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油加装过程中除水除气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63462发布日期:2020-11-10 12:0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燃油加装过程中除水除气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加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燃油加装过程中除水除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燃油在加装时,一般使用燃油流量计计量燃油加装的数量。由于燃油流量计的灵敏度高,如果燃油中含有空气,那么就会对燃油流量计的读数产生很大的影响,使燃油流量计的读数升高。空气的来源分为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①:燃油在被加装和驳运过程中,由于油压的不稳定、驳运泵的吸空等的非人为因素;②:在生产、驳运和加装过程中,为了操作的安全性,人为的加入空气;③:为谋取额外的暴力,在燃油的驳运和加装中,人为的在油舱或者加油管路里注入空气。总之,在燃油的加装过程中,由于空气的存在,会使燃油流量计的读数产生误差,最终影响燃油流量计的准确读数。

在燃油的加装和驳运时,燃油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和混入水分。水分的来源也分为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人为的因素就是,燃油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等过程中的意外操作和人为的加入;其次,燃油在生产、驳运、储存过程中的加热,所产生的水蒸气或者是储存和运输设备损坏后,海水、淡水等的进入到燃油中的非人为因素。

总之,①:燃油中的空气和水分的存在,确实对燃油加装的实际数量造成了影响,给接收燃油的一方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②:燃油流量计制造的再精确,也无法避免空气和水分对加装燃油数量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油加装过程中除水除气的装置,以达到驱除油中的气体和水分,使得燃油在加装过程中,气体和水分对燃油流量计的读数误差影响为零或者接近于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燃油加装过程中除水除气的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底部通过纵向设置的隔板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上部联通形成油气混合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第二加热器,所述油气混合室的侧壁上位于第一腔室上方位置处连接燃油入口,所述燃油入口与油气混合室的侧壁连接处安装有拉伐尔喷管,所述油气混合室内位于拉伐尔喷管出口的前方纵向设置挡板,所述挡板下端与第一腔室内的第一加热器密封连接;所述油气混合室顶部开设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外接油气分离箱,所述油气混合室顶部靠近气体出口位置处设置油气过滤器;所述第二腔室侧壁下方开设燃油出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腔室侧壁底部开设第一泄放口和第二泄放口,所述第二腔室侧壁底部开设第三泄放口,所述泄放口的连接管路上均设置截止止回阀。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一温度计和第一温度控制器,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二温度计和第二温度控制器,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和第二温度控制器均与plc信号连接,所述plc分别控制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所述油气混合室侧壁安装有第三温度计。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油气混合室侧壁均开设检查孔,所述油气混合室侧壁上安装有第一观察镜。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腔室侧壁设置有液位显示计。

上述方案中,所述燃油出口通过管路依次连接u型管、燃油流量计和燃油舱,所述燃油流量计的两端设置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上设置安全阀。

上述方案中,所述油气混合室的气体出口处安装有抽风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油气混合室内设置两层油气过滤器,所述两层油气过滤器之间设置有风压控制器,所述风压控制器连接plc,所述plc控制所述抽风机。

上述方案中,所述油气分离箱顶部连接排气管,底部通过双u型管连接污油柜。

上述方案中,所述油气混合室侧壁上位于油气过滤器下方开设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设置第一安全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燃油加装过程中除水除气的装置在燃油的加装过程中,可以去除燃油中混杂的水分和气体,减少了燃油流量计读数的误差,使得流量计的读数更加准确;为燃油的加装提供了便捷,更好的维护了燃油使用者的权益,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他们的经济利益;减少了燃油接收者的频繁的测舱,节省了劳力;消除了测舱后,对测量准确度的怀疑;总之,此新型驱气和除水装置可以解决燃油行业内,由于燃油流量计的读数误差,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用于燃油加装过程中除水除气的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用于燃油加装过程中除水除气的装置尺寸标注及油、水、气流动方向示意图;

