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燃比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1251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燃比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排气中的氧浓度控制实际空燃比以使其接近于目标空燃比的空 燃比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这种空燃比控制装置进行通过基于排气中的氧浓度修正来自燃料喷射阀 的燃料喷射量指令值(空燃比控制指令值),从而以成为目标空燃比(例如理论空燃比) 下的燃烧的方式进行控制的空燃比反馈控制。这里,上述修正的量周期性地反复增减的状态、即空燃比反馈控制稳定了的状 态时的修正量的绝对值会因燃料喷射阀等的经年变化而增大。并且,如果这样的经年变 化带来的修正量(以下称作经年变化修正量)的绝对值增大,则空燃比反馈控制在稳定之 前所需要的时间变长,所以对于运转状态的变化(例如节气门阀开度的变化)、用来成为 目标空燃比的控制的响应性变差。所以,在特开2009-108767号公报、特开平8-284714号公报、特开平3-145539 号公报等记载的控制装置中,在内燃机的运转中将经年变化修正量作为学习值存储,通 过一边基于该学习值修正燃料喷射量一边执行空燃比反馈控制,实现了用来成为目标空 燃比的控制的响应性提高。另外,由于经年变化修正量为根据发动机旋转速度NE及发 动机负荷等的运转状态量而不同的值,所以将按照每个运转状态量而不同的经年变化修 正量作为学习值存储。例如,如图18所示,使用将进气压PM(发动机负荷)及发动机转速NE分割为 多个区域(在图18的例子是用实线表示的9分割)而成的学习映射表Mgx,将学习值存 储到该学习映射表Mgx的各区域“00” “08”中。在以往的学习映射表Mgx中,进行分割以使各区域“00” “08”都成为 相同的形状(在图18的例子中是四方形),并且均等地分割以使这些相同形状的区域
“00” “08”规则整齐地排列为多列或多行。起因于此,以往具有以下的问题。单单为了控制实际空燃比以使其与目标空燃比高精度地一致,只要将学习映射 表Mgx的区域较细地分割就可以。但是,在将区域规则整齐地均等分割的以往的学习映 射表Mgx中,例如如果如图18中的虚线所示那样使分割间距变小而增加分割数的话,则 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变得庞大,并且导致学习处理等的运算负荷增大。即,将学习映射表 Mgx的区域较细地分割而高精度地控制实际空燃比与实现存储器小容量化及运算负荷减 轻是违背的。此外,如果如上述那样增加分割数,则未学习的区域增加。于是,当内燃机的 运转状态从已学习的区域向未学习的区域突发性地变化时,经年变化修正量(学习值)不 连续地变化,所以对应于运转状态的变化的燃料喷射量的变化成为不适当的变化,进而 会导致驾驶性能的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每当将反馈修正了 空燃比控制指令值时的修正量作为学习值而存储更新到映射表中时、通过减少映射表中 的未学习区域而实现驾驶性能提高、并且能够在避免存储容量增加及运算负荷增大的同 时实现空燃比控制的高精度化的空燃比控制装置。根据本发明,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反馈修正部,基于排气中的 氧浓度修正空燃比控制指令值,该空燃比控制指令值被向控制内燃机的实际空燃比的执 行元件输出;以及学习值更新部,使上述反馈修正部的修正量作为学习值,与上述内燃 机的运转状态量建立关联地存储更新到学习映射表中;上述学习映射表将上述运转状态 量划区为多个大区域而构成,并且进行使多个上述大区域中的至少1个大区域的形状与 其他大区域的形状不同地划区的异形划区,以使对应的大区域内的目标空燃比在预定范 围内。本发明者得到了目标空燃比相同的区域彼此的学习值结果几乎为相同的值的认 识。如果具体地说明,则图2所示的控制映射表MQ将发动机转速NE及进气压PM(内 燃机的运转状态量)划区为多个小区域而构成,在该划区后的各小区域中存储有目标空 燃比(或相当于目标空燃比的目标燃料喷射量)。映射表MQ中的带有斜线的部分的小 区域都存储有相同的目标空燃比(例如理论空燃比)。并且,图3中例示的学习映射表 Mgl中的带有标号“04”的部分是对应于控制映射表MQ中的斜线部分的部分。S卩,学 习映射表Mgl中的用“04”表示的7个小区域对应于在学习映射表Mgl上目标空燃比 相同的区域彼此,这7个小区域“04”的学习值结果成为几乎相同的值。同样,在图3 中带有相同的标号“00” “08”的小区域的学习值分别成为几乎相同的值。并且, 这样由学习值成为相同的多个小区域“00” “08”构成的各大区域的外形形状(图3 中的用粗线表示的形状)不会都为相同的形状,此外,也不会规则整齐地均等地排列。在本发明中,将反馈修正部的修正量与运转状态量建立关联存储更新的学习映 射表将运转状态量划区为多个大区域而构成,并且进行使多个大区域的形状分别不同而 划区的异形划区,以使对应的大区域内的目标空燃比相同。在图3的例子中,学习映射 表Mgl中的由粗线包围的9个区域“00” “08”相当于大区域。因此,即使使大区域的划区数比以往映射表Mgx的区域分割数少,也能够以与 以往映射表Mgx同样的精度实现进行控制以使实际空燃比与目标空燃比一致。换言之, 能够不增加存储学习值的存储器的存储容量、也不增加存储更新学习值的处理等的运算 负荷而提高控制精度。此外,由于也能够如上述那样通过学习值的层别使大区域的划区数适当化、即 比以往减少,所以学习映射表中的成为未学习的大区域的数量减少。由此,能够减少内 燃机的运转状态从已学习的大区域向未学习的大区域变化的机会,所以能够使相对于运 转状态的变化的空燃比控制指令值的变化成为适当的变化,进而能够实现驾驶性能的提
高ο另外,作为“内燃机的运转状态量”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发动机转速NE、发动 机负荷及发动机温度等。作为“发动机负荷”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由进气压传感器检测 到的进气压、由空气流量计检测到的进气量、由节气门阀传感器检测到的节气门开度、由油门传感器(7·々力 > 寸)检测到的油门操作量等。作为“发动机温度”的具体 例,可以举出发动机冷却水温度等。此外,作为“空燃比控制指令值”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对于开闭驱动燃料喷射 阀的阀体的电动执行元件的喷射指令值、在柴油发动机中指令EGR量的EGR指令值等、 给混合气体的空燃比带来影像的各种指令值。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进行上述异形划区,以使得存在作 为将上述大区域进一步划区为多个的小区域的、与不同的两个大区域相邻的小区域。在图13所示的学习映射表Mg5中,异形划区为6个大区域“00” “05”。 图中用虚线划区的各区域相当于有关上述发明的“小区域”。例如,与包含在大区域 “03”中的小区域03a相邻的其他小区域是周围的8个,其中的3个属于“03”、3个
属于“00”、2个属于“04”的大区域。因而,小区域03a与其他不同的两个大区域 “00”、“04” 相邻。相对于此,在图18所示的以往的学习映射表Mgx中,由于将多个区域“00” “08”规则整齐地划区,所以例如包含在大区域“03”中的小区域03b与其他不同的3
