、搅动叶;14、永磁铁;15、金属滤网;41、密封胶环;71、螺纹封堵;72、进料管;73、单向进入阀;151、滤液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电主轴生产线用的废屑分离装置,包括离心分离罐1和旋转驱动机构2,离心分离罐1的顶面铰合连接有密封顶盖4,离心分离罐1和密封顶盖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锁扣6,离心分离罐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3,旋转驱动机构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转轴12,旋转转轴12的顶端贯穿至离心分离罐1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搅动转杆11,搅动转杆1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搅动叶13,离心分离罐1的内部开设有螺旋分离槽10,离心分离罐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液管口8,离心分离罐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废屑收集盒7,废屑收集盒7的一侧贯穿离心分离罐1的侧壁并延伸至离心分离罐1的内部与螺旋分离槽10的顶端相连通,密封顶盖4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密封胶环41,密封顶盖4的底面贴有永磁铁14,密封胶环41的内侧卡接有金属滤网15。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离心分离结构,通过搅动叶13带动混有废屑的切削液进行高速转动,通过切削液于废屑密度的不同,利用离心力使废屑沿罐内壁的螺旋分离槽10进行上升并进入螺旋分离槽10末端的废屑收集盒7中进行收集,实现废屑分离,分离效率高,相较于传统过滤分离结构维护简单,操作方便;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快速拆卸的金属滤网15和永磁铁14结构,利用金属滤网15与密封胶环41之间组成空腔对切削液进行初步过滤,并通过磁铁吸附金属铁杂质对较大颗粒杂质进行分离,减轻离心分离的工作量,并防止较大颗粒废屑在高速旋转中对离心分离罐内壁造成伤害,提高分离效率且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其中,螺旋分离槽10沿离心分离罐1的内壁呈螺旋上升分布,废屑收集盒7的一侧开设有进料管72,进料管72的端部与螺旋分离槽10的顶端固定连接,使废屑沿罐内壁的螺旋分离槽10进行上升并进入螺旋分离槽10末端的废屑收集盒7中进行收集。

其中,进料管72的一侧贯穿至废屑收集盒7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单向进入阀73,废屑收集盒7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孔并螺纹连接有螺纹封堵71,便于废屑的收集与清理。

其中,金属滤网15的顶面与密封顶盖4的底面之间设有滤液空腔151,永磁铁14位于滤液空腔151的内部,金属滤网15为金属网状结构,密封胶环41为橡胶材质构件,对切削液进行初步过滤。

其中,金属滤网15的周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结构,密封胶环41的内侧开设有环形凹槽,金属滤网15的周侧通过固定环活动卡接于密封胶环41的凹槽内侧,便于金属滤网15的拆卸清理。

其中,旋转驱动机构2由旋转电机以及变速传动结构构成,旋转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变速传动结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变速传动结构的输出端与旋转转轴12固定连接,实现旋转驱动,为离心机构提供动力。

其中,旋转转轴12与离心分离罐1底面的连接处设有机械密封,机械密封套接于旋转转轴12的外侧,排液管口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排液阀9,实现离心分离罐1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第一步:将永磁铁14贴于密封顶盖4的底面,将清理后的金属滤网15卡入密封胶环41的内部关闭密封顶盖4并利用密封锁扣6进行密封,通过切削液注口5注入待分离切削液,开启旋转驱动机构2进行转动;

第二步:切削液首先进入滤液空腔151中,通过密封顶盖4吸收切削液中混有的铁质杂质,并通过金属滤网15初步过滤后进入离心分离罐1中,防止较大颗粒废屑在高速旋转中对离心分离罐内壁造成伤害,之后通过搅动叶13带动混有废屑的切削液进行高速转动,通过切削液于废屑密度的不同,利用离心力使废屑沿罐内壁的螺旋分离槽10进行螺旋上升到达螺旋分离槽10末端,通过进料管72进入废屑收集盒7中进行收集,实现废屑分离回收;

第三步:待十分钟左右后,关闭旋转驱动机构2电源并通过排液管口8排出分离完成的切削液即可,打开螺纹封堵71释放废屑收集盒7中收集的废屑和少量切削液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