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3661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力发电装置如图11所示,其是由一发电机固定座体40、数叶片体41及一 固定柱体42所构成,其数叶片体41是结合于发电机固定座体40的迎风面端部,而固定柱 体42 —侧结合于发电机固定座体40底面,且固定柱体42另侧是结合于地面,其具有下列 问题存在 1、承载稳定性差其发电机固定座体迎风面所设叶片体,在承受较大风力时,使叶 片体相对于风速产生较大的转速,而发电机固定座体内的发电机线圈因无法承受过高的功 率输出烧毁,故其承载稳定性差。 2.结构稳定性差其发电机固定座体迎风面所设叶片体及其底侧所设固定柱体, 在承受较大风力时,易因受压而产生形变,故其结构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载稳定性好、结构稳定性好的风力发电机强风保 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 风结构,它包括 —发电机座体,该发电机座体设有一叶片部; —后壳座体,该后壳座体末端近中心处设有一斜口槽部,该后壳座体的底侧偏心 设有一转动座部,该斜口槽部是与该转动座部同轴设置,另该转动座部结合设有一座管件, 该后壳座体是与所述发电机座体结合;以及 —尾翼组,该尾翼组设有一枢接结合件及一尾管件,该枢接结合件设有一穿制部, 且该枢接结合件与所述后壳座体的所述斜口槽部呈相对应的倾斜设置,该尾管件结合设有 一尾翼部,且该尾翼组是与所述后壳座体的所述斜口槽部枢接。 所述斜口槽部一侧设有一开口端,其另一侧设有一止挡缘,且该斜口槽部的开口 端与止挡缘是呈倾斜延伸设置。 所述后壳座体的斜口槽部所设开口端与止挡缘是呈1 10度倾斜。 所述后壳座体的所述斜口槽部上、下两侧另设有一枢接部,该枢接部穿设有一枢
轴,所述尾翼组的穿制部是与所述后壳座体的所述斜口槽部所设枢接部相对枢合,并以所
述后壳座体的所述斜口槽部所设枢接部的所述枢轴枢接。 所述尾翼组的枢接结合件外结合设有一缓冲弹性部。 所述尾翼组所设穿制部二侧端缘分设有一轴承。 所述尾管件与所述枢接结合件套接锁固结合。 所述后壳座体的斜口槽部,是设于该后壳座体末端,由所述转动座部轴心向后壳座体中心偏移1/4处。 所述后壳座体的转动座部,是设置于后壳座体的底侧右方。 所述后壳座体的转动座部,是设置于后壳座体的底侧左方。 所述尾翼组的末端上、下侧分别设有一尾翼部。 所述后壳座体是相对于转动座部向上扬倾3 5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承载稳定性佳其发电机座体的叶片部承受较大风力时,其后壳座体的斜口槽 部所枢设尾翼组的枢接结合件,带动与其结合的尾管件侧偏,同时推动后壳座体底侧偏心 设置的转动座部使发电机座体转向,形成发电机座体的叶片部受风力的侧减,降低发电机 座体因大风力运转而使线圈承受过高功率输出烧毁,故其承载稳定性佳。 2、结构稳定性佳其发电机座体承受较大风力时,其后壳座体的斜口槽部所枢设 尾翼组的枢接结合件,带动与其结合的尾管件侧偏,同时推动后壳座体底侧偏心设置的转 动座部使发电机座体转向,减低发电机座体所设叶片部及后壳座体底侧所设座管件在承受 较大风力产生的风压时的变形,故其结构稳定性佳。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作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追风状态作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追风状态作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参考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参考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参考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参考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已知状态参考图。 图中标号说明10 :发电机座体,ll :叶片部,20 :后壳座体,21 :斜口槽部,210 :开 口端,211 :止挡缘,212 :枢接部,212A :枢轴,22 :转动座部,220 :座管件,30 :尾翼组,31 :枢 接结合件,310 :穿制部,310A :缓冲弹性部,32 :尾管件,320 :尾翼部。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以如下的较佳实施例附 以图式详细说明,本图例所说明的实施例是供说明之用,并非为专利申请上的唯一限制。 请参阅图l至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 构的立体组合、分解、后侧及局部剖面动作状态示意图,其包括 —发电机座体IO,该发电机座体10设有一叶片部11 ; —后壳座体20,该后壳座体20末端近中心处设有一斜口槽部21,而后壳座体20 的底侧偏心设有一转动座部22,且斜口槽部21是与转动座部22同轴设置,该斜口槽部21一侧设有一开口端210,而斜口槽部21的另一侧设有一止挡缘211,另斜口槽部21的开口 端210与止挡缘211是呈倾斜延伸设置,而该倾斜是为斜口槽部21相对于转动座部22倾 斜1 10度,且斜口槽部21上、下两侧另设有一枢接部212,该枢接部212穿制设有一枢轴 212A,另转动座部22结合设有一座管件220,且该后壳座体20是与发电机座体10结合;以 及 —尾翼组30,该尾翼组30设有一枢接结合件31及一尾管件32,而枢接结合件31 设有一穿制部310,且枢接结合件31外结合设有一缓冲弹性部310A,而该枢接结合件31是 与后壳座体20的斜口槽部21呈相对应的倾斜设置,另尾管件32设有一尾翼部320,且该尾 管件32是与枢接结合件31套接锁固结合,而枢接结合件31所设枢接部310两侧端缘分设 有一轴承,且该枢接部310是与后壳座体20的斜口槽部21所设枢接部212相对,并以枢接 部212所设枢轴212A枢接; 藉由上述结构的配合,以完成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 结构。 请配合参阅图5、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 结构的第一、二追风状态作动示意图,其发电机座体10承受较大风力时,其设于后壳座体 20中心处的斜口槽部21所枢设尾翼组30的枢接结合件31,带动与其结合的尾管件32偏 摆,同时推动后壳座体20底侧偏心设置的转动座部22使发电机座体10转向,减低发电机 座体10因大风力运转而使线圈承受过高功率输出烧毁的问题,并可减低发电机座体10所 设叶片部11及后壳座体20底侧所设座管件220,而枢接结合件31外所设缓冲弹性部310A, 可防止尾管组30偏摆时与后壳座体20碰撞及磨损,当风力产生时倾斜设置于后壳座体20 的斜口槽部21所设尾翼组30的枢接结合件31,因倾斜的惯性使尾翼组30回归同时带动发 电机座体10回复迎风状态,而后壳座体20的斜口槽部21所设止挡缘211,止挡惯性回归的 尾翼组30所设枢接结合件31,并有效增加其整体的追风性,提升整体发电效率,故其承载 稳定性及结构稳定性佳。 