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3954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摩托车发动机化油器上可控的怠速量孔,更具体地 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摩托车发动机上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摩托车采用的是化油器发动机。化油器发动机在启动及怠速阶 段,进气冲程内活塞下行使进气道内产生真空度,新鲜空气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通过怠速 空气量孔和柱塞缺口被吸入,汽油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通过怠速量孔内孔被吸入,与怠速 空气量孔中的空气在泡沫孔的作用下进行混合雾化,形成可燃混合气,并通过化油器上的 混合气出口进入进气道。混合气的浓度取决于怠速量孔内孔的直径,燃油的雾化取决于气 温与泡沫孔的数量和大小。而混合气的浓度与燃油雾化直接决定了发动机的启动性能。传统化油器只有一个固定大小的怠速量孔内孔,为保证一定的启动性能和怠速稳 定性,孔的直径一般较大。但发动机的启动性能和怠速效果与气温密切相关,因此单一的怠 速量孔内孔直径难以适应温度变化,所以传统化油器装备了复杂且调节效果粗放的手动加 浓装置。其中,怠速调整螺钉用以调整混合气浓度,怠速空气螺钉用于调整空气流量,手动 阻风门用于冷启动临时加浓。这样的装置虽然可以大大改善发动机的启动性能,但却导致 发动机怠速过程中,混合气整体偏浓,这使得发动机燃油消耗率增加,且燃油燃烧不充分, 排气污染严重。同时复杂的手动调整装置也使得调整过程复杂,难以掌握。另外,发动机 熄火时,曲轴因惯性继续旋转,进气道仍然存在真空度,仍然有燃油从怠速量孔被吸入发动 机,这些燃油会因没有点火能量而无法燃烧做功,白白被浪费掉。经专利文献检索,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750061,公告日2006.1.4,申请号 200420051383,申请日2004. 05. 30,申请人乐清市华阳化油器有限公司,名称为“一种加强 启动的摩托车化油器”,该申请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启动加浓孔,虽然能在启动瞬间提供加浓 混合气,但限于结构固定,加浓效果并不可调,这使其对气温的适应性有限,在温度有利于 启动的情况下依然对混合气加浓,这甚至会使启动性能恶化。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 实现过油有效截面积自动调节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化油器怠 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包括电控部分和机械部分。所述的机械部分包括怠速量孔、锥形针、直 线步进电机推杆和直线步进电机。直线步进电机固定连接在浮子室底壳的底端面上,直线步进电机输出轴向上穿过 浮子室底壳,直线步进电机输出轴与直线步进电机推杆的杆部传动螺纹连接,直线步进电 机推杆的顶端与锥形针底部螺纹连接。怠速量孔通过外螺纹连接在化油器机体中凸台的螺 纹孔中。直线步进电机输出轴的中轴线、直线步进电机推杆的中轴线、怠速量孔的中轴线和锥形针的中轴线共线。直线步进电机的接线端与电控部分电线连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怠速量孔是由泡沫管、锥孔体与主油井筒依次加工成一体,在 泡沫管、锥孔体与主油井筒的中轴线上分别加工有混合气孔、锥孔与主油井,混合气孔、锥 孔与主油井依次连通,锥孔上端的直径与混合气孔的直径相同,锥孔下端的直径小于主油 井的直径。在泡沫管的上端沿轴向加工3至5层径向的和混合气孔连通的泡沫孔,每层的泡 沫孔在圆周面上均布,数量为2至4个。泡沫孔的直径为0. 4至0. 6mm ;所述的锥形针加工 有和怠速量孔上的锥孔同锥度的光滑锥面,锥形针的锥度为5至10度,锥形针底端最大直 径与锥孔最大端直径相同,在锥形针底面沿锥形针对称轴线向上加工有用于和直线步进电 机推杆连接的螺纹孔;所述的直线步进电机推杆顶端加工有和锥形针底面连接的螺纹,直 线步进电机推杆的杆部加工有将直线步进电机转动变为直线步进电机推杆直线移动的传 动螺纹;所述的电控部分包括有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单元、电子控制单元、驱动单元、位置 开关、启动开关和点火开关。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依次电 线连接,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直线步进电机的输入端电线连接,启动开关、点火开关与位置 开关分别和电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线连接。所述的模数转换单元主要由型号为ADC0804 的芯片U3组成。电子控制单元主要由型号为AT89S51的单片机U2组成。驱动单元主要由 型号为L298N的芯片U7组成;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 依次电线连接,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直线步进电机的输入端电线连接是指温度传感器的 输出端通过三针插座J8和型号为ADC0804的芯片U3的输入引脚VI N+电线连接。