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向排气管中滴状添加液态还原剂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776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向排气管中滴状添加液态还原剂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内燃机的排气管中滴状添加液态还原剂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用于净化内燃机、尤其是柴油机的排气的系统来说,在排气管中使用了用于净化排气的排气处理部件,为了正常运行,该排气处理部件需要至少不时地输入反应剂/ 还原剂。这种排气处理部件尤其包括SCR催化转化器,为了选择性地催化还原氮氧化物,自由形式或化合形式的氨、例如尿素溶液作为还原剂输入所述SCR催化器中。此外,这种部件也是氧化催化排气处理部件,为了加热排气,碳氢化合物(燃料)作为还原剂输入所述氧化催化排气处理部件。在颗粒过滤器的由热引起的碳烟再生中提供排气流的这种加热,或者排气流的这种加热用于氮氧化物存储催化转化器的硫还原。对高度有效的排气净化来说,期望还原剂在排气管的截面上的尽可能均勻的分布和尽可能精细的雾化。如EP-A-I 890 016中描述的那样,通过沿与排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添加还原剂,借助还原剂相对于排气流的较高的相对速度实现了还原剂的更精细和更好的分布。 此外,通过还原剂撞击到排气处理部件的流出侧上也有利于实现这种效果,因为还原剂的撞击液滴可以进一步雾化或从排气处理部件的表面直接蒸发入排气流中。在此,还原剂在排气管的截面上的分布和/或对排气处理部件的流出侧的撞击强烈取决于内燃机的运行状态。在排气流动速度高时,由添加单元精细雾化的还原剂迅速偏转,从而至少仅局部地对排气处理部件的流出侧进行撞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描述的问题并尤其提出一种方法和装置,通过该方法和/或装置实现了在排气流中、尤其在内燃机的所有运行点尽可能均勻地分布还原剂,从而改善了还原剂的蒸发。该目的由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所述的方法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0的特征所述的装置而实现。从属权利要求给出本发明的其它有利的设计方案。应该指出,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可以通过任意的、在技术上合理的方式相互组合并限定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此外, 权利要求中给出的特征在说明书中进一步更仔细地被阐明和解释,其中描述了本发明的其它优选的设计方案。在此,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向内燃机的排气管中滴状添加液态还原剂的方法而实现,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a)检测内燃机运行期间的至少一个排气参数,b)根据排气参数确定待添加的还原剂的液滴的大小,c)根据所确定的液滴的大小设定朝向排气管的还原剂的第一输送压力,d)通过添加单元向排气管中添加还原剂。
在内燃机的运行期间的排气参数的检测尤其可通过排气管中和/或内燃机中的传感器来进行,和/或也可由内燃机的运行条件推导出。还原剂液滴的大小基本上取决于还原剂的输送压力和添加单元的喷嘴开口的构造以及取决于还原剂本身的化学组成和/或物理状态。这里所确定的液滴大小尤其有助于使液滴很可能撞击到在排气管中特别布置在还原剂的添加单元的上游的排气处理部件的端侧上,从而实现还原剂(尤其在排气管的整个截面上)的蒸发和/或精细的分布。液滴在排气管中的飞行路径受到液滴大小的影响;特别是,随着液滴大小的增大,液滴对于经过排气流时的偏转的惯性也增大。在此,尤其通过调节还原剂管路中的还原剂的第一输送压力来设定待添加的还原剂液滴的大小。也就是说,例如,第一输送压力越高,那么相应产生的液滴越小。常规的观点认为,排气速度较高时,应以尽可能高的压力将还原剂输入排气管中, 从而沿排气处理部件的端侧的方向与排气的流动方向相反地经过尽可能长的行程长度并撞击到该端侧上;而与此相反地在本发明中提出,尤其当排气速度增大时减小压力,从而形成较大的液滴,该液滴在经过排气时具有相应较小的偏转。