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炉进料系统及煤气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25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化炉进料系统及煤气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化炉进料系统及煤气化系统,涉及煤气化【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煤气化系统中的气化炉进料系统及气化炉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所述气化炉进料系统包括原料气供给系统,所述原料气供给系统的输出端设有用于与气化炉喷嘴的多个燃烧腔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原料气输出管路,且每个原料气输出管路上均设有限流元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化炉进料系统用于气化炉的进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气化系统用于固态煤粉的煤加氢气化处理。
【专利说明】气化炉进料系统及煤气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化炉进料系统及煤气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煤加氢气化技术属于煤气化技术的一种。煤加氢气化技术的核心技术设备为煤加氢气化炉,煤加氢气化炉上设有若干个喷嘴,每个喷嘴中设有若干个燃烧腔。喷嘴的作用是将粉煤输送系统提供的一定粒径范围内的粉煤颗粒及气体供给系统提供的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原料气充分混合后供给气化炉,以进行煤气化反应。
[0003]具体地,原料气进入喷嘴之前,需通过换热或燃烧炉加热等方式使其达到一定的温度;进入喷嘴的燃烧腔后,具有一定温度的原料气与氧气或含氧气体混合达到自燃点进行二次燃烧;二次燃烧后再次提高温度的原料气与冷煤粉碰撞混合进行煤气化反应。由于气体供给系统管路中流动的是具有一定压力的高温原料气,且煤气化反应是在一定压力下进行的,所以需采取措施保证气体供给系统管路及气化炉的稳定性。现有技术采用在气体供给系统管路上安装调节阀或手动阀的方式,对管路中的气流进行调节,以控制管路和气化炉中气流的稳定性。
[0004]然而,由于管路中输送的是高温高压气体,且在高压高温耦合条件下调节阀和手动阀的密封性较差,阀门容易泄露高温高压气体造成危险,并且无法安全稳定调配气体供给系统管路中的气体流量进入气化炉的均匀度,导致气体供给系统及气化炉的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化炉进料系统,能够解决气化炉进料系统及气化炉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气化炉进料系统,包括原料气供给系统,为提高原料气供给系统及气化炉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在所述原料气供给系统的输出端设置用于与所述气化炉喷嘴的多个燃烧腔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原料气输出管路,且每个所述原料气输出管路上均设有限流元件。
[0008]所述气化炉进料系统还包括氧气供给系统,为提高氧气供给系统及气化炉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在所述氧气供给系统的输出端设置用于与所述多个燃烧腔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氧气输出管路,且每个所述氧气输出管路上均设有所述限流元件。
[0009]并且,所述多个氧气输出管路远离所述燃烧腔的同侧端连接有第一氧气管路,为保证煤气化系统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在所述第一氧气管路上连接有第一氮气管路。
[0010]进一步地,所述原料气供给系统包括其上设有燃烧炉的燃烧炉管路,所述燃烧炉管路一端与所述多个原料气输出管路远离所述多个燃烧腔的同侧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原料气管路。
