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885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减少尾 气污染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在保证汽车动力性的基础上,提高汽车的燃油 经济性和减少尾气污染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i果题。目前, 一种方法是通过
对汽车的结构不断优化,尽量降低不必要的动力损耗,另外一种方法是提高 燃油在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燃烧效率,以达到节油和减少尾气污染的目的。
为了提高燃油在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燃烧效率,人们研制出了各种各样的 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一般为液态,将其与燃油进行配比,然后装入油箱内, 随燃油一起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内,在燃油燃烧时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而有 些添加剂虽然为液体,但容易挥发,特别是遇到空气流时,挥发速度加快。 如果再将这些添加剂和燃油进行配比,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这些添力口剂
逐渐挥发,其有效性将大大降低,无法起到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的作用;还 有一些添加剂虽然为液体,但不能与燃油均匀混合或与燃油混合时间过长会 发生化学反应,这类添加剂可以在其挥发汽化后,将其挥发汽化后的气体引 入到燃烧室内,与燃油一起燃烧,达到提高燃油燃烧效率和减少尾气污染的 目的。
如何将添加剂挥发汽化后引入到发动机燃烧室并与燃油充分混合,是一 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安全、快捷地将添加剂挥发汽化后引入发动机的燃烧室内,本实用 新型提供了 一种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
一种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包括封闭容器、进气管、出气管,所述封 闭容器内装有含有添加剂的液体,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封闭容器的外部,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所述出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封闭容器内,且 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液体液面以下、所述出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 液体液面以上,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通过输气管与发动机的燃烧室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的空气输出端与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空气流量控制阀,所述空气流量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进气 管的进气口处。
优选地,在发动机进气管上开孔,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与发动机进气管 上的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连接在发动机的通风管上。 优选地,在发动机的燃烧室上开孔,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与该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该装置包括封闭容器、 进气管、出气管,所述封闭容器内装有含有添加剂的液体,所述进气管的进 气口位于所述封闭容器的外部,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所述出气管的进气口 位于所述封闭容器内,且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液体液面以下、所述 出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液体液面以上,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与发动才几的燃 烧室连通。该装置利用发动机进气时产生的吸力,吸入封闭容器内的气体, 使得封闭容器内的气压低于封闭容器外的大气压,封闭容器外的空气从进气 管的进气口进入含有添加剂的液体内,添加剂遇到空气流加速挥发汽化,封 闭容器内的气体添加剂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发动机进气吸力的作用下,从所 述出气管进入发动机的燃烧室。整个装置能将添加剂挥发汽化,并将其引入 发动机的燃烧室内,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安全可靠。
本装置还可以在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处设置气泵和空气流量控制阀。所 述气泵的空气流输出端与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空气流量控制阀设 置在进气管的进气口处。气泵和空气流量控制阀可以控制进入封闭容器内的 空气流的流量,这样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调整进入燃烧室的添加剂 和空气流的量,使得燃油在燃烧室内的燃烧效率更高,进而提高汽车的燃油 经济性并减少尾气污染。

图1为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用气体? 1入装置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1-图6中
