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94255发布日期:2020-06-16 20:0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轮机油、空气压缩机油、高温链条油、发动机油的添加剂组合物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高温氧化是导致润滑油质量变差、消耗增加及使用寿命缩短的重要原因。由于润滑油使用环境的日益苛刻,因此对润滑油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润滑油在汽轮机油、空压机油及高温链条油处使用时易氧化生成油泥、积碳和结焦。而涡轮增压式的发动机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使得发动机油的工作温度也在大幅度提升,使用传统的润滑油易导致机械故障和换油周期的缩短。传统润滑油的配方大多采用酚类抗氧剂、胺类抗氧剂或者两者复配来解决润滑油氧化问题,但是传统酚类抗氧剂不耐高温,烷基化二苯胺容易生成沉积物,两者的复配在低温条件下有协同效应,但是在高温条件下反而会出现对抗效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关技术人员将酚和胺的官能团结合在同一个分子上,不但能提高其抗氧协同效应,也提高了热稳定性。但是,这些结构式中的氮原子上的氢原子均被取代,由仲胺变成叔胺,降低了胺类抗氧剂的抗氧性能。公开于该
背景技术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a:多功能抗氧剂20%-65%,b:防锈剂2.0%-6.5%,c:金属钝化剂1.2%-3.5%,d:清净剂2.0%-6.0%,e:分散剂1.0%-6.5%,f:抗磨剂25%-70%,所述多功能抗氧剂a的分子结构式为:其中r1为甲基或叔丁基,r2和r3为相同的或不同的具有4-8个碳原子的烷基。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a:多功能抗氧剂25%-60%,b:防锈剂2.0%-6.5%,c:金属钝化剂1.5%-3.0%,d:清净剂2.0%-6.0%,e:分散剂1.5%-6.0%,f:抗磨剂30%-65%。所述多功能抗氧剂a的分子结构中的r1选用甲基,r2和r3选用正辛基。所述的防锈剂b为羧酸和咪唑啉衍生物的复配混合物或烯基琥珀酸半酯。所述金属钝化剂c为噻二唑类衍生物或苯三唑类衍生物。所述清净剂d为磺酸钙盐、磺酸镁盐、水杨酸钙盐或者水杨酸镁盐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分散剂e为聚异丁烯丁二酸酯或丁二酰亚胺。所述抗磨剂f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磷酸酯、硫代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铵盐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适用于汽轮机油、空气压缩机油、高温链条油或发动机油。所述多功能抗氧剂a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2-甲基,6-叔丁基苯酚为原料,进行硝化反应硝化反应2)对步骤1)硝化反应的产物进行还原,得到4-氨基,2-甲基,6-叔丁基苯酚3)将4-氨基,2-甲基,6-叔丁基苯酚与三聚氯氰和正辛硫醇缩合成目标产物多功能抗氧剂a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一种分子结构式中同时含有酚、胺和硫的多功能抗氧化剂a,兼具主、辅抗氧剂的双重功效,能产生分子内协同,又能与其他抗氧剂复配产生共混协同作用,既可解决酚类抗氧剂不耐高温,又可解决胺类抗氧剂易产生沉积物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润滑油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减少沉积物的生成,从而提高润滑油的清洁性,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a:多功能抗氧剂30%,b:防锈剂选用烯基琥珀酸半酯5.5%,c:金属钝化剂选用苯三唑衍生物3%,d:清净剂选用磺酸钙5.5%,e:分散剂选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4.5%,f:抗磨剂选用硫代磷酸脂51.5%。实施例2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a:多功能抗氧剂40%,b:防锈剂选用烯基琥珀酸半酯3.8%,c:金属钝化剂选用苯三唑衍生物2.5%,d:清净剂选用磺酸钙4.5%,e:分散剂选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4.2%,f:抗磨剂选用硫代磷酸脂45%。实施例3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a:多功能抗氧剂50%,b:防锈剂选用烯基琥珀酸半酯3.5%,c:金属钝化剂选用苯三唑衍生物2%,d:清净剂选用磺酸钙4%,e:分散剂选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3.5%,f:抗磨剂选用硫代磷酸脂37%。