图3为拉伐尔喷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第一腔室;3、第二腔室;4、油气混合室;5、隔板;6、第一加热器;7、第二加热器;8、拉伐尔喷管;9、挡板;10、油气分离箱;11、油气过滤器;12、污油柜;13、第一温度计;14、第一温度控制器;15、第二温度计;16、第二温度控制器;17、第三温度计;18、第一观察镜;19、第二观察镜;20、液位显示计;21、u型管;22、燃油流量计;23、燃油舱;24、旁通管路;25、安全阀;26、抽风机;27、风压控制器;28、排气管;29、双u型管;30、第一安全阀;31、第二安全阀;32、水分控制器;33、第一检查孔;34、第二检查孔;35、第三检查孔;36、水分检测器;37、电动两通阀一;38、电动两通阀二;a、燃油入口;b、气体出口;c、燃油出口;d、第一泄放口;e、第二泄放口;f、第三泄放口;g、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油加装过程中除水除气的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可以有效去除燃油中的空气和水分,减少或者消除燃油流量计读数的误差。

一种用于燃油加装过程中除水除气的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底部通过纵向设置的隔板5分为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的上部联通形成油气混合室4;第一腔室2内设置第一加热器6,第二腔室3内设置第二加热器7,油气混合室4的侧壁上位于第一腔室2上方位置处连接燃油入口a,燃油入口a与油气混合室4的侧壁连接处安装有拉伐尔喷管8,油气混合室4内位于拉伐尔喷管8出口的前方纵向设置挡板9,挡板9下端与第一腔室2内的第一加热器6密封连接;油气混合室4顶部开设气体出口b,气体出口b外接油气分离箱10,油气混合室4顶部靠近气体出口b位置处设置油气过滤器11;第二腔室3侧壁下方开设燃油出口c。

第一腔室2侧壁底部开设第一泄放口d和第二泄放口e,第二腔室3侧壁底部开设第三泄放口f,泄放口的连接管路上均设置截止止回阀。泄放口的作用是将残油或者水分通过截止止回阀泄放到污油柜12,其中,第一泄放口d的连接管路上的截止止回阀可以是电动两通阀一37也可以是手动截止止回阀。如果是电动两通阀一37时,第一腔室2内需要安装水分控制器32,将检测到的水分信号传递给plc,plc发出两路信号,一路信号去控制电动两通阀一37动作,将水分排放到污油柜12内,一路信号发送到plc的报警单元,发出声光报警,通知人员;如果是手动的,只需要安装水分检测器36就行,用于检测到水分后,将水分信号传递给plc,发出报警信号,plc不发出任何控制动作阀的信号。第二泄放口e和其连接管路上的截止止回阀除了用于排放第一腔室2内的杂质和水分,还有应急操作功能,当电动两通阀一37出现故障时,借助此阀进行手动排放杂质和水分,排放到污油柜12内。

第一腔室2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一温度计13和第一温度控制器14,第二腔室3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二温度计15和第二温度控制器16,第一温度控制器14和第二温度控制器16均与plc信号连接,plc分别控制第一加热器6和第二加热器7,油气混合室4侧壁安装有第三温度计17。温度计的作用是测量各腔室的温度;温度控制器的作用是把检测到的实际温度信号传递给plc,plc把温度实际值和设定值进行比较后,发出温差信号去控制加热器外接的电动两通阀二38的开度,以便把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的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如果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的温度过高,plc会发出报警通知人员,加热器也会自动停止加热。

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和油气混合室4侧壁均开设检查孔,油气混合室4侧壁上安装有第一观察镜18,用于观察油气在油气混合室4内的浓度和检查油滴在油气过滤器11上的吸附程度。

第一腔室2侧壁设置有液位显示计20,除了用于对第一腔室2的液位显示外,还可以用来检查第一腔室2内油水分离情况和含水量的多少情况。

燃油出口c通过管路依次连接u型管21、燃油流量计22和燃油舱23,燃油流量计22的两端设置旁通管路24,旁通管路24上设置安全阀25,在大颗粒杂质进入燃油流量计22内,把燃油流量计22卡死的情况下,安全阀25可以起到安全作用。

