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801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喷嘴翼的翼角可以变化地构成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
背景技术
以往,车辆用内燃机等使用的比较小型的排气涡轮增压机采用以下结构使来自于发动机的排气气体填充到由涡轮外壳形成的涡形管内,通过在该涡形管的内周侧设置的多个喷嘴翼,对在该喷嘴翼的内周侧设置的涡轮转子进行作用。另外,可以变化地构成多个喷嘴翼的翼角。大量使用具备这样的可变喷嘴机构的辐流型可变容量排气涡轮增压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至3)。图5是表示现有的带有可变喷嘴机构的排气涡轮增压机的一个例子。该图是沿旋转轴线的部分剖视图。如图所示,涡轮增压机设置有厚壁多筒状的涡轮外壳1,该涡轮外壳 1的上游侧的外周部形成有漩涡状的涡形管2。另外,在涡轮外壳1的上游侧的内周部设置有辐流型的涡轮转子3。安装于涡轮转子3的涡轮轴3A为旋转中心即图中的旋转轴心K, 与压缩机(省略图示)同轴。另外,涡轮轴3A经由轴承5旋转自由地支承于轴承外壳4。轴承外壳4的背面形成环状的凹部,该凹部收纳具备喷嘴6及喷嘴装配部7等的喷嘴组件即可变喷嘴机构8。这里,多个喷嘴6绕旋转轴心K等间隔设置。另外,喷嘴6在涡轮的径向的位置,处于涡形管2的内周侧。喷嘴6具有喷嘴翼6a及喷嘴轴6b。喷嘴轴 6b可以转动地支承于固定在轴承外壳4的喷嘴装配部7。该可变喷嘴机构8使喷嘴翼6a 的翼角可以变化。喷嘴翼6a设置在喷嘴装配部7和与该喷嘴装配部7连接的环状的喷嘴板9之间, 该喷嘴板9外嵌于涡轮外壳1的内筒部前端侧。在喷嘴装配部7的前端侧的隆起部可以转动地设置圆盘状的驱动环10。杆板11 与该驱动环10卡合。如图6放大所示,该杆板11具有弯曲部Ila及卡合用突起11b,该卡合用突起lib与驱动环10的槽部IOa卡合。另外,在杆板11的内周侧沿旋转轴心K形成有贯通孔,在该贯通孔插入形成于喷嘴轴6b的前端侧的固定部6c。图7是表示沿图6的箭头A观察的形状。如图所示,在圆盘状的喷嘴装配部7,该半径方向中央附近设置有驱动环10。杆板11与该驱动环10连结,喷嘴6的固定部6c与杆板11的旋转轴心K侧卡合。图中,绕旋转轴心K设置有十二个杆板11。利用驱动环10的转动能够调整喷嘴6的开度。可变喷嘴机构是由如所述图5至图7说明的结构构成,当带有可变喷嘴机构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工作时,来自于发动机(省略图示)的排气气体进入涡形管2,一边沿着该涡形管2的漩涡旋转一边流入喷嘴翼6a。接着,该排气气体通过喷嘴6a的翼间向涡轮机3从其外周侧流入,向朝向中心侧的半径方向流动而在涡轮转子3膨胀做功后,沿轴向流动,被气体出口引导送出机器外。控制这样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的容量,设定使喷嘴翼6a流动的排气气体达到所要流速的喷嘴翼6a的翼角,通过翼角控制部(省略图示)改变翼角。向驱动环10 传递对应于该翼角的促动器的往复变位,对该驱动环10进行旋动驱动。通过该驱动环10的转动,经由与形成于该驱动环10的槽部IOa卡合的卡合用突起11b,杆板11绕喷嘴6b转动,通过该喷嘴轴6b的转动使喷嘴翼6a转动,改变翼角。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12806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8-215083号公报专利文献3 美国专利28608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如图5至图7所示的现有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由于可变喷嘴机构暴露在高温,可变喷嘴机构的内部部品产生热变形。这时的套筒部件12压缩变形,套筒部件12与喷嘴板9或喷嘴装配部7的接触面凹陷,由于喷嘴板9以翘曲的方式变形,所以喷嘴翼6a与喷嘴装配部7或喷嘴板9之间的间隙减少。如果间隙过小,则会引起喷嘴翼6a 的动作不良。