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流式秸秆炭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6928发布日期:2019-09-20 22:5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流式秸秆炭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碳化装置。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秸秆存在利用率低、且焚烧导致污染环境等问题,当前为了保护环境,国家要求秸秆禁止野外燃烧,且农作物秸秆是很重要的一种资源,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秸秆碳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碳化后的秸秆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碳基复合肥,水稻育苗基质等。

中国专利号201720110089.6一种秸秆碳化装置,包括碳化炉和秸秆推进装置,秸秆推进装置的出料口与碳化炉的进料口连接,秸秆推进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推进仓和压缩仓,压缩仓与碳化炉的进料口连接,推进仓上设有秸秆进料口,推进仓内设有螺旋推进器,螺旋推进器的一端与电机一连接,另一端指向秸秆推进装置的出料口;压缩仓的内壁呈锥形,压缩仓的内壁上设有挤压秸秆的螺纹,所述压缩仓上设有透气孔,该专利提高了秸秆的碳化率。

但是该专利中的装置结构比较复杂,需要将秸秆粉碎后再进行碳化,如果秸秆含水量高,导致秸秆不易粉碎,秸秆炭化时间过长,造成费时、费力且生产成本过高,所以亟需一种碳化时间短、不需要粉碎就能碳化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目前需要将秸秆粉碎后再进行碳化,如果秸秆含水量高,导致秸秆不易粉碎,秸秆炭化时间过长,造成费时、费力且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轴流式秸秆炭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流式秸秆炭化装置,它包括炭化炉,炭化炉包括进料口I、减速电机I、空心轴和筒体,进料口I设置在筒体一端上半部的侧壁上,空心轴设置在筒体的中轴线上并贯穿筒体,减速电机I安装在空心轴靠近进料口I的一端,减速电机I驱动空心轴转动,所述炭化炉还包括碳料出口端、烟气口、导流板、短齿、长齿、烟囱、烟气过滤器和斜导向板;碳料出口端设置在筒体另一端的下半部的侧壁上,筒体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上的侧壁的内表面设置有Q个斜导向板,Q大于等于10个,外筒侧壁上设置有烟气口,烟气口两端的内筒和外筒呈封闭状态,烟气口处对应的内筒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小孔,所述烟气口包括烟气口I、烟气口II和烟气口III,烟气口I、烟气口II和烟气口III沿碳料出口端到进料口I依次设置,烟气口II的下端与烟气口III的下端通过烟道I连通,烟气口III的上端设置有烟囱,烟囱上端设置有烟气过滤器,从进料口I向碳料出口端在空心轴上依次螺旋设置有M个导流板、N个短齿和P个长齿,M大于等于3个,N大于等于16个,P大于等于28个;

所述碳化装置还包括燃烧炉,燃烧炉设置在碳料出口端一侧的筒体上半部的侧壁上,燃烧炉包括炉体、进料口II、点火门、烟道II、烟道III、炉条、阻隔网和出烟灰口,燃烧炉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II,烟道II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于烟气口I,烟道II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炉体的一端且连接处设置有阻隔网,炉体内设置有炉条,炉体的另一端与烟道III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阻隔网,烟道III的另一端与烟气口II的上端固定连接,烟道II的侧壁和烟道III的上侧壁分别设置有一个风机,出烟灰口设置在炉体的下端;

所述碳化装置还包括搅拌系统,搅拌系统连接于空心轴的另一端且与炭化炉同轴设置,搅拌系统包括两个搅拌轴、链轮、链条和短齿,每个搅拌轴穿过筒体靠近碳料出口端的一端,链轮包括主链轮和两个辅链轮,主链轮套装在空心轴的另一端,每个辅链轮套装在一个搅拌轴位于炭化炉外侧的一端,主链轮与两个辅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每个搅拌轴上螺旋设置有3~5个短齿;

进一步的,所述烟气口I为2/3圆环状,烟气口II和烟气口III为整体环状;

进一步的,所述烟道I的左端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穿过碳料出口端的内部且在内部分为多个分支管,分支管设置在碳料出口端的内部两侧壁上,穿出碳料出口端合并为一根冷却管,冷却管的入口端设置有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碳料出口端设置有螺旋轴,螺旋轴的一端连接有减速电机II,在碳料出口端的外侧设置有水管,在碳料出口端的底部设置有碳料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靠近碳料出口端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外筒靠近碳料出口端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II下端设置有螺旋轴且连接于炉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炉条下端设置有螺旋轴;

