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体水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4032发布日期:2019-12-06 17:33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炉体水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质气化炉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炉体水封结构。



背景技术:

气化炉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现有的气化炉结构是在炉体底部转动设置灰盘,炉体与灰盘之间需要实现密封,目前,采用的方案是在灰盘内装水,气化炉底部伸入灰盘内的水中形成密封,这种结构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是炭或灰落于灰盘内的水中,导致排出的炭或灰为湿的,难以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炉体水封结构,该结构能够实现炉体可靠密封,并能够确保炉体排出的炭或灰为干的。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炉体水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下部为敞口结构,炉体下部圆周表面固定水封上盖,炉体下方设置环状的水封槽,水封上盖的边缘一体连接竖直向下延伸的筒体部;炉体下方设置环状的水封槽,筒体部下端伸入水封槽内的水中;炉体下方设置灰盘,灰盘边缘设置有一圈竖直向下延伸的圆筒板,圆筒板下端伸入水封槽内的水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灰盘的中心形成上凸的中心凸台,中心凸台的底部向外延伸水平环板,水平环板的边缘一体连接锥板,圆筒板一体连接于锥板的外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凸台的底面设置凹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灰盘具有腔体,并在灰盘上设置连通腔体的泄压管,泄压管下端延伸至灰盘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体外表面与筒体部之间设置挡灰圈,挡灰圈上部出灰口处连接异形管,异形管下端密封连接落灰管,落灰管下端穿过水封槽底板向下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可靠,针对现有炉体密封结构在使用中存在的难以得到质地较干的炭渣或灰渣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使得本实用新型产品既可以实现较好的密封,同时还可以确保得到干的炭渣或灰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中,包括炉体1、灰盘2、圆筒板2-1、中心凸台2-2、水平环板2-3、锥板2-4、凹腔2-5、水封上盖3、筒体部3-1、水封槽4、异形管5、落灰管6、泄压管7、挡灰圈8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炉体水封结构,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下部为敞口结构,炉体1下部圆周表面固定水封上盖3,炉体1下方设置环状的水封槽4,水封上盖3的边缘一体连接竖直向下延伸的筒体部3-1;炉体1下方设置环状的水封槽4,筒体部3-1下端伸入水封槽4内的水中;炉体1下方设置灰盘2,灰盘2边缘设置有一圈竖直向下延伸的圆筒板2-1,圆筒板2-1下端伸入水封槽4内的水中。

灰盘2的中心形成上凸的中心凸台2-2,中心凸台2-2的底部向外延伸水平环板2-3,水平环板2-3的边缘一体连接锥板2-4,圆筒板2-1一体连接于锥板2-4的外端。

中心凸台2-2的底面设置凹腔2-5,凹腔2-5用于放置炉体1的其他组成部件。

灰盘2具有腔体,并在灰盘2上设置连通腔体的泄压管7,泄压管7下端延伸至灰盘2外侧。

炉体1外表面与筒体部3-1之间设置挡灰圈8,挡灰圈8上部出灰口处连接异形管5,异形管5下端密封连接落灰管6,落灰管6下端穿过水封槽4底板向下延伸。

本实用新型产品的水封结构是通过灰盘2外侧下部设置固定的环形状的水封槽4,炉体1外表面固定的水封上盖3的筒体部3-1插入水封槽4内的水中,同时灰盘2上的圆筒板2-1插入水封槽4内的水中,实现炉体1与转动的灰盘2之间的水密封,密封压力可达3000pa,超压会自动泄压,泄压过程通过泄压管7来实现,泄压管7一端连通灰盘2的腔体,另一端延伸至灰盘2外侧。通过设置泄压管7可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停电或供水系统无法使用时,灰盘2处于干烧状态,导致灰盘2壳体在蒸汽作用下膨胀的问题,泄压管7可以确保灰盘2内部压力不超压,不让双层灰盘2出现任何损伤和影响。

本实用新型产品在使用时能够实现可靠的密封,并能够确保炉体1排出干燥的炭渣或灰渣。本实用新型产品中的水封结构在具体应用中设置于炉体1周围密封板侧面,采用明水冷却,长流水,循环流动,超过液面有溢流管流入下面一个水封槽,灰盘2的圆筒板2-1伸入水封槽4中,既能让炉体1保持平稳转动,而且能保证密封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