另外,因为联结螺栓B(图5所示)存在于由涡轮外壳1与轴承外壳4内包的空间,若联结螺栓B高温,则存在产生由热延展、发动机振动而引起的螺栓松动的危险。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其不会产生由于可变喷嘴机构内部部件的变形而导致的动作不良,以及不会产生联结可变喷嘴机构的螺栓松动的现象。本发明提供解决该课题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其包括将内燃机的排气气体向内部导入的涡轮外壳;设置在该涡轮外壳内,通过排气气体转动驱动的涡轮转子;涡轮轴,其一端插入所述涡轮外壳内,在该一端安装所述涡轮转子;支承该涡轮轴的轴承;与所述涡轮外壳连结并且内部收纳所述轴承的轴承外壳;可变喷嘴机构,其固定在该轴承外壳,调整向所述涡轮转子流动的排气气体,所述可变喷嘴机构具备喷嘴;保持该喷嘴的喷嘴装配部;与该喷嘴卡合的杆板;与该杆板卡合的驱动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外壳是具有内筒部及外筒部的双重筒结构,在所述内筒部设置有与所述喷嘴的前端抵接的环状喷嘴板,在所述喷嘴装配部与所述喷嘴板分别在同轴上形成有贯通孔及贯通螺钉孔,在所述喷嘴装配部与所述喷嘴板之间在与所述贯通孔及所述贯通螺钉孔的同轴上形成有的套筒部件,利用顺次贯穿所述贯通孔、所述套筒部件及所述贯通螺钉孔的联结螺栓将所述喷嘴装配部与所述喷嘴板连结,所述套筒部件与所述喷嘴装配部及所述喷嘴板相接部分的壁厚(以下称为外侧接触部分的壁厚)比中央部的壁厚厚。在该发明中,因为扩大了套筒部件的端部与喷嘴装配部及喷嘴板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单位面积的接触面压力,能够抑制接触面的凹陷等的塑性变形的发生。另外,接触面的凹陷可能与减小喷嘴端面的间隙有关,而成为喷嘴固定的原因。另外,因为暴露在气体流路的套筒中央部小于外侧接触部分的壁厚而成为细的直径,能够抑制排气气体流动的紊乱,并且能够抑制涡轮性能的下降。本发明还具有以下特征,所述套筒部件的端部是法兰状,并且其形状为随着接近法兰外周端侧法兰的壁厚逐渐变薄。在该发明中,越接近法兰外周端侧越容易产生弹性变形,套筒部件与喷嘴装配部及喷嘴板的接触面压力的分布就越均勻。因此,能够抑制随着法兰外周端附近的强烈碰触而产生的塑性变形。本发明还具有以下特征所述套筒部件是比所述喷嘴装配部、所述喷嘴板及所述联结螺栓更刚性低的部件。在该发明中,因为套筒部件比喷嘴装配部及喷嘴板更先变形,所以减小套筒部件与喷嘴装配部及喷嘴板的接触面的面压力的效果很好,结果是,能够更加抑制喷嘴端面与喷嘴板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变化。本发明还具有以下特征所述套筒部件使用比所述联结螺栓更线膨胀系数低的材料。在该发明中,在涡轮增压机的运转中,因为直接暴露在排气气体的套筒部件比联结螺栓更高温,所以套筒部件的热伸展大,套筒部件与喷嘴装配部及喷嘴板的接触面压力容易变大。由于套筒部件使用线膨胀系数低的材料,能够抑制接触面压力变大的现象,能够抑制由于接触面的塑性变形而使喷嘴端面的间隙减小。本发明还具有以下特征从所述喷嘴板表面突出的所述联结螺栓的前端被铆接。在该发明中,因为喷嘴板的贯通螺钉孔与联结螺栓螺合,所以能够抑制由于螺栓松动而使喷嘴板的振动过大。另外,能够降低喷嘴装配部与喷嘴板的联结部品的破损的危险。因为联结螺栓的前端被铆接,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联结可变喷嘴机构的螺栓的松动。本发明还具有以下特征在所述喷嘴板的增压机下游侧的面设置有棱。在该发明中,由于在喷嘴板设置有棱,能够抑制运转中的喷嘴板的热变形,能够抑制喷嘴端面的间隙的减少。另外,与不设置棱而增加板厚的情况相比,使喷嘴板轻量化,在接受发动机等的高频率的振动外力的情况下,能够减小在联结喷嘴装配部与喷嘴板的螺栓上产生的动负载,提高相对于联结螺栓的破损的稳定性。本发明还具有以下特征所述棱沿圆周方向、半径方向或这两个方向形成。在该发明中,利用圆周方向的棱使喷嘴板的周向变形均勻,以及抑制变形,并且利用半径方向的棱能够抑制喷嘴板的半径方向的弯曲。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其不会产生由于可变喷嘴机构内部部件的变形而导致的动作不良。另外,不会产生连接可变喷嘴机构的螺栓的松动。