由于偏转较小,液滴到达了排气处理部件的端侧的与添加单元间隔开的区域,随后还原剂可以在该端侧上蒸发。因此,可设定还原剂在排气管的截面上的期望的分布。与此相应地,根据设定的第一输送压力通过添加单元将还原剂添加入排气管中,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大小的还原剂液滴。还有一种方法是优选的,在该方法中,在排气处理部件的下游并逆着排气管中排气的流动方向进行液态还原剂的添加,并如此设置液滴的大小,使得实现还原剂在排气处理部件的撞击区域上的均勻分布。逆着排气的流动方向添加液态还原剂引起液态还原剂射流的偏转和/或扩大。这导致了添加区域、即在排气处理部件中的实际上被润湿的表面即使在稳态运行添加时也轻微变化。尽管如此,在排气参数保持相对恒定时,也会发生一再为排气处理部件的相同的区域提供还原剂的情况。这会导致排气处理部件的局部冷却和/或导致效率降低,因为排气处理部件已经浸满还原剂,因此而不能以期望的方式储存或蒸发还原剂。利用前述建议的有针对性地影响液态还原剂的添加,实现了还原剂在排气处理部件的撞击区域上基本均勻的分布。排气处理部件的端侧的、在内燃机运行期间在正常条件下添加单元或单个喷嘴能到达的区域被视作“撞击区域”。在一个喷嘴能到达排气处理部件的整个端面的情况中,撞击区域对应于端面,否则撞击面通常是端面的一较小局部部分。对于所述的后一种情况来说,通常提出将添加单元设计成使得所有撞击区域的面积总和至少覆盖端面的面积,其中适当时不同喷嘴的撞击区域也可重叠。撞击区域通常形成用于添加单元的“被扩展的”进入区域。为了确定撞击区域,例如可以在不变的条件下将液态还原剂添加至喷嘴,其中确定在内燃机的通常运行条件下在排气处理部件的端侧还原剂到达哪个撞击区域中。因此,添加区域是在排气参数的具体情况下实际上被润湿的局部区域,且撞击区域是在排气参数的不同情况下添加区域可到达的区域。因此这里也建议,利用添加区域的变化以努力使还原剂在排气处理部件的(潜在的)撞击区域中尽可能均勻的分布。“均勻的”分布在此尤其可理解横向/侧向平均。显而易见,在多个循环中将液态还原剂提供至撞击区域。在此,在紧接着的随后一个添加循环中,首先润湿排气处理部件的在撞击区域中具有较少量还原剂的区域。同时,必要时也要考虑排气处理部件的存储能力和/或其温度。
5
由于还原剂撞击到排气处理部件的后端侧,所以还原剂可以从排气处理部件的表面直接蒸发入排气流中。因此,尽管还原剂没有连续地添加至排气管中,也可以通过还原剂进行连续的污染物转化或还原剂的连续水解。可以通过由添加单元添加还原剂的频率来调整还原剂待输入的量。因此,同时在排气体积流量高和相应地需求很多还原剂的情况下,可以在还原剂的低的输送压力——并因此还原剂的体积流量较小——的状态下适配地输入还原剂。根据本方法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排气参数是下组中的至少一个排气参数-排气体积流量,-排气流动速度,-排气质量流量,-排气温度,-排气压力。适当时也可从多个相关的排气参数中推导出一排气参数。这些排气参数可在排气管或内燃机的优选位置处被检测,并通过可在适当时提供的控制装置换算为排气管中在添加单元的位置处存在的排气参数。因此,总是根据排气的至少一个排气参数确定还原剂向排气管中的引入。根据本方法的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在步骤c)中,第一输送压力可设定在!Bbar与之间,尤其在!Bbar与IObar之间。该压力范围是有利的,因为用于该压力范围的系统
部件可以便宜地制造并可相应地低成本地集成在机动车中。此外,对于这些压力值来说,广泛使用具有足以应对这种应用情况的体积流量的泵,并且该泵同样以可接受的成本集成在机动车中。此外,视为有利的是,当添加还原剂时,下组中的至少一个添加参数变化-输送压力,-液滴的大小,-排气处理部件上的添加区域,-还原剂的添加位置,-还原剂的添加方向。关于上述可能的变化,当然多个添加参数也能够在按时间上错开的添加循环中变化或保持恒定。尤其是,通过排气外部用于输送还原剂的装置的相应的调节件或控制件来触发添加参数。尤其是,输送压力的变化同时导致液滴大小和/或添加区域的变化。例如, 如果设有多个用于润湿排气处理部件的喷嘴,则可以通过相应地致动不同的喷嘴来改变还原剂的添加位置(喷嘴位置)。如果在添加单元中设有活动的、可摆动的喷嘴,则同样可以根据这种运动有针对性地设定添加方向。此外,可以进一步改进本方法,使得在排气参数不变期间,至少一个添加参数变化。在此,尤其优选特别的是,实现输送压力的略微变化,从而在排气参数基本上不变的内燃机的行程长的时候,稍微移动液滴的添加区域。