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煤炼焦的焦炉铁桶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1805发布日期:2018-12-25 20:50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煤炼焦的焦炉铁桶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煤炼焦试验检测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煤炼焦的焦炉铁桶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配煤炼焦试验是焦化行业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试验研究项目,是控制焦炭质量、降低炼焦生产成本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在炼焦行业中应用广泛,对炼焦生产的质量管控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特别是近些年来,伴随着炼焦煤源这样一次性不可再生的宝贵能源,国家对其开采限制和保护日趋严格控制,煤源供应日趋紧张,带来了炼焦煤供应市场的混煤现象愈演愈烈,造成炼焦煤质量的频繁波动,特别是由此造成的炼焦煤牌号分析的误判断,由此炼焦配煤紊乱致使焦炭质量的波动。同时近年来由于焦化行业市场的严峻形势,为降低炼焦煤成本,焦化生产企业加大了对弱粘结性低价煤源的开发与利用。与此同时,焦化生产企业为赢得市场,不断持续改善焦炭质量,降低炼焦配煤的成本。因此,配煤炼焦试验在现代焦化生产中应用愈来愈频繁,作用愈来愈重要,其彰显出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愈来愈突出明显。

配煤炼焦试验一般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一般在以试验焦炉为中心开展相关配煤试验,即依照配煤炼焦试验方案将配合好的炼焦煤装入试验焦炉,冶炼成焦炭,然后开展相关检测试验分析与研究,以验证配煤方案的可行性。为了更好地验证配煤方案的科学性和适用性需要进一步的试验验证,因此要开展配煤炼焦试验的第二个层面。第二个层面一般就是以工业焦炉试验为中心开展的相关配煤试验研究,即将在试验焦炉配煤炼焦试验中认为可行的的技术配煤方案,在工业焦炉中首先进行铁桶试验,也就是将试验焦炉配煤炼焦试验中认为可行的的技术配煤方案装入铁桶中,然后将其放入工业焦炉的炭化室内,在工业焦炉炼焦工艺条件及状态下将其冶炼成焦炭,之后进行相关的试验检测研究与分析,铁桶配煤试验方案可行后,还可以开展工业焦炉数个炭化室的配煤炼焦试验,以最终验证配煤方案的可行性。

配煤炼焦试验中较为关键的过程就是工业焦炉铁桶试验,验证在工业焦炉生产工艺条件及状态下焦炭的质量,从而判断配煤方案的可行性。在工业焦炉铁桶试验中装入炼焦煤的铁桶是试验过程最重要的唯一的试验装置,直接影响试验过程的操作以及冶炼焦炭质量的管控,从而对试验检测数据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试验铁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

目前在进行的工业焦炉铁桶试验所使用的试验铁桶制作简单、粗糙,随意性较大、设计不科学,炼焦煤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排出不畅,使用过程存在诸多不方便,表现在试验铁桶封盖固定简单随意,只使用铁丝捆绑固定,使用不极方便,而且不牢固,炼焦过程中膨胀压力较大时,经常造成崩盖现象的产生,致使试验彻底报废;试验铁桶没有唯一性的试验标识,容易造成配煤方案的混淆,致使试验研究造成巨大的不便或浪费。在工业焦炉冶炼成焦过程中对焦炭的冶炼过程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对试验检测数据造成较大误差,容易造成配煤炼焦试验的误判断。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配煤炼焦的焦炉铁桶试验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焦炉铁桶试验中所使用的试验铁桶的诸多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焦炉铁桶试验中的铁桶试验装置制作简单、粗糙,排出不畅,试验检测数据不稳定,误差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煤炼焦的焦炉铁桶试验装置,包括试验铁桶筒体、铁桶封盖和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将铁桶封盖固定于试验铁桶筒体之上。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铁桶筒体为圆柱形,桶内有内衬粗滤纸,铁桶筒体上均匀排列筒体荒煤气放散孔,试验铁桶筒体顶端对称两侧接有左右提耳,试验铁桶筒体的柔性拎手固定于两侧左右提耳之上,试验铁桶筒体的外侧周体中上段位置焊接有数字铭牌,试验铁桶筒体外侧对称的两边标注有装煤体积的标尺刻度尺;

进一步地,所述铁桶封盖直径小于试验铁桶筒体的直径3-5mm;铁桶封盖均匀排列封盖荒煤气放散孔,铁桶封盖焊接有两个封盖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装置包括固定堵头、筒体紧固螺杆、螺杆丝扣、紧固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紧固螺杆一端焊接固定堵头,另一端为螺杆丝扣;所述筒体紧固螺杆横穿试验铁桶筒体的荒煤气放散孔,用紧固螺母与螺杆丝扣连接进行紧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荒煤气放散孔直径7-9mm;荒煤气放散孔间距5-15mm;

在本实用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试验铁桶筒体的直径小于装煤孔及焦侧炭化室宽度的8%-12%;

在本实用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紧固螺杆的长度依据试验铁桶筒体两端紧固制作不同长度,露出于试验铁桶筒体外的筒体紧固螺杆长度不大于15mm。