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的说明图。图 I(A)是表示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I(B)是表示套筒部件的放大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形成于喷嘴板的棱的说明图。图4(a)是表示形成圆周方向的棱的喷嘴板。图4(b)是表示形成圆周方向的棱及半径方向的棱的喷嘴板。图4(c)是表示相对于图4 (b),增加一条圆周方向的棱的喷嘴板。图5是表示现有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图5的喷嘴装配部附近的放大图。图7是表示沿图6的箭头A观察的形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要旨是不限于对该实施形态所记载的结构部品的尺寸、材质、形状及其相对位置等进行特别的记载, 本发明的范围不限制于此。[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该图是沿旋转轴心K的部分剖面图。如图所示,在涡轮增压机设置有将内燃机的排气气体向内部导入的厚壁多筒状的涡轮外壳1,在该涡轮外壳1的上游侧的外周部形成有漩涡状的涡形管2。另外,在涡轮外壳1的上游侧的内周部,设置有利用排气气体转动驱动的辐流型的涡轮转子 3。该涡轮转子3设置在涡轮轴3A的一端。涡轮轴3A的一端插入涡轮外壳1内。涡轮轴 3A的旋转中心即图中的旋转轴心K,涡轮轴3A与压缩机(省略图示)同轴。另外,涡轮轴 3A经由轴承5旋转自由地支承于轴承外壳4。轴承外壳4的背面形成环状的凹部,该凹部设置有作为喷嘴组件的可变喷嘴机构 8,该喷嘴组件8具备喷嘴6、保持喷嘴6的喷嘴装配部7、喷嘴板9、驱动环10及与喷嘴6和驱动环10卡合的杆板11等。该可变喷嘴机构8固定于轴承外壳4,具有调整排气气体的流动的功能。绕旋转轴心K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喷嘴6。另外,喷嘴6在涡轮增压机的径向的位置,位于涡形管2的内周侧。喷嘴6具有喷嘴翼6a及喷嘴轴6b。喷嘴轴6b被喷嘴装配部 7可以转动支承,该喷嘴装配部7被轴承外壳4固定。该可变喷嘴机构8可以改变喷嘴翼 6a的翼角。喷嘴翼6a设置在喷嘴装配部7和与该喷嘴装配部7结合的环状的喷嘴板9之间, 该喷嘴板9外嵌于涡轮外壳1的内筒部Ia前端侧。喷嘴装配部7的前端侧的隆起部可以转动地设置在圆盘状的驱动环10。杆板11 与该驱动环10卡合。另外,在杆板11的内周侧沿旋转轴心K形成有贯通孔,形成于喷嘴轴6b的前端侧的固定部6c插入该贯通孔。当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带有可变喷嘴机构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工作时,来自于发动机(省略图示)的排气气体进入涡形管2,一边沿着该涡形管2的漩涡旋转一边流入喷嘴翼6a。接着,该排气气体通过喷嘴6a的翼间向涡轮转子3从其外周侧流入,向朝向中心侧的半径方向流动并在涡轮转子3膨胀做功后,沿轴向流动,被气体出口引导而送出机器外。控制这样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的容量,设定使喷嘴翼6a流动的排气气体达到规定的流速的喷嘴翼6a的翼角,通过翼角控制部(省略图示)改变翼角。向驱动环 10传递对应于该翼角的促动器的往复变位,对该驱动环10进行转动驱动。通过该驱动环10的转动,与该驱动环10卡合的杆板11绕喷嘴轴6b转动,通过该喷嘴轴6b的转动使喷嘴翼6a转动,改变翼角。在本实施方式中,涡轮外壳1是具有内筒部Ia及外筒部Ib的双重筒结构。该内筒部Ia设置有与喷嘴6的前端抵接的环状的喷嘴板9。另外,在喷嘴装配部7与喷嘴板9 分别在同轴上形成有贯通孔7a及贯通螺钉孔9a。另外,在喷嘴装配部7与喷嘴板9之间, 在与贯通孔7a及贯通螺钉孔9a的同轴上设置有套筒部件12。利用顺次贯穿贯通孔7a、 套筒部件12及贯通螺钉孔9a的联结螺栓B将喷嘴装配部7与喷嘴板9连结,套筒部件12 与喷嘴装配部7及喷嘴板9相接部分的径向的壁厚比中央部的壁厚厚。