油气混合室4的气体出口b处安装有抽风机26。油气混合室4内设置两层油气过滤器11,两层油气过滤器11之间设置有风压控制器27,风压控制器27连接plc,plc控制抽风机26。风压控制器27用于检测两层油气过滤器11之间的压力,对抽风机26起到保护用。当风压过低时,证明油气过滤器11已经脏堵,发出信号给plc,plc根据风压实际信号与设定信号进行对比后,发出两路压差信号,一路信号发送给抽风机26,使抽风机26停止运转或者降速,另一路信号发送给报警单元,发出报警信号,提示油气过滤器11的脏堵。

油气分离箱10顶部连接排气管28,底部通过双u型管29连接污油柜12。经过油气过滤器11逃逸后的气体,在沿着管道上升的过程中,遇到冷的管壁或者受到粗糙管壁摩擦力的的作用后,冷凝或者聚合成大的油滴和水滴,降落到油气分离箱10的底部,冷凝或者聚合后水滴和油滴经过双u型管29流到污油柜12内。

油气混合室4侧壁上位于油气过滤器11下方,第三温度计17的上方位置处开设出气口g,出气口g上设置第一安全阀30,用于保证油气混合室4的气压的稳定和安全。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由亨利定律可知,气体在燃油中的溶解度是随着压力变化的,压力越低,气体在燃油中溶解度越小;反之,压力越高,气体在燃油中的溶解度越大。为了达到压力降低的目的,本装置在燃油入口a位置处设置拉伐尔喷管8,被加装的燃油,从燃油入口a进入后,流过拉伐尔喷管8,当燃油流出拉伐尔喷管8的出口时,燃油的压力降低,燃油的速度增加。燃油的压力降低,可以使一部分气体从燃油中析出;燃油的速度增加,可以使燃油迅速撞击到拉伐尔喷管8出口对面的挡板9上,挡板9安装在箱体1内壁上,这样会使燃油中的气体聚合后析出。挡板9安装在距离拉伐尔喷管8出口合适的位置m处,以便燃油碰撞后,形成大小适合的燃油颗粒,燃油颗粒的最小直径大于50μm,目的是减少燃油经过碰撞后,产生小于50μm的非常微小的燃油颗粒,形成太多的油气,油气经过油气过滤器11后,不能被油气过滤器11完全拦截,最终导致被抽风机26输送到排气管28后进入大气,污染环境。

燃油经过低压和高速撞击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燃油,另一部分是气体。

燃油依靠自身重力落入第一腔室2,经过第一加热器6加热后,利用油水密度差的不同,分离出油和水,燃油经过第一加热器6的完全加热后,经过隔板5进入到第二腔室3内。水分则会留在第一腔室2的底部,聚集到一定液位后,如果安装的是水分控制器32,水分控制器32将检测到的水分信号传递给plc,plc发出两路信号,一路信号发送给电动两通阀一37,使得电动两通阀一37动作,将水分经过第一泄放口d连接管路上的第二观察镜19后,排放到污油柜12内;另一路信号发送给plc的报警单元,发出报警信号,通知工作人员,油中水分的存在;如果安装的是水分检测器36,水分检测器36将检测到的水分信号传递给plc,plc不发出动作阀的信号,而是直接发出报警信号,通知人员对检测到的水分进行处理,人员听到报警后,立刻打开第一泄放口d的截止止回阀,对聚集的水分进行泄放,在泄放的同时。利用第一泄放口d连接管路上的第二观察镜19进行观察,确保泄放的全部是水分,而油分未被泄放;第二部分是气体:从低压和高速的燃油中,析出的油气和空气的混合物,直接进入到油气混合室4内,经过油气过滤器11的过滤作用后,再经过抽风机26、油气分离箱10后,最终干净的气体经过排气管28排出设备。油气和油气中夹杂的大的油颗粒,在经过油气过滤器11时,大的油颗粒会被第一层油气过滤器拦截,形成大的油滴后,落回到第一腔室2或者第二腔室3内;而未被第一层油气过滤器拦截的油气或者微小颗粒,进入到第二层油气过滤器,在这里油气聚合到一定程度后,形成大的油滴颗粒,落回到第一腔室2或者第二腔室3内。