由此,尤其避免了排气处理部件在添加区域或分配区域中的局部冷却。根据本方法的另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在步骤d)中,利用大小为索特平均直径在IOym和200μπι之间的、尤其在30μπι与150μπι之间的液滴进行添加。在此,索特平均直径被定义如下如果使填料的颗粒(这里是液滴)的整体体积变为大小相同的球体,该球体的总表面积与颗粒的总表面积相等,则该颗粒具有索特平均直径作为直径。在此,大量试验表明,在添加单元为四孔式喷嘴且AdBlue即尿素水溶液作为还原剂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输送压力为Sbar时,获得索特平均直径为45 μ m的液滴, 而当压力为!Bbar时,索特平均直径为137 μ m。本方法的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提出,在步骤d)中添加的液滴的至少60%具有根据步骤b)中确定的大小或更大。该比例优选甚至高于80%或甚至为92%。本方法的目标在于,通过特定的第一输送压力来产生这种大小的液滴,使得在考虑排气参数的情况下, 当逆着排气的流动方向添加时,该液滴逆着排气的流动方向经过特定的行程,并因此以优选在排气管的截面上优选均勻分布的方式撞击到排气处理部件的端面上。因此,通过这种方法产生具有至少特定大小的液滴,使得至少该部分的液滴会经过确定的最小行程。此外还建议,如此进行还原剂的添加,使得在内燃机运行期间,利用还原剂液滴均勻地润湿排气处理部件的端侧。在排气处理部件的端侧非常大时,例如像在载货汽车的排气系统中存在的那样, 应该以期望地方式针对性地实现将液态还原剂添加至整个端侧上。基于这个原因,尤其建议使用在此公开的策略,以(在时间上平均地)均勻地润湿(后)端侧。关于此可以参阅对均勻地润湿撞击区域的阐述。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装置,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用于向排气管中滴状添加液态还原剂,所述装置至少具有-用于输送还原剂的泵,-用于将还原剂引入排气管的添加单元,-用于使泵与添加单元在流动方面连接的还原剂管路,-布置在泵和添加单元之间的压力调节阀和压力脉动阻尼器,以及-用于至少控制泵、添加单元和压力调节阀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尤其用于调节或控制部件——泵、添加单元和压力调节阀,以及适当时用于调节或控制该装置或机动车的其它部件。在此,该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控制第一输送压力来设定用于添加还原剂至排气管中的添加单元处液态还原剂液滴的特定大小。第一输送压力尤其是这样的压力,应在该压力下通过添加单元将还原剂分配至排气管。例如,通过相应地致动泵和压力调节阀来产生这种第一输送压力。该泵优选连续地以(恒定的、最大的)第二输送压力输送,该第二输送压力随后通过压力调节阀降低至相应的第一输送压力。该第二输送压力是还原剂管路中存在的压力,可以从第二输送压力出发来设定实现能以特定大小液滴添加液态还原剂的第一输送压力。尤其是,通过利用泵的输送和/或回送或通过打开压力调节阀,与还原剂管路中存在的第二输送压力相关地来设定第一输送压力。尤其也可以,通过借助添加单元向排气管中添加还原剂来设定第一输送压力,其中泵不进行输送。因此,具有较小液滴大小的还原剂(在还原剂管路中处于较高的第二输送压力下)至少部分地被添加,直至第二输送压力降低至第一输送压力。在该设计方案中,仅当达到第一输送压力,才添加其大小通过本方法的步骤b)确定的液滴。
本装置尤其适合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因此,压力调节阀也尤其设计成用于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C)来设定第一输送压力。尤其需要压力脉动阻尼器,因为在内燃机运行中且在从添加单元分配还原剂期间,在其中第一输送压力被设定以产生特定大小的液滴的还原剂管路中,出现压力波动。这尤其取决于添加单元的分配量且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泵的输送功率和其输送类型(连续或间断)。此外,当在还原剂管路中超出一特定压力时或为了设定第一输送压力尤其通过回流管路将还原剂输送回还原剂储罐中时,通过压力调节阀来影响第一输送压力。