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机转速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7847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起动机转速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起动的起动机转速控制装置,属于机电控制领域。
技术背景目前,公知的发动机的起动机由定子、转子、驱动齿轮(14)、离合器、电磁开关(6) 等组成。起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点火开关(4)转至启动档,电流在吸拉线圈(11)和保位 线圈中产生磁场,吸动衔铁推动驱动齿轮(14)轴向移动,这时由于起动机与吸拉线圈串联, 起动机上有较小的电流,起动机缓慢旋转,这样即使驱动齿轮(14)撞上飞轮齿圈也能顺利 进入啮合。当驱动齿轮(14)进入啮合后电磁开关(6)闭合,起动机获得较大的电流带动发 动机旋转。但是,因为电磁开关吸合前起动机上的电流来源于吸拉线圈,是恒定的,所以起 动机的转矩也是恒定的。由于在加工制造中的个体差异;驱动齿轮(14)端面与飞轮齿圈端 面接触时的压力有所不同;驱动齿轮(14)端面和飞轮齿圈端面粗糙度不相同等原因,驱动 齿轮(14)和飞轮齿圈端面的摩擦阻力不相同。恒定的起动机转矩不能适应不同的摩擦阻力, 当摩擦阻力大于起动机转矩时起动机就不能旋转,不能顺利啮合。但是又不能将起动机电流 加大,否则,当遇到小摩擦阻力时,起动机转的又太快,也不能进入啮合。现在生产厂家左 右为难。多数厂家采用保守的设计,使起动机上的电流较小,稍有阻力就转不动了。因此不 能保证驱动齿轮(14)与飞轮顺利啮合。 发明内容为了保证起动机在驱动齿轮(14)与飞轮齿圈相撞时能以适当的速度旋转。本发明设计 了一种起动机转速控制装置,它是在起动机原控制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转速控制电路。它可 以在起动机进入啮合前给起动机增加电流使之转动,当起动机达到适当的转速时再减小电流, 从而保证顺利进入啮合。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电源电压为12伏为例加以说明,如图2 所示,在起动机的前端盖上加装一个转速传感器(实体)(13)检测转速。将转速信号传给转 速控制电路,控制起动机的转速。转速控制电路(如图l所示),在点火开关(4)打到起动 档,起动机没有进入啮合前的瞬间起作用。它由起动继电器(5)提供电源,与起动机的电磁 开关触点(10)并联。也就是说,当电磁开关吸和时该电路被短接。它可分为两部分,第一 部分是转速信号采集处理电路(1),第二部分是起动机点动电路(2)。 第一部分转速信号采集处理电路(1)这部分电路的作用是,采集起动机转速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直流电压信号。它由电磁式转 速传感器(8), 4个二极管D3、 D4、 D5、 D6,电容"、电阻&组成。D3、 D4、 D5、 D6组成桥式整 流电路并与C3、 R,并联。转速传感器(8)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在03和D5、 04和06之间。在起 动机转动时由转速传感器(8)产生交流电,经二极管全波整流,然后经电容C3滤波,形成转 速信号电路电压,输入运放IC2的反相输入端。转速高则电压高,转速低则电压也低。!^的作 用是使电容C3放电,保证转速信号采集处理电路(1)的灵敏度。 第二部分起动机点动电路(2)这部分电路的作用是根据起动机转动的情况决定增、减起动机的电流。它由运放 IC2(CF1437CD),电位器R2,电阻R3、 R4,达林顿管T2,点动继电器(7), 二极管02和续流二 极管Di组成。Rs与IC2的输出端和T2的基极相连。T2的集电极与点动继电器的线圈相连,发 射极接地。R3和R4为限流电阻,R4上端连接点动继电器(7)的触点,下端连接起动机(9)。 D2的正极接地,负极接T2的基极,是保护二极管。"正极接地,负极接起动机(9)的正极, 是起动机的续流二极管。点动继电器(7)的上端接起动继电器(5)。运放IC2的正相输入端 接电位器R2的滑动触点,反相输入端接转速信号采集处理电路(1)。电位器R2的一端接起 动继电器(5), 一端接地。它可以调整起动机啮合前的最高转速。当起动发动机时,闭合点火开关,启动继电器吸合,电磁开关上的吸拉线圈(11)、保位 线圈及转速控制电路得电,由于机械惯性的原因此时起动机转速为零,转速信号采集处理电 路(1)上的电压为零,IC2的正相输入端有一定的电位,于是IG输出高电位,使T2导通, 点动继电器(7)闭合,起动机上得到了由点动继电器和吸拉线圈来的两股电流。起动机加速 旋转,在转速传感器(8)上产生交流电,经整流滤波送到IC2的反相输入端,当转速增加到 设定值时,IC2的反相输入端的电位高于正相输入端,IC2输出低电位,T2截止,点动继电器断开,起动机电流减小,转速下降,点动继电器再闭合……于是起动机有一个合适的转速, 保证顺利进入啮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保证起动机在进入啮合前与飞轮齿圈相撞时,能以合适的速度旋 转,从而顺利进入啮合。


图1是电源电压为12伏时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转速传感器在起动机上的安装图 图3是电源电压为24伏时的电路原理中标记l.转速信号采集处理电路,2.起动机点动电路,3.起动机原电路,4.点火开 关,5.起动继电器,6.电磁开关,7.点动继电器,8.转速传感器,9.起动机,10.电磁开关触点,ll.吸拉线圈,12.螺钉,13.转速传感器(实体),14.驱动齿轮,15.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用于电源电压为12伏的情况,如图1所示。结构和原理已在"发明内容"中 详述,不再赘述。实施例二用于电源电压为24伏的情况,如图3所示。其结构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是在点动继电器后串连一稳压块7812,将电压降为12伏为电路供电。
权利要求
1.一种起动机转速控制装置,由点火开关、起动继电器、电磁开关、起动机组成,其特征是有转速控制电路,并在起动机上装有转速传感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转速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转速控制电路包括转速信号采集 处理电路(1)和起动机点动电路(2、并与起动机的电磁开关触点(10)并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转速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转速传感器采用电磁式转速传感 器,并装在起动机驱动齿轮附近。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转速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转速控制电路中有继电器与起动 机相连。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转速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转速传感器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在 整流电路二极管D3和D5、 D4和D6之间。
全文摘要
一种起动机转速控制装置,属于机电控制领域。为了保证起动机在驱动齿轮(14)与飞轮齿圈相撞时能以适当的速度旋转。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起动机转速控制装置,它是在起动机原控制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转速控制电路。它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转速信号采集处理电路(1),第二部分是起动机点动电路(2)。它可以在起动机进入啮合前给起动机增加电流使之转动,当起动机达到适当的转速时再减小电流,从而保证起动机顺利进入啮合。
文档编号F02N11/08GK101235782SQ20081008096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6日
发明者杨和利 申请人:杨和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