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生物液体燃料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3007发布日期:2019-11-05 23:20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生物液体燃料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保型生物液体燃料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撑,而化石能源作为目前工业生产和生活需求的主要资源,其储存量日渐枯竭,可再生能源是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的新能源。为了能够解决石化能源紧缺的问题,我国相继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以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生物液体燃料就是其中之一,因生物液体燃料对环境友好,是一种新型环保型可再生能源。

目前也有一些将动植物油生产为生物液体燃料的装置,但因为其生产工艺的繁琐和复杂,对电能、热能的消耗大,且生产技术多采用化学法,投资大、见效慢,生产过程涉及高温、高压,加上化学法普遍采用硫酸、烧碱等作为催化剂,生产过程有废水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化工艺设计,同时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有益于生态环境的环保型生物液体燃料生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保型生物液体燃料生产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前置原料处理单元和后置原料处理单元,所述前置原料处理单元和后置原料处理单元均通过管线连接至反应单元;所述前置原料处理单元包括动植物油罐、甲缩醛罐、脂肪酸甲酯罐和第一搅拌罐,所述后置原料处理单元包括碳五罐、联氨罐和第二搅拌罐,所述反应单元为具有一进料口和一出料口的第三搅拌罐;所述第一搅拌罐和第二搅拌罐与第三搅拌罐的结构相同,第三搅拌罐的出料口连接至成品罐。

进一步地,所述动植物油罐、甲缩醛罐和脂肪酸甲酯罐的输出端均通过管线连接至第一搅拌罐的进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碳五罐和联氨罐的输出端均通过管线连接至第二搅拌罐的进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搅拌罐和第一搅拌罐的出料口均通过管线连接至第三搅拌罐的进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动植物油罐为普通碳钢制成的罐体,其容量为10~50m³ 。

进一步地,所述甲缩醛罐和脂肪酸甲酯罐为普通碳钢制成的罐体,其容量均为1~3m³ 。

进一步地,所述碳五罐为普通碳钢制成的罐体,其容量为3~10m³ 。

进一步地,所述联氨罐为普通碳钢制成的罐体,其容量为0.2~1m³ 。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罐、第二搅拌罐和第三搅拌罐的大小相同且均由普通碳钢制成;第一搅拌罐的容量为1~3m³ 。

进一步地,所述成品罐为普通碳钢制成的罐体,其容量为10~100m³ 。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工艺、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效率高,同时可在常温、常压下实现生产,生产过程中无废水产生,有益于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生物液体燃料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

1为动植物油罐,2为甲缩醛罐,3为脂肪酸甲酯罐,4为第一搅拌罐,5为碳五罐,6为联氨罐,7为第二搅拌罐,8为第三搅拌罐,9为成品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环保型生物液体燃料生产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前置原料处理单元和后置原料处理单元,所述前置原料处理单元和后置原料处理单元均通过管线连接至反应单元;所述前置原料处理单元包括动植物油罐1、甲缩醛罐2、脂肪酸甲酯罐3和第一搅拌罐4,所述后置原料处理单元包括碳五罐5、联氨罐6和第二搅拌罐7,所述反应单元为具有一进料口和一出料口的第三搅拌罐8;所述第一搅拌罐4和第二搅拌罐7与第三搅拌罐8的结构相同,第三搅拌罐8的出料口连接至成品罐9。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植物油罐1、甲缩醛罐2和脂肪酸甲酯罐3的输出端均通过管线连接至第一搅拌罐4的进料口,所述碳五罐5和联氨罐6的输出端均通过管线连接至第二搅拌罐7的进料口,且第二搅拌罐7和第一搅拌罐4的出料口均通过管线连接至第三搅拌罐8的进料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植物油罐1为普通碳钢制成的罐体,其容量为10~50m³ ;所述甲缩醛罐2和脂肪酸甲酯罐3为普通碳钢制成的罐体,其容量均为1~3m³ ;所述碳五罐5为普通碳钢制成的罐体,其容量为3~10m³ ;所述联氨罐6为普通碳钢制成的罐体,其容量为0.2~1m³ ;所述第一搅拌罐4、第二搅拌罐7和第三搅拌罐8的大小相同且均由普通碳钢制成,容量均为1~3m³ ;所述成品罐9为普通碳钢制成的罐体,其容量为10~100m³ 。

本实施例中,不同罐体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泵,便于原料预混均匀后在管线中的输送。

工作原理:首先,将动植物油罐1、甲缩醛罐2和脂肪酸甲酯罐3中的原料经管线上的泵输送到第一搅拌罐4中预混,第一搅拌罐4工作使混合液充分混合,然后将碳五罐5和联氨罐6中的原料经管线上的泵输送到第二搅拌罐7中预混,第二搅拌罐7工作使混合液充分混合;待第一搅拌罐4中的混合液和第二搅拌罐7中的混合液均达到预先设计的搅拌时间后经管线上的泵输入到第三搅拌罐8中,同样按照预先设计的搅拌时间在第三搅拌罐8搅拌均匀,即成生物液体燃料,最后输入至成品罐9进行储存。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