[0011]进一步地,在煤气化系统整体热量达到平衡后,为提高系统热量的有效利用率,所述原料气供给系统还包括其上设有预热器的预热器管路,所述预热器管路的两端与所述燃烧炉管路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
[0012]为能够利用煤气化系统中的循环合成气,将该合成气用作原料气,使其继续进行煤加氢气化反应,以提高其利用率,设置所述原料气管路包括循环原料气管路及连接在所述循环原料气管路上的原料气补给管路,所述循环原料气管路与所述燃烧炉管路连接。
[0013]并且,所述燃烧炉上连接有第二氧气管路,为保证燃烧炉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在所述第二氧气管路上连接有第二氮气管路。
[0014]所述气化炉进料系统还包括煤粉输送系统,所述煤粉输送系统包括料斗及用于连接所述料斗和气化炉反应筒的输煤管路。
[0015]所述料斗包括筒体,以及位于所述筒体下方与所述筒体一体成型的锥体,所述锥体底部与所述输煤管路连接。
[0016]所述输煤管路上连接有调节管路、氮气管路及放空管路,所述调节管路连接在靠近所述料斗的所述输煤管路上,所述氮气管路连接在靠近所述气化炉的所述输煤管路上,所述放空管路连接在位于所述调节管路和所述氮气管路之间的所述输煤管路上。
[0017]基于上述煤粉输送系统,为能够在料斗和气化炉之间形成压力差,以便于煤粉的输送,在所述锥体下部区域连接有用于向所述料斗充压、以使所述料斗与所述气化炉之间形成输送压差的充压管路,且所述筒体上部区域连接有用于稳定所述输送压差的稳压管路。
[0018]优选地,为能够随时掌握煤粉从料斗向气化炉的输送量,在所述筒体的中间区域设置自动称重装置,可随时显示料斗中煤粉的物理重量。
[0019]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化炉进料系统时,将原料气供给系统的每个原料气输出管路与气化炉喷嘴的各个燃烧腔一一对应连接,由于每个原料气输出管路上均设置有限流元件,且限流元件对原料气的限流根据各个燃烧腔对高温高压原料气的实际需求量设定,能够合理控制进入各个燃烧腔内的高温高压原料气量,使之与进入燃烧腔的常温氧气均匀混合,各个燃烧腔内的反应剧烈程度及产生的热量均衡,从而保证气化炉及气化炉进料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0020]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调节阀或手动阀相比,在高温高压耦合条件下,限流元件的密封性更好,且能够更加稳定地调节管路中高温高压原料气的均匀分配,使之符合各个燃烧炉对高温高压原料气的实际需求量,使各个燃烧腔内的燃烧温度达到均衡,提高气化炉及气化炉进料系统的稳定性,即满足整个煤气化系统的安全使用要求,进而提高整个煤气化处理过程的效率。
[002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煤气化系统,能够解决煤气化系统中的气化炉进料系统及气化炉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002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23]一种煤气化系统,包括气化炉,所述气化炉中设有反应筒,所述气化炉上设有喷嘴,所述喷嘴中设有多个燃烧腔,所述煤气化系统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气化炉进料系统;其中,所述气化炉进料系统中的多个原料气输出管路与所述多个燃烧腔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气化炉进料系统中的多个氧气输出管路与所述多个燃烧腔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气化炉进料系统中的输煤管路与所述反应筒连接。
[0024]所述煤气化系统与上述气化炉进料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化炉进料系统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括有氧气供给系统及煤粉输送系统的气化炉进料系统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A-限流元件,B-燃烧炉,C-预热器;
[0029]01-原料气供给系统,10-原料气输出管路,11-燃烧炉管路,12-预热器管路,13a-循环原料气管路,13b-原料气补给管路,14-第二氧气管路,15-第二氮气管路;
[0030]02-煤粉输送系统,20-输煤管路,21-料斗,22-调节管路,23-氮气管路,24-放空管路,25-充压管路,26-稳压管路,27-自动称重装置;