封闭容器101、进气管102、出气管103、第一通风管201、第二通风管 202、第一通风管第一段201-1、第一通风管第二^: 201-2、第二通风管第一 |殳202-1、第二通风管第二段202-2、发动机进气管203、输气管301、输气 管302、输气管303、输气管304、输气管305、输气管306、气泵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将该添加剂挥发汽化后引入发动机的燃烧室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包括封闭容器、进气管、出气管,所述封闭容 器内装有含有添加剂的液体,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封闭容器的外部, 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所述出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封闭容器内,且所述进 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液体液面以下、所述出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液体液 面以上,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与发动机的燃烧室连通。该装置利用发动机进 气时产生的吸力,吸入封闭容器内的气体,使得封闭容器内的气压低于封闭 容器外的大气压,封闭容器外的空气从进气管的进气口进入含有添加剂的液 体内,添加剂遇到空气流加速挥发汽化,此时封闭容器内的气体添加剂与空 气的混合气体在发动机进气吸力的作用下,从所述出气管进入发动机的燃烧 室。
首先简单介绍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四缸发动机为例,发动才几在工作时,空气和混合 气可以通过发动机进气管进入发动机的燃烧室,在活塞的作用下压缩混合气 体,由点火系统进行点火,油气混合物开始进行燃烧。在活塞运动的过程中,部分油气混合物及废气会进入曲轴箱内,在曲轴箱和进气管之间设有第一通 风管,由于曲轴箱和进气管之间存在一定的压力差,这些气体从曲轴箱内经 过第一通风管进入发动机进气管,然后再进入燃烧室重新燃烧。四缸发动机 一般设有第 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两个通风管,其中第 一通风管连接曲轴箱 和进气管,第二通风管连接空气滤清器和曲轴箱。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描述,以下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 解释性的,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请参看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
如图1所示,该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包括封闭容器101、进气管102 和出气管103。封闭容器101内装有含有添加剂的液体,含有添加剂的液体 未能完全充满封闭容器101内空间;进气管102的进气口位于封闭容器101 的外部、可供外部空气流进入封闭容器101内,进气管102的出气口位于含 有添加剂的液体的液面以下,进入进气管102的空气流从该出气口流出,进 入含有添加剂的液体内;出气管103的进气口位于封闭容器内,且在含有添 加剂的液体的液面以上,用于吸入封闭容器IOI内的气体添加剂与空气的混 合气体,出气管103的出气口用于将上述混合气体输出。在发动才几进气管203 节气门后的位置开一个孔,出气管103的出气口通过输气管301与该孔连接。
以下介绍该装置的工作原理。
在发动机正常工作过程中,发动机进气管203内会产生一定的吸力,可 以将空气和混合气吸入进气管内。由于出气管103的出气口通过输气管301 与发动机进气管203连接,发动机进气管203同样吸入封闭容器101内的气 体。这样,封闭容器101内的压强变小,封闭容器101内的气压小于外部大 气压,空气将顺着进气管102的进气口进入封闭容器101内的含有添加剂的 液体内,液体内的添加剂遇到空气流加速挥发汽化,进入含有添加剂的液体 内的空气形成气泡浮出含有添加剂的液体液面上,与添加剂挥发汽化后的气 体形成混合气体。在发动机进气管203内吸力的作用下,混合气体进入出气 管103的出气口 ,经连接管301进入发动机进气管203内,最终进入发动机 的燃烧室。进一步的方案中,为了控制添加剂挥发汽化的速度,在进气管102的进 气口设置一个空气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进入封闭容器内的空气流的速度。
上述实施例是在发动机进气管203节气门后面位置开一个孔,将出气管 103的出气口通过输气管301与所开孔连接,将封闭容器内的混合气体输送 到发动机进气管203内,出气管103的出气口还可以与通风管连接,第二实 施例对这种情况做简单介绍。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 置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包括封闭容器101、进气管102 和出气管103。封闭容器101内装有含有添加剂的液体,含有添加剂的液体 未能完全充满封闭容器101内空间;进气管102的进气口位于封闭容器101 的外部、可供外部空气流进入封闭容器101内,进气管102的出气口位于含 有添加剂的液体的液面以下,进入进气管102的空气流从该出气口流出,进 入含有添加剂的液体内;出气管103的进气口位于封闭容器101内,且在含 有添加剂的液体的液面以上,用于吸入封闭容器IOI内气体添加剂与空气的 混合气体,出气管103的出气口用于将上述混合气体输出。将发动机的第一 通风管201切断,第一通风管变成第一通风管第一段201-1、第一通风管第 二段201-2,这两段的端部分别与Y型管接头的两个接头连接,Y型管接头 的另外一个接头通过输气管302与出气管103的出气口连接。
以下介绍该装置的工作原理。
在发动机正常工作过程中,由于第一通风管第一^殳201-1、第一通风管 第二段201-2和出气管103的出气端分别与Y型管接头的三个接头连接,在 发动机进气管203内吸力的作用下,曲轴箱内的气体顺着第一通风管第一段 201-1经Y型管接头再顺着第一通风管第二段201-2进入发动机进气管;封 闭容器101内的混合气体顺着出气管103和输气管302经过Y型管接头再顺 着第一通风管第二段201-2进入发动机进气管内。这样,封闭容器101内的 气压变小,封闭容器101内的气压小于封闭容器101外部大气压,空气将顺 着进气管102的进气口进入封闭容器101内的含有添加剂的液体内,添加剂 遇到空气流加速挥发汽化,进入含有添加剂的液体内的空气形成气泡浮出含有添加剂的液体液面上,与液体内的添加剂挥发汽化后的气体形成混合气体。