第一腔室2的燃油加热的温度的设置,是根据所加装燃油的性质(do&fo)决定的。如果燃油是重油,加热温度一般设定在85℃左右;如果是轻油,可以不进行加热或者微加热。

从低压和高速的燃油中,析出的油气和空气的混合物,直接进入到油气混合室4内,经过油气过滤器11的过滤作用后,再经过抽风机26、油气分离箱10后,最终经过排气管28排出设备。油气在经过油气过滤器11时,微小的油颗粒和油气会吸附在油气过滤器11上,当聚合到一定程度后,落回到第一腔室2或者第二腔室3内。

在燃油经过第一腔室2后,水分和大部分气体已经被排除,同时燃油温度得到升高。第一腔室2处理后的燃油经过隔板5后,进入到第二腔室3内。隔板5起到隔离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的作用,隔板5的高度大小的选择,决定了油、水、气是否完全分离,所以选择适宜高度的隔板5,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第一腔室2内,燃油经过加速与挡板9撞击后,油中夹杂的大部分气体和撞击后形成的油气以及油气混合物等,进入到油气混合室4内;而杂质或者水分被隔板5阻挡在第一腔室2内,随着时间的延长,通过液位显示计20,可以观察到第一腔室2的底部,会聚集一部分的杂质或者水分,通过手动控制第一泄放口d或者第二泄放口e连接管路上的截止止回阀,将杂质或者水分排放到污油柜12内。

进入第二腔室3内的燃油被第二加热器7进一步加热,加热温度的设定可以根据燃油的性质(d.o&f.o)决定。燃油中剩余的气体经过进一步加热后,从油中逃逸出来,进入到油气混合室4内;杂质和少部分的水分,也在第二腔室3内被去除掉,最终得到干净的燃油,干净的燃油通过燃油出口c、u型管21、燃油流量计22进入燃油舱23内,这种干净的燃油对燃油流量计22的读数影响为零或接近于零。

从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分离出的油气进入油气混合室4内,经过两层油气过滤器11的过滤拦截,将油气进行聚合成大的油颗粒后,滴落到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内。在抽风机26的作用下,气体进入到油气分离箱10内,在油气分离箱10内进行进一步的油和气的分离,干净的气体由排气管28排出设备,油滴或者水滴经过u型管21排放到污油柜12内。

油气过滤器11分为上下两层,下方靠近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的为第一层,上方靠近气体出口b的为第二层。第一层油气过滤器11的工作原理是:机械碰撞法,即依靠油滴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从气体中分离出较大的油滴。对于油滴直径大于1μm的油滴,都可以利用碰撞法进行有效分离;第二层油气过滤器11的工作原理是:亲和聚结法,即通过特殊材料制成的元件,使直径小于1μm的油滴,先聚结成直径较大的油滴,然后再分离出来。

第二层油气过滤器11的详细工作原理:利用亲和聚结法,在这种方法中,所采用的是一种多孔过滤材料,当油气混合物流入过滤元件之前,直径大于元件材料孔径的油滴,将在元件的表面被过滤出来。然而,过滤材料内部流道形状和大小的改变,可使进入其进入内部的小直径油滴,在惯性力等的作用下,在材料的纤维上聚结成为大直径油滴,并被过滤出来。因此,亲和聚结法中过滤元件的孔径将决定分离效果的好坏。

如果材料的孔径较大,则许多小直径的油滴,将无法被分离出来。然而,没有必要把材料的孔径做的太小,因为随着被过滤出来的大油滴,在过滤材料上的聚结,元件材料孔径的有效流通面积被明显减小,从而可使更小直径的油滴被分离出来。在实际使用中,材料孔径过小的缺点:①:当分离元件材料的孔径太小时,不但会使流动阻力增加和产生较大的压降,而且会使一部分油,在气体压差的作用下,通过分离元件。②:孔径越小,也越容易被进入元件的灰尘等其他杂物所堵塞。