因此,因为扩大了套筒部件12的端部与喷嘴装配部7及喷嘴板9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小单位面积的接触面压力,能够抑制接触面的凹陷等的塑性变形的发生。另外,接触面的凹陷可能与减小喷嘴端面的间隙有关,能够成为喷嘴固定的原因。另外,因为暴露在气体流路的套筒中央部比较细, 能够抑制排气气体流动的紊乱,能够抑制涡轮性能的下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部件12的端部是以轴向为中心的法兰状,并且形状随着接近法兰外周端侧法兰的厚度逐渐变薄。因此,越接近法兰外周端侧越容易产生弹性变形,套筒部件12与喷嘴装配部7及喷嘴板9的接触面压力的分布就越均勻。因此,能够抑制随着法兰外周端附近的强烈碰触而产生的塑性变形。优选的是,套筒部件12是比喷嘴装配部7、喷嘴板9及联结螺栓B更低刚性的部件。如果套筒部件12比喷嘴装配部7及喷嘴板9先变形,则减小套筒部件12与喷嘴装配部7及喷嘴板9的接触面的面压强的效果很好,结果是,能够更抑制喷嘴端面与喷嘴板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变化。具体的说,作为联结螺栓B及套筒部件12的材料的组合,例如,列举以下组合联结螺栓B使用M基耐热合金或析出硬化型耐热钢,套筒部件12使用奥氏体不锈钢。另外,优选的是,套筒部件12使用与联结螺栓B相比线膨胀系数低的材料。在涡轮增压机的运转中,因为直接暴露在排气气体的套筒部件12比联结螺栓B更高温,套筒部件12的热伸展大,套筒部件12与喷嘴装配部7及喷嘴板9的接触面压力容易变大。由于套筒部件12使用线膨胀系数低的材料,能够抑制接触面压力变大的现象,能够抑制由于接触面的塑性变形而使喷嘴端面的间隙减小。作为联结螺栓B及套筒部件12的材料的组合,例如,列举以下组合联结螺栓B使用奥氏体不锈钢,套筒部件12使用铁素体不锈钢。另外,由于考虑线膨胀系数的差,也可以是不锈钢彼此的组合。[第二实施方式]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另外,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用同一符号表示,省略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喷嘴板9的表面突出的联结螺栓B的前端被铆接。在该结构中,因为联结螺栓B与喷嘴板9的贯通螺钉孔9a螺合,所以能够抑制由于螺栓松动而使喷嘴板9的振动过大。另外,能够降低喷嘴装配部7与喷嘴板9的联结部品的破损的风险。另外,因为联结螺栓B的前端被铆接,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联结可变喷嘴机构8的联结螺栓B的松动。另外,如果该方案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时使用,能够有效地抑制当铆接联结螺栓B的前端时由于施加的加工负载而引起的套筒部件12与喷嘴板9或喷嘴装配部7的接触面的变形。[第三实施方式]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另外,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用同一符号表示,省略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喷嘴板9的增压机下游侧的面形成有棱%。更具体的说,如图 4(a)所示,在圆盘状的喷嘴板9的内周端部形成有圆环状的棱%。这里,虽然棱9b作为喷嘴板9的一部分而形成,但是也可以作为另外的部件进行安装。如本实施方式,通过在喷嘴板9设置有棱%,能够抑制运转中的喷嘴板9的热变形,能够抑制喷嘴端面的间隙的减小。另外,与不设置棱%而增加板厚的情况相比,使喷嘴板9轻量化,在接受发动机等的高频率的振动外力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在联结喷嘴装配部7 与喷嘴板9的联结螺栓B上产生的动负载,提高相对于联结螺栓B的破损的可靠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棱9b沿圆周方向形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棱 9b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地限制。