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瓶加工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83300发布日期:2023-06-08 04: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瓶加工检测系统,包括检测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侧位板(4),所述侧位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检测架(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3),所述侧位板(4)的内部设置有输送带(5),所述检测架(1)的前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电机(6),所述定位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上表面内部传动连接有涡轮轴(8),所述涡轮轴(8)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定位蜗杆(9),所述定位蜗杆(9)的两端均啮合连接有传动轴(10),所述传动轴(10)的一端外部套接有齿轮板(11),所述传动轴(10)远离齿轮板(11)的一端啮合连接有传动蜗杆(12),所述涡轮轴(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转盘(13),所述限位转盘(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助推板(14),所述检测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架(15),所述限位架(15)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6),所述限位架(15)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气缸(17),所述电动气缸(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检测头(18),所述检测架(1)的内部位于限位转盘(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检测台(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瓶加工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架(1)的内部位于检测台(19)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分拣带(20),所述齿轮板(11)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单面齿板(21),所述单面齿板(2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拉杆(22),所述检测架(1)的上表面位于限位转盘(1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导向弧板(23),所述定位拉杆(22)远离单面齿板(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对中板(24),所述对中板(24)远离定位拉杆(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25),所述定位拉杆(22)靠近对中板(24)的一端外部套接有限位簧(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瓶加工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架(1)的内部位于分拣带(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拣底板(27),所述分拣底板(2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备盒(28),所述储备盒(28)的一侧内部插接有挤压齿板(29),所述储备盒(28)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空心管(34),所述分拣底板(2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0),所述驱动电机(30)的上表面内部传动连接有同心轴(31),所述同心轴(31)的外部套接有分拣板(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玻璃瓶加工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轴(31)的外部位于分拣板(32)的下方套接有扇形齿板(33),且扇形齿板(33)与挤压齿板(29)呈啮合连接,所述分拣板(3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板(37),所述l形板(37)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35),所述电动推杆(3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喷头(3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瓶加工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齿板(21)位于检测架(1)的内部,且单面齿板(21)与检测架(1)呈滑动连接,所述传动蜗杆(12)的一端位于输送带(5)的内部,且传动蜗杆(12)与输送带(5)呈传动连接,所述分拣带(2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输带轴,且输带轴与输送电机(6)呈传动连接,所述限位簧(26)远离对中板(24)的一端与检测架(1)呈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10)与检测架(1)呈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玻璃瓶加工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喷头(36)的内部设置有电动开关阀,所述挤压齿板(29)位于储备盒(28)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空心管(34)远离储备盒(28)的一端与定位喷头(36)呈固定连接,所述分拣板(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置传感器,所述限位架(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视觉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瓶加工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6)的内部设置有检测平台,检测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检测分析模块、反馈分拣模块以及执行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条所述的一种玻璃瓶加工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玻璃瓶加工检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玻璃瓶加工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瓶加工检测系统,包括检测架,检测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侧位板,侧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检测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侧位板的内部设置有输送带,检测架的前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电机,定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上表面内部传动连接有涡轮轴,涡轮轴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定位蜗杆;本发明是通过齿轮之间的传动以及设备内部零部件之间的配合,使限位转盘实现对玻璃瓶进行等间距排列,且对玻璃瓶进行自动上料、下料以及对中,故而达到连续自动上料、下料以及对中的效果,解决存在的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检测精度差以及需要人工上下料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瞻阅(上海)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