进一步的,所述炭化炉中的M个导流板,M的取值范围为3~5个;

进一步的,所述炭化炉中的N个短齿,N的取值范围为16~20个,所述炭化炉中的P个长齿,P的取值范围为28~35个;

进一步的,所述炭化炉中的Q个斜导向板,Q的取值范围为10~15个。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

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将干燥粉碎秸秆投入进料口II,经螺旋轴进入燃烧炉的炉体,同时将秸秆加到进料口I中,启动减速电机I,秸秆在进料口I中被导流板向里推送,再由短齿、长齿带动,顺着安装在内筒上的斜导向板将秸秆推送到烟气口II所对着的内筒处(干燥区)停止,打开点火门,将装好干燥粉碎秸秆的燃烧炉点燃,启动烟道III的上端的风机,将燃烧炉的高温热烟气经烟道III,通过烟气口II的上端送入炭化炉的内筒与外筒之间,只有少量的高温热烟气通过内筒上的小孔进入到内筒里面,高温热烟气再经烟气口II的下端送出,经烟道I流出,再经烟气口III的下端再次进入炭化炉的内筒与外筒之间,对预热区的秸秆进行预热,再经烟气口III的上端进入烟囱,最后经烟气过滤器进行处理,回收焦油,木醋液,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烧气体。在干燥区对秸秆进行碳化处理,秸秆碳化产生的烟气通过烟气口I进入烟道II,再进入燃烧炉,然后同燃烧炉产生的高温热烟气的走向一起排出,秸秆碳化3分钟后启动减数电机I将秸秆推到碳化炉的最里面,此时秸秆已经碳化为秸秆碳,启动烟道II侧面的风机,将炭化炉内的烟气经过烟气口I抽出,混入燃烧炉的高温热烟气一同排出,10分钟后启动冷却管的左端的风机,启动减速电机II及螺旋轴导出秸秆炭,进料口I不断加秸秆形成连续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流式秸秆炭化装置,本装置中在炭化炉的筒体上设置有烟气口I、烟气口II和烟气口III,其中烟气口I为2/3圆环状,再配合风机,避免烟气向下走,烟气口II和烟气口III为整体环状,来实现高温热烟气从烟气口II的上端进入,经过炭化炉的内筒与外筒之间,通过高温将秸秆碳化,在内筒上设置有小孔,有助于再经烟气口II流出,再进入烟气口III的下端再次进入炭化炉的内筒与外筒之间,此处的高温热烟气对秸秆进入干燥区之前有预热作用,高温热烟气再烟气口III的上端流出,形成完整的高温热烟气的通道,来实现秸秆的碳化,烟气进入烟囱,最后经烟气过滤器进行处理,回收焦油,木醋液,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烧气体,收集后的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可以再返回燃烧炉进行燃烧,也可以作为气体燃料另作他用;

内筒里有秸秆料,高温热烟气不好进入,秸秆需要炭化,所以通过烟气口进入的高温热烟气主要通过内筒和外筒之间流动,给碳化炉加热,而在内筒上设置有孔是让热量更好的进入炭化炉内,却不会影响整体高温热烟气的走向;

本装置中设置了三个风机,能够控制高温热烟气的走向,实现秸秆的碳化以及预热工作;

本装置中的导流板、短齿和长齿在空心轴上依次螺旋设置,导流板、短齿、长齿和斜导向板使得秸秆向干燥区推进,省去了秸秆粉碎的步骤,而且也避免了当秸秆含水高不易粉碎的问题,本装置不受秸秆干湿的限制,仅在燃烧炉需要少量的干燥的粉碎秸秆;

本装置中的搅拌系统设置在炭化炉的出秸秆碳的一侧,搅拌系统的带有短齿的搅拌轴不断搅动秸秆碳,有助于把秸秆炭的热量,烟气尽快排出;