此外,添加单元的喷嘴的间歇式开闭运动也会产生压力波动。由此也可以形成波浪形流经还原剂管路的压力脉动。压力脉动阻尼器也尤其用于使为了添加特定大小的液滴而在还原剂管路中设定的的第一输送压力尽可能保持恒定,或使还原剂管路中存在的第二输送压力接近(在步骤 c)中确定的)第一输送压力。由此减小或阻止第一输送压力的波动。在此尤其有利的是, 在内燃机运行中,在添加单元的上游或在步骤d)中的还原剂管路中的第二输送压力与步骤c)中确定的或待设置的第一输送压力的偏差最大仅为10%、尤其仅为5%。如果在由于还原剂管路中的压力波动而未到达第一输送压力的时刻朝着排气管打开添加单元,则因此在第二输送压力下进行添加。由于通过压力脉动阻尼器减小了还原剂管路中的压力波动, 所以还原剂以与第一输送压力尽可能接近的第二输送压力添加到排气管中。根据本装置的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控制单元与至少一个用于确定至少一个排气参数的排气传感器相连接,其中这里尤其包括在对本方法的描述中已经提及的排气参数。控制单元尤其也用于设定还原剂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输送压力,该第一输送压力适于产生一种大小的液滴,这种液滴通过添加单元运送至排气管中并随后逆着排气的流动方向经过一最小行程,从而尤其撞击到排气管中的排气处理部件的端侧上。使液滴的大小适应于,使得在该端侧上实现还原剂在排气管的整个截面上的尽可能均勻的分布。根据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用于确定至少一个排气参数的排气传感器布置在内燃机的空气输入侧上。因此,从内燃机的吸入侧的参数推导出排气参数。排气传感器在此尤其可以是质量流量传感器或真空度传感器。尤其是,排气传感器的测量信号与内燃机的参数,例如与内燃机的转速相结合。在此,添加单元还可包括至少多个喷嘴或至少一个活动的喷嘴。当然也可以设置一添加单元,在该添加单元中设有多个喷嘴,其中至少一个喷嘴是活动的,尤其是可摆动的。当存在多个喷嘴时,如此选择布置方式,使得喷嘴到达排气处理部件的整个端面,亦即全部的撞击区域至少覆盖所述端面。为此,可以在排气管的周围或排气处理部件的后端侧的周围布置多个喷嘴、例如三、四或五个喷嘴。对于设有活动喷嘴的情况,需要相应的气密轴承和调整马达。尤其有利的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控制单元设计成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以及此外该装置和/或方法尤其设计成应用在机动车中。该方法和装置优选涉及液态的尿素-水溶液的添加,其中排气处理部件至少在与添加单元相对的端侧的一段上具有水解层。


下面根据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以及技术领域。应该指出,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尤其优选的实施变型方案,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在附图中相同的对象也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示意性示出图1 示出机动车中的装置;图2 示出机动车运行中排气管的细节;图3 示出机动车中的装置的另一设计方案;图4 示出还原剂的可变化添加的图解。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具有内燃机3的机动车21中的装置12。在此,设有具有至少一个排气处理部件17的排气管2,该排气处理部件具有第一端侧18和第二端侧19,排气沿流动方向20 从第一端侧18至第二端侧19流经所述排气处理部件。在此,装置12的添加单元8设置在排气处理部件17的第二端侧19的下游。如此确定该添加单元8的位置,使得逆着排气管 2中的排气的流动方向20,由添加单元8输入的还原剂至少部分地撞击到排气处理部件17 的第二端侧19上。为此,装置12提供具有特定大小的液滴,该液滴逆着排气的流动方向20 输入排气管2中并因此至少部分地撞击到排气处理部件17的第二端侧19上。装置12包括通过还原剂管路13彼此连接的还原剂储罐22、泵10、压力脉动阻尼器9、压力调节阀14 和添加单元8。此外,在排气管2的不同位置处或内燃机3的空气输入侧25的管路上设有排气传感器16,该排气传感器16尤其将不同的排气参数4传输至控制单元15。