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过滤柴煤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8086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过滤柴煤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供农户、旅馆、食堂供热和取暖用的气化炉,特别是一种分体过滤柴煤气化炉。
二、技术背景现有的生物质气化炉、煤气发生炉都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与煤在蒸汽调节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一原理来工作的。但现有炉子却存在点火时间长(即从生火到点燃);点火困难(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不彻底);封火困难(即每次打火后再点燃这一过程);煤焦油易堵塞管道,操作麻烦。而且污染、浪费严重。
三、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过滤柴煤气化炉,其点火时间不但短,而且点火、封火容易,有效提高原煤的利用率,节约原煤,降低煤燃烧时有害成份对大气的污染,操作方便。
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分体过滤柴煤气化炉,由炉体、过滤器和燃烧器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炉体由炉盖、炉盖压紧螺帽、进水口、储水箱、放水阀、风机、连接法兰、外壳、炉条、进风咀、下炉盖、下炉盖压紧螺帽、密封垫、下炉门、耐火砖、出风管、燃气出管组成。炉盖在炉体的上部,由铰链与炉体的炉口连接,主要是封住上炉口,不让燃烧时煤气外泄;另外它由铰链与炉壳连接,只要松开压紧螺帽可以很方便的向炉内添加燃料。进水口在夹层储水箱的上部,主要是向储水箱中注入冷水,保持储水箱中的合理水位。储水箱在炉子的外围,既利用煤燃烧时的热量来加热水套中的水,又使炉子外壳不至于过热;即利用余热,又能得到很多热水。放水阀在储水箱的下部,主要是将热水从储水箱中放出。风机在炉子的下面底处,由连接法兰与设置在炉体中下部的进风咀连接,主要是向炉体内鼓入定量的空气,即帮助煤助燃,又将煤燃烧时,产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后的燃气吹入设在炉体上部的燃气出管。外壳即是炉体的外壳,又是夹层储水箱的外壳。炉条设置在炉体的中下部,将炉子分为两个腔体,一个为燃烧室,另一个为煤燃烧后的存灰室。将煤架在炉体上部,有利于煤的燃烧质量。整个炉条为活动连接燃烧时为整个炉条呈水平状;清除煤灰时,整个炉条可旋转90度,方便清除煤灰。进风咀设置在炉条的上面,并紧靠炉条,多个分布在整个炉子周围(8~10个风咀),主要是向炉内提供一定量的空气(炉外由管道与风机相连),便于炉内煤的助燃和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下炉盖用铰链与炉体连接,便于很方便的打开后,对下炉门的煤燃烧后的煤灰进行有效清除。压紧螺帽的螺栓被固定在炉体上,主要是对下炉盖进行压紧,配有密封垫,使下炉盖能很好的密封住下炉门,便于封火。耐火砖根据内炉堂的尺寸,用耐火泥彻住在炉堂内部,主要是防煤燃烧时的高温向外传递。出风管设置在炉子的下部与炉子的进风咀在一个平面上,只是进风咀在炉堂内,而出风管在炉子外部,主要功能是向燃烧器提供一定量的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对燃烧助燃)。此出风管的空气由鼓风机提供一部份空气通过进风咀鼓入炉子内部。而另一部份通过设置在炉条上面,与进风咀在同一平面的环型风道从出风管吹出。出风管的另一端则通过阀门与空气管连接。燃气出管设置在炉体的上部,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经氧化、还原、反应后形成的燃气通过此管口接入过滤器进行过滤。
过滤器是由外壳、进气管、过滤板、排污阀组成。其中,外壳内装有多孔的过滤板,外壳底部装有排污阀。进气管一端通过外壳顶部插入其内,并穿过过滤板。进气管的另一端则通过阀门与燃气管连接。进气管上还通过阀门装有排烟管。整个过滤器设计在炉子的外面与燃气出管连接。主要是由过滤板将燃气中的水份和煤焦油过滤,使燃气更洁净。燃气通过过滤板时,与其上的小孔碰撞将大分子水份和焦油留在过滤器中,再通过排污阀排出,从而起到过滤作用。过滤后的燃气再通过进气管、阀门、燃气管进入混气室。
燃烧器内上部装有集气罩,将气体汇合后,再进行分布,使得燃气和氧化有足够的混合机会。下部装有布风板,主要是均匀分布进入燃烧室的气体。燃烧器通过过气管与设计在其下面的混气室连接。混气室底部装有燃烧排污阀,排出燃气中的水份和焦油。其中,由混气室将燃气管提供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管提供的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混合后,再由过气管将混合气送入并通过布风板和集气罩将气体充分混合和分布后进行充分燃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修、维护方便,而且是非压力容器,工作状态无压力,安全可靠。由于使用将燃气过滤、混合、均匀分布燃烧结构,点火容易,点火时间大大缩短,并将煤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成份降低95%以上,有效降低对大气的污染,保护了环境;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比直接燃煤节约了4倍左右,节约原煤;只要发火一次,就可以很便捷的使用,不用时方便封火。