本装置为轴流式秸秆炭化装置,特点是秸秆不用粉碎,直接碳化,轴流推进秸秆进料快,生产效率高,碳化成品价格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高温热烟气再燃烧炉内的走向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a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b-b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c-c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斜导向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长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短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轴流式秸秆炭化装置,它包括炭化炉,炭化炉包括进料口I1、减速电机I2、空心轴3和筒体4,进料口I1设置在筒体4的一端上半部的侧壁上,空心轴3设置在筒体4的中轴线上并贯穿筒体4,减速电机I2安装在空心轴3靠近进料口I1的一端,减速电机I驱动空心轴3转动,所述炭化炉还包括碳料出口端18、烟气口、导流板5、短齿6、长齿7、烟囱16、烟气过滤器17和斜导向板8;碳料出口端18设置在筒体4的另一端的下半部的侧壁上,筒体4包括内筒10和外筒11,内筒10的上侧壁的内表面设置有Q个斜导向板8,Q大于等于10个,外筒11侧壁上设置有烟气口,烟气口两端的内筒10和外筒11呈封闭状态,烟气口处对应的内筒10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小孔,所述烟气口包括烟气口I12、烟气口II13和烟气口III14,烟气口I12、烟气口II13和烟气口III14沿碳料出口端18到进料口I1依次设置,烟气口II13的下端与烟气口III14的下端通过烟道I15连通,烟气口III14的上端设置有烟囱16,烟囱16上端设置有烟气过滤器17,从进料口I1向碳料出口端18在空心轴3上依次螺旋设置有M个导流板5、N个短齿6和P个长齿7,M大于等于3个,N大于等于16个,P大于等于28个;

所述碳化装置还包括燃烧炉,燃烧炉设置在碳料出口端18一侧的筒体4上半部的侧壁上,燃烧炉包括炉体19、进料口II20、点火门21、烟道II22、烟道III23、炉条24、阻隔网25和出烟灰口26,燃烧炉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II20,烟道II2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于烟气口I12,烟道II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炉体19的一端且连接处设置有阻隔网25,炉体19内设置有炉条24,炉体19的另一端与烟道III23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阻隔网25,烟道III23的另一端与烟气口II13的上端固定连接,烟道II22的侧壁和烟道III23的上侧壁分别设置有一个风机35,出烟灰口26设置在炉体19的下端;

所述碳化装置还包括搅拌系统,搅拌系统连接于空心轴3的另一端且与炭化炉同轴设置,搅拌系统包括两个搅拌轴27、链轮、链条28和短齿6,每个搅拌轴穿过筒体4靠近碳料出口端18的一端,链轮包括主链轮29和两个辅链轮30,主链轮29套装在空心轴的另一端,每个辅链轮30套装在一个搅拌轴27位于炭化炉外侧的一端,主链轮29与两个辅链轮30通过链条28连接,每个搅拌轴27上螺旋设置有3~5个短齿6;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装置的炭化炉分为加料区(A)、预热区(B)和干燥区(C),在加料区(A)投入秸秆,经预热区(B)预热,再经干燥区(C)进行碳化处理,最后通过碳料出口端18将秸秆碳排出;

炭化炉的筒体上设置有烟气口I12、烟气口II13和烟气口III14,再配合风机,烟气口I12是用来排出秸秆碳化产生的烟气,烟气进入烟道II22,经过阻隔网25进入燃烧炉,与燃烧炉的高温热烟气一起,经阻隔网25进入烟道III23,在烟道III23上端的风机的作用下,高温热烟气通过烟气口II13的上端进入炭化炉的内筒10与外筒11之间,在高温热烟气的作用下,在低氧环境下,秸秆经高温碳化,高温热烟气经烟道III23进入烟气口II13的上端,经过烟气口III13的内腔,进入烟气口III13的下端,再次进入炭化炉的内筒10与外筒11之间,此处的高温热烟气对秸秆进入干燥区之前有碳化作用,高温热烟气再经烟气口III14的上端流出,形成完整的高温热烟气的通道,来实现秸秆的碳化,而经烟气口III14的上端流出的烟气进入烟囱16,最后经烟气过滤器17进行处理,回收焦油,木醋液,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烧气体;炭化炉的内筒10里有秸秆料,高温热烟气不好进入,秸秆需要炭化,所以通过烟气口进入的高温热烟气主要通过内筒10和外筒11之间流动,给碳化炉加热,而在内筒10上设置有孔是让热量更好的进入炭化炉内,却不会影响整体高温热烟气的走向;

本装置中的导流板5、短齿6、长齿7和斜导向板8使得秸秆向干燥区推进,省去了秸秆粉碎的步骤,而且也避免了当秸秆含水高不易粉碎的问题,本装置不受秸秆干湿的限制,仅在燃烧炉需要少量的干燥的粉碎秸秆;