[0031]03-氧气供给系统,30-氧气输出管路,31-第一氧气管路,32-第一氮气管路;
[0032]04-喷嘴,40-燃烧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化炉进料系统,参照图1所示,所述气化炉进料系统包括原料气供给系统01,为提高原料气供给系统01及气化炉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在原料气供给系统01的输出端设置多个原料气输出管路10,且每个原料气输出管路10上均设有限流元件A。使用时,多个原料气输出管路10与气化炉喷嘴04的多个燃烧腔40 —一对应连接。
[0035]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化炉进料系统时,由于原料气供给系统01的每个原料气输出管路10与气化炉喷嘴04的各个燃烧腔40 —一对应连接,且每个原料气输出管路10上均设置有限流元件A,限流元件A对原料气的限流根据各个燃烧腔40对高温高压原料气的实际需求量计算加工,能够合理控制进入各个燃烧腔40内的高温高压原料气量,使之与进入燃烧腔40的常温氧气均匀混合,各个燃烧腔40内的反应剧烈程度及产生的热量均衡,从而保证气化炉及气化炉进料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0036]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调节阀或手动阀相比,在高温高压耦合条件下,限流元件的密封性更好,且能够更加稳定地调节管路中高温高压原料气的均匀分配,使之符合各个燃烧炉对高温高压原料气的实际需求量,使各个燃烧腔内的燃烧温度达到均衡,提高气化炉及气化炉进料系统的稳定性,即满足整个煤气化系统的安全使用要求,进而提高整个煤气化处理过程的效率。
[0037]具体地,原料气指氢气或含有一定量氢气的混合气体,原料气即煤气化过程所需的气化剂。实际应用中,原料气多以混合气体为主,如煤气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合成气,该合成气中含有煤气化反应进行后残余的氢气,可作为原料气循环利用。氧气作为煤气化反应过程的助燃剂,用以提高原料气的温度,最终使其达到气化温度,以进行煤气化反应。
[0038]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煤气化处理过程的不同需要,本实施例提供的气化炉进料系统的其他管路的不同部位设有切断阀、手动阀或/和调节阀,用于连通、切断物料供输或控制物料的供输速度。
[0039]另外,上述限流元件可采用集成固定式限流元件,能够较大程度地简化与气化炉喷嘴连接的各个管路的布置方式,进而简化整个气化炉进料系统的结构。
[0040]基于上述气化炉进料系统,参照图2所示,所述气化炉进料系统还包括氧气供给系统03,为提高氧气供给系统03及气化炉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在氧气供给系统03的输出端设置多个氧气输出管路30,且每个氧气输出管路30上均设有限流元件A。使用时,多个氧气输出管路与多个燃烧腔一一对应连接,氧气输出管路中流通的是常温氧气,限流元件对氧气的限流根据各个燃烧腔对常温氧气的实际需求量设定,能够合理控制进入各个燃烧腔内的常温氧气量,使之与进入燃烧腔的高温高压原料气均匀混合,各个燃烧腔内的反应剧烈程度及产生的热量均衡,从而进一步保证气化炉及气化炉进料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0041]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燃烧腔内需要的是常温氧气,因此可在多个氧气输出管路上设置调节阀或/和手动阀替代限流元件。调节阀、手动阀与限流元件的不同之处在于:调节阀、手动阀的高温高温耦合条件下密封性较差,不适于高温高压气体的控制调节,但由于调节阀、手动阀的灵活性较好,可适于常温气体的控制调节;限流元件可以克服调节阀、手动阀在高温高温耦合条件下密封性较差问题,可适于高温高压气体和常温气体的控制调节。
[0042]对于原料气供给系统而言,常温或/和冷却原料气在进入喷嘴燃烧腔之前必须变成高温原料气,以保证原料气进入燃烧腔后达到自燃点,与氧气混合后稳定燃烧,进一步提高温度,以达到气化温度,进而便于与固态煤粉碰撞进行煤气化反应。继续参照图1所示,为达到该目的,本实施例在原料气供给系统01中设置燃烧炉管路11,燃烧炉管路11 一端与多个原料气输出管路10远离燃烧腔40的同侧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原料气管路,且该燃烧炉管路11上设有燃烧炉B。使用时,常温或/和冷却原料气通过原料气管路进入燃烧炉,部分原料气在燃烧炉中燃烧用以加热另外部分原料气,以使常温或/和冷却原料气变为具有一定温度的原料气,即高温原料气。