在本实用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煤炼焦的焦炉铁桶试验装置,紧固装置为3 套。

采用以上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配煤炼焦的焦炉铁桶试验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配煤炼焦的焦炉铁桶试验装置,该装置圆柱形试验铁桶筒体均匀排列荒煤气放散孔,试验煤样装入其内;装煤后铁桶封盖通过紧固螺杆横穿过试验铁桶筒体的荒煤气放散孔以螺母紧固,防止炼焦煤撒逸到外面;

2、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配煤炼焦的焦炉铁桶试验装置进行配煤炼焦的焦炉铁桶试验,使用方便,排气顺畅,桶盖牢固,降低了崩盖现象的发生机率,冶炼试验焦炭的焦炉铁桶试验过程稳定,试验检测分析数据客观准确,误差小;

3、试验铁桶具有唯一性的试验标识,不易造成配煤方案的混淆,降低了试验研究因配煤信息混乱而造成巨大的不便或浪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配煤炼焦的焦炉铁桶试验装置,装置设计科学,使用方便,排气顺畅,降低了崩盖现象的发生机率,试验结果稳定,误差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配煤炼焦的焦炉铁桶试验装置的试验铁桶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配煤炼焦的焦炉铁桶试验装置的铁桶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配煤炼焦的焦炉铁桶试验装置的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试验铁桶筒体;1-2、筒体荒煤气放散孔;1-3、左提耳;1-4、柔性拎手;1-5、数字铭牌;1-6、右提耳;1-7、内衬粗滤纸;1-8、刻度尺;2-1、铁桶封盖; 2-2、封盖把手;2-3、封盖荒煤气放散孔;3-1、固定堵头;3-2、筒体紧固螺杆;3-3、螺杆丝扣;3-4、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配煤炼焦的焦炉铁桶试验装置,包括试验铁桶筒体1-1、铁桶封盖2-1和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包括固定堵头3-1、筒体紧固螺杆3-2、螺杆丝扣3-3、紧固螺母3-4;

如图1所示,所述试验铁桶筒体为圆柱形,桶内有内衬粗滤纸1-7,铁桶筒体上均匀排列筒体荒煤气放散孔1-2,试验铁桶筒体顶端对称两侧接有左提耳1-3和右提耳 1-6,试验铁桶筒体的柔性拎手1-4固定于两侧左右提耳之上,试验铁桶筒体的外侧周体中上段位置焊接有数字铭牌1-5,试验铁桶筒体外侧对称的两边标注有装煤体积的标尺刻度尺1-8;

如图2所示,所述铁桶封盖2-1直径小于试验铁桶筒体的直径3-5mm;铁桶封盖 2-1上均匀排列封盖荒煤气放散孔2-3,铁桶封盖焊接有两个封盖把手2-2;

如图3所示,所述紧固装置包括固定堵头3-1、筒体紧固螺杆3-2、螺杆丝扣3-3、紧固螺母3-4;所述筒体紧固螺杆3-2一端焊接固定堵头3-1,另一端为螺杆丝扣3-3;使用时,筒体紧固螺杆3-2横穿试验铁桶筒体的荒煤气放散孔1-2,用紧固螺母3-4与螺杆丝扣3-3连接进行紧固,使铁桶封盖2-1与试验铁桶筒体1-1紧固,减少崩盖现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荒煤气放散孔直径8mm;荒煤气放散孔间距10mm;筒体紧固螺杆3-2的长度依据试验铁桶筒体1-1两端紧固制作,露出于试验铁桶筒体1-1 外的筒体紧固螺杆3-2长度为10mm;

在实际试验工作时,根据配煤炼焦试验技术方案将配合煤依照配煤试验方案要求配好水分并充分混匀,将内衬粗滤纸1-7均匀铺在试验铁桶筒体1-1内后,把已配合混匀的试验煤样放入试验铁桶筒体1-1内;

根据试验需要的煤样装入密度要求,通过试验铁桶的直径计算装煤的高度,及时观察试验铁桶筒体1-1外侧对称的两边标注的装煤体积的标尺刻度尺1-8,当装煤密度不够时可采取夯实等方法增加装煤密度。

装煤工作完成后,手持封盖把手2-2将铁桶封盖2-1放到试验铁桶筒体1-1的上方,平稳后,使用筒体紧固螺杆3-2一端穿过筒体荒煤气放散孔1-2后,另一端使用螺母紧固于螺杆丝扣上,将其紧固牢靠,试验铁桶筒体1-1上铁桶封盖2-1需要至少三根筒体紧固螺杆3-2紧固铁桶封盖2-1,防止炼焦煤撒逸到外面;

记录试验铁桶筒体1-1的数字铭牌1-5与试验方案对应编号,同时记录试验铁桶筒体1-1的两边标注的装煤体积的标尺刻度尺1-8的数值等相关试验数据,等待运至工业焦炉后从工业焦炉装煤孔通过柔性拎手1-4输运到焦炉炭化室内炼焦,完成工业炼焦配煤试验的配合煤铁桶装煤炼焦试验过程,待炼焦后将铁桶内的焦炭取出,再进行试样相关技术指标检测项目的分析与研究。

实际使用显示,本实施例的配煤炼焦的焦炉铁桶试验装置,在进行配煤炼焦的焦炉铁桶试验的整个过程中,操作便捷,铁桶封盖紧固良好,有效防止了炼焦煤撒逸到外面;排气顺畅,未崩盖现象,试验过程整体稳定,试验检测分析数据客观准确,误差小。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