因此,根据iupac的规定:<2nm的为微孔材料;>50nm的为大孔材料;中间的为介孔材料;>100nm的为超大孔材料。本实用新型中聚合材料所采用的孔径尺寸,可以根据使用的燃油的性质(d.o、f.o和汽油),建议:如果是汽油可以选择<2nm的微孔材料;d.o燃油可以选择大于2nm小于50nm的介孔材料,也可以选择大于50nm的大孔材料;f.o燃油可以选择大于50nm的大孔材料,也可以选择大于100nm的超大孔材料。

本设备的尺寸、形状、安装位置等要根据船舶或者燃油加装的实际情况而定,使用在宽广的场合时,设备可以做大一点,反之,小一点;为了加油中的安全性,该设备需要根据实际的使用场合,进行压力和密封测试,当用于船舶时,最低绝对压力大于1mpa,抽真空后,绝对压力5.0kpa以下的真空,至少保持10个小时,压力和真空度回升小于1.0kpa;当用于其他燃油加装场合时,也要进行压力和真空度的测试,所需要的压力和真空度的要求,根据实际所使用的的场所,确定使用中的安全压力和真空度,但是压力和真空度必须满足:最低绝对压力保持为0.8mpa,绝对压力(真空)3.8kpa以下。

本设备单独压力测试后,接入相应管路后,与此管路一起压力测试,以便满足使用要求;舱壁使用防腐性好和耐压强(最小压力1.2mpa)的材料;管路和设备中的安全阀设定根据所使用实际场合进行调节;排气管28延伸尽量要高,并且在末端安装防火滤网,附近张贴“禁止明火标志”。

第一腔室2中各个部件的要求和分布情况:

如图2所示,燃油入口a处的管路尽量与拉伐尔喷管8所在管路垂直,并且燃油入口a所在的直角边的高度至少半米以上,这样有利于燃油与直角处的碰撞,减小燃油的压力,更有利于气体从油中聚合析出;第二安全阀31安装在拉伐尔喷管8所在的直角边上,并且尽量靠近直角处。

拉伐尔喷管8的作用是在给定工质进口状态下,通过工质的膨胀,将压力能转变为宏观的动能,最终获得超音速的流体。拉伐尔喷管8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流体在进口处的参数分别是压力p1、温度t1、速度v1、比容w1,经过管路的渐缩喷管后,压力降低,速度增加到亚音速;再经过渐扩管后,压力继续降低,速度增加到超音速。喷管出口处的参数分别为压力p2、温度t2、速度v2、比容w2,在亚音速到超音速过程中,流体速度等于当地音速时的速度称为临界流速,出现在缩放喷管的最小截面处。

拉伐尔喷管8的尺寸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但是在原则上,拉伐尔喷管8的设计,符合如下的条件:①:让流体流过喷管后,喷管的出口压力p2等于背压pb,这样流体在喷管中,可以充分利用压差来加速流体速度;②:还必须满足最低条件,背压pb≥临界压力pcr,以便充分发挥拉伐尔喷管8的作用,加速流体和降低压力。拉伐尔喷管8的安装位置是:拉伐尔喷管8的上边缘距离设备的上端盖边缘的高度是a,a的高度大约是拉伐尔喷管出口高度b的2~3倍,a的大小根据选择的实际拉伐尔喷管8的尺寸进行调节。但是必须满足:燃油经过拉伐尔喷管8加速后,在与挡板9撞击后,不能让飞溅的油滴颗粒被抽风机26抽吸到排气管28里面。

第一温度计13:必须选择灵敏度高、防震、耐腐蚀、耐压材料制成的温度计;其安装位置是:在第一泄放口d的上面,第一温度控制器14的下面;其量程的选择要合适,不易过大,也不易过小。

第一温度控制器14:要求选择合适量程、灵敏度高、防震、耐压、传递信号误差小的温度控制器,安装位置是:在第一温度计13的上面,第一加热器6的下面,略靠近第一加热器6一侧。

第一泄放口d:开口位置:尽可能靠近设备的侧壁的底部进行开口;其开口的大小:小于1/2b。

第一加热器6:选择耐腐蚀性、容易发生热交换的材料;安装位置是:根据隔板5的高度决定,一般的安装位置是:隔板5安装高度g的1/2略靠下处,但是在燃油出口c的相对位置的上面。