[0043]一般地,煤气化系统中设有与气化炉相连接的后处理系统,后处理系统用以回收气化炉中的残留气体以及热量,残留气体一般为合成气,使用时可将合成气及热量循环运行至气体供应系统,以提高煤气化处理过程中气体及热量的利用率。
[0044]因此,在煤气化系统整体热量达到平衡后,为提高系统热量的有效利用率,将其用于加热常温或/和冷却原料气,以及循环原料气,本实施例还在原料气供给系统01中设有预热器管路12,预热器管路12的两端与燃烧炉管路11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且预热器管路12上设有预热器C。该预热器上设有两对进出口,一对进出口中的进口用于常温或/和冷却原料气进入预热器、出口用于高温原料气离开预热器进入燃烧腔;另一对进出口中的进口用于后系统中高温合成气进入预热器、出口用于换热降温后合成气离开预热器。
[0045]再者,为提高后处理系统中剩余原料气的有效利用率,使其能够循环利用,设置上述原料气管路包括循环原料气管路13a及连接在循环原料气管路13a上的原料气补给管路13b,且循环原料气管路13a与燃烧炉管路11连接。
[0046]使用时,将循环原料气管路和预热器管路均分别与后处理系统连接,待煤气化系统整体热量达到平衡后,气化炉中的煤加氢反应过程生成的高温合成气进入预热器,而后系统中的热量通过预热器与后系统回收的循环原料气进行热交换,循环原料气变为高温气体进入燃烧腔,达到提高系统中气体和热量有效利用率的目的。
[0047]对于原料气供给系统而言,其中的燃烧炉B上连接有第二氧气管路14,为保证燃烧炉B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在第二氧气管路14上连接有第二氮气管路15。
[0048]此段基于整个煤气化系统,对上述原料气供给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详细描述。系统启动的初始阶段,气化炉内的温度为常温,通过原料气补给管路新补给的原料气和来自后处理系统的循环原料气经输送到达燃烧炉(此时,向燃烧炉中提供的原料气以新补给的原料气为主,且新补给的原料气和循环原料气为常温气体或/和冷却气体),与燃烧炉连接的第二氧气管路为燃烧炉提供常温氧气。在燃烧炉中,原料气和氧气混合并稳定燃烧,部分原料气被加热并经原料气输出管路到达喷嘴的各个燃烧腔,进行二次燃烧加热,气化炉内的温度开始升高并处于高温状态。待气化炉内热量达到平衡后,开始降低对燃烧炉提供的氧气供给量,并同时增加预热器的原料气供给量(此时,向预热器中提供的气体以循环原料气为主,且循环原料气为冷却气体),在完全停止向燃烧炉供给氧气之前,打开第二氮气管路上的切断阀和调节阀,调节氮气的输入量(此时,氮气采用中压氮气),控制氮气将第二氧气管路中的氧气吹入燃烧炉并维持第二氧气管路中压力,使之与燃烧炉内压力持衡,防止燃烧炉中的高温原料气进入第二氧气管路而发生回火现象,进而防止管路燃爆造成危险。待中压氮气吹扫第二氧气管路预定时间时,先切断燃烧炉的氧气供给,再切断燃烧炉的原料气供给,最后切断第二氮气管路。此时,在原料气供给系统中,以预热器预热循环原料气为主的方式向燃烧腔提供高温原料气,后处理系统中的合成气和热量进入预热炉,与循环原料气进行热量交换。随着煤气化反应的持续进行,系统中的原料气会持续减少,此时通过原料气补给管路为系统输送新补给的原料气,以维持气化炉中煤气化反应的正常进行。
[0049]继续参照图2所示,对于氧气供给系统03而言,氧气输出管路30远离多个燃烧腔40的同侧连接有第一氧气管路31,为保证煤气化系统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在第一氧气管路31上连接有第一氮气管路32。
[0050]基于上述氧气供给系统,此段结合原料气供给系统和氧气供给系统对整个煤气化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具体地,系统启动的初始阶段,从原料气供给系统中输出的高温原料气进入燃烧腔,进入燃烧腔内的原料气达到自燃点后,开始准备喷嘴点火。此时需注意,点火前需先打开第一氮气管路上的切断阀和调节阀,调节氮气的输送量(此时,氮气采用中压氮气),控制中压氮气吹扫第一氧气管路,待燃烧腔内的温度稳定后,关闭切断阀和调节阀,导通第一氧气管路。常温氧气通过各个氧气输出管路均匀分配至各个燃烧腔;由于燃烧腔内的原料气温度已经达到自燃点,进入燃烧腔内的高温原料气可与常温氧气稳定燃烧,高温原料气的温度进一步提高,并达到气化温度。当整个系统进入煤粉投料准备阶段时,调整喷嘴内的原料气燃烧温度,待达到预设温度后开始输送煤粉,气化炉内开始进行煤气化反应。如若向燃烧腔中通入氧气后,喷嘴点火不成功,则需再次导通第一氮气管路,利用中压氮气将第一氧气管路中的氧气吹入气化炉,并切断氧气供给;由于后处理系统与气化炉连接,气化炉中的氧气进入后处理系统,待气化炉中的氧气全部进入后处理系统之后,再重复上述点火过程。