个大区域“00”、“01”、“04”相邻。总之,在图13中例示的学习映射表Mg5中,使两个大区域“00”、“03”的 形状分别不同而划区(异形划区),以使小区域03a与两个大区域“00”、“04”相邻。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进行上述异形划区,以使得 存在作为将上述大区域进一步划区为多个的小区域的、与不同的4个以上的大区域相邻 的小区域。在图15中例示的学习映射表Mg7中,异形划区为10个大区域“00” “09”。图中的用虚线划区的各区域相当于“小区域”。例如,相邻于大区域“08” 的小区域08a的其他小区域是周围8个,小区域08a与其他不同的5个大区域“00”、 “04”、“06”、“07”、“09” 相邻。总之,在学习映射表Mg7中,使各个大区域的形状不同而划区(异形划区),以 使小区域08a与5个大区域“00”、“04”、“06”、“07”、“09”相邻。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进行上述异形划区,以使预定的大区域的 角部中的位于上述学习映射表的外缘以外的角部仅与其他大区域的1个角部相接触。在图13中例示的学习映射表Mg5中,例如大区域“03”的形状是四边形,所 以具有4个角部pi、p2、p3、p4。并且,角部pi、p2、p4位于学习映射表Mg5的外 缘,角部p3位于外缘以外。并且,角部p3虽然与大区域“04”的角部接触,但与大区 域“00”的角部不接触。相对于此,在图18所示的以往的学习映射表Mgx中,由于将多个区域“00” “08”规则整齐地划区,所以例如大区域“03”的角部中的位于学习映射表Mgx的外缘 以外的角部p3与3个大区域“00”、“01”、“04”的角部接触。总之,在学习映射表Mg5中,使两个大区域“00”、“03”的形状分别不同而 划区,以使位于其外缘以外的角部p3仅与其他的大区域“04”的1个角部接触。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进行上述异形划区,以使得存在具有6个 以上角部的多边形的大区域。
在图13所示的学习映射表Mg5中,大区域“01”、“02”、“04”的形状是 具有6个角部的六边形。相对于此,在图18所示的以往的学习映射表Mgx中,由于将 多个区域“00” “08”规则整齐地划区,所以所有的大区域“00” “08”为四边 形。总之,在学习映射表Mg5中,使各个大区域的形状不同而划区(异形划区),以使 得存在六边形的大区域“01”、“02”、“04”。另外,在图13中例示了六边形的大 区域,但只要是η边形(1126)就可以,特别优选的是η为偶数。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上述学习映射表将上述大区 域进一步划区为多个小区域而构成,并且构成为,使上述小区域的各个存储有上述学习 值;在1个小区域中存储更新了上述学习值的情况下,将该小区域的学习值向同一大区 域内的其他小区域复制。由此,可以说将运转状态量以等间距划区而构成小区域,将这些小区域分组而 构成大区域。即,可以在将运转状态量以等间距划区的同时构成大区域以使目标空燃比 相同。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对于多个上述小区域中的预 先设定的特定小区域,许可从与上述特定小区域相同大区域内的其他小区域向上述特定 小区域的学习值的复制,并禁止从上述特定小区域向上述其他小区域的学习值的复制。例如,在存储更新后的小区域的学习值的可靠性较低的情况下,如果将该学习 值向其他小区域复制,则大区域内的整体成为可靠性较低的学习值,并不优选。所以, 将设想为可靠性较低的小区域预先设定为“特定小区域”,禁止从特定小区域向其他小 区域的学习值的复制,所以能够避免大区域内整体成为可靠性较低的学习值。但是,由 于许可从其他小区域向特定小区域的学习值的复制,所以能够使特定小区域迅速地成为 已学习。作为可靠性较低的特定小区域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学习频率比上述其他小区域 低的小区域。此外,作为另一具体例,可以举出将多个小区域中的设想使内燃机发挥制 动力(发动机制动)的小区域、或者设想内燃机中的燃烧变得不稳定的小区域设定为特定 小区域。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对于多个上述小区域中的预 先设定的独立小区域,禁止从与上述独立小区域相同大区域内的其他小区域向上述独立 小区域的学习值的复制,并且也禁止从上述独立小区域向上述其他小区域的学习值的复 制。这里,有即使是相同的大区域内、也使空燃比控制指令值的设定方法按照小区 域而不同的情况。例如,关于设想为由驾驶者操作以使内燃机的输出为最大的小区域 (WOT小区域),要求使燃料喷射量指令值(空燃比控制指令值)为最大,如果将其他 小区域的学习值向这样的WOT小区域复制,则担心燃料喷射量指令值(空燃比控制指令 值)不会成为最大;另外,如果从WOT小区域向其他小区域复制学习值,则担心在其他 小区域燃料喷射量指令值(空燃比控制指令值)变得过大。鉴于这一点,禁止从其他小区域向独立小区域的学习值的复制,并且也禁止从 独立小区域向其他小区域的学习值的复制,所以能够消除上述担心。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上述学习映射表将上述大区域进一步划区为多个小区域而构成,并且构成为,使上述小区域的各个存储有上述学习 值;在1个小区域中存储更新了上述学习值的情况下,将该小区域的学习值向同一大区 域内的其他小区域基于预先设定的加权修正并复制。在1个小区域中存储更新了学习值(基准学习值)的情况下,如果使与上述基准 学习值相同的值向其他小区域复制,则有在复制目的地的学习值的变化中发生过多或不 足的情况。所以,按照小区域而预先设定加权,基于上述加权修正基准学习值,使该修 正后的值向其他小区域复制。由此,与使与基准学习值相同的值向其他小区域复制的情 况相比,能够使复制目的地的学习值高精度地接近于最适当的值。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通过复制目的地的小区域越是远离复制源 的小区域,将该复制目的地的上述加权设定得越小,能够降低驾驶性能急剧变化等的风 险。由此,能够使学习值变得最适当以使驾驶性能提高。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复制目的地的小区域越是由 使上述学习值变化带来的上述运转状态量的变化较大的区域(所谓的高负荷区域),将 该复制目的地的上述加权设定得越小,不易给复制目的地中的驾驶性能急剧变化带来影 像,能够阶段性地学习。由此,能够使学习值变得最适当以使驾驶性能提高。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对于多个上述小区域中的预 先设定的特定小区域,许可从与上述特定小区域相同大区域内的其他小区域向上述特定 小区域进行上述修正并复制,并禁止从上述特定小区域向上述其他小区域进行上述修正 并复制例如,在存储更新后的小区域的学习值的可靠性较低的情况下,如果将修正了 该学习值后的值向其他小区域复制(修正复制),则大区域整体成为可靠性较低的学习 值,并不优选。所以,将设想可靠性较低的小区域预先设定为“特定小区域”,禁止从 特定小区域向其他小区域的学习值的修正复制,所以能够避免大区域内的整体成为可靠 性较低的学习值。但是,由于许可从其他小区域向特定小区域的学习值的修正复制,所 以能够使特定小区域迅速地成为已学习。作为可靠性较低的特定小区域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学习频率比其他小区域低的 小区域。此外,作为其他具体例,可以举出将多个小区域中的设想使内燃机发挥制动力 (发动机制动)的小区域、或设想内燃机中的燃烧变得不稳定的小区域设定为特定小区 域。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对于多个上述小区域中的预 先设定的独立小区域,禁止从与上述独立小区域相同大区域内的其他小区域向上述独立 小区域进行上述修正并复制、并禁止从上述独立小区域向上述其他小区域进行上述修正 并复制有时希望即使是相同的大区域内、也使空燃比控制指令值的设定方法按照小区 域而不同。例如,对于设想为由驾驶者操作以使内燃机的输出为最大的小区域(WOT小 区域),要求使燃料喷射量指令值(空燃比控制指令值)为最大,如果将其他小区域的学 习值向这样的WOT小区域修正并复制(修正复制),则担心燃料喷射量指令值(空燃比 控制指令值)不会成为最大。