请配合参阅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构 的第一实施例参考图,其整体结构与本实用新型图1至图4相同,唯其后壳座体20的斜口 槽部21,是设于后壳座体20末端,由转动座部22轴心向后壳座体20中心偏移1/4处,该斜 口槽部21两侧分设有一开口端210及一止挡缘211,而开口端210与止挡缘211是呈倾斜 设置,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用性。 请配合参阅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构 的第二实施例参考图,其整体结构与本实用新型图1至图4相同,唯其后壳座体20的底侧 偏心所设转动座部22,是设于后壳座体20底侧左方位置,另尾翼组30是枢接结合于后壳座 体20的斜口槽部21 (图中未示),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用性。 请配合参阅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构 的第三实施例参考图,其整体结构与本实用新型图1至图4相同,唯其尾翼组30的末端上、 下侧,分设有一尾翼部320,提升迎风及追风的稳定度,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用性。 请配合参阅图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 构的第四实施例参考图,其整体结构与本实用新型图1至图4相同,唯其后壳座体20是相 对于转动座部22向上扬倾3 5度,提升整体迎风续能的效率。[0047] 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论述如下 1、承载稳定性佳其发电机座体之叶片部承受较大风力时,其后壳座体之斜口槽 部所枢设尾翼组之枢接结合件,带动与其结合之尾管件侧偏,同时推动后壳座体底侧偏心 设置之转动座部使发电机座体转向,形成发电机座体之叶片部受风力之侧减,降低发电机 座体因大风力运转而使线圈承受过高功率输出烧毁,故其承载稳定性佳。 2、结构稳定性佳其发电机座体承受较大风力时,其后壳座体之斜口槽部所枢设 尾翼组之枢接结合件,带动与其结合之尾管件侧偏,同时推动后壳座体底侧偏心设置之转 动座部使发电机座体转向,减低发电机座体所设叶片部及后壳座体底侧所设座管件,于承 受较大风力产生之风压时之形变,故其结构稳定性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可达到上述诸项功能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应符合专 利申请要件,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一种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发电机座体,该发电机座体设有一叶片部;一后壳座体,该后壳座体末端近中心处设有一斜口槽部,该后壳座体的底侧偏心设有一转动座部,该斜口槽部是与该转动座部同轴设置,另该转动座部结合设有一座管件,该后壳座体是与所述发电机座体结合;以及一尾翼组,该尾翼组设有一枢接结合件及一尾管件,该枢接结合件设有一穿制部,且该枢接结合件与所述后壳座体的所述斜口槽部呈相对应的倾斜设置,该尾管件结合设有一尾翼部,且该尾翼组是与所述后壳座体的所述斜口槽部枢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口槽部一侧设有一开口端,其另一侧设有一止挡缘,且该斜口槽部的开口端与止挡 缘是呈倾斜延伸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壳座体的斜口槽部所设开口端与止挡缘是呈1 io度倾斜。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壳座体的所述斜口槽部上、下两侧另设有一枢接部,该枢接部穿设有一枢轴,所述尾 翼组的穿制部是与所述后壳座体的所述斜口槽部所设枢接部相对枢合,并以所述后壳座体 的所述斜口槽部所设枢接部的所述枢轴枢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翼组的枢接结合件外结合设有一缓冲弹性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翼组所设穿制部二侧端缘分设有一轴承。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管件与所述枢接结合件套接锁固结合。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壳座体的斜口槽部,是设于该后壳座体末端,由所述转动座部轴心向后壳座体中心 偏移1/4处。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壳座体的转动座部,是设置于后壳座体的底侧右方。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壳座体的转动座部,是设置于后壳座体的底侧左方。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翼组的末端上、下侧分别设有一尾翼部。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壳座体是相对于转动座部向上扬倾3 5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强风保护转动座与尾翼追风结构,它包括一发电机座体,该发电机座体设有一叶片部;一后壳座体,该后壳座体末端近中心处设有一斜口槽部,该后壳座体的底侧偏心设有一转动座部,该斜口槽部是与该转动座部同轴设置,另该转动座部结合设有一座管件,该后壳座体是与所述发电机座体结合;以及一尾翼组,该尾翼组设有一枢接结合件及一尾管件,该枢接结合件设有一穿制部,且该枢接结合件与所述后壳座体的所述斜口槽部呈相对应的倾斜设置,该尾管件结合设有一尾翼部,且该尾翼组是与所述后壳座体的所述斜口槽部枢接;该结构承载稳定性及结构稳定性极佳,大大提升了整体发电效率。
文档编号F03D1/00GK201474865SQ20092016298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8日
发明者叶有全 申请人:叶有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