在发动机进气管203内吸力的作用下,混合气体进入出气管103的进气口 , 顺着出气管103和输气管302经过Y型管接头再顺着第一通风管第二段201-2 进入发动机进气管203内,最终进入发动机的燃烧室。
进一步的方案中,为了控制添加剂挥发汽化的速度,在进气管的进气口 处设置一个空气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进入封闭容器内的空气流的速度。
第二实施例是将出气管103的出气口与第一通气管201连接,也可以将 出气管103的出气口与第二通气管202连接,第三实施例对这种结构做简单 介绍。
请参看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
如图3所示,将发动机的第二通风管202切断,第二通风管变成第二通 风管第一段202-1、第二通风管第二段202-2,这两段的端部分别与一个Y型 管接头的两个接头连接,Y型管接头的另外一个接头通过输气管303与出气 管103的出气口连接。
由于第一通风管202连接的是空气滤清器和曲轴箱,所以从出气管103 的出气口出来的混合气体经输气管303、 Y型管接头及第二通风管第二段 202-2进入曲轴箱内。曲轴箱与发动机进气管203之间存在压力差,在此压 力差的作用下,混合气体经第一通风管201进入发动机进气管203内,最终 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内。其余实施过程与第二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做详细介 绍。
第三实施例通过将含有添加剂的混合气体经第二通风管引入到曲轴箱 内,再经第一通风管将曲轴箱内的含有添加剂的混合气体引入发动机进气管, 最终其引入发动机燃烧室内,这种结构效率较低,不建议采用这种结构,但 其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为了控制添加剂的挥发汽化速度,对上述三个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用气 体引入装置进行改进,在进气管的进气口处设置一个气泵,以控制空气进入 封闭容器的速度。气泵的空气输出端与进气管的进气口通过输气管连接,其 结构如图4、图5、图6所示。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还可以在发动机的燃烧室上 开一个孔,将出气管的出气口与该孔连接,将封闭容器内的混合气体直接引 入燃烧室内。为了保证不影响发动机燃烧室的正常工作,这种结构还需要在 上述开孔处设置节气阀门,结构较复杂,不建^l采用这种结构,但其仍在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应当指出,由于文字 表达的有限性,而在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TF,还可以^:出若干改进和润 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容器、进气管、出气管,所述封闭容器内装有含有添加剂的液体,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封闭容器的外部,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所述出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封闭容器内,且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液体液面以下、所述出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液体液面以上,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通过输气管与发动机的燃烧室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 泵,所述气泵的空气输出端与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 气流量控制阀,所述空气流量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处。
4. 根据权利要求l-3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发动机进气管上开孔,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与发动机进气管上的孔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连接在发动机的通风管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用气体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发动机的燃烧室上开孔,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与该孔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气体引入装置。包括封闭容器、进气管、出气管,所述封闭容器内装有含有添加剂的液体,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封闭容器的外部,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所述出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封闭容器内,且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液体液面以下、所述出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液体液面以上,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通过输气管与发动机的燃烧室连通。整个装置能将含有添加剂的液体快速挥发汽化,并将其引入发动机的进气管内。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F02B47/00GK201306210SQ200820208030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8日
发明者华 黄 申请人:华 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