此外,如果将学习值从WOT小区域向其他小区域修正复 制,则担心在其他小区域中燃料喷射量指令值(空燃比控制指令值)变得过大。鉴于这一点,将从其他小区域向独立小区域的学习值的修正复制禁止,并且将从独立小区域向 其他小区域的学习值的修正复制也禁止,所以能够消除上述担心。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在1个上述大区域中存储更 新了上述学习值的情况下,根据该存储更新后的学习值修正其他大区域的学习值。这里,多个大区域的学习值彼此很具有相关性。因此,如果在1个大区域中学 习值较大地变化,则使其他大区域的学习值也较大地变化是妥当的情况较多。例如,在 向燃料箱补给的燃料的性状与残存燃料的性状不同的情况等、燃料性状急剧变化的情况 下,在所有的大区域中使学习值变化是妥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在1个大 区域中存储更新了学习值的情况下,根据该存储更新后的学习值修正其他大区域的学习 值,所以对于没有学习的其他大区域的学习值也能够成为最适当的值。此外,例如在其他区域是未学习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该未学习大区域从初始 值修正而设为已学习,所以能够将未学习区域提早地消除。由此,能够降低运转状态从 已学习的大区域向未学习大区域变化时驾驶性能急剧地变化等的风险。由此,能够使学 习值变得最适当以使驾驶性能提高。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将由存储更新带来的学习值 的变化量在预定量以上作为条件,修正其他大区域的学习值。如上所述,在燃料形状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在所有的大区域中使学习值变化是妥 当的。但是,如果存储更新带来的学习值的变化量不到预定量,则燃料性状不急剧变化 的可能性较高。所以,将学习值的变化量是预定量以上作为条件来修正其他大区域的学 习值,所以能够避免在燃料性状没有急剧变化的情况等、不需要修正的情况下也将其他 大区域的学习值修正。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由存储更新带来的学习值的 变化量越大,使对其他大区域的修正量越大。如上所述,多个大区域的学习值彼此很具有相关性。因而,如果1个大区域中 的学习值的变化量较大,则使其他大区域的学习值也较大地变化是妥当的。根据本发 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存储更新带来的学习值的变化量越大使对其他区域的修正量越 大,所以能够促进使其他大区域的学习值接近于最适当的值。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上述其他大区域越是远离存 储更新后的大区域,使对其他大区域的修正量越小。越是远离的大区域彼此之间上述相关性较低的情况越多。鉴于这一点,其他大 区域越是远离存储更新了的大区域,使对其他大区域的修正量越小,所以能够抑制过度 修正其他大区域的学习值而使其接近于最适当的值。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多个上述大区域将上述运转 状态量以不等间隔划区而设定。以往的学习映射表Mg如图18所示,与目标空燃比无关地将区域以等间距划 区。但是,如果想要进行划区以使区域内的目标空燃比相同、并且使该区域的范围尽量 大而减少划区数,则在以等间隔分割的以往的学习映射表Mgx中存在限制,不得不将区 域较细地分割。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将运转状态量以不等间隔划区而设定 大区域,所以在进行划区以使大区域内的目标空燃比相同时,能够容易地实现增大各个大区域的范围。由此,能够使大区域的划区数变得更少,所以能够促进避免存储器的存 储容量增加及避免运算负荷增大和控制精度提高的同时成立,并且能够促进减少成为未 学习的大区域的数量而提高驾驶性能。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多个上述大区域中的至少1 个大区域被其他大区域分断为多个,在上述学习映射表上被离散地配置。总之,在离散配置的大区域彼此成为大致相同(预定范围内)的目标空燃比的情 况下,将它们作为1个大区域而分组。由此,与将大致相同目标空燃比的离散配置的大 区域划区为分别不同的大区域的情况相比,能够不降低空燃比的控制性地减少大区域的 划区数。换言之,在进行划区以使大区域内的目标空燃比成为大致相同(预定范围内) 时,能够进一步促进使各个大区域的范围变大。由此,能够进一步促进避免存储器的存 储容量增加及避免运算负荷增大和控制精度提高的同时实现,并且能够使成为未学习的 大区域的数量变少而提高驾驶性能。


图1是表示使用了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空燃比控制装置的、内燃机的控 制系统整体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在第1实施方式中表示存储有对应于发动机转速NE及进气压PM的目标 喷射量的适当值的映射表的图。图3是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学习映射表的图。
图4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学习映射表的图。
图5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表示实施学习值的复制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学习映射表的图。
图7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学习映射表的图。
图8是说明在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中修正并复制学习值的方法的图。
图9是说明在第5实施方式修正并复制学习值的方法的图。
图10是在第5实施方式中表示加权的设定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对图10的变形例1的图。
图12是表示对图10的变形例2的图。
图13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学习映射表的图。
图14是表示对图13的变形例1的图。
图15是表示对图13的变形例2的图。
图16是表示对图13的变形例3的图。
图17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学习映射表的图。
图18是表示以往的学习映射表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基于

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 方式彼此中,对于彼此相同或等同的部分,在图中赋予相同的标号,关于相同标号的部 分援用其说明。