型号为 ADC0804的芯片U3的输入引脚CLKIN经过型号为74LS74的芯片U6B与型号为74LS74的芯 片U6A和型号为AT89S51单片机U2的输出引脚ALE电线连接,型号为ADC0804的芯片U 3 的输出引脚DB0 DB7和型号为AT89S51的单片机U2的输入引脚P0. 0 P0. 7电线连接。 型号为AT89S51的单片机U2的输出引脚P1. 0 P1. 3和型号为ULN2003A的芯片U1的输入 引脚1B 4B电线连接,型号为ULN2003A的芯片U1的输出引脚1C 4C和型号为L298N的 芯片U7的输入引脚mi IN4电线连接,型号为L298N的芯片U7的输出引脚0UT1 0UT4 和四组整流二极管电线连接后再和直线步进电机电线连接;所述的启动开关、点火开关与 位置开关分别和电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线连接是指点火开关和型号为AT89S51的单片 机U2的引脚P2. 1电线连接。启动开关和型号为AT89S51的单片机U2的引脚P2. 2电线连 接。位置开关和型号为AT89S51的单片机U2的引脚P2. 3电线连接;所述的型号为L298N 的芯片U7的输出引脚0UT1 0UT4和四组整流二极管电线连接后再和直线步进电机电线 连接是指型号为L298N的芯片U7的输出引脚0UT1和整流二极管D3与整流二极管D5电 线连接,再通过四针插座J6的1号接线端与直线步进电机电线连接。型号为L298N的芯片 U7的输出引脚0UT2和整流二极管D4与整流二极管D6电线连接,再通过四针插座J6的2 号接线端与直线步进电机。电线连接。型号为L298N的芯片U7的输出引脚0UT3和整流二 极管D1与整流二极管D7电线连接,再通过四针插座J6的3号接线端与直线步进电机。电 线连接。型号为L298N的芯片U7的输出引脚0UT4和整流二极管D2与整流二极管D8电线 连接,再通过四针插座J6的4号接线端与直线步进电机。电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可以实现过油有效截面积的 自动调节,保证最佳的启动稳定性,减轻驾驶员工作量,并最大限度的降低混合气浓度,减少燃油消耗。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在发动机熄火时,可以将实现 过油有效截面积的怠速量孔上的锥孔与锥形针之间的空隙调整为零,避免因发动机惯性进 气造成的混合气的浪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中怠速量孔、锥形针、直 线步进电机推杆和直线步进电机在化油器机体上位置关系主视图上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中怠速量孔结构件主视 图上的全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中锥形针结构件主视图 上的全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中直线步进电机推杆结 构件的主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调试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中直线步进电机试验 电路的电原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在发动机上工作电路的 电原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中电控部分的结构与工 作流程示意框图;图中1.怠速量孔,2.锥形针,3.直线步进电机推杆,4.浮子室底壳,5.直线步 进电机,6.化油器机体,7.怠速空气量孔,8.燃油,9.螺栓,10.位置开关,11.混合气出 口,12.进气道,13.泡沫管,14.泡沫孔,15.锥孔,16.外螺纹,17,主油井,18.主油井筒, 19.锥孔体,20.混合气孔,21.凸台,Cl C14.电容,Rl R10.电阻,Ul. ULN2003A芯 片,U2. AT89S51 单片机,U3. ADC0804 芯片,U4. 7808 芯片,U5. 7805 芯片,U6A. 74LS74 芯片, U6B. 74LS74 芯片,U7. L298N 芯片,U8 U10. 74LS273 芯片,Ll L3.数码管,X1、X2.晶体 振荡器,Jl J4、J7.两针插座,J5、J6、J9.四针插座,J8、Jll.三针插座,J10.十针双排 插座,J12.插座,Bl B4.按键,D1-D8.整流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技术的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该 种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气温的改变自动调整怠速量孔中的(锥孔15与 锥形针2之间的空隙)过油有效截面积,在保证顺利启动并平稳怠速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混 合气浓度,降低怠速油耗。并且在发动机关闭时将(锥孔15与锥形针2之间的空隙)过油 有效截面积调整为零,防止因发动机惯性进气造成燃油的浪费。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是由机械部分和电控 两部分组成。