实施例4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a:多功能抗氧剂60%,b:防锈剂选用烯基琥珀酸半酯3%,c:金属钝化剂选用苯三唑衍生物1.5%,d:清净剂选用磺酸钙3.5%,e:分散剂选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2%,f:抗磨剂选用硫代磷酸脂30%。组分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多功能抗氧剂(a),wt%30405060烯基琥珀酸半酯(b),wt%5.53.83.53苯三唑衍生物(c),wt%32.521.5磺酸钙(d),wt%5.54.543.5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e),wt%4.54.23.52硫代磷酸脂(f),wt%51.5453730以上实施例1-4的多功能抗氧剂a为:采用以下步骤制成:1)以2-甲基,6-叔丁基苯酚为原料,进行硝化反应硝化反应2)对步骤1)硝化反应的产物进行还原,得到4-氨基,2-甲基,6-叔丁基苯酚3)将4-氨基,2-甲基,6-叔丁基苯酚与三聚氯氰和正辛硫醇缩合成目标产物多功能抗氧剂a对比实施例1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g:复合抗氧剂30%,b:防锈剂选用烯基琥珀酸半酯5.5%,c:金属钝化剂选用苯三唑衍生物3%,d:清净剂选用磺酸钙5.5%,e:分散剂选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4.5%,f:抗磨剂选用硫代磷酸脂51.5%。对比实施例2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g:复合抗氧剂40%,b:防锈剂选用烯基琥珀酸半酯3.8%,c:金属钝化剂选用苯三唑衍生物2.5%,d:清净剂选用磺酸钙4.5%,e:分散剂选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4.2%,f:抗磨剂选用硫代磷酸脂45%。对比实施例3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g:复合抗氧剂50%,b:防锈剂选用烯基琥珀酸半酯3.5%,c:金属钝化剂选用苯三唑衍生物2%,d:清净剂选用磺酸钙4%,e:分散剂选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3.5%,f:抗磨剂选用硫代磷酸脂37%。对比实施例4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g:复合抗氧剂60%,b:防锈剂选用烯基琥珀酸半酯3%,c:金属钝化剂选用苯三唑衍生物1.5%,d:清净剂选用磺酸钙3.5%,e:分散剂选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2%,f:抗磨剂选用硫代磷酸脂30%。以上对比实施例1-4的复合抗氧剂g选用目前普遍使用的市售抗氧剂,其中酚类抗氧剂选用beta-(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醇酯,如巴斯夫irganoxl135,胺类抗氧剂选用丁基辛基化二苯胺,如巴斯夫irganoxl57,并将这两种抗氧剂按照重量比1:1进行混合使用,编号为复合抗氧剂g。针对以上实施例1-4和对比实施例1-4进行以下测试:热稳定性测试改进的辛辛那提的热稳定性测试(温度提高40℃),200ml被测试的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中加入铜、铁催化剂,放置在装有基础油的恒温容器内,保持油温在165℃左右,静置168小时。随后冷却至室温后,通过5微米过滤器收集油泥,并称重产生的油泥量。基础油选用api第二类加氢矿物油,如台塑150n。氧化诱导期测试加压差式扫描量热法(pdsc)测得的氧化诱导期,采用测试标准:sh/t0719-2002,采用测试压力3.5mpa,测试温度210℃。基础油选用api第二类加氢矿物油,如台塑150n。测试结果见下表:从以上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基础油在添加本发明的添加剂组合物后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在提高温度后的辛辛那提试验中高温油泥量较少,在210℃条件下的pdsc测试中,氧化诱导期寿命较长。而对比实施例采用的是当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抗氧剂组合,在测试中油泥多且氧化诱导期寿命也很短。尽管上述实施例已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和宗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任何改动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