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型焦的卧式连续炭化转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0794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产型焦的卧式连续炭化转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型煤炭化炉,具体为一种生产型焦的卧式连续炭化转炉。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能生产型焦的炉型结构单一,多为一炉一炉的断续生产,其结构有圆 形,方形,平底,斜低,单体等。基本结构都是立式炉。专利号为200810146883. 1公开了一种 型焦的生产方法,在该专利申请文献中提出,为了解决型煤在炭化成型焦的过程中由于型 煤的强度、型煤的原料,型煤的粘结剂等问题导致的热破碎和热粘结等问题。采用了密封卧 式回转窑,用回转窑这种连续生产的方式来生产型焦。采用卧式回转窑有很多优点,避免了 型煤堆积产生的压力破碎,燃烧不均勻等问题。在该专利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中,提到 了密封回转窑是一个具有一定斜度的筒状物,借助筒的转动来使型煤在回转窑内流动。由 于筒体的内径,筒体的长度,筒体的倾斜角度,转速等参数直接影响着型煤烧结的质量,虽 然该技术方案给出了操作方法,但是在没有相应的设备的情况下,该方法根本无法有效实 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使用回转窑应用在型焦生产中而提供了一种生产型焦的卧式连 续炭化转炉。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生产型焦的卧式连续炭化转炉,包括 卧式转筒、驱动装置,卧式转筒一端为进料装置,另一端为出料装置,卧式转筒的长径比不 大于18,倾角不大于1. 5°,在卧式转筒的出料一端设有热源喷嘴。所述的热源喷嘴包括一个一端为开有喷嘴的壳体,壳体内切向设有进风口。这种 切向进风口的设计可以使喷出的火焰为旋转式,旋转进入卧式筒体内,火焰在筒体内螺旋 前进,提高炭化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完全可以实现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专利的技术效果, 型焦的变形,互粘,破裂等都可以克服,而且产品质量得到极大提高,次品和废品几乎为零, 运行稳定,投资小,操作简单。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热源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中1_型焦出口、2-热源喷嘴、3-大齿圈、4-导轨、5-型煤料进口、6-卧式筒体、 7-电机、8-喷嘴、9-壳体、10-进风口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意,一种生产型焦的卧式连续炭化转炉,包括卧式转筒6、驱动装置,卧 式转筒6 —端为进料装置,另一端为出料装置,卧式转筒6的长径比不大于18,倾角不大于 1.5°,在卧式转筒的出料一端设有热源喷嘴2。卧式转筒的长度为10米,直径1.4米,外壳 为10毫米厚钢板,内层为耐火砖,倾角1度,转速0. 28转,可实施1100°C,800°C及600°C的 高、中、低温炭化型焦。如图2、3所示意,所述的热源喷嘴2包括一个一端为开有喷嘴8的壳体9,壳体9 内切向设有进风口 10。
权利要求一种生产型焦的卧式连续炭化转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转筒(6)、驱动装置,卧式转筒(6)一端为进料装置,另一端为出料装置,卧式转筒(6)的长径比不大于18,倾角不大于1.5°,在卧式转筒的出料一端设有热源喷嘴(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型焦的卧式连续炭化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源喷 嘴(2)包括一个一端为开有喷嘴(8)的壳体(9),壳体(9)内切向设有进风口(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型煤炭化炉,具体为一种生产型焦的卧式连续炭化转炉。解决了回转窑应用在型焦生产中的问题。一种生产型焦的卧式连续炭化转炉,包括卧式转筒、驱动装置,卧式转筒一端为进料装置,另一端为出料装置,卧式转筒的长径比不大于18,倾角不大于1.5°,在卧式转筒的出料一端设有热源喷嘴。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完全可以实现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专利的技术效果,型焦的变形,互粘,破裂等都可以克服,而且产品质量得到极大提高,次品和废品几乎为零,运行稳定,投资小,操作简单。
文档编号C10B1/10GK201686655SQ20102019360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3日
发明者葛立奎 申请人:葛立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