(第1实施方式)首先,基于图1说明内燃机的控制系统整体的概略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作 为内燃机而使用汽油发动机10,该发动机10是作为搭载在摩托车中的行驶驱动源发挥功 能的。在发动机10的进气管11中,设有由电动马达12进行开度调节的电子节气门阀 13和检测节气门开度的节气门开度传感器14。进而,在节气门阀13的下游侧,设有检 测进气压力的进气压传感器15。此外,在进气管11中的气缸盖的进气口附近部分上,安 装有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16。此外,在发动机10的气缸盖上安装有火花塞17,通过 用火花塞17使由点火线圈18升压后的高电压火花放电,对气缸内的混合气体点火。另一方面,在发动机10的排气管19中,设有具有将排气中的CO、HC、否χ等 净化的三效催化剂等的催化剂装置20。在该催化剂装置20的上游侧设有检测排气中的氧 浓度的A/F传感器21。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检测排气中氧浓度的传感器而采用A/F传 感器21,但也可以采用02传感器。另外,A/F传感器21是通过输出对应于排气中的氧 浓度的氧浓度检测信号、能够线性地检测混合气体的空燃比的传感器。02传感器是通过 检测排气中的氧浓度比预定值多还是少、双值检测混合气体相对于预定值(理论空燃比) 是浓还是稀的那一个的传感器。作为空燃比控制装置的ECU30(电子控制单元)以具有ROM30a(非易失性存储 器)、RAM30b (易失性存储器)、EEPROM30C (可改写非易失性存储器)及CPU30d的 微型计算机为主体构成。在ECU30中,被输入上述节气门开度传感器14、进气压传感器 15、水温传感器22及曲柄角传感器26的检测信号。水温传感器22安装在发动机10的 气缸体上,检测冷却水温。曲柄角传感器26检测发动机10的曲柄轴的转速NE。ECU30通过基于从各种传感器输入的检测信号执行存储在ROM30a中的各种发 动机控制程序,控制燃料喷射阀16的燃料喷射量、喷射时期、节气门阀13的开度(节气 门开度)、以及火花塞17的点火时期等。接着,对燃料喷射量的控制内容详细地说明。通过ECU30控制开闭驱动燃料喷射阀16的阀体的电动执行元件(未图示)的动 作,控制燃料喷射量。更详细地讲,通过控制阀体的开阀时间,控制由1次的开阀实现 的燃料喷射量。ECU30基于发动机转速NE及发动机负荷计算目标喷射量,基于后述的 反馈修正值及学习值修正计算出的目标喷射量。并且,基于进行了这些修正后的最终目 标喷射量向上述电动执行元件输出指令信号(空燃比控制指令值)。图2表示存储有对应于发动机转速NE及进气压PM (发动机负荷)的目标喷射 量的最适值的映射表MQ。该映射表MQ存储在ROM30a中,是通过预先实施的试验得 到的适当值。该适当值基本上设定为使空燃比成为理想空燃比,但根据映射表MQ中的 区域而设定为比理想空燃比浓或稀。因而,作为适当值而存储有目标喷射量的该映射表 MQ也可以说是存储有目标空燃比的映射表。S卩,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具备预先存储有对应于发动机的运转状 态量(例如NE、PM)的目标空燃比、或者相当于其目标空燃比的物理量(例如目标喷射 量、目标喷射时间等)的存储部(ROM30a)。并且,ECU30基于通过曲柄角传感器26及 进气压传感器15的检测值得到的发动机转速NE及进气压PM,使用映射表MQ计算目标喷射量。这里,因为燃料喷射阀16的机械误差波动等原因,担心即使通过基于映射表 MQ的目标喷射量控制燃料喷射阀16的动作、实际空燃比也会偏离目标空燃比。所以, ECU30计算由A/F传感器21检测出的实际空燃比与目标空燃比的偏差,基于该偏差计算 反馈修正量。并且,通过使用该反馈修正量修正目标喷射量,实施A/F反馈控制。由 此,能够消除上述担心、使实际空燃比高精度地接近于目标空燃比。上述反馈修正量周期性地反复增减的状态、即A/F反馈控制稳定了的状态时的 反馈修正量因燃料喷射阀16等的经年变化而其绝对值增大。并且,如果这样的经年变化 带来的修正量(经年变化修正量)的绝对值增大,则到A/F反馈控制稳定之前所需要的 时间变长,所以相对于运转状态的变化(例如节气门开度的变化),用来成为目标空燃比 的控制的响应性变差。所以,通过在发动机10的运转中将经年变化修正量作为学习值存 储、一边基于该学习值修正目标喷射量一边执行A/F反馈控制,实现用来成为目标空燃 比的控制的响应性提高。另外,如上述那样进行控制以将经年变化修正量作为学习值存储时的ECU30相 当于“学习值更新部”,实施A/F反馈控制时的ECU30相当于“反馈修正部”。此外,通过将上述学习值写入到EEPROM30C中,在发动机停止后也保持学习 值。由此,在下次使点火开关开启时也能够迅速地使实际空燃比接近于目标空燃比。图3表示更新存储上述学习值的学习映射表Mgl。该学习映射表Mgl存储在 EEPROM30C中,将发动机10的运转状态量划区为多个小区域而构成。S卩,按照运转状 态量(按照小区域)学习经年变化修正量。由此,学习对应于运转状态量的经年变化修正 量,所以与一概学习了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使实际空燃比接近于目标空燃比的精度。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使用发动机转速NE及进气压PM(发动机负荷)作为运 转状态量,将这两个参数NE、PM用等间隔划区。具体而言,将发动机转速NE设为 NEl NE9的9个划区,将进气压PM设为PMl PM9的9个划区。因而,将学习映 射表Mgl以等间隔划区为81个小区域。对各个小区域赋予区域号码“00” “08”等。并且,对于相同的组号码的 小区域存储更新相同的学习值而分组。在图3的例子中,学习映射表Mgl中的用粗线包 围的大区域表示小区域的组范围。换言之,学习映射表Mgl划区为9个大区域而构成。存储有目标喷射量的图2的映射表MQ如上所述,也可以说表示按各发动机转速 NE及进气压PM的目标空燃比。并且,在学习映射表Mgl中,将在映射表MQ中按照 NE、PM设定的目标空燃比相同的小区域彼此分组为大区域并复制学习值。换言之,映 射表MQ中的目标空燃比相同的范围(相同的空燃比范围)与学习映射表Mgl中的对应 于相同的大区域的范围(相同组范围)重复。另外,优选的是,在将映射表MQ及学习映射表Mgl划区为多个区域时进行划 区以使相同空燃比范围与相同组范围完全一致。但是,即使相同空燃比范围的边界与相 同组范围的边界不完全一致,也只要两范围的至少一部分重复就可以。此外,将学习映射表Mgl划区为多个区域以使两范围重复的结果是,在图3的 例子中多个大区域被以不等间隔划区,多个大区域被不规则地排列。例如,区域号码
“01”属于的组的NE范围(NE3 NE5)比区域号码“00”属于的组的NE范围(NEl NE2)大、比区域号码“02”属于的组的NE范围(NE6 NE9)小。此外,例如区域 号码“01”属于的组的PM范围(PMl PM3)与区域号码“06”属于的组的PM范围 (PM7 PM9)相等。此外,将学习映射表Mgl划区为多个区域以使相同空燃比范围与相同组范围重 复的结果是,在图3的例子中1个大区域被其他大区域分断为多个,在学习映射表Mgl上 离散地配置。例如,作为区域号码“00”属于的组的一部分、对应于PM5、NE3的小 区域被区域号码“03”属于的组从对应于PMl PM9、NEl NE2的小区域离散地配置。只要在将发动机10向市场出货前预先使发动机10运转而实施存储更新学习值的 试验、将通过该试验得到的目标空燃比相同的小区域分组而设定上述大区域的划区就可 以。或者,也可以通过上述试验将学习值相同的小区域分组、设定上述大区域的划区。 在这些设定中,分组后的多个小区域的学习值并不限定于严格相同,例如也可以将学习 值的存在范围按照预定范围划区、将成为该预定范围内的学习值的小区域彼此分组。ECU30的微型计算机如上所述,将A/F反馈控制稳定作为条件,将此时的经年 变化修正量(学习值)向学习映射表Mgl中的对应的小区域存储更新。并且,在这样对 某个小区域进行了学习时,实施将该更新后的学习值向其他小区域复制的处理。通过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学习映射表Mgl将发动机转速NE及进气压PM划 区为多个小区域而构成,并且将这些小区域划区为多个组而设定大区域。并且,进行分 组,以使映射表MQ中的相同空燃比范围与学习映射表Mgl中的相同组范围一致(或者 至少一部分重复)。换言之,将多个小区域分组,以使对应的大区域内的目标空燃比相 同。结果,将学习映射表Mgl异形划区,以使多个大区域的形状分别成为不同的形状。 并且,在1个小区域中学习值被存储更新的情况下,将该小区域的学习值向相同的大区 域内的其他小区域复制。因而,能够使EEPROM30C的存储容量比使存储容量确保学习映射表Mgl中的 小区域的数量的情况时少。由此,能够实现避免存储学习值的EEPROM30C的存储容量 增加以及避免CPU30d的运算负荷增大、和使实际空燃比与目标空燃比一致的控制的高精 度化的同时成立。