机械部分包括有怠速量孔1、锥形针2、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和直线步进电机5。直线步进电机5采用螺栓9固定连接在浮子室底壳4的底端面上,直线步进电机 5的输出轴向上穿过浮子室底壳4,直线步进电机5的输出轴与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的杆部 是由传动螺纹连接,即当直线步进电机5的输出轴转动时,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沿着直线步 进电机5输出轴的或自身的轴线上、下移动。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的顶端与锥形针2底部 为螺纹连接。怠速量孔1通过外螺纹16连接在化油器机体6的凸台21的内螺纹孔中。直 线步进电机5输出轴的中轴线、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的中轴线、怠速量孔1的中轴线和锥形 针2的中轴线共处在同一条垂直线上。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顶端的锥形针2经过怠速量孔 1上的主油井17插入怠速量孔1上的锥孔15内,当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在直线步进电机5 输出轴的驱动下上、下移动时,锥形针2与锥孔15之间或相接触而没有间隙,或离开而在两 者之间留有间隙形成过油有效截面积。直线步进电机5的接线端与电控部分中的驱动单元 的输出端电线连接。直线步进电机5选用35系列至57系列,以保证输出的力足够与电机 体积大小合适。参阅图2,所述的怠速量孔1是由泡沫管13、锥孔体19与主油井筒18依次连成一 体,怠速量孔1外形像是一根阶梯轴,采用黄铜材料将三部分制成一体。然后在主油井筒 18、锥孔体19与泡沫管13的中轴线上分别加工有主油井17、锥孔15与混合气孔20,主油 井17、锥孔15与混合气孔20依次连通,锥孔15与锥形针2配合使用,锥孔15的锥度为5 至10度之间,锥孔15上端的直径与混合气孔20的直径相同,锥孔15下端的直径小于主油 井17的直径。主油井17的作用一是容纳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和锥形针2,二是主油井17 与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和锥形针2之间的间隙作为通过燃油8的通道。主油井筒18的外 圆周面的上端加工有用于和化油器机体6的凸台21相连接的外螺纹16。在泡沫管13的上 端沿轴向加工3至5层径向和混合气孔20连通的泡沫孔14,每层的泡沫孔14在圆周面上 均布,数量为2至4个,泡沫孔14的直径为0. 4至0. 6mm。怠速量孔1通过外螺纹16连接 在化油器机体6的凸台21上后,泡沫管13上端的3至5层的泡沫孔14应全部位于燃油8 的油面上方。泡沫孔14作用是空气流过泡沫孔14时将进入混合气孔20内的燃油吹散,将 燃油8雾化形成混合气。参阅图3,锥形针2的外锥面加工成和怠速量孔1上的锥孔15同锥度的光滑锥面, 其锥度为5至10度之间。锥形针2底端最大直径与锥孔15最大端直径相同。在锥形针2 针尖穿过锥孔15小端时,过油有效截面积取决于锥形针2与锥孔15的最小空隙,当锥形针 2收回时,过油有效截面积取决于锥孔15最小端直径。在锥形针2底面沿锥形针2的对称 轴线向上加工有螺纹孔,用于与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进行螺纹连接。参阅图4,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顶端(即小直径端)加工有与锥形针2底部配装的 螺纹,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杆部(即大直径部分)加工有将直线步进电机5转动变为直线 步进电机推杆3直线移动的传动螺纹。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的电控部分主要由温 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单元、电子控制单元、驱动单元、位置开关10、启动开关和点火开关组 成。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依次电线连接。位置开关10的 静触点固定在直线步进电机5的下底面,位置开关10的动触点固定在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 上,位置开关10静触点和动触点的位置在装配时准确定位,保证锥形针2刚好到位(将锥孔15与锥形针2之间的空隙即过油有效截面积调整为零)。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化油器进气道前端内壁上,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气温信号经模数转换单元后传给电子控制单元。由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气温选择最佳过油有效截面积,即控 制直线步进电机5使锥形针2上下移动完成怠速量孔1上的锥孔15与锥形针2之间的空 隙调整实现选择最佳过油有效截面积。电子控制单元预先存有温度和怠速量孔1上的锥孔 15与锥形针2之间的空隙最佳关系的实验数据,根据输入数据选择锥孔15与锥形针2之间 的最佳空隙并控制直线步进电机5改变锥形针2位置,以获得最佳的怠速量孔1上的锥孔 15与锥形针2之间的空隙与怠速混合气浓度。