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行星减速起动机的滚柱轴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4611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行星减速起动机的滚柱轴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行星减速起动机的滚柱轴承结构,属于行星减速起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或工程机械用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的起动是靠起动机进行起动的,行星减速起动机是起动机中的一种减速结构形式。现在普遍使用的行星减速起动机,在行星减速机构部分,由于受结构尺寸限制,其中心轮轴轴承和行星轮轴承选用带外圈的滚针轴承,而滚针轴承外圈由薄钢板冲制而成,强度差,热处理淬火时容易淬透,由于减速起动机转速高、力矩大,导致滚针轴承外圈压溃或破损,使起动机早期失效,严重时,破损外圈掉在减速机构内,卡在行星轮与内齿圈之间,导致电枢在通电情况下被卡住无法旋转而烧坏起动机,无法保证起动机的使用寿命要求和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行星减速起动机的滚柱轴承结构,本结构是取消安装在中心轮轴和行星轮轴上的带外圈滚针轴承,组成无内外圈的滚柱轴承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行星减速起动机的滚柱轴承结构,所述的滚柱轴承结构包括中心轮轴或者行星轮圆柱轴,在中心轮轴的外表面排列多个中心轮滚柱,所述中心轮滚柱的相对侧与行星轴接触;在行星轮圆柱轴的外表面排列多个行星轮滚柱,所述行星轮滚柱的相对侧与行星轮接触。所述中心轮滚柱或者行星轮滚柱两两彼此互相接触。所述中心轮滚柱或者行星轮滚柱两两彼此之间通过保持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技术是用不带内外圈的滚柱轴承代替带外圈的滚针轴承,由于无外圈,让出了空间,加大了滚柱直径,提高了滚柱的承载能力;由于没有外圈,减少了零件数量,避免了外圈热处理达不到要求而造成的外圈压溃失效,大大提高了行星减速起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滚柱轴承结构中无保持架的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滚柱轴承结构中有保持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0013]结合附图I和2,对本实用新型中轴承结构中无保持架的情形进行详述一种用于行星減速起动机的滚柱轴承结构,所述的滚柱轴承结构包括中心轮轴I或者行星轮圆柱轴2,在中心轮轴I的外表面排列多个中心轮滚柱4,所述中心轮滚柱4的相对侧与行星轴3接触;在行星轮圆柱轴2的外表面排列多个行星轮滚柱5,所述行星轮滚柱5的相对侧与行星轮6接触。所述中心轮滚柱4或者行星轮滚柱5两两彼此互相接触。实施例2结合附图I和3,对本实用新型中轴承结构中有保持架的情形进行详述一种用于行星減速起动机的滚柱轴承结构,所述的滚柱轴承结构包括中心轮轴I或者行星轮圆柱轴2,在中心轮轴I的外表面排列多个中心轮滚柱4,所述中心轮滚柱4的相对侧与行星轴3接 触;在行星轮圆柱轴2的外表面排列多个行星轮滚柱5,所述行星轮滚柱5的相对侧与行星轮6接触。所述中心轮滚柱4或者行星轮滚柱5两两彼此之间通过保持架7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行星減速起动机的滚柱轴承结构,所述的滚柱轴承结构包括中心轮轴(I)或者行星轮圆柱轴(2),其特征在于在中心轮轴(I)的外表面排列多个中心轮滚柱(4),所述中心轮滚柱(4)的相对侧与行星轴(3)接触;在行星轮圆柱轴(2)的外表面排列多个行星轮滚柱(5),所述行星轮滚柱(5)的相对侧与行星轮(6)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行星減速起动机的滚柱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轮滚柱(4)或者行星轮滚柱(5)两两彼此互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行星減速起动机的滚柱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轮滚柱(4)或者行星轮滚柱(5)两两彼此之间通过保持架(7)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行星减速起动机的滚柱轴承结构,属于行星减速起动机技术领域。所述的滚柱轴承结构包括中心轮轴或者行星轮圆柱轴,在中心轮轴的外表面排列多个中心轮滚柱,所述中心轮滚柱的相对侧与行星轴接触;在行星轮圆柱轴的外表面排列多个行星轮滚柱,所述行星轮滚柱的相对侧与行星轮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技术是用不带内外圈的滚柱轴承代替带外圈的滚针轴承,由于无外圈,让出了空间,加大了滚柱直径,提高了滚柱的承载能力;由于没有外圈,减少了零件数量,避免了外圈热处理达不到要求而造成的外圈压溃失效,大大提高了行星减速起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文档编号F02N15/00GK202520773SQ201220106808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1日
发明者刘宏伟 申请人:刘宏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