借助于内燃机的空气输入侧25上的排气传感器16,也可通过确定空气质量流量(或通过由管路中的真空度和内燃机3的转速推导出空气质量流量)来确定排气管2中的排气参数4。此外,控制单元15至少与压力调节阀14的泵10和添加单元8相连接。此外,压力调节阀14尤其可以与回流管路相连接,还原剂可以从还原剂管路13通过该回流管路输送回储罐22中。图2示出具有排气处理部件17的排气管2的细节图,该排气处理部件具有第一端侧18和第二端侧19,排气沿流动方向20从第一端侧18至第二端侧19流经该排气处理部件。在此,适当时排气可在排气管2的不同位置处具有不同的排气参数4(例如排气温度、 排气速度等),这些排气参数由排气传感器16来检测。在排气处理部件17的下游设置添加单元8,通过该添加单元使还原剂1以液滴6的形式优选分配到排气处理部件17的第二端侧19上。还原剂1的液滴6优选均勻地分布在排气管的整个截面M上,尤其均勻地分布在还原剂1能到达的尽可能最大的截面M上。图3示出机动车中的装置12的另一个设计方案。在此,在具有第一端侧18和第二端侧19的排气处理部件17的下游,具有一定大小5的液滴6输入排气管2中,该液滴6由添加单元8分发至排气管2中并沿着液滴路径23运动。该液滴路径23实质上受排气参数 4的影响。因此,通过装置12,在还原剂管路13中第一输送压力7被设定成使得能优选产生液滴6的特定的大小5,这种大小使液滴6能撞击到排气处理部件17的第二端侧19上。 通过排气传感器16来获得用于检测排气参数4所必需的数据,该排气传感器可以布置在排气处理部件17的下游,然而也可以布置在排气处理部件17的上游或排气处理部件17的内部。该排气传感器16通过控制线路或通过无线电将其数据传输至控制装置15,该控制装置还至少与添加单元8、压力调节阀14和泵10相连接。装置12除了具有添加单元8之外还具有还原剂储罐22、泵10、压力脉动阻尼器9以及压力调节阀14,它们通过还原剂管路13 彼此连接。控制单元15确定还原剂管路13中的第一输送压力7。在装置12的运行期间, 相应被设定的第一输送压力7会出现波动。还原剂管路13中的这种实际的压力被称为第二输送压力11,该第二输送压力被相应地控制成与第一输送压力7的偏差尽可能小。还原剂1在与第一输送压力7尽可能相同的第二输送压力11下离开添加单元8。现在,图4为排气处理部件17的后视图。在排气处理部件17的下游,在排气管2 的周围设有四个喷嘴四,喷嘴四可以借助于控制单元15用液态还原剂均勻地润湿排气处理部件17。因此,这里形成具有四个喷嘴四的添加单元。喷嘴四被刚性地连接,但是这也不是绝对必需的;在图4中的上部,一喷嘴四构造为活动的或可摆动的(参见双箭头)。 在同一个喷嘴四处还示出,该喷嘴可以配属于通过相应的点划线示出的、用于液态还原剂的单独的撞击区域沈。现在,在图4的下部区域示出,在内燃机的通常运行条件下喷嘴如何能够借助于添加策略的有针对性的变化或调整来均勻地到达可到达的撞击区域26。在此,下部喷嘴被考虑构成实际上的添加位置27。从该添加位置27出发,通过调整添加区域30 (通过虚线示出)可以均勻地润湿撞击区域沈(用阴影标出)。在此,在添加循环期间添加区域30构成液态还原剂的撞击面。可以看出,为了覆盖整个撞击区域沈,添加区域30的形状和/或大小和/或添加方向观在变化。现在可以看出,例如可借助五个添加循环来用还原剂基本上均勻地喷洒整个撞击区域26。在此,不需要实际上将所有添加区域30彼此相邻地布置, 和/或不需要用等量的还原剂和/或相同的频率润湿所有添加区域30。实际上,这里也必须考虑排气参数和/或排气处理部件17的存储和蒸发特性。通常,基于排气在排气处理部件17的中央区域中较高的温度或相对较密集地流经排气处理部件17,可以确定该区域中较高的存储能力和/或蒸发能力。在添加策略中也可以考虑到这一点。通过例如各个还原剂管路中的输送压力的影响借助于控制单元15的相应的调节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添加区域30的调整。引起添加区域30偏转或扩宽或变化的排气参数叠加在该调整上。在添加策略中优选对此加以考虑或补偿。
10
权利要求