此外,由于如上述那样复制学习值,所以能够减少映射表中的为未学习的小区 域的数量。由此,能够减少内燃机的运转状态从已学习的小区域向未学习的小区域变化 的机会,所以能够使相对于运转状态的变化的向燃料喷射阀16的指令信号的变化适当地 变化。即,由于能够避免喷射量控制变得不连续,所以能够实现驾驶性能的提高。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是在学习映射表Mgl上离散配置的区域彼此(例 如是区域号码“01”),也只要为大致相同(预定范围内)的目标空燃比,就将它们作为 1个大区域分组。由此,能够进一步促进大区域的范围变大。由此,能够进一步促进避 免EEPROM30C的存储容量增加及避免CPU30d的运算负荷增大、和控制精度提高的同时 成立,并且能够进一步促进减少作为未学习的大区域的数量而使驾驶性能提高。(第2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图3所示的学习映射表Mgl变更为图4所示的学习映射表 Mg2,在该学习映射表Mg2中,设定了以下说明的特定小区域及独立小区域。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使用发动机转速NE及进气压PM(发动机负荷)作为运转 状态量,将这两个参数NE、PM以等间隔分割。具体而言,使发动机转速NE为NEl NE9的9分割,使进气压PM为PMl PMlO的10分割。因而,学习映射表Mg2被以 等间隔分割为90个小区域。对各个小区域赋予区域号码“00” “08”、“A8”、“B8”等。这些区域 号码将第1位的组号码“0” “8”和第2位的属性号码“0”、“A”、“B”相组
合而构成。并且,对于相同的组号码的小区域存储更新相同的学习值而分组。在图4的 例子中,学习映射表Mg2中的用粗线包围的大区域表示小区域的组范围。换言之,学习 映射表Mg2分割为9个大区域而构成。属性号码“0”表示对应的小区域是通常小区域,属性号码“A”表示对应的小 区域是后述的特定小区域,属性号码“B”表示对应的小区域是后述的独立小区域。所谓通常小区域,是容许将其他小区域的学习值向自身复制、以及将自身的学 习值向其他小区域复制两者的区域。所谓特定小区域,是容许其他小区域的学习值向自 身复制、但禁止将自身的学习值向其他小区域复制的区域。所谓独立小区域,是全部禁 止将其他小区域的学习值向自身复制、以及将自身的学习值向其他小区域复制的区域。例如,在新存储或存储更新了通常小区域的学习值的情况下,将该通常小区域 的学习值向同一组内(同一大区域内)的其他小区域复制。但是,在其他小区域是独立 小区域的情况下禁止复制。在其他小区域是通常小区域或特定小区域的情况下许可上述 复制。此外,在新存储或存储更新了特定小区域或独立小区域的学习值的情况下,禁止 将该特定小区域或独立小区域的学习值向其他小区域复制。特定小区域是作为设想学习频率比通常小区域低的小区域而预先设定的区域, 在图4的例子中,将高负荷PM7、PM8、PM9且高旋转NE9的区域设定为特定小区域 A8。这样的高负荷高旋转的区域使用的频率极低,并且保持该区域的时间也极短。因 此,即使运转条件为该高负荷高旋转区域而学习,该学习值也可靠性较低。另外,作为特定小区域的另一例,可以举出将设想发挥发动机制动的小区域 (例如低负荷PMl且高旋转NE9的区域)、或者设想内燃机中的燃烧变得不稳定的小区域 (例如高负荷PM9且低旋转NEl的区域)设定为特定小区域的情况。关于它们的区域, 即使学习了,该学习值也可靠性较低。独立小区域是作为设想由驾驶者操作以使节气门阀13的开度为最大、内燃机的 输出为最大的小区域而预先设定的区域,是所谓WOT(Wide-OpenthiOttle)区域。在图4 的例子中,将高负荷PMlO的区域设定为独立小区域BO、B6、B7、B8。图5是表示ECU30的微型计算机进行的处理中的、在学习映射表Mg2中的某 个小区域中学习值被存储更新了的情况下的、实施向其他小区域的学习值的复制的处理 的步骤的流程图。如上所述,将A/F反馈控制稳定作为条件,将此时的经年变化修正值 (学习值)向学习映射表Mg2中的对应的小区域存储更新。在这样对某个小区域进行了 学习时,执行图5的处理。首先,在步骤SlO中,判断学习的小区域是否是特定小区域,在接着的步骤S20 中,判断学习的小区域是否是独立小区域。在判断特定小区域及独立小区域的哪个都不 是的情况下(S10:否且S20:否),在接着的步骤S30中,将与学习的小区域相同的大区域内的其他小区域中的、除了独立小区域以外的全部的小区域复制学习的小区域的学 习值。另一方面,在判断学习的小区域是特定小区域或独立小区域的情况下(S10 是或 S20是),不将学习值向其他小区域复制而结束图5的处理。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还发挥以下的效 果。即,将设想为可靠性较低的小区域预先设定为“特定小区域”,禁止从特定小区 域向其他小区域的学习值的复制。因此,能够避免大区域内的整体为可靠性较低的学习 值。但是,由于从其他小区域向特定小区域的学习值的复制许可,所以能够将特定小区 域迅速地成为已学习。在搭载在摩托车中的发动机10的情况下,与搭载在4轮机动车(自動4輪車) 中的发动机相比,具有发动机转速NE的最高值较高、旋转的起步(立6上力5 >9 )及停止 (立下较快的特性。S卩,发动机转速NE急剧地变化。因而,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 摩托车用发动机10的情况下,显著地存在设想可靠性较低的小区域(特定小区域)。因 此,根据将本发明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应用到摩托车用发动机10中的本实施方式,能够适 当地发挥如上述那样设置特定小区域带来的效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禁止从其他小区域向WOT区域(独立小区域)的学习 值的复制,并且也禁止从WOT区域向其他小区域的学习值的复制。因此,能够消除通过 将其他小区域的学习值向WOT区域复制而燃料喷射量不能成为最大的担心、以及通过从 WOT区域向其他小区域复制学习值而在其他小区域中燃料喷射量变得过大的担心。(第3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将学习映射表Mgl划区为小区域、将这些小区域分组 的结果是,学习映射表Mgl划区为多个大区域而构成。相对于此,在图6所示的本实施 方式中,取消划区为小区域的操作,划区为多个大区域以使对应的大区域内的目标空燃 比相同,构成学习映射表Mg3。另外,在想要设定上述第2实施方式所示的特定小区域 及独立小区域的情况下,只要在图6所示的学习映射表Mg3中将这些特定小区域及独立 小区域与大区域另外地设定就可以。根据以上,通过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另 外,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将1个大区域(例如“00”、“01”、“05”所示的大区域) 通过其他大区域分断为多个,在学习映射表Mg3上离散地配置。此外,在图6所示的例 子中,将多个大区域以不等间隔划区。(第4实施方式)在有关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学习映射表Mg3中,将1个大区域离散地配置,但 在图7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取消这样的离散配置的操作。但是,将多个大区域以不等 间隔划区,以使对应的大区域内的目标空燃比相同。另外,在想要设定上述第2实施方 式所示的特定小区域及独立小区域的情况下,只要在图7所示的学习映射表Mg4中与大 区域另外地设定这些特定小区域及独立小区域就可以。以上,通过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 到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第5实施方式)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新存储或存储更新了小区域的学习值的情况下,将与 该小区域的学习值(基准学习值)相同的值向同一组内(同一大区域内)的其他小区域复制。