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器的喷气发动机舱以及具有这种发动机舱的航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773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航空器的喷气发动机舱以及具有这种发动机舱的航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1本发明涉及配有可变喷管系统的航空器喷气发动机枪。
背景技术
根据一特征,所述喷射部件包括至少一喷射喷管(34; 56),用 于将高能流体喷射到所述逸流流动中。内曲(凸起)的表面可使与该表面相切地喷射的高能流体射束偏流。图7是图6中 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发动机艙的壁24实施成两部分 一称为上游的部 分24a,其实现了涡轮机的前部的空气动力学的流线型; 一称为下游的部 分24b,其包括发动机舱的壁的逸流缘,并且相对于固定的第一部分纵向 平移活动(沿方向X)。下游部分24b的内表面沿导道在接近下游端部26a的部分且直至 下游端部26a直径减小。内表面的该部分25的形状类似于其顶端朝下游的 一锥体部分。在第二展开位置, 一径向或环形开口 28形成于壁24上。该开口 布置在上游部分24a和下游部分24b之间,位于环形导道26的外周边。因此,当下游部分24b朝后移动时,用于下游端部26a的流体流 动的出口通道截面增大在下游壁24b的内表面的部分25和位于最大直 径区域下游的涡轮机的外表面的区域16b之间形成一扩散段。由此可以获 得引起最大推力P的流动F'i的膨胀比率的变化。应当注意到,下游部分24b具有一空气动力学型的顶端29a,其 形成位于开口 28下游的一击流缘(bord d'attaque )。固定部分42或动力缸缸体从属于内腔的底部,而活动部分44或 动力缸杆从属于后部24b,位于射流装置30未布置在其中的一区域。如图5所示,动力缸的杆44的输出端受到操纵,后部24b展开, 因而在发动机抢壁上从上游部分24a和下游部分24b之间的接合处形成开 口 28。应该注意到,这种涡轮机配有的可变截面喷管可适应飞机的不同 的工作阶段(巡航飞行、低速飞行)。
[109图6和7所示的发动机舱50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相 对于图2所示的发动机舱12没有变化的构件保留相同的标号。
[110发动机舱50不同于发动机舱12, 一方面在于射流装置定位在发动 机舱壁的上游部分和下游部分之间的接合区域的上游,另一方面在于这些 部分的端面的形状。
[111如图6和7所示,发动4几艙壁52具有一上游部分52a和一下游部 分52b,上游部分52a的端面52c是凸出的、并朝向发动机枪外部,下游 部分52b的端面是凹入的并朝向环形导道26。
[112当两部分彼此分开时,其间形成一个或多个径向开口 53。
[113射流装置54安装在上游部分52a(开口的上游),喷射部件56(喷 管)布置在发动机抢壁的上游部分的外表面上。特别是,喷射部件56布置 在端面52c上,其在部分52a和52b之间的接合区域处连合于前部52a的 外表面。
[1141由喷管56喷射的高能流体射束根据所需的空气动力诱导作用、在 或长或短的距离上、沿着该喷管的通出端部相切的内曲面58进行。
[115根据喷射的流体的能量(该能量借助于选自流体的热力学和空气 动力学参数中至少一个参数的数值进行调节)控制该距离,并因此控制射 束从该表面分开的内曲面58的点的位置。
[116因此,流体射束的方向受控制。
[1171在图6和7所示的结构中,该距离短,射束从表面非常迅速地脱 开,以^更与逸流流动Fi"相遇,并改变其流道。
[118因此,有控制地取向的流体射束也有控制地偏向流动Fi"的方向, 并强制流动Fi"沿着发动机舱壁的下游部分52b的外表面52e进行。
[119因此,逸流流动沿该端面与涡轮才几的推力矢量相平4亍地#皮引导, 且在端部26a的下游再喷射到构成推力的流动F'i中。
[120可变截面的喷管系统集成在高涵道比的涡轮机上,大大地提高热 力学性能。
[121实际上,在安装于班机上的且具有极高涵道比(接近IO)的涡轮机上,主要有助于涡轮机的总推力的增压器的压缩比很小(约为1.4)。由 此可以增大该增压器的空气动力学性能相对于飞机的飞行速度(音速)的 敏感度。
[122在未配有可变截面的喷管系统的极高涵道比的涡轮机的情况下, 增压器的空气动力学工作曲线的选择是巡航飞行中空气动力学效率和在低 飞行速度下泵吸极限(不利于发动机完整性的不稳定现象)之间的一折衷 方案。
[123在这次配有一可变截面的喷管系统的极高涵道比的涡轮机的情况 下,这种折衷方案不需要,这是因为喷管的出口截面适应增压器的工作状 态。因此,在每个飞行阶段,效率都得到提高。
权利要求