[0051]继续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化炉进料系统还包括煤粉输送系统02,煤粉输送系统02包括料斗21及用于连接料斗21和气化炉反应筒的输煤管路20。其中,料斗21包括筒体,以及位于筒体下方与筒体一体成型的锥体,锥体底部与输煤管路20连接。输煤管路20上连接有调节管路22、氮气管路23及放空管路24,具体地,调节管路22连接在靠近料斗21的输煤管路20上,氮气管路24连接在靠近气化炉的输煤管路20上,放空管路24连接在位于调节管路22和氮气管路23之间的输煤管路20上。
[0052]由于输煤管路在使用中会残留有煤粉,煤粉在管路中形成架桥,在下一次使用过程中会对煤粉的输送形成阻碍,为防止管路在使用中阻塞,在输送煤粉之前需对管路进行清理。本实施例中,当整个系统进入煤粉投料准备阶段时,需向氮气管路中输入高压氮气,以吹扫煤粉输送管路,清除管路在上次使用过程中残留的煤粉。调节管路用于向输煤管路输入调节气,可通过控制调节气的输入速度来控制煤粉的输送量,使之满足气化炉中煤气化反应的实际需求量。为避免向系统中带入煤气化过程不需要的其他气体,该调节气优选为原料气或纯净的氢气。放空管路作为异常状况下输煤管路堵塞后的疏通管路,在异常状况出现时利用放空管路清空在煤粉管路中形成堵塞的煤粉。
[0053]基于上述煤粉输送系统,为能够在料斗和气化炉之间形成压力差,以便于煤粉的输送,在所述锥体下部区域连接有用于向所述料斗21充压、以使所述料斗21与所述气化炉之间形成输送压差的充压管路25,且所述筒体上部区域连接有用于稳定所述输送压差的稳压管路26。
[0054]此段基于整个煤气化系统,对煤粉输送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详细描述。系统启动时,煤粉自然堆积在料斗的锥体中,通过冲压管路向料斗输入充压气,待料斗中的压力接近并小于预设的输送压力之后,停止冲压;接着打开氮气管路上的切断阀和调节阀,调节高压氮气的输入量,控制高压氮气吹扫输煤管路,以清除管路中的残余煤粉,待吹扫管路预定时间后,切断高压氮气的供应;最后打开调节管路上的切断阀和调节阀,开始输入调节气并控制其输送速度,同时导通稳压管路输入稳压气以稳定所述输送压差,待输送压差稳定至设定值时,打开位于料斗锥体下部管路上的切断阀,开始向气化炉输送煤粉。
[0055]优选的,为避免向系统中带入煤气化过程不需要的其他气体,所述调节气、充压气、稳压气优选为原料气或纯净的氢气。
[0056]优选地,继续参照图2所示,为能够随时掌握煤粉从料斗向气化炉的输送量,在筒体的中间区域设置自动称重装置27,可随时显示料斗中煤粉的物理重量,便于操作人员随时了解煤粉的输送状况。
[005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煤气化系统,能够解决煤加氢气化技术中气体供给系统及气化炉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005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59]一种煤气化系统,包括气化炉,所述气化炉中设有反应筒,所述气化炉上设有喷嘴,所述喷嘴中设有多个燃烧腔,所述煤气化系统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气化炉进料系统;其中,气化炉进料系统中的多个原料气输出管路与多个燃烧腔一一对应连接;气化炉进料系统中的多个氧气输出管路与多个燃烧腔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气化炉进料系统中的输煤管路与反应筒连接。
[0060]基于上述煤气化系统,实际应用中,气化炉上可设有至少一个喷嘴,气化炉进料系统中可包括至少一个粉煤输送系统、至少一个原料气供给系统及至少一个氧气供给系统。并且,粉煤输送系统与喷嘴的数目相同且一一对应连接;原料气供给系统与喷嘴的数目相同,且每个原料气供给系统中的每个原料气输出管路与每个喷嘴中的每个燃烧腔一一对应连接;氧气供给系统与喷嘴的数目相同,且每个氧气供给系统中的每个氧气输出管路与每个喷嘴中的每个燃烧腔一一对应连接。
[0061]优选的,根据实际测试,气化炉上设四个喷嘴且每个喷嘴中设有四个燃烧腔时,原料气与煤粉的碰撞均匀度较高,整个煤气化系统的效率较高。