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预先设定的加权修正上述基准学习值,将该修正 后的值向其他小区域复制。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述修正的一形态的图,图8的纵轴表示图3的学习映 射表Mgl中的区域号码“01”的学习值,图8的横轴表示作为学习映射表Mgl的横轴 的进气压PM。此外,在图8的例子中,设想在图中的白色圆所示的学习值gla、g2a、 g3a、g5a存储在学习映射表Mgl中的状态下、PMl区域的学习值gla被更新为黑色圆所 示的学习值gib (基准学习值)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不是使其他小区域PM2、PM3、 PM5的学习值g2a、g3a、g5a也同样变化Δ Q而成为g2a'、g3a'、g5a',而是根据 对各个小区域设定的加权w2、W3、w5修正变化量AQ,使学习值g2a、g3a、g5a变化 该修正后的变化量。总之,在图8的例子中,不是将其他小区域PM2、PM3、PM5的学习值更新为 与基准学习值gib相同的值,而更新为将基准学习值gib基于加权w2、W3、w4修正后的 值。结果,成为同一组内的小区域存储不同值的学习值gib、g2b、g3b、g5b。另外,在 图8的例子中,小区域PM2、PM3、PM5各自的加权w2、w3、w5被设定为0.7、0.4、 0.0。因而,小区域PM5在学习前后为相同的值。另外,在复制目的地的小区域PM2、PM3、PM5是未学习的情况下,将与基准 学习值gib相同的值向复制目的地的小区域复制,在复制目的地的小区域PM2、PM3、 PM5是已学习的情况下,复制如上述那样基于加权w2、W3、w5将基准学习值gib修正 后的值。图8是设想各个学习值gla、g2a、g3a、g5a为相同的值的初始状态的一形态, 相对于此,图9是在各个学习值gla、g2a、g3a、g5a为不同的值的状况下、将PMl的区 域的学习值gla更新为基准学习值gib的情况下的一形态。在使PMl的区域的学习值更 新时的变化量是AQ的情况下,对AQ乘以预先设定的加权W2、W3、W5而修正,计算 各小区域PM2、PM3、PM5的更新变化量AQXW2、AQXW3、AQXW5。并且,对 各小区域PM2、PM3、PM5的g2b、g3b、g5b加上上述更新变化量,进行更新以成为学 习值 g2b、g3b、g5b。图10是图3所示的学习映射表Mgl的局部放大图,在括号内表示的数值表示按 照小区域预先设定的加权wl、w2、W3、W5。在图10的例子中,根据进气压PM而将 加权设定为不同的值。即,对于在同一组内进气压PM相同的小区域彼此,将加权设定 为相同的值。相对于此,在图11所示的变形例1中,对于在同一组内发动机转速NE相 同的小区域彼此,将加权设定为相同的值。并且,这些加权wl、w2、w3、w5的值越是 远离复制源的小区域(PM1、NE3)的区域设定为越小的值,使复制目的地中的基准学习 值gib的反映程度较低。此外,在图12所示的变形例2中,是即使为发动机转速NE或进气压PM相同的 小区域也容许将加权设定为不同的值的例子。但是,从复制源的小区域(PM1、NE3)到 复制目的地的小区域的学习映射表Mgl上的距离越远,将加权的值设定得越小,使复制 目的地中的基准学习值gib的反映程度较低。通过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不是如图8的标号g2b'、g3b'、g5b'所示那 样使与基准学习值gib相同的值向其他小区域复制,而是使其他小区域的学习值更新为对应于预先设定的加权的值,所以能够使复制目的地的学习值以高精度接近于最适当的值。(第6实施方式)在上述第5实施方式中,从复制源的小区域(PM1、NE3)到复制目的地的小区 域的距离越远,将加权的值设定得越小,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复制目的地的小 区域越是以下说明的“冲击(4 >〃々卜)”大的区域,将该复制目的地的加权设定得越 小。S卩,例如在低负荷低NE的小区域中,仅使学习值稍稍变化,发动机运转状态量 就较大地变化。相对于此,在高负荷高NE的小区域中,与低负荷低NE的小区域相比, 发动机运转状态量不会较大地变化。即,将因使学习值变化预定量而产生的发动机运转 状态量的变化定义为“冲击”,越是冲击大的区域使加权越小、降低基准学习值gib的 反映程度是本实施方式。例如,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例,可以举出在与上述第5实施方式同样地PM1、 NE3的区域的学习值gla被更新为基准学习值gib的情况下,小区域PM2、PM3看作是 比小区域PM5冲击大的区域,将小区域PM2、PM3的加权w2、w3设定为比PM5的加 权w5小的值。通过以上,根据越是冲击较大的区域越减小加权而降低基准学习值gib的反映 程度的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发动机的运转状态量急聚变化,能够提高车辆的驾驶性 能。(第7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作为使多个大区域的形状各自不同而划区的异形划区的例子, 利用图13 图16说明以与图3所示的学习映射表Mgl不同的形态异形划区的各种例子。图13所示的学习映射表Mg5被异形划区为实线所示的6个大区域“00” “05”。图中用虚线划区的各区域表示小区域。3个大区域“00”、“03”、“05”是 四边形,剩余的3个大区域“01”、“02”、“04”是六边形。此外,即使是相同的四 边形,大区域“00”和大区域“03”也使其形状不同。此外,即使是相同的六边形, 大区域“01”、“02”、“04”也使其形状不同。即,除了大区域“00”和“05”是 相同的形状以外,可以说其他的大区域都被划区为不同的形状(异形划区)。S卩,将学习映射表Mg5中的目标空燃比相同的区域分组时的各组的形状不会全 都以相同的形状规则整齐地排列,而分别以不同的形状不规则地排列。对应于该异形而 不规则的排列,将大区域异形划区。例如,在异形划区以使大区域内的目标空燃比相同 的结果是,包含在大区域“03”中的小区域03a与两个大区域“00”、“04”相邻。 或者,使大区域“03”的角部p3与大区域“04”的角部接触、但与大区域“00”的角 部不接触。图14所示的学习映射表Mg6是Mg5的变形例,是大区域“01”具有被其他大 区域“04”分断为多个而离散配置的小区域Ola的例子。例如,即使目标空燃比相同的 区域离散地分布,通过如上述小区域Ola那样离散配置,也能够进行分组以存储相同的学 习值。另外,表示小区域Olb以角部p5与小区域Olc接触的形态离散配置的例子。这样离散配置的小区域Ola、Olb与同一大区域01内的其他小区域(位于小区域Olb的左侧的13个小区域)相比学习频率较高,通过将由小区域Ola、Olb频繁得到的学 习值复制到13个其他小区域中,学习频率相对较低的其他小区域的学习值的更新频率增 大,能够减少未学习区域。图15所示的学习映射表Mg7是Mg5的变形例,是对于要求高精度的学习值的 区域增加了大区域的划区数的例子,具体而言,在NE = 3500 5500rpm、PM = 50 SOkPa的区域中增加了 4个大区域“06” “09”。另外,该学习映射表Mg7是设想 了排气量125cc的小型两轮车的映射表。追加的4个大区域“06” “09”设定得比 其他大区域小,在图15的例子中由1个小区域构成1个大区域。另外,由于对于怠速转速、低负荷的区域要求高精度的学习值的情况较多,所 以优选的是将对应于这样的怠速区域的大区域设定为比其他大区域小的形状(例如由1个 小区域构成)。此外,由于对于与空燃比较大地变化的区域对应的大区域也是要求高精度 的学习值的情况较多,所以优选的是,越是空燃比变化较大的区域,将对应的大区域的 形状设定得越小。图16所示的学习映射表Mg7是Mg5的变形例,不变更大区域的划区数而增加了 小区域的划区数。