1. 航空器的高涵道比的喷气式发动机舱(12),在发动机舱(12)中,安装一具有纵向轴线(X)的喷气式发动机(16),发动机舱具有一壁(24),所述壁(24)以同心方式至少部分围绕所述喷气式发动机,且与所述喷气式发动机一起限定一内部流体流动的环形导道(26),所述环形导道(26)在所述发动机舱壁的一称为下游的端部(26a)具有一流动出口通道截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舱具有移动部件(42),所述移动部件(42)使所述发动机舱壁的一部分(24b)按指令移动,以改变所述流动出口通道截面,通过所述流动出口通道截面排出大部分的所述流动(Fi′),这种移动在发动机舱壁中形成至少一开口(28;53),称为逸流流动(Fi")的一小部分流动通过所述开口(28;53)自然地排出,发动机舱具有一射流装置(30;54),所述射流装置(30;54)引入一流体,用于强制逸流流动沿着位于所述至少一开口的下游的发动机舱壁部分的外表面(24e)流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抢,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装置具有 将高能流体喷射到所述逸流流动中的喷射部件(34; 56)。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艙,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部件包括 至少一喷射喷管(34; 56),用于将高能流体喷射到所述逸流流动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抢,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喷射喷 管具有环形或半环形的形状。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发动机枪,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喷 射喷管与流体输送导道(32)连通,所述流体输送导道(32)至少部分地 布置在所述发动机抢壁上。
6. 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艙,其特征在于,高能 流体喷射到所述逸流流动中是按连续或脉冲的方式进行。
7. 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艙,其特征在于,所述 射流装置具有一内曲面(35),所述内曲面(35)布置成相切于喷射部件 的通出端部,以便沿着所述发动机艙的下游壁部分的外表面(24e)导引所 述逸流流动。
8. 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 喷射部件布置在所述发动机舱壁的外表面上。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枪,其特征在于,所述 射流装置(54)布置在所述至少一开口 (53)的上游。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枪,其特征在于,所 述射流装置(30)布置在所述至少一开口 (28)的下游。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位 于所述至少一开口下游的发动机艙壁部分具有一成型的击流缘(29a)。
12. 根据权利要求l至ll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环形导道内,所述喷气式发动机具有一外表面(16a; 16b),所述发 动机舱壁的可移动部分(24b)具有一内表面(25),所述内表面和外表 面彼此配合,以便在所述壁部分被移动时,引起所述流动出口通过截面改 变。
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艙,其特征在于,所 述发动机舱壁的可移动部分(24b)是所述发动机舱壁的一下游部分,所 述下游部分包括所述发动才几舱壁的逸流缘(29b),并且所述下游部分适 于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沿所述环形导道朝下游纵向平移移动, 在所述第一位置,不形成任何开口,在所述第二位置,形成所述开口。
14. 航空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至少两个喷气发动机艙,每个发动 机抢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舱。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高涵道比的航空器的喷气式发动机舱(12),其中,安装一具有纵向轴线(X)的喷气式发动机(16),发动机舱具有一壁(24),所述壁(24)至少部分同心地围绕所述喷气式发动机,且与所述喷气式发动机一起限定一内部流体流动的环形导道(26),所述环形导道(26)在所述发动机舱壁的一称为下游的端部(26a)具有一流动出口通道截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舱具有移动部件(42),所述移动部件(42)使所述发动机舱壁的一部分(24b)按指令移动,以改变所述流动出口通道截面,通过所述流动出口通道截面排出大部分的所述流动(Fi′),这种移动在发动机舱壁中形成至少一开口(28;53),称为逸流流动(Fi″)的一小部分流动通过所述开口(28;53)自然地排出,发动机舱具有一射流装置(30;54),所述射流装置(30;54)引入一流体,用于强制逸流流动沿着位于所述至少一开口的下游的发动机舱壁部分的外表面(24e)流出。
文档编号F02K1/06GK101523041SQ200780036190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9日
发明者G·比兰, P·奥贝莱, T·叙普利 申请人:空中客车法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