本装置中的搅拌系统设置在炭化炉的出秸秆碳的一侧,搅拌系统的带有短齿的搅拌轴不断搅动秸秆碳,有助于把秸秆炭的热量,烟气尽快排出。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4、图5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烟气口I12为2/3圆环状,烟气口II13和烟气口III14为整体环状;其它结构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其中烟气口I为2/3圆环状,再配合风机,避免烟气向下走,烟气口II和烟气口III为整体环状,来实现高温热烟气从烟气口II的上端进入,经过炭化炉的筒体,再经烟气口II流出,再进入烟气口III的下端再次进入炭化炉的筒体,此处的高温热烟气对秸秆进入干燥区之前有预热作用,高温热烟气再由烟气口III的上端流出,形成完整的高温热烟气的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烟道I15的左端设置有冷却管31,冷却管31穿过碳料出口端18的内部且在内部分为多个分支管,分支管设置在碳料出口端18的内部两侧壁上,穿出碳料出口端18合并为一根冷却管31,冷却管31的入口端设置有风机35;其它结构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碳料出口端18外部的冷却管31为一根总管,在碳料出口端18内部的冷却管31由多跟分支管组成,且分支管分别排布在碳料出口端18的内壁两侧,启动风机将冷风吹入冷却管31中,目的是将秸秆碳进行冷却降温后排出。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碳料出口端18设置有螺旋轴36,螺旋轴36的一端连接减速电机II37,碳料出口端18的外侧设置有水管32,碳料出口端18的底部设置有碳料出口9;其它结构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水管32内通入冷水,将秸秆碳进一步降温,秸秆碳通过螺旋轴36旋转到碳料出口9送出。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外筒11靠近碳料出口端18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33,外筒11靠近碳料出口端18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34;其它结构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在内筒10和外筒11之间流动,且水流在烟气口I12左侧的筒体4内流动,目的是配合搅拌系统对秸秆碳在搅动过程中进一步降温。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图4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进料口II20下端设置有螺旋轴36且连接于炉体19上;其它结构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干秸秆燃烧后的秸秆碳灰通过螺旋轴36旋转到出烟灰口26送出。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炉条24下端设置有螺旋轴36,出碳灰口26设置在螺旋轴36的下端;其它结构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燃烧炉中燃烧完的秸秆碳灰通过螺旋轴36旋转到出碳灰口26送出。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炭化炉中的M个导流板5,M的取值范围为3~5个;其它结构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秸秆从加料区(A)投入,经预热区(B)预热,再经干燥区(C)进行碳化处理,导流板5能够使得秸秆顺利导入。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所述炭化炉中的N个短齿6,N的取值范围为16~20个,所述炭化炉中的P个长齿7,P的取值范围为28~35个;其它结构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短齿6和长齿7能够继续推动秸秆向干燥区(C)推进,短齿和长齿都包括齿本体和弧面齿座,弧面齿座用于连接空心轴3。

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炭化炉中的Q个斜导向板8,Q的取值范围为10~15个;其它结构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斜导向板8设置在内筒的上端内表面,主要设置在预热区(B)和干燥区(C)内筒的上端内表面,辅助导流板5、短齿6和长齿7,将秸秆向前推进。

工作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将干燥粉碎秸秆投入进料口II20,经螺旋轴36进入燃烧炉的炉体19,同时将秸秆加到进料口I1中,启动减速电机I2,秸秆在进料口I1中被导流板5向里推送,再由短齿6、长齿7带动,顺着安装在内筒上的斜导向板8将秸秆推送到烟气口II13所对着的内筒10处(干燥区C)停止,打开点火门21,将装好干燥粉碎秸秆的燃烧炉点燃,启动烟道III23的上端的风机,将燃烧炉的高温热烟气经烟道III23,通过烟气口II13的上端送入炭化炉的内筒10与外筒11之间,只有少量的高温热烟气通过内筒10上的小孔进入到内筒10里面,高温热烟气再经烟气口II13的下端送出,经烟道I15流出,再经烟气口III14的下端再次进入炭化炉的内筒10与外筒11之间对预热区(B)的秸秆进行预热,再经烟气口III14的上端进入烟囱16,最后经烟气过滤器17进行处理,回收焦油,木醋液,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烧气体。在干燥区(C)对秸秆进行碳化处理,秸秆碳化产生的烟气通过烟气口I12进入烟道II22,再进入燃烧炉,然后同燃烧炉产生的高温热烟气的走向一起排出,秸秆碳化3分钟后启动减数电机I2将秸秆推到碳化炉的最里面,此时秸秆已经碳化为秸秆碳,启动烟道II22侧面的风机,将炭化炉内的烟气经过烟气口I12抽出,混入燃烧炉的高温热烟气一同排出,10分钟后启动冷却管31的左端的风机,启动减速电机II37及螺旋轴36导出秸秆炭,进料口I1不断加秸秆形成连续生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