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熄焦塔挡焦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174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熄焦塔挡焦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湿法熄焦的专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熄焦塔挡焦罩。
背景技术
现有熄焦塔挡焦罩的设计尚需完善,未能充分考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对于炭化室高度6m的顶装焦炉,其熄焦塔挡焦罩固定于熄焦塔喷水管上,在熄焦的过程中, 由于急速水流造成了挡焦罩的周期性震动,直接导致固定机构的松动,从而影响了挡焦罩的安全性能。挡焦罩本体与熄焦车存在一定间距,导致熄焦时焦炭进溅散落,进一步增加了熄焦后混合焦的数量和后部运输的压力;挡焦罩在湿熄焦时处在腐蚀性的高温环境中,同时又面临温度、湿度剧烈波动的情况,对于其中的固定机构腐蚀严重,进一步导致了安全性的降低,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坚固合理、经久耐用、安全可靠的熄焦塔挡焦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熄焦塔挡焦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挡焦罩本体、吊架、支座,挡焦罩本体为四块不锈钢板焊接而成的上下开口的箱体结构,每块不锈钢板两端通过支座固定在熄焦塔底层横梁上,中部通过吊架固定在另一交叉横梁上。所述的挡焦罩本体下部设有链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装置结构牢固可靠,设计合理,适用于各种炭化室高度的顶装和捣固焦炉的湿熄焦系统。2)由支座、吊架构成的紧固承重机构,可有效分散了挡焦罩本体的重量,安全可罪。3)在挡焦罩本体下端加设链条,可有效防止熄焦过程中焦炭的外溢。4)本装置可极大减少熄焦后混合焦的数量和后部运输的压力;同时亦能经受湿熄焦时高温腐蚀性环境,从根本上杜绝了安全隐患。

图1为本装置的安装主视结构图;图2为本装置的安装侧视结构图。图中1_挡焦罩本体2-吊架3-支座4-链条5-横梁6_交叉横梁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一种熄焦塔挡焦罩,包括挡焦罩本体1、吊架2、支座3,挡焦罩本体1为四块不锈钢板焊接而成的上下开口的箱体结构,每块不锈钢板两端通过支座3固定在熄焦塔底层横梁5上,不锈钢板中部通过吊架2固定在另一交叉横梁6上。挡焦罩本体1下部设有链条4,可有效防止熄焦过程中焦炭的外溢。由吊架2、支座3构成的紧固承重机构, 可有效分散了挡焦罩本体的重量,使用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熄焦塔挡焦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挡焦罩本体、吊架、支座,挡焦罩本体为四块不锈钢板焊接而成的上下开口的箱体结构,每块不锈钢板两端通过支座固定在熄焦塔底层横梁上,中部通过吊架固定在另一交叉横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熄焦塔挡焦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焦罩本体下部设有链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湿法熄焦的熄焦塔挡焦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挡焦罩本体、吊架、支座,挡焦罩本体为四块不锈钢板焊接而成的上下开口的箱体结构,每块不锈钢板两端通过支座固定在熄焦塔底层横梁上,中部通过吊架固定在另一交叉横梁上。所述的挡焦罩本体下部设有链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装置结构牢固可靠,设计合理,适用于各种炭化室高度的顶装和捣固焦炉的湿熄焦系统。由支座、吊架构成的紧固承重机构,可有效分散了挡焦罩本体的重量,安全可靠。在挡焦罩本体下端加设链条,可有效防止熄焦过程中焦炭的外溢。
文档编号C10B39/08GK202116504SQ20112023595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6日
发明者孙文彬, 徐英姬, 杜刚, 王洪博 申请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