挡板9:选择耐腐蚀的材料,在受到燃油撞击处,要进行焊接加强;安装位置是:上端高出拉伐尔喷管出口b上端d的高度,一般要求d的高度等于b的高度,如果d=b时,燃油撞击挡板9后,飞溅的油滴颗粒被抽风机26带到油气分离箱10内,此时d的高度不符合要求,需要增大d的高度或者上端改为弧形形状,通过第一观察镜18进行观察,确定油气混合室4内油滴的数量接近为零,并且与油气分离箱10相连接的双u型管29后的截止阀处,无大的油滴出现为止。挡板9下端与第一加热器6平齐并且密封,以保证燃油完全经过第一加热器6后,经过充分的加热,更好的驱除气体和进行油水分离。

水分控制器32:要求选择耐腐蚀、防震、灵敏度高、传递信号误差小的控制器。安装位置是:安装在与第一泄放口d位置相近的地方,也是安装在箱体1的侧壁上,以便更容易检测到水分的存在;选择合适的量程。

第一检查孔33:根据设备的实际尺寸,在舱壁上选择合适的位置开设检查孔;液位显示计20安装在第一腔室2的舱壁上,液位显示计20的最低端与设备的舱底齐平相通,液位显示计20的高度要超过隔板5的高度,超出的高度是隔板5高度g的1/2,并且能够承受的最小压力为8公斤,此液位显示计20建议安装锅炉使用性能的液位计。

隔板5:是隔开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的重要部件,又是用来确定第一加热器6和第二加热器7的安装位置,又能保证燃油的加热情况和油、气、水的分离情况。隔板5选用耐腐蚀、耐高温、强度高的材料。安装位置是:安装在设备的内部中间的隔板5,底部与箱体1的底部相连接,左右与箱体1的左右舱壁相连,上部距离拉伐尔喷管8的下边缘的高度为f,f的大小等于b的大小,隔板5的最大高度是:是在拉伐尔喷管8下边缘的f处。

第二腔室3各部件的要求和分布情况:

第二加热器7:需要选择耐腐蚀和容易发现热交换的材料。安装位置:一端安装在与第一加热器6位置相对的隔板5上,且略靠上的位置,另一端安装在舱壁上,即与箱体1的舱底平行,与箱体1的侧壁垂直。为了更好的对燃油进行加热,第二加热器7也可以安装成与箱体1的舱底垂直,而与箱体1的侧壁平行。第二加热器7在第二腔室3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箱体1的设计尺寸决定。

第二温度计15:必须选择灵敏度高、防震、耐腐蚀、耐压材料制成的温度计。安装位置:在第二加热器7的下面,在第二温度控制器16的上面,安装在舱壁上;选择合适的量程。

第二温度控制器16:选择合适的温度量程、灵敏度高、防震、耐压、传递信号误差小的温度控制器。安装位置:在第二温度计15的下面,在燃油出口c的上面,安装在舱壁上,略靠近燃油出口c。

燃油出口c:开口位置:在第三泄放口f的上面,在第二温度控制器16的下面,略靠近第三泄放口f处,开口的大小由设备实际尺寸、强度决定。

第三泄放口f:开口位置:尽可能的开在箱体1侧壁的底部处,以便完全排空第二腔室3;开口的尺寸大小,由设备的实际尺寸决定;检查孔根据实际需要,在舱壁上开在合适的位置。

第二检查孔34:根据设备的实际尺寸,在舱壁上选择合适位置开设合适尺寸大小的检查孔。

u型管21后面各个部件的要求和分布情况:

u型管21的出口要高于进口,高出的高度为k,k值的大小取值是:必须0≤k≤隔板5高度的2/5,其中高度k是个变量,可以根据油中含气体的多少自行选择,如果油中含有的气体越多,k的取值就越大;反之,油中气体越少,k值取值越小,k值接近于0,即:接近于u型管21进口的高度。