1.用于向内燃机(3)的排气管O)中滴状添加液态还原剂(1)的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a)检测所述内燃机(3)的运行期间的至少一个排气参数;b)根据所述排气参数(4)确定待添加的还原剂(1)的液滴(6)的大小(5);c)根据所确定的液滴(6)的大小( 设定朝向所述排气管( 的还原剂(1)的第一输送压力(7);d)通过添加单元⑶向所述排气管(2)中添加还原剂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排气处理部件(17)的下游且逆着所述排气管 (2)中排气的流动方向00)进行液态还原剂(1)的添加,并且将液滴(6)的大小(5)设定成使得实现还原剂在所述排气处理部件(17)的撞击区域06)上的均勻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排气参数(4)包括选自以下组中的至少一个排气参数-排气体积流量, -排气流动速度, -排气质量流量, -排气温度, -排气压力。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所述第一输送压力 (7)设定在!Bbar与2^ar之间。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还原剂添加期间,选自以下组中的至少一个添加参数变化-所述输送压力(7), -液滴(6)的大小(5),-所述排气处理部件(17)上的添加区域(30), -还原剂(1)的添加位置07), -还原剂⑴的添加方向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排气参数不变的同时,至少一个添加参数变化。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d)中,利用大小(5)为索特平均直径在10 μ m和200 μ m之间的液滴(6)进行所述添加。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d)中添加的液滴(6)的至少60%具有根据步骤b)确定的大小( 或更大。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此进行还原剂(1)的添加,使得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行期间,借助还原剂(1)的液滴(6)均勻地润湿所述排气处理部件(17) 的端侧。
10.一种用于向排气管O)中滴状添加液态还原剂(1)的装置(12),所述装置至少具有-用于输送还原剂(1)的泵(10);-用于将还原剂(1)引入所述排气管O)中的添加单元(8);-用于使所述泵(10)与所述添加单元(8)在流动方面相连接的还原剂管路(13); -布置在所述泵(10)与所述添加单元(8)之间的压力调节阀(14)和压力脉动阻尼器 (9);以及-用于至少控制所述泵(10)、添加单元(8)和压力调节阀(14)的控制单元(1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12),其中,所述控制单元(15)与至少一个用于确定至少一个排气参数的排气传感器(16)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12),其中,用于确定至少一个排气参数的所述排气传感器(16)布置在内燃机(3)的空气输入侧0 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2),其中,所述添加单元(8)包括至少多种喷嘴09)或至少一个活动的喷嘴09)。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2),其中,所述控制单元(15)构造成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内燃机(3)的排气管(2)中、尤其是排气处理部件(17)的后端侧上滴状添加液态还原剂(1)的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a)检测在内燃机(3)的运行期间的至少一个排气参数(4);b)根据排气参数(4)确定待添加的还原剂(1)的液滴(6)的大小(5);c)根据确定的液滴(6)的大小(5)设定朝向排气管(2)的还原剂(1)的第一输送压力(7);d)通过添加单元(8)向排气管(2)中添加还原剂(1)。因此,尤其可实现,在内燃机的运行期间,借助还原剂(1)的液滴(6)均匀地润湿排气处理部件(17)的端侧。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实施本方法的装置。
文档编号F01N3/20GK102257253SQ200980150874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7日
发明者R·布吕科 申请人:排放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