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摩托车尾气污染的集成动量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835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治摩托车尾气污染的集成动量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废气污染的防治装置,特别是用于防治摩托车尾气污染的集成动量交换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属于机动车家族中的一员,其灵活轻便,价格低廉,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年产摩托车接近2000万辆。多年以来,社会各界对大功率、大排量的机动车尾气污染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各类治理技术不断推出,有效的控制了机动车尾气的污染。但是,对于像摩托车这样小功率、低排量的污染源的防治,至今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国内多个城市限制摩托车销售和发放行驶牌照的原因,除了其数量庞大,占据城市道路空间的因素外,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其巨大的尾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总量上来分析,摩托车是唯一没有经过任何防治措施而将其尾气直接排放至大气空间的机动车,每年2000万辆的排放总量是相当惊人的。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于摩托车尾气污染的防治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据了解,摩托车用的三元催化净化装置已经上市,并已在少量品牌的摩托车上安装使用。实践证明,摩托车用三元催化净化装置是一个外部净化部件,其正常运作受摩托车发动机准确控制空燃比和燃油雾化好坏与否影响极大,由于现用摩托车均属于单缸、化油器类型的内燃机,根本不适合三元催化净化装置的使用,其消除尾气污染的效果极不稳定,应用前景不乐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其治理效果更加完善,简易实用的防治摩托车尾气污染的集成动量交换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治摩托车尾气污染的集成动量交换器,由平行设置联接的若干级集成动量交换器组成(级数的确定,由摩托车的排量大小而定),每级交换器由数量不等的、经在一个机械加工平面上高度集成的喷射接收管、扩散管及锥度孔和负孔构成,摩托车用集成动量交换器的第1级的一端直接与摩托车的排气弯管相联接,另一端与2级交换器联接,2级交换器与3级交换器联接,3级交换器与4级交换器相联接,4级交换器与降噪装置6相联接,降噪装置6与联接法兰7相联接,联接法兰7与收气整流装置8相联接,收气整流装置8与摩托车术端尾气排放口12相联接。
——所述的1-4级交换器内置数个至数十个形似喷咀的数量不等的唢射接收管、扩散管、锥度孔和负孔。
——所述的收气整流装置为全封闭的圆柱体或多行体,内置多条可360度旋转的旋转安装导管,旋转安装导管为多面体,每一面可随意安装数十至数百个独立的动量交换器。
摩托车用集成动量交换器本身没有动力源,依靠摩托车发动机排放的气体作为动力,经过喷咀高速喷出而获得产生动量交换的真空效应。这一强烈的动量交换状态是在密闭环境下进行。第1级集成动量交换器可吸取外界的新鲜空气,并在气室内剧烈燃烧,将由发动机排出的不完全燃烧物及有害物质再次燃烧、分解,并将其剩余物质送入第2级动量交换器内,第2级动量交换器同样由经过高度集成处理的接收管的扩散管组成。2级动量交换器接收来自第1级动量交换器传送过来的剩余能量和残留污染物质,在新鲜空气的助燃下,再将消耗掉一部份污染物质,然后再将剩余的能量和不完全燃烧物质经扩散管传送至下一级动量交换器,以其净化后的气源作为能量再次产生动量交换,直至多级后的动量交换完毕,从而使整个气流通道形成一个完整的卷吸效应场,达到吸气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各级动量交换器在进行动量交换的过程中,不可对上一级动量交换器装置所产生的真空效应(负压)有任何影响,不然将会关系到其相联的各级动量交换器的工作质量。
这样,经过若干级动量交换装置的处理后,使摩托车所排出来的尾气在动量交换器内得到充份的动量交换,最后形成在摩托车尾气排放口的未端,不再有任何气体排出,并可产生一种内吸现象。从而,使摩托车尾气污染得到根本的治理,不再有任何污染物排向大气。达到了具有实用价值的“零排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4为1级至4级动量交换器;5为联接法兰;6为降噪装置;7为联接法兰;8为收气整流装置;9为独立安装的动量交换器;10为交换器安装旋转导管;11为联接法兰;12为尾气排放出口;13为摩托车排气弯管。
图2是本发明交换器内接收管和扩散管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其中14为第1级交换器内接收管和扩散管剖面图。
15为第2、3级交换器内接收管和扩散管剖面图。
16为第4级交换器内接收管和扩散管剖面图。
17为收气整流装置内动量交换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摩托车用集成动量交换器的加工材料易得,可用耐高温的各类金属材料制成。加工方法多种多样,可采用机械加工,压铸或精密铸造的方法完成。
摩托车用集成动量交换器的实用尺寸,可根据摩托车的排量大小而定,一般情况下,排量越大,则集成动量交换器的外形尺寸也越大。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摩托车尾气污染的集成动量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集成动量交换器是由平行设置联接的若干级集成动量交换器构成(级数的确定,由摩托车发动机的排量大小而定),每级动量交换器由数量不等的,经在一个机械加工平面上高度集成的喷射接收管,扩散管、负孔和锥度孔构成,集成动量交换器的第1级交换器的一端直接与摩托车的排气弯管相联接,另一端与2级交换器联接,2级交换器与3级交换器联接,3级交换器与4级交换器联接,4级交换器与降噪装置(6)联接,降噪装置(6)与联接法兰(7)联接,联接法兰(7)与收气整流装置(8)联接,收气整流装置(8)与联接法兰(11)联接,联接法兰(11)与摩托车尾气排放口(12)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动量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1-4级交换器内置数个至数十个形似喷咀的数量不等的喷射接收管、扩散管、锥度孔和负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收气整流装置为全封闭的圆柱体或多型体,内置多条可360度旋转的旋转安装导管,旋转安装导管为多面体,每一面可随意安装数十至数百个独立的动量交换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摩托车尾气污染的集成动量交换器。其特征是由若干级集成动量交换器平行设置而成,每级动量交换器内设置数量不等的(依据摩托车不同排量而确定),经在一个机械加工平面上高度集成的喷射接收管、扩散管、锥度孔和负孔构成。首级动量交换器的一端直接与摩托车发动机排气弯管相联接,另一端与2级依次联接至收气整流装置,并与末端排放口相联接。本发明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消除摩托车尾气污染的效果,还可替代现用摩托车的排气和消音系统。
文档编号F01N3/30GK1712678SQ20051003595
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8日
发明者张裕光, 焦新民, 张力彬, 张忠敏 申请人:广州市屯聚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