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制木炭炭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71490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制木炭炭化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制木炭炭化器,它包括炉体、烟囱和炭化罐,其技术要点在于,所述炉体的内部由内砌耐火砖分隔成中间燃烧室和两侧炭化室,在中间燃烧室下部的炉体上设置有供氧口,中间燃烧室内由下至上设置有两个导流拱,在两个导流拱之间与两侧炭化室对应的内砌耐火砖上导流翻板,在中间燃烧室的顶部设置有燃烧室烟囱;所述两侧炭化室内的四角通过封死耐火砖分隔成烟道,该烟道与炭化室烟囱连通,在两侧炭化室内的中部通过托架固定有炭化罐。本实用新型的机制木炭炭化器低碳环保、占地面积小、炭化时间短、得炭效率高、省时、省工、省电,投资少见效快,可降低周转资金,同时可以根据需求生产出各种低中高温炭。另外,它的使用寿命长,设备的维护成本低。
【专利说明】
一种机制木炭炭化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木炭烧制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机制木炭炭化器。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木炭是木材或木质原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所残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体燃料。木炭是保持木材原来构造和孔内残留焦油的不纯的无定形碳。中国商代的青铜器和春秋战国时代铁器的冶炼都用木炭,利用其吸湿性来观测气候变化等。燃料,电炉冶炼的还原剂,金属精制时用作覆盖剂保护金属不被氧化。在化学工业上常作二硫化碳和活性炭等的原料。用作饼干厂、冶炼厂等的燃料,也用于水的过滤、液体的脱色和制备黑色火药等。还在研磨、绘画、化妆、医药、火药、渗碳、粉末合金等各方面应用。
[0003]近几年我国木炭行业发展速度较快,木炭行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发展形势都十分看好。据统计: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使得木炭行业近两年发展速度略有减缓,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渐消退,我国木炭行业重新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0004]木炭产品主要分为白炭、黑炭、活性炭、机制炭等四大类,其中机制炭是以木肩、粉尘、花生壳、秸杆等为原料,工艺上主要是把这些原料经机器高温、高压成型后,再送入炭化炉内炭化而成。整个生产过程中无须添加任何添加剂,属环保产品范畴。市面上主要六角形中心有空和四方形中心有孔两种形状。机制炭作为传统木炭(传统木炭:以树木为原料,烧制而成,是一种毁坏资源的产业,已被国家所禁止)的替代产品,它有燃烧时间长、热值高、不冒烟、不发爆、环保等多种优点。
[0005]机制炭制法主要为窑烧法,土窑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人类文明走到今天得到充分的进化,如今有红砖的配合更趋完美。可分露顶式的快烧窑,只能烧制低中温炭和平顶窑是可以烧制高温炭的土窑。
[0006]无论何种土窑都伴随有大量的烟气出现,这与国家目前的环保政策不相符,另外,土窖还存在占地面积大,炭化时间长,产能低,回收成本慢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机制木炭炭化器,它以内砌耐火转外包炉体框架的炉体构成中间燃烧两侧炭化布局,可高效、节能的完成炭化过程。
[000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9]—种机制木炭炭化器,它包括炉体、烟囱和炭化罐,所述炉体由内砌耐火砖和外包炉体框架组成,该炉体的内部由内砌耐火砖分隔成三个并列的腔室,即:中间燃烧室和两侧炭化室,在中间燃烧室下部的炉体上设置有供氧口,中间燃烧室内由下至上设置有两个导流拱,在两个导流拱之间与两侧炭化室对应的内砌耐火砖上设置有导流口,在导流口内设置有导流翻板,该导流翻板的翻转轴与炉体外侧的翻转手柄连接,在中间燃烧室的顶部设置有燃烧室烟囱;所述两侧炭化室内的四角通过封死耐火砖分隔成烟道,该烟道与炭化室烟囱连通,在两侧炭化室内的中部通过托架固定有炭化罐。
[0010]优选的,所述燃烧室烟囱和炭化室烟囱均带有调节炭化室温度的烟囱盖,所述烟囱盖通过轮索机构与炉体外侧的控制手柄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燃烧室烟囱内壁、炭化室烟囱内壁、烟囱盖对应的排烟口的位置均设置有隔热岩棉层。
[0012]优选的,所述的炭化罐由母罐和套装在母罐中的子罐组成。
[0013]优选的,所述母罐与子罐包括有罐体与罐盖。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机制木炭炭化器低碳环保、占地面积小、炭化时间短、得炭效率高、省时、省工、省电,相比现有产品同样的产能投资少见效快,可降低周转资金,同时可以根据需求生产出各种低中高温炭。另外,本实用新型采取的隔热保温设计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制木炭炭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水平面不意图;