例如,如图4(b)所示,也可以沿圆周方向及半径方向的两方向形成棱9b、9c。如果这样的话,利用圆周方向的棱9b使喷嘴板9的周向变形的均勻,以及抑制变形,并且利用半径方向的棱9b能够抑制喷嘴板9的半径方向的弯曲。另外,如图4(c)所示,如果以同心圆状的方式增加圆周方向的棱%,更提高喷嘴板9的强度。以上,虽然就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质的范围,也可以是其他的变形。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其不会产生由于可变喷嘴机构内部部件的变形而导致动作不良。另外,不会产生联结可变喷嘴机构的螺栓松动和破损。本发明的特征部分的结构可以适用于具备涡轮外壳、轴承外壳及喷嘴装配部的增压机整体。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其包括 涡轮外壳,其将内燃机的排气气体向内部导入;涡轮转子,其设置于该涡轮外壳内,利用排气气体驱动旋转; 涡轮轴,其一端插入所述涡轮外壳内,在该一端安装有所述涡轮转子; 轴承,其支承该涡轮轴;轴承外壳,其与所述涡轮外壳连接,内部收纳所述轴承; 可变喷嘴机构,其固定于该轴承外壳,调节向所述涡轮转子的排气气体的流动, 所述可变喷嘴机构具备喷嘴;保持该喷嘴的喷嘴装配部;与该喷嘴卡合的杆板; 与杆板卡合的驱动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轮外壳是具有内筒部及外筒部的双重筒结构, 在所述内筒部设置有与所述喷嘴的前端抵接的环状的喷嘴板, 在所述喷嘴装配部及所述喷嘴板分别在同轴上形成有贯通孔及贯通螺钉孔, 在所述喷嘴装配部与所述喷嘴板之间,在与所述贯通孔及所述贯通螺钉孔的同轴上设置有套筒部件,所述喷嘴装配部及所述喷嘴板利用顺次贯穿所述贯通孔、所述套筒部件及所述贯通螺钉孔的联结螺栓连结,所述套筒部件与所述喷嘴装配部及所述喷嘴板相接部分的壁厚比中央部的壁厚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件的端部是法兰状,并且形状为越接近法兰外周端侧法兰的厚度就越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件是比所述喷嘴装配部、所述喷嘴板及所述联结螺栓刚性低的部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件使用比所述联结螺栓线膨胀系数低的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喷嘴板表面突出的所述联结螺栓的前端被铆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嘴板的增压机下游侧的面设置有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是沿圆周方向、半径方向或者这两个方向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其不会产生联结可变喷嘴机构的螺栓松动。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机具备涡轮外壳(1)、涡轮转子(3)、涡轮轴(3A)、支承这些的轴承(5)、轴承外壳(4)以及调整排气气体的流动的可变喷嘴机构(8),可变喷嘴机构(8)具备喷嘴(6)、喷嘴装配部(7)、杆板(11)及驱动环(10),在涡轮外壳(1)的内筒部(1a)设置有与喷嘴(6)的前端抵接的喷嘴板(9),在喷嘴装配部(7)与喷嘴板(9)之间,在贯通孔(7a)及贯通螺钉孔(9a)的同轴上设置有套筒部件(12),喷嘴装配部(7)及喷嘴板(9)利用顺次贯穿贯通孔(7a)、套筒部件(12)及贯通螺钉孔(9a)的联结螺栓(B)连结,套筒部件(12)与喷嘴装配部(7)及喷嘴板(9)连接部分的壁厚比中央部的壁厚厚。
文档编号F01D17/16GK102325974SQ20098015715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6日
发明者上野阳一, 东条正希, 林慎之, 阵内靖明 申请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