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回收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1545发布日期:2019-04-09 23:05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气回收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站后期维护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气回收分离器。



背景技术:

油气回收分离器,是把油井生产出的原油和伴生天然气分离开来的一种装置。有时候分离器也作为油气水以及泥沙等多相的分离、缓冲、计量之用。从外形分大体有三种形式,立式、卧式、球形。容器内包括四部分:将油气大体分开的入口分离装置,如挡油槽、筛板等;从气体中捕捉油滴的伞状或网状捕雾器;从液体中分离气体的折流板;用浮标控制出油阀的液面控制器和排气管上的压力控制阀,以保持液体出口的液封状态和规定的分离器压力;在回收分离时,分离效率不高,由于油气分离不彻底,导致回收的油不纯,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油气回收分离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回收分离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油气分离效率低且分离不彻底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气回收分离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端焊接有罐顶,所述罐顶的顶端连接有出气管,所述罐体的下端焊接有罐底,所述罐底的底部焊接有若干支柱,所述罐底底部的中心处连接有排污管,所述罐体的一侧且靠近底端处连接有出油管;

所述罐体的内部且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除雾器、分离筒和折流板,所述分离筒顶端的一侧焊接有支杆,所述分离筒的另一侧贯穿有油气管,所述分离筒的内部焊接有分离筛,所述分离筒的底端焊接有筒底,所述折流板包括上锥形台,所述上锥形台下端焊接的下锥形台。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罐顶螺纹连接,所述排污管与所述罐底螺纹连接,所述出油管与所述罐体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除雾器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罐体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支杆与所述罐体焊接固定,所述油气管贯穿于所述罐体的内壁,所述分离筛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分离孔,所述筒底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底孔。

优选的,所述上锥形台与所述下锥形台均呈圆锥体结构且顶端为平面,所述上锥形台的底端直径小于所述下锥形台的底端直径。

优选的,所述下锥形台的两侧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罐体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下锥形台的底部焊接有若干拉杆,所述拉杆的底端焊接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下方且在所述罐体的内壁上焊接有所述折流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油气回收分离器,油气通过油气管进入分离筒内,并通过分离筛分散油气混合液,使得天然气分离出来,当落入到其下方设置的多个折流板上时,由于折流板自身结构而形成的高低落差,使得油气混合液被多次分散,当天然气上飘至除雾器内,使含有雾沫的气体在除雾器内聚集变大而被分离下来,综上所述,通过多道分离措施使得油气分离效率大大提高,也使油和天然气分离的更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分离筛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筒底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折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10、罐顶;11、出气管;12、罐底;13、支柱;14、排污管;15、出油管;2、除雾器;3、分离筒;31、支杆;32、油气管;33、分离筛;330、分离孔;34、筒底;340、底孔;4、折流板;40、上锥形台;41、下锥形台;42、连接杆;43、拉杆;44、引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油气回收分离器,如图1包括罐体1,罐体1的上端焊接有罐顶10,罐顶10的顶端连接有出气管11,罐体1的下端焊接有罐底12,罐底12的底部焊接有若干支柱13,罐底12底部的中心处连接有排污管14,罐体1的一侧且靠近底端处连接有出油管15。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折流板4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底端开口,且壁厚优选为2.5mm,既节省材料,自身结构又稳固。

具体的,筒底34呈半球状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其壁厚优选为2.5mm,使其加工生产容易,也便于油气的聚集。

进一步的,罐体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出气管11与罐顶10螺纹连接,排污管14与罐底12螺纹连接,出油管15与罐体1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

除此之外,除雾器2通过螺栓固定于罐体1的内侧,便于安装和更换。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的除雾器2采用安平县华莱金属丝网有限公司生产的网块厚度为150mm的华莱滤网,其成品由本厂家提供;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的除雾器2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除雾器2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改进。

在具体实施中,由于油气混合液需回收分离后才可加以使用,为了使分离效率加快,使回收的油更纯,本发明人对分离筒3和折流板4作出改进,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罐体1的内部且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除雾器2、分离筒3和折流板4,分离筒3顶端的一侧焊接有支杆31,分离筒3的另一侧贯穿有油气管32,分离筒3的内部焊接有分离筛33,分离筒3的底端焊接有筒底34,折流板4包括上锥形台40,上锥形台40下端焊接的下锥形台41。

具体的,支杆31与罐体1焊接固定,油气管32贯穿于罐体1的内壁,分离筛3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分离孔330,筒底34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底孔340,使分离筒3得以固定,油气得以被分离孔330和底孔340分散分离。

进一步的,上锥形台40与下锥形台41均呈圆锥体结构且顶端为平面,上锥形台40的底端直径小于下锥形台41的底端直径,在高度上形成落差,使油液被分散而分离。

除此之外,下锥形台41的两侧焊接有连接杆42,连接杆42与罐体1焊接固定,使折流板4整体得以固定。

值得注意的是,下锥形台41的底部焊接有若干拉杆43,拉杆43的底端焊接有引流板44,引流板44的下方且在罐体1的内壁上焊接有折流板4,通过设有两个折流板4,使得油液得到彻底的分离。

本实施例中的油气回收分离器在工作时,当油气通过油气管32进入分离筒3内时,先被分离筛33的分离孔330所分散而使天然气分离出一部分,再通过底孔340的分散再分离一部分,当油气从分离筒3内落入折流板4时,由于其自身结构,使油气不断反复的被分散而彻底分离,分离出的天然气上飘至除雾器2时,其中雾沫不断聚集变大而分离下来,使得从出气管11出去的天然气基本不含雾沫;本实用新型油气分离效率高,分离的油和天然气更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