[0018]图3为图1的侧视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燃烧室的剖面图;
[0020]图5为图4对称中心轴面剖示图;
[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烟囱盖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炭化室烟囱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翻板结构不意图;
[0024]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母罐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图9中P的局部放大结构不意图;
[0026]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子罐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炉体;1-1、外包炉体框架;1-2、内砌耐火砖;2、炭化室烟囱;3、烟囱盖;4、燃烧室烟囱;5、轮索机构;6、控制手柄;7、翻转手柄;8、供氧口; 9、炭化罐;9-1、母罐;9-2、子罐;10、托架;11、封死耐火砖;12、烟道;13、导流拱;14、翻转轴;15、隔热岩棉层;16、导流翻板;A、中间燃烧室;B、第一炭化室;C、第二炭化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由图1-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机制木炭炭化器,包括:炉体I和炭化罐9,所述炉体I由内砌耐火砖1-2和外包炉体框架1-1组成,该炉体的内部由内砌耐火砖1-2分隔成三个并列的腔室,即:中间燃烧室A和第一炭化室B、第二炭化室C,在中间燃烧室A下部的炉体上设置有供氧口 8,中间燃烧室A内由下至上设置有两个导流拱13,在两个导流拱13之间与两侧炭化室对应的内砌耐火砖1-2上设置有导流口,在导流口内设置有导流翻板16,该导流翻板16的翻转轴14与炉体I外侧的翻转手柄7连接,在中间燃烧室A的顶部设置有燃烧室烟囱4;所述第一炭化室B和第二炭化室C内的四角通过封死耐火砖11分隔成烟道12,该烟道11与炭化室烟囱2连通,在第一炭化室B和第二炭化室C内的中部通过托架10固定有炭化罐9。
[0031]所述燃烧室烟囱4和炭化室烟囱2均带有调节炭化室温度的烟囱盖3,所述烟囱盖3通过轮索机构5与炉体I外侧的控制手柄6连接。
[0032]所述燃烧室烟囱4内壁、炭化室烟囱2内壁、烟囱盖3对应的排烟口的位置均设置有隔热岩棉层15。
[0033]所述的炭化罐9由母罐9-1和套装在母罐9-1中的子罐9-2组成。所述母罐9-1与子罐9-2包括有罐体与罐盖。
[0034]工艺流程:按照上述结构建造组装,启动柴油-液化气燃烧器,打开第一炭化室B和第二炭化室C的烟囱盖3排气,把测温体统打开,电源达到正常状态,把装好的薪棒的子罐吊入母罐里预备炭化,当炭化室温度达到600度时关闭燃烧器,子罐开始初期炭化开始通过母罐排烟管道排出到中间燃烧室A,经过高温给氧,热气流从导流口分别进入第一炭化室B和第二炭化室C,让炭化温度达到700度时炭化终止吊出炭化罐9,冷却至60度时倒罐入库。此炭化工艺时间为6-8小时,24小时可生产6-8吨成品炭。在炭化过程中,热气流通过两个炭化室烟囱排出C0、S02、C02达到国家烟尘排放标准综上所述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机制木炭炭化器,它包括炉体、烟囱和炭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由内砌耐火砖和外包炉体框架组成,该炉体的内部由内砌耐火砖分隔成三个并列的腔室,即:中间燃烧室和两侧炭化室,在中间燃烧室下部的炉体上设置有供氧口,中间燃烧室内由下至上设置有两个导流拱,在两个导流拱之间与两侧炭化室对应的内砌耐火砖上设置有导流口,在导流口内设置有导流翻板,该导流翻板的翻转轴与炉体外侧的翻转手柄连接,在中间燃烧室的顶部设置有燃烧室烟囱;所述两侧炭化室内的四角通过封死耐火砖分隔成烟道,该烟道与炭化室烟囱连通,在两侧炭化室内的中部通过托架固定有炭化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木炭炭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烟囱和炭化室烟囱均带有调节炭化室温度的烟囱盖,所述烟囱盖通过轮索机构与炉体外侧的控制手柄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制木炭炭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烟囱内壁、炭化室烟囱内壁、烟囱盖对应的排烟口的位置均设置有隔热岩棉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木炭炭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炭化罐由母罐和套装在母罐中的子罐组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制木炭炭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罐与子罐包括有罐体与罐至ΠΠ ο
【文档编号】C10B1/02GK205556548SQ201620141539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5日
【发明人】李长林
【申请人】铁岭新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