通过这样增加小区域的划区数,能够如单点划线圆所示的部分那样将 大区域的形状细致地设定,能够提高大区域的形状设定自由度,所以能够提高学习值的 精度,能够提高空燃比的控制性。但是,由于不需要使大区域的划区数增加,所以能够 同时实现达到避免存储学习值的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增加以及避免存储更新学习值的处理 等的运算负荷增大、与空燃比的控制性提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想为小型两轮车,但如果是大型两轮车及四轮机动车 也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第8实施方式)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1个小区域中存储更新了学习值的情况下,对与该小 区域相同的大区域内的其他小区域复制而变更学习值,但对于其他大区域不变更学习 值。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1个小区域中存储更新了学习值的情况下,不仅是 与该小区域相同的大区域内的其他小区域,使其他大区域内的学习值也变更(修正)。使用图17所示的学习映射表Mg9具体地说明。例如,在对大区域“01”内的 用标号Old表示的小区域更新了学习值的情况下,将小区域Old的学习值向大区域“01” 内的所有的小区域复制,并且对其他大区域“00”、“02” “08”中的预先指定的大 区域“07”、“08”、或所有的大区域“00”、“02” “08”修正学习值。或者, 也可以将大区域“01”与“07”、“08”预先建立关联,在存储更新了大区域“01” 的学习值的情况下仅修正建立了关联的大区域“07”、“08”。接着,对实施上述修正时的修正量进行说明。例如,在小区域Old的学习前的 值是A、学习后的值是B的情况下,小区域Old的学习值的变化量A-B越大,使其他大 区域“00”、“02” “08”的修正量越大。例如,计算大区域“01”中的变化率(A-B)/A,对其他大区域“07”、“08” 的已有的学习值乘以上述变化率进行修正。或者,也可以按照其他大区域“07”、 “08”设定加权,对已有的学习值乘以上述变化率及加权而进行修正。或者,计算大区
域“01”中的变化量(A-B),对其他大区域“07”、“08”的已有的学习值加上上述变化量而进行修正。或者,也可以按照其他大区域“07”、“08”设定加权,将对上述变 化量乘以加权而得到的值加上已有的学习值而进行修正。由此,小区域Old的学习值的 变化量A-B越大,其他大区域“00”、“02” “08”的修正量越大。进而,关于上述修正量,使得其他大区域“07”、“08”越从存储更新后的大 区域“01”远离,则使对其他大区域“07”、“08”的修正量越小。例如在存储更新 了小区域Old的学习值的情况下,离开对应于该小区域Old的大区域“01”的距离,大 区域“08”比“07”更远(远离)。在此情况下,通过将例如对大区域“08”的上述 加权设定得比对“07”的加权小,使大区域“08”的修正量或修正比例比“07”小。这里,由于多个大区域的学习值彼此很具有相关性,所以例如在使大区域 “01”的学习值增加的情况下使其他大区域“00”、“02” “08”的学习值也增加
较妥当的情况较多。例如,在向燃料箱补给的燃料的性状与残存燃料的性状不同的情况 下,在所有的大区域“00” “08”中使学习值增加或减少是妥当的。鉴于这一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1个大区域“01”中存储更新了学习值的情况下,根据该存储更新 后的学习值修正其他大区域“00”、“02” “08”的学习值,所以对于没有学习的其 他大区域的学习值,也能够成为符合车辆的特性的最适当的值。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在其他区域“00”、“02” “08”是未学习的 情况下,能够修正该未学习大区域“00”、“02” “08”的学习初始值而为已学习, 所以能够较早地消除未学习的大区域“00”、“02” “08”。由此,能够减小当运 转状态从已学习的大区域向未学习大区域变化时驾驶性能急剧地变化等的风险。由此, 能够使学习值变得最适当以提高驾驶性能。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存储更新带来的学习值的变化量A-B越大使对其 他区域的修正量越大,所以能够促进使其他大区域的学习值接近于最适当的值。此外, 其他大区域“07”、“08”离开存储更新后的大区域“01”越远,使对其他大区域
“07”、“08”的修正量越小,所以能够抑制将其他大区域“07”、“08”的学习值过 度地修正,促进使各自的学习值接近于符合车辆的特性的最适当的值。(第8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实施上述第8实施方式时,也可以将学习值的变化量在预定量以上作为条件 而修正其他大区域的学习值。例如,在将小区域Old的学习值存储更新了的情况下, 如果小区域Old的学习值的变化量A-B是不到预先设定的预定量,则禁止对其他大区域
“00”、“02” “08”实施上述修正。另一方面,如果上述变化量A-B是预定量以 上,则许可对其他大区域“00”、“02” “08”实施上述修正。这里,在燃料性状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在所有的大区域“00” “08”中使学习 值变化是妥当的,但如果存储更新带来的学习值的变化量不到预定量,则燃料性状不急 剧变化的可能性较高。在本变形例中,由于将学习值的变化量A-B是预定量以上作为条 件修正其他大区域“00”、“02” “08”的学习值,所以能够避免在燃料性状不急剧 变化的情况等、不需要修正的情况下也将其他大区域“00”、“02” “08”的学习值 修正。(其他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记载内容,也可以如以下这样变更而实施。此外,也可以将各实施方式的特征结构分别任意地组合。也可以是,在使用存储在上述各个学习映射表Mgl Mg9中的学习值(经年变 化修正量)来修正目标喷射量时,在当前时点下的发动机运转状态处于学习映射表中的 多个小区域(或大区域)的边界附近的情况下,使用对应于当前时点下的发动机运转状态 的区域的学习值、和相邻的区域的学习值进行线性插值,使用通过该线性插值得到的值 来修正目标喷射量。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将独立小区域分组为通常小区域,使独立小区域包含 在大区域中,但也可以将学习映射表Mgl构成为,使独立小区域从大区域脱离。在基于发动机转速NE及发动机负荷计算燃料的目标喷射量时,在上述第1实施 方式中,作为表示发动机负荷的参数而使用进气压PMl。换言之,根据进气压PMl推测 与发动机负荷有相关的进气量,使用推测出的进气量计算目标喷射量。对此,也可以使 用节气门开度传感器14得到的节气门开度、或使用根据节气门开度推测出的进气量计算 出目标喷射量。此情况下的学习映射表也可以将发动机转速NE及节气门开度划区为多 个区域而构成。此外,也可以设置检测进气量(质量)的空气流量计27(参照图1),使用由空气 流量计27检测到的进气量计算目标喷射量。此情况下的学习映射表也可以将发动机转速 NE及进气量划区为多个区域而构成。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发动机10的运转状态量而采用发动机转速NE及发 动机负荷(进气压PM),将这些NE、PM划区为多个而构成学习映射表Mgl Mg4,但 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将发动机冷却水温度TW加上NE、PM而构成学习映射 表,以使其成为将这些NE、PM、TW分别划区为多个而构成的3维映射表。在此情况 下,也要求将大区域划区(或将小区域分组)以使同一大区域内的目标空燃比相同。在上述第5及第6实施方式中,将加权限制为0以上1以下的值,设定为,使复 制目的地学习值的变化量比复制源学习值的变化量ΔQ少,但也可以将加权设定为1以上 的值。