[0062]所述煤气化系统与上述气化炉进料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6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气化炉进料系统,包括原料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气供给系统的输出端设有用于与气化炉喷嘴的多个燃烧腔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原料气输出管路,且每个所述原料气输出管路上均设有限流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气供给系统,所述氧气供给系统的输出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多个燃烧腔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氧气输出管路,且每个所述氧气输出管路上均设有所述限流元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化炉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氧气输出管路远离所述燃烧腔的同侧端连接有第一氧气管路,所述第一氧气管路上连接有第一氮气管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气供给系统包括其上设有燃烧炉的燃烧炉管路,所述燃烧炉管路一端与所述多个原料气输出管路远离所述燃烧腔的同侧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原料气管路; 且所述原料气供给系统还包括其上设有预热器的预热器管路,所述预热器管路的两端与所述燃烧炉管路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化炉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气管路包括循环原料气管路及连接在所述循环原料气管路上的原料气补给管路,所述循环原料气管路与所述燃烧炉管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化炉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上连接有第二氧气管路,所述第二氧气管路上连接有第二氮气管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煤粉输送系统,所述煤粉输送系统包括料斗及用于连接所述料斗和气化炉反应筒的输煤管路; 所述料斗包括筒体,以及位于所述筒体下方与所述筒体一体成型的锥体,所述锥体底部与所述输煤管路连接; 所述输煤管路上连接有调节管路、氮气管路及放空管路,所述调节管路连接在靠近所述料斗的所述输煤管路上,所述氮气管路连接在靠近所述气化炉的所述输煤管路上,所述放空管路连接在位于所述调节管路和所述氮气管路之间的所述输煤管路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化炉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下部区域连接有用于向所述料斗充压、以使所述料斗与所述气化炉之间形成输送压差的充压管路,且所述筒体上部区域连接有用于稳定所述输送压差的稳压管路。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化炉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中间区域设置有自动称重装置。10.一种煤气化系统,包括气化炉,所述气化炉中设有反应筒,所述气化炉上设有喷嘴,所述喷嘴中设有多个燃烧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化系统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气化炉进料系统;其中, 所述气化炉进料系统中的多个原料气输出管路与所述多个燃烧腔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气化炉进料系统中的多个氧气输出管路与所述多个燃烧腔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气化炉进料系统中的输煤管路与所述反应筒连接。
【文档编号】C10J3-50GK204298348SQ201420784093
【发明者】方科学, 汪国庆, 马志超, 刘明, 周三, 聂永广, 马丽荣, 闫云东 [申请人]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