燃油流量计22:燃油流量计22的选择,除了满足精度高、防震,耐腐蚀的机械式或者是电子式的燃油流量计22外,还得满足受杂质和气体扰动小的流量计。安装位置;安装在安全阀25进口的后面;燃油流量计22在实际安装时,要严格按照流量计的安装说明书进行,以防止错误的安装,造成读数的错误和机械故障的发生。

上部空间各个部件要求和分布的情况:

油气过滤器11:①:选择制造简单、耐腐蚀的材料;位安装位置是:由于油气过滤器11分为两层,根据加装实际燃油的性质,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布置两层油气过滤器11,靠近油气混合室4的为第一层,靠近抽风机26的为第二层。

第一层油气过滤器11的选取,是根据机械碰撞法来选取的,一般选用网状元件,如不锈钢丝编织等,但是还可以选用镍、铝、铜等的其他金属材料;也可以是聚丙烯、尼龙、涤纶等非金属材料;第一层可以直接焊接在舱壁上;安装位置:在油气混合室4的上面,在第二层油器过滤器的下面。

第二层油气过滤器11的选取,是根据亲和聚结法来选取的,常采用一种多孔过滤材料,如纯羊毛、改性化纤织物、烧结金属、陶瓷、超细玻璃纤维等材料,还必须满足:使用寿命长、除油效果好、压降小的材料;安装位置:在抽风机26叶轮的下面,第一层油气过滤器11的上面。

风压控制器27:选择合适的温度量程、灵敏度高、防震、耐压、传递信号误差小的风压控制器27;安装位置是:安装在两层油气过滤器11的中间,略微靠近第二层油气过滤器11。

安全阀:选择耐腐蚀、防震、灵敏度好的安全阀;安装位置是:安装在第三温度计17的上面,第一层油气过滤器11的下面,用于保证油气混合室4的气压的稳定和安全。

第三温度计17:必须选择灵敏度高、防震、耐腐蚀、耐压材料制成的温度计;安装位置:安装在油气混合室4的合适位置,用来精确的测量油气混合室4内部的温度,保证了设备的安全。

第一观察镜18:选择耐压、密封性好、防震的材料,所用玻璃能够承受最小1.2mpa的压力;安装位置:根据设备的实际尺寸,安装在合适的舱壁上。

第三检查孔35:选择耐压、防腐蚀的盖板材料;安装位置:根据设备实际尺寸来选择,安装的位置是为了满足第二层油气过滤器11,进行维护保养和更换的需要,同时还要方便检查油气混内部情况。

抽风机26:选择耐腐蚀、防震的材料,根据设备实际的所需风的容量,选择合适的抽风机26,即抽风机26的选择,根据油气混合室4内的所需要的工作气压,进行合理的选择。安装位置:安装在风筒内,尽量安装在风筒与设备垂直的管路上,距离第二层油气过滤器11的高度,根据设备的实际尺寸决定,但是安装位置必须满足:在油气混合室4内,大于1μm的油颗粒,不能被抽风机26抽吸到油气分离箱10内;安装在油气分离箱10的下面。

油气分离箱10:选择耐压、防腐蚀的材料,根据设备的实际尺寸,决定其大小,形状不定;安装位置:安装在抽风机26的上面,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选择,可以高一点,可以低一点。

双u型管29:选择耐腐蚀、防震等的材料;安装在油气分离箱10的下面。双u型管29的弧度弯曲不能太大,以防止油气分离箱10内的集油,无法排出油气分离箱10,而是随着风压进入到排气管28内,造成环境的污染。

排气管28:选择耐腐蚀的材料,排气管28内部要加工要粗糙,并且带有螺纹形状的凸起,以便微少的油气在排气管28内,进行由小到大的聚集,保证了排出气体的零污染;为了保证气体排放的安全,在排气管28的末端,加装防火滤网,并在防火滤网上,标识“禁止明火作业”的标志;排气管28的安装尽量要高和弯曲要少。

电器设备的分布情况:

电器元件尽可能选择传递信号误差小、电路电阻适合、耐潮湿、防水性能好等材料;plc的具体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程序的设置,可以根据此设备的理论部分进行编辑。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