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焦炭耐磨强度的配煤方法

文档序号:9411099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控制焦炭耐磨强度的配煤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焦炭耐磨强度的配煤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焦炭作为高炉冶炼的主要原料,在高炉中应具有较高的冷态强度,以抵抗焦炭在 在块状带下降过程中受到的机械冲击和磨损;焦炭还应具有较高的热态强度,以保证焦炭 在风口区上部因碳溶反应消耗碳25 %~35 %时有足够的强度和块度,及在更高温度的死 料柱区、风口区保持一定的粒度和强度,因此,焦炭质量指标通常有焦炭的抗碎强度M40,焦 炭的耐磨强度M10,以及焦炭的热强度CRI、CSR组成。
[0003]目前,焦炭的耐磨强度的不足,通常认为是由配合煤的黏结性指标低,胶质体数量 不足造成的,当耐磨强度指标出现劣化时,传统技术认为应增加配合煤的黏结性,即提高G 值和Y值,尤其当弱黏结性炼焦煤配用量提高时,高G值高Y值单种煤配用量提高。但实际 配煤中发现,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与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煤质差异较大,在实际配煤 中,二者配用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焦炭耐磨强度的配煤方法,该方法 可以区分使用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并增加弱黏结性炼焦煤 的配用量,在无型煤、预粉碎、煤调湿等炼焦工艺条件下,6米以上焦炉干熄焦所得焦炭 M10 < 6. 0%〇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设计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0006] (1)控制气肥煤和肥煤质量:
[0007] 气肥煤lgMF彡4. 8,肥煤挥发分彡33%,lgMF彡4. 0;
[0008] (2)弱黏结性炼焦煤的区分:
[0009] 将万max彡0.8%,Y值< 12mm的炼焦煤定义为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将 晃max多丨.4%,(;值< 65的炼焦煤定义为高变质弱黏煤。
[0010] ⑶配用方法:
[0011] ①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配用量< 1〇%,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 12% :
[0012] 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0~10%;气肥煤:0~10%;肥煤:10%~25%;焦煤 38~42%;1/3焦煤:15%~35%;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13~18%;其中:气肥煤和肥煤 之和为20 %~25 %,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之和为13 %~28 %。
[0013] ②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配用量> 10%,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 12% :
[0014] 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11~15 %;气肥煤0~6 %;肥煤:10 %~16 %;焦煤38~ 42% ;1/3焦煤:10%~35% ;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8~12% ;其中:气肥煤和肥煤之和 为15%~20%,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之和为20%~25% ;
[0015] 或者配用如下: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11~20%;肥煤:15%~20%;焦煤38~ 42% ; 1/3焦煤:10%~30% ;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5~10%,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 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之和为20%~25%
[0016] 本发明首先将弱黏结性炼焦煤区分为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低变质弱黏结性 炼焦煤,并通过控制气肥煤、肥煤的质量以及各单种煤的用量,最终可大幅提高弱黏结性炼 焦煤的配用量,在无型煤、预粉碎、煤调湿等炼焦工艺条件下,6米以上焦炉干熄焦所得焦炭 M10 < 6. 0%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本发明所设计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0018] (1)控制气肥煤和肥煤质量:
[0019] 气肥煤lgMF彡4. 8,肥煤挥发分彡33%,lgMF彡4. 0;
[0020] (2)弱黏结性炼焦煤的区分:
[0021 ] 将万max彡〇. 8%,Y值< 12mm的炼焦煤定义为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将 天maxH4%,G值彡65的炼焦煤定义为高变质弱黏煤。
[0022] (3)配用方法:
[0023]①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配用量< 10 %,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 12 %:
[0024] 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0~10%;气肥煤:0~10%;肥煤:10%~25%;焦煤 38~42%;1/3焦煤:15%~35%;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13~18%;其中:气肥煤和肥煤 之和为20 %~25 %,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之和为13 %~28 %。
[0025]②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配用量> 10%,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 12%:
[0026] 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11~15 %;气肥煤0~6 %;肥煤:10 %~16 %;焦煤38~ 42% ;1/3焦煤:10%~35% ;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8~12% ;其中:气肥煤和肥煤之和 为15%~20%,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之和为20%~25% ;
[0027] 或者配用如下: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11~20%;肥煤:15%~20%;焦煤38~ 42% ; 1/3焦煤:10%~30% ;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5~10%,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 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之和为20%~25%。
[0028] 各单种煤煤质分析结果见表1,各配煤方案的具体实施例见表2。
[0029]表1单种煤煤质分析结果
[0030]
[0031] 表2配煤方案的具体实施例
[0032]
[0033] 实施例1~8所得焦炭均在未采用煤调湿、型煤技术及预粉碎工艺的条件下,在6 米以上焦炉制得。
【主权项】
1. 一种控制焦炭耐磨强度的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控制气肥煤和肥煤质量如下: 气肥煤的流动度IgMF多4. 8 ;肥煤的流动度IgMF多4. 0,挥发分彡33% ; 2) 弱黏结性炼焦煤的区分: 将Wmax彡0.8%,Y值< 12mm的炼焦煤定义为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将 万max5?丨.4%,G值< 65的炼焦煤定义为高变质弱黏煤; 3) 按如下方法进行配用: 3. 1)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配用量彡10%,则: 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〇~10% ;气肥煤:〇~10% ;肥煤:1〇%~25% ;焦煤38~42% ;1/3焦煤:15%~35% ;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13~18% ;其中:气肥煤和肥煤之和 为20%~25%,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之和为13%~28%; 3. 2)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配用量> 10%,则: 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15% ;气肥煤0~6% ;肥煤:10%~16%;焦煤38~42% ;1/3焦煤:10%~35% ;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8~12%;其中:气肥煤和肥煤之和 为15%~20%,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之和为20%~25%。2. -种控制焦炭耐磨强度的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控制气肥煤和肥煤质量如下: 气肥煤的流动度IgMF多4. 8 ;肥煤的流动度IgMF多4. 0,挥发分彡33% ; 2) 弱黏结性炼焦煤的区分: 将》max彡0.8%,Y值< 12mm的炼焦煤定义为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将 1.4%,G值< 65的炼焦煤定义为高变质弱黏煤; 3) 按如下方法进行配用: 3. 1)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配用量彡10%,则: 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〇~10% ;气肥煤:〇~10% ;肥煤:1〇%~25% ;焦煤38~42% ;1/3焦煤:15%~35% ;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13~18% ;其中:气肥煤和肥煤之和 为20%~25%,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之和为13%~28%; 3. 2)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配用量> 10%,则: 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20% ;肥煤:15%~20% ;焦煤38~42% ;1/3焦煤: 10%~30%;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5~10%,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高变质弱黏结性 炼焦煤之和为20 %~25%。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焦炭耐磨强度的配煤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控制气肥煤和肥煤质量;2)将弱黏结性炼焦煤区分为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高变质弱黏煤;3)配用。本发明首先将弱黏结性炼焦煤区分为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并通过控制气肥煤、肥煤的质量以及各单种煤的用量,最终可大幅提高弱黏结性炼焦煤的配用量,在无型煤、预粉碎、煤调湿等炼焦工艺条件下,6米以上焦炉干熄焦所得焦炭M10≤6.0%。
【IPC分类】C10B57/04
【公开号】CN105131995
【申请号】CN201510559282
【发明人】项茹, 宋子逵, 薛改凤, 常红兵, 冷婷, 陈超, 陈琳, 鲍俊芳, 张雪红, 任玉明, 周立鹏, 孙彬, 詹立志, 陈鹏, 王元生, 陈细涛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