此外,也可以将加权设定为不到0的值(负值),使复制目的地学习值向与复制源 学习值的增加减少相反方向增加减少。在上述第5及第6实施方式中,也优选的是,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同样设定“通 常小区域”、“特定小区域”、“独立小区域”。即,在通常小区域中,容许将其他小 区域的学习值基于加权w修正而向自身复制、以及将自身的学习值基于加权w修正而向 其他小区域复制两者。此外,在特定小区域中,容许将其他小区域的学习值基于加权W 修正而向自身复制,但禁止将自身的学习值基于加权W修正而向其他小区域复制。此 外,在独立小区域中,全部禁止将其他小区域的学习值基于加权W修正而向自身复制、 以及将自身的学习值基于加权W修正而向其他小区域复制。在上述各学习映射表Mgl Mg9中,将学习区域的外缘设定为四边形,但如图 16中双点划线所示,也可以异形划区而设定大区域,以使学习区域的外缘成为六边形以 上的多边形。本发明并不限于异形划区以使学习映射表中的多个大区域都为不同的形状,只 要至少1个大区域为与其他区域不同的形状就可以。但是,需要同一大区域内的目标空 燃比大致相同(规定范围内)。
在上述第8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预先设定预测为学习频率较高的大区域(例如 “01”),将存储更新该大区域“01”的学习值作为条件,许可其他大区域“00”、 “02” “08”的修正,在所设定的大区域“01”以外的大区域(例如“08” )的学 习值被存储更新了的情况下,禁止修正其他大区域“00” “07”的学习值。
权利要求
1.一种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反馈修正部,基于排气中的氧浓度修正空燃比控制指令值,该空燃比控制指令值被 向控制内燃机的实际空燃比的执行元件输出;以及学习值更新部,使上述反馈修正部的修正量作为学习值,与上述内燃机的运转状态 量建立关联地存储更新到学习映射表中;上述学习映射表将上述运转状态量划区为多个大区域而构成,并且进行使多个上述 大区域中的至少1个大区域的形状与其他大区域的形状不同地划区的异形划区,以使对 应的大区域内的目标空燃比在预定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行上述异形划区,以使得 存在作为将上述大区域进一步划区为多个的小区域的、与不同的两个大区域相邻的小区 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行上述异形划区,以使得存 在作为将上述大区域进一步划区为多个的小区域的、与不同的4个以上的大区域相邻的 小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行上述异形划区,以使预定 的大区域的角部中的位于上述学习映射表的外缘以外的角部仅与其他大区域的1个角部 相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行上述异形划区,以使得存 在具有6个以上角部的多边形的大区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学习映射表将上述大区域进一步划区为多个小区域而构成,并且构成为,使上 述小区域的各个存储有上述学习值;在1个小区域中存储更新了上述学习值的情况下,将该小区域的学习值向同一大区 域内的其他小区域复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多个上述小区域中的预先 设定的特定小区域,许可从与上述特定小区域相同大区域内的其他小区域向上述特定小 区域的学习值的复制,并禁止从上述特定小区域向上述其他小区域的学习值的复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学习频率比上述其他小区域 低的小区域设定为上述特定小区域。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多个上述小区域中的预 先设定的独立小区域,禁止从与上述独立小区域相同大区域内的其他小区域向上述独立 小区域的学习值的复制,并且也禁止从上述独立小区域向上述其他小区域的学习值的复 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设想由驾驶者操作以使上 述内燃机的输出为最大的小区域设定为上述独立小区域。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学习映射表将上述大区域进一步划区为多个小区域而构成,并且构成为,使上 述小区域的各个存储有上述学习值;在1个小区域中存储更新了上述学习值的情况下,将该小区域的学习值向同一大区域内的其他小区域基于预先设定的加权修正并复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复制目的地的小区域越是远 离复制源的小区域,将该复制目的地的上述加权设定得越小。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复制目的地的小区域越是由 使上述学习值变化带来的上述运转状态量的变化较大的区域,将该复制目的地的上述加 权设定得越小。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多个上述小区域中的预 先设定的特定小区域,许可从与上述特定小区域相同大区域内的其他小区域向上述特定 小区域进行上述修正并复制,并禁止从上述特定小区域向上述其他小区域进行上述修正 并复制。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多个上述小区域中的预 先设定的独立小区域,禁止从与上述独立小区域相同大区域内的其他小区域向上述独立 小区域进行上述修正并复制、并禁止从上述独立小区域向上述其他小区域进行上述修正 并复制。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1个上述大区域中存储更 新了上述学习值的情况下,根据该存储更新后的学习值修正其他大区域的学习值。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由存储更新带来的学习值 的变化量在预定量以上作为条件,修正其他大区域的学习值。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存储更新带来的学习值的 变化量越大,使对其他大区域的修正量越大。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其他大区域越是远离存 储更新后的大区域,使对其他大区域的修正量越小。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上述大区域将上述运转 状态量以不等间隔划区而设定。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上述大区域中的至少1 个大区域被其他大区域分断为多个,在上述学习映射表上被离散地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具备基于排气中的氧浓度修正向控制发动机的实际空燃比的燃料喷射阀的执行元件输出的控制指令值的反馈修正部,和将反馈修正部的修正量作为学习值、与运转状态量建立关联而存储更新到学习映射表(Mg1)中的学习值更新部,学习映射表(Mg1)将运转状态量划区为多个大区域而构成,并且进行划区以使对应的大区域内的目标空燃比相同。
文档编号F02D41/14GK102011654SQ201010274700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日
发明者永田孝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电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