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进水排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652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防进水排气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防进水排气管。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小轿车或微型车的排气管装于汽车底部,与地面之间距离较小。大雨过后地面积水严重,当车辆通过积水区域时容易造成排气管进水,不仅会导致发动机熄火,更有可能会对高温运行的发动机造成质量上的损害,既耽误出行,又可能使车主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专利号为CN201661345U,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汽车排气管防进水套管”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防进水排气管直接在排气尾管后面接了接近90度直角的套管,这将严重影响尾气排放的通畅性,使得排放受阻,更严重的是将导致排气管回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车辆的性能;专利号为CN201851200U,实用新型名称为“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的使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排气管防进水装置在不使用时和排气管是脱离的,需随车携带;在车辆涉水时需要手动安装防进水装置,需用箍紧装置,而汽车排气管位置较低,安装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汽车防进水排气管,该排气管在使用时不影响排气管的回压,排气口位置较高,防水效果好,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防进水排气管,包括双弧管、排气尾管以及由内管和外套管组成的双层管,所述的外套管、双弧管、排气尾管由左至右依次连接,所述的内管从左端伸入外套管内,内管的左端设有第一限位件,右端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的外套管左端设有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外套管可沿内管滑动,并以内管为轴转动,未使用时,所述的外套管的左端接触内管的左端,所述的第三限位件和第一限位件配合固定外套管与内管的位置,所述的排气尾管与外套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使用时,所述的外套管的左端接触内管的右端,外套管以内管为轴旋转90°,第四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配合固定外套管与内管的位置,所述的排气尾管随外套管旋转至最高位置。所述的第一限位件设有沿圆周均匀设置的三个勾型凸块,该勾型凸块设有卡槽,所述的第三限位件设有与第一限位件配合的三个扇形凸块,该扇形凸块可卡设在所述卡槽内。所述的第二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均设有沿圆周均匀设置的三个卡齿,第二限位件的卡齿和第四限位件的卡齿可相互啮合固定。所述的卡齿内设有磁铁,使啮合定位更为方便。所述的双弧管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外套管、排气尾管连接,所述的双弧管、外套管和排气尾管的管径一致。[0011]该排气管 还包括软管以及用于固定软管的定位件,所述的软管与排气管连接,所述的定位件设在软管上,未使用时,所述的软管收缩并套设在排气管上;使用时,所述的软管拉伸并通过定位件固定在汽车上,进一步提高排气口的位置,加强防进水的效果。所述的软管通过卡箍与排气尾管密封连接,软管与排气尾管之间设有隔热层,所述的软管收缩并套设排气尾管上时,软管的排气口与排气尾管的排气口齐平。所述的定位件为橡胶磁,在不使用时可以绕软管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层管中内管和外套管不同的位置关系来提高排气管的排气口位置,避免积水进入排气管对车辆造成危险,通过使用双弧管使得在使用时不改变排气回压,对车辆性能无任何影响。在不使用时不需要拆卸,无需占用空间。若积水过高,可拉伸软管进一步提高排气管出口的高度,不用时可收回固定在排气尾管,无需临时安装,而且更换方便。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A的剖视图;图3为图I中B-B的剖视图;图4为第一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二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图如I所示,一种汽车防进水排气管,包括由内管10和外套管9组成的双层管、双弧管4、排气尾管5、软管6以及用于固定软管的橡胶磁7。内管10设在汽车的后消声器I之后,内管10的内壁可以设置一层隔热层12,如图2所示。外套管9、双弧管4和排气尾管5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由左至右依次连接,而且其管径一致,软管6通过卡箍连接排气尾管5,并且在软管6和排气尾管5之间设有隔热层12,图如3所示。内管10的左端设有第一限位件2,右端设有第二限位件,外套管左端设有与第一限位件2匹配的第三限位件3以及与第二限位件匹配的第四限位件,外套管9可沿内管10滑动,并以内管10为轴转动。第一限位件2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沿圆周均匀设置的三个勾型凸块,该勾型凸块设有卡槽,而第三限位件3设有与第一限位件2配合的三个扇形凸块,该扇形凸块可卡设在卡槽内。第二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的结构相同,均设有沿圆周均匀设置的三个卡齿,如图5所示。第二限位件的卡齿和第四限位件的卡齿可相互啮合固定,其啮合处9位于第三限位件3的右侧,在每个卡齿内设置磁铁13可以使啮合定位更为方便。当汽车平时行驶时,外套管9左端第三限位件3上的扇形凸块卡进内管10左端第一限位件2中勾型凸块的卡槽内,使得排气尾管5与外套管9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同时软管6收缩并套设在排气管5上,其排气口与排气尾管5的排气口齐平,橡胶磁7可以绕在软管上。当汽车需要通过积水较多的道路时,排气管展开成如图I所示的状态,外套管9向右滑动,以内管为轴旋转90°。外套管9左端第四限位件上的卡齿与内管10右端第二限位 件上的卡齿啮合,此时,排气尾管5随外套管旋转至最高位置,起到防进水的功能。若道路的积水水位较高,可以将软管6拉伸并通过橡胶磁7固定在汽车上,进一步提高排气口的位置,加强防进水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防进水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弧管、排气尾管以及由内管和外套管组成的双层管,所述的外套管、双弧管、排气尾管由左至右依次连接,所述的内管从左端伸入外套管内,内管的左端设有第一限位件,右端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的外套管左端设有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所述的外套管的左端接触内管的左端,所述的第三限位件和第一限位件配合固定外套管与内管的位置,所述的排气尾管与外套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外套管与内管滑动连接,并以内管为旋转轴,使用时所述的外套管的左端接触内管的右端,第四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配合固定外套管与内管的位置,所述的排气尾管随外套管旋转至最高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汽车防进水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限位件设有沿圆周均匀设置的三个勾型凸块,该勾型凸块设有卡槽,所述的第三限位件设有与第一限位件配合的三个扇形凸块,该扇形凸块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汽车防进水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均设有沿圆周均匀设置的三个卡齿,第二限位件的卡齿和第四限位件的卡齿相互啮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防进水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齿内设有磁铁。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汽车防进水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弧管与外套管、排气尾管焊接连接,所述的双弧管、外套管和排气尾管的管径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汽车防进水排气管,其特征在于,该排气管还包括软管以及用于固定软管的定位件,所述的软管与排气管连接,所述的定位件设在软管上,所述的软管拉伸并通过定位件固定在汽车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防进水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通过卡箍与排气尾管密封连接,软管与排气尾管之间设有隔热层,所述的软管在未使用时收缩并套设在排气尾管上,软管的排气口与排气尾管的排气口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防进水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件为橡胶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防进水排气管,包括由内管和外套管组成的双层管、双弧管和排气尾管,所述的外套管、双弧管、排气尾管由左至右依次连接,所述的内管从左端伸入外套管内,内管的左端设有第一限位件,右端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的外套管左端设有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外套管可沿内管滑动,并以内管为轴转动,使用状态时,所述的外套管的左端接触内管的右端,第四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配合固定外套管与内管的位置,所述的排气尾管随外套管旋转至最高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不影响排气管的回压,排气口位置较高,防水效果好,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F01N13/08GK202391531SQ20112053781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俞林炯, 周苏, 章桐, 陈凤祥 申请人:同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