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功率发动机分流道前端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940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功率发动机分流道前端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功率发动机分流道前端盖。
背景技术
发动机从发明到现在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在制造工艺材料和电子 技术的利用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其使用效率也越来越接近理论值,但 是,在理论上,汽油机的热效率一般低于百分之四十,柴油机一般低于百分 之五十,如果在理论和结构上无重大的突破,而要大幅度提高热效率和降低 油耗是不可能的。在传统发动机中废气所含的能量是经过消声器衰减后排入 大气中的,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造成了大气环境温度的升高。双功率发动 机是利用传统发动机的含有相当能量的废气冲击转子取得能量,以提高整机 的动力和降低油耗。为了得到最大的冲击效果,喷嘴中心线和转子直径是垂 直的,并且转子的叶片线速成度和气流速度有效大的差值,如果不能让冲击 在叶片上的气体迅速流走,将会造成发动机总功率的下降和油耗的增加。本 发明人在先申请的双功率发动机前端盖无旁通道,高速时阻力太大,不能满 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冲击后形成的废气阻力的双 功率发动机分流道前端盖。
本发明的双功率发动机分流道前端盖的结构为在发动机前端盖上设有 分流通道。分流通道是由端盖上凸起的分流罩和分流罩内的挡块构成,挡块 上的弧形与发动机导流罩周向形成两个进出废气的扇形通道。
入口通道的扇形(以端盖圆心为圆心)角度a较转子相邻两叶片的角度 大10°士2°,进口内圆弧&与转子底圆半径相同(R产l/2&),出口外圆弧R2 等于导流罩的外圆弧半径R4,出口内圆弧R3与导流罩内径半径相等(即 1/202)。
本发明的带分流通道的前端盖安装于导流罩上,由导流罩的入口进入的 废气冲击转子的叶片,由于叶片的线速成度远低于气流的速度,使得冲击后 的废气经由端盖的入口进入通道,再经过导流罩的出口流出。这样,冲击废 气的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充分利用了废气的能量,而对主功率的影响极小。


图1是本发明的双功率发动机分流道前端盖正视图2是图1的F向视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4是图3的C-C剖视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6是导流罩与转子的装配结构图。
图中,l一分流道前端盖进气口, 2—分流道前端盖出气口, 3 —分流罩通 道,4一分流罩通道,5 —导流罩,6 —转子,7 —导流罩进气口, 8 —导流 罩出气口, 9一档块。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l一5所示,本发明的双功率发动机分流道前端盖在发动机前端盖上 设有分流通道4。分流通道是由端盖上的一凸起的分流罩3和挡块9构成,分 流罩内有一挡块9,挡块上的弧形与发动机导流罩周向形成两个进出废气的扇 形通道1和2。入口通道的扇形(以端盖圆心为圆心)角度a较转子相邻两叶 片的角度大10°±2°,进口的内圆弧R,与转子底圆半径相同(即R产l/20h),
出口的外圆弧R2等于导流罩的外圆弧半径R4,出口内圆弧R3与导流罩内径
半径相等(即1/202)。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功率发动机分流道前端盖,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前端盖上设有分流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率发动机分流道前端盖,其特征在于分流 通道是由端盖上凸起的分流罩和分流罩内的挡块构成,挡块上的弧形与发动 机导流罩周向形成两个进出废气的扇形通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率发动机分流道前端盖,其特征在于入口 通道的扇形角度(a)较转子相邻两叶片的角度大10°±2°,进口的内圆弧(R。 与转子底圆半径相同,出口的外圆弧(R2)等于导流罩的外圆弧半径(R4), 出口内圆弧R3与导流罩内径半径相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双功率发动机分流道前端盖。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前端盖上设有分流通道。分流通道是由端盖上凸起的分流罩和分流罩内的挡块构成,挡块上的弧形与发动机导流罩周向形成两个进出废气的扇形通道。本发明的带分流通道的前端盖安装于导流罩上,由导流罩的入口进入的废气冲击转子的叶片,由于叶片的线速成度远低于气流的速度,使得冲击后的废气经由端盖的入口进入通道,再经过导流罩的出口流出。这样,冲击废气的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充分利用了废气的能量,而对主功率的影响极小。
文档编号F02B41/10GK101196137SQ20071006649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7日
发明者张大弓 申请人:开远市中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