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五、实施例一种分体过滤柴煤气化炉,由炉体、过滤器和燃烧器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炉体由炉盖(1)、炉盖压紧螺帽(2)、进水口(3)、储水箱(4)、放水阀(5)、风机(6)、连接法兰(7)、外壳(8)、内壳(31)、炉条(9)、进风咀(10)、下炉盖(11)、下炉盖压紧螺帽(12)、密封垫(13)、下炉门(14)、耐火砖(15)、出风管(16)、燃气出管(17)组成。炉盖(1)在炉体的上部,由铰链与炉体的炉口连接,另外它由铰链与炉体外壳(8)连接,只要松开压紧螺帽(2)可以很方便的向炉内添加燃料。进水口(3)在夹层储水箱(4)的上部,储水箱(4)在炉子的外围,储水箱(4)的内壁即为炉体的内壳(31)。放水阀(5)在储水箱(4)的下部,风机(6)在炉子的下面底处,由连接法兰(7)与设置在炉体中下部的进风咀(10)连接,主要是向炉体内鼓入定量的空气,即帮助煤助燃,又将煤燃烧时,产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后的燃气吹入设在炉体上部的燃气出管(17)。外壳(8)即是炉体的外壳,又是夹层储水箱(4)的外壳。炉条(9)设置在炉体的中下部,将炉子分为两个腔体,一个为燃烧室,另一个为煤燃烧后的存灰室。整个炉条(9)为活动连接燃烧时为整个炉条(9)呈水平状;清除煤灰时,整个炉条(9)可旋转90度,方便清除煤灰。进风咀(10)设置在炉条(9)的上面,并紧靠炉条(9),并布置在整个炉子周围(8~10个风咀)。下炉盖(11)用铰链与炉体连接,压紧螺帽(12)的螺栓被固定在炉体上,主要是对下炉盖(11)进行压紧,配合密封垫(13),使下炉盖(11)能很好的密封住下炉门(14)。耐火砖(15)根据内炉堂的尺寸,用耐火泥彻住在炉堂内部。出风管(16)设置在炉子的下部与炉子的进风咀(10)在一个平面上,只是进风咀(10)在炉堂内,而出风管(16)在炉子外部。此出风管(16)的空气由风机(6)提供一部份空气通过进风咀(10)鼓入炉子内部;另一部份通过设置在炉条(9)上面,与进风咀(10)在同一平面的环型风道从出风管(16)吹出。出风管(16)的另一端则通过阀门与空气管(29)连接。燃气出管(17)设置在炉体的上部,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经氧化、还原、反应后形成的燃气通过此管口接入过滤器(18)进行过滤。
过滤器(18)是由外壳、进气管(21)、过滤板(19)、排污阀(20)组成。其中,外壳内装有多孔的过滤板(19),外壳底部装有排污阀(20)。进气管(2 1)一端通过外壳顶部插入其内,并穿过过滤板(19)。进气管(21)的另一端则通过阀门与燃气管(30)连接。进气管(21)上还通过阀门(23)装有排烟管(22)。整个过滤器设计在炉子的外面与燃气出管(17)连接。过滤后的燃气再通过进气管(21)、阀门、燃气管(30)进入混气室(25)。
燃烧器(26)内上部装有集气罩(28),下部装有布风板(27)。燃烧器(26)通过过气管(32)与设计在其下面的混气室(25)连接。混气室(25)底部装有燃烧排污阀(24)。
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过滤柴煤气化炉,是由炉体、过滤器、燃烧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炉条(9)设置在炉体的中下部,将炉子分为两个腔体,整个炉条(9)为活动连接,可旋转90度,进风咀(10)设置在炉条(9)的上面,并紧靠炉条(9),多个分布在整个炉子周围,装在炉子的下底处的风机(6)由连接法兰(7)与进风咀(10)连接,压紧螺帽(12)的螺栓被固定在炉体上,配有密封垫(13),出风管(16)设置在炉子的下面外部与炉子的进风咀(10)在一个平面上,燃气出管(17)设置在炉体的上部,过滤器(18)外壳内装有多孔的过滤板(19),外壳底部装有排污阀(20),进气管(21)一端通过外壳顶部插入其内,并穿过过滤板(19),整个过滤器(18)装在炉子的外面与燃气出管(17)连接,燃烧器(26)内上部装有集气罩(28),下部装有布风板(27),燃烧器(26)通过过气管(36)与装在其下面的混气室(25)连接,混气室(25)底部装有燃烧排污阀(2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体过滤柴煤气化炉,炉条(9)在炉体中下部为活动连接,进风嘴(10)在炉条(9)上面,多个分布在整个炉子周围,出风管(16)在炉子下外部与炉子进风嘴(10)在一个平面上,进气管(21)一端通过过滤器(26)外壳顶部插入其内,并穿过过滤板(19),整个过滤器设计在炉子的外面与燃气出管(17)连接,燃烧器(26)内上部有集气罩(28),下部有布风板(27),燃烧器(26)通过过气管(36)与混气室(25)连接。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修、维护方便,而且是非压力容器,工作状态无压力,安全可靠。由于使用将燃气过滤、混合、均匀分布燃烧结构,点火容易,点火时间大大缩短,并将煤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成分降低95%以上,有效降低对大气的污染,保护了环境;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比直接燃煤节约了4倍左右,节约原煤;只要点火一次,就可以很便捷的使用,不用时方便封火。
文档编号C10J3/20GK2616540SQ0323366
公开日2004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1日
发明者台继明, 陈元生, 刘启霖 申请人:台继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