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采用模拟输出钼热电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是中低温区 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中等线性度。其中钼热 电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所述的模数转换单元包括型号为ADC0804的芯片U3,型号为 ADC0804的芯片U3为单路8位模数转换芯片,需要外部时钟,通过型号为AT89S51的单片 机U2的ALE输出经过四分频获得(晶振取12MHZ时)。参阅图6,电子控制单元包括型号 为AT89S51的单片机U2、相应的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驱动单元包括型号为L298N的芯片 U7,驱动电源电压有5V、8V和12V可选,驱动单元输出端加上四组八个整流二极管起保护作 用,控制两相或四相的直线步进电机5。驱动单元在电路中设计有两种驱动方式可选分别 是型号为L298N的芯片与型号为ULN2003A的芯片组成驱动单元和单独由型号为ULN2003A 的达林顿管驱动,当所需功率较大,则选用型号为ULN2003A的芯片加型号为L298N的芯片 驱动,亦可直接用型号为L298N的芯片来驱动。型号为AT89S51的单片机U2工作电源与型 号为L298N的芯片U7电源处分别并接一组滤波电容(可以采用100微法电解电容也可以 采用型号为104的瓷片电容)。点火开关通过三针插座Jll和AT89S51单片机U2的P2. 1引脚电线连接。启动开 关通过三针插座Jll和AT89S51单片机U2的P2. 2引脚电线连接。位置开关10通过三针 插座Jll和AT89S51单片机U2的P2. 3引脚电线连接。模数转换单元中型号为ADC0804的 芯片U3的输入引脚CLKIN经过型号为74LS74的芯片U6B与型号为74LS74的芯片U6A和 AT89S51单片机U2的输出引脚ALE电线连接(型号为ADC0804的芯片U3的输入引脚CLK IN和型号为74LS74的芯片TOB的输出引脚Q电线连接,型号为74LS74的芯片TOB的输入 引脚CLK和型号为74LS74的芯片U6A的输出引脚Q电线连接,型号为74LS74的芯片U6A 的输入引脚CLK和AT89S51单片机U2的输出引脚ALE电线连接),即ADC0804所需时钟信 号由AT89S51单片机U2的输出引脚ALE输出经过74LS74芯片U6A与74LS74芯片U6B四 分频后通过输入引脚CLKIN得到。温度传感器输出端通过三针插座J8和ADC0804芯片U3 的输入引脚VI N+电线连接,采集当前温度t并变换为模拟电压信号V,通过VIN+引脚输入 到ADC0804芯片U3,ADC0804芯片U3的输出引脚DBO DB7和AT89S51单片机U2的输入 引脚P0. 0 P0. 7电线连接,经ADC0804芯片U3转换后的数字电压信号通过8个输出引脚 DBO DB7输出后进入AT89S51单片机U2的8个输入引脚P0. 0 P0. 7。由此数字电压的 大小,通过查表程序找到当前温度所对应锥孔15与锥形针2之间的最佳空隙来决定直线步 进电机5的行程,其中此表的数据为通过实验测得的启动数据。之后每隔0. 5秒检测一次 当前温度,进行实时调整直到启动开关断开。型号为AT89S51的单片机U2的4个输出引脚 Pl. 0 Pl. 3和型号为ULN2003A的芯片Ul的4个输入引脚IB 4B电线连接,即驱动信号通过型号为AT89S51单片机U2的4个输出引脚P1. 0 P1. 3输出到型号为ULN2003A芯片 的4个输入引脚1B 4B。型号为ULN2003A的芯片U1的4个输出引脚1C 4C通过四针 插座J 5与四针插座J9依次和型号为L298N的芯片U7的4个输入引脚1附 IN4电线连 接(1C和IN1、2C和IN2、3C和IN3、4C和IN4电线连接),型号为L298N的芯片U7的4个输 出引脚0UT1 0UT4和四组八个整流二极管电线连接后通过四针插座J6和直线步进电机 5电线连接,即型号为L298N的芯片U7的输出引脚0UT1和整流二极管D3与整流二极管D5 电线连接,再通过四针插座J6的1号接线端与直线步进电机5电线连接,型号为L298N的 芯片U7的输出引脚0UT2和整流二极管D4与整流二极管D6电线连接,再通过四针插座J6 的2号接线端与直线步进电机5电线连接,型号为L298N的芯片U7的输出引脚0UT3和整 流二极管D1与整流二极管D7电线连接,再通过四针插座J6的3号接线端与直线步进电机 5电线连接,型号为L298N的芯片U7的输出引脚0UT4和整流二极管D2与整流二极管D8电 线连接,再通过四针插座J6的4号接线端与直线步进电机5电线连接。整流二极管D3与 整流二极管D5、整流二极管D4与整流二极管D6、整流二极管D1与整流二极管D7和整流二 极管D2与整流二极管D8中每一组两个整流二极管是串联连接,四组之间是并联连接,型号 为L298N的芯片U7的4个输出引脚0UT1 0UT4和每一组整流二极管的连接点是在两个 相连接的整流二极管之间。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的调试过程参阅图5,在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正式使用前必须对它进行调试,先要将 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安装在发动机上,然后进行相关的发动机实验1.将发动机置于最低的工作环境温度中,先使锥形针2伸长到最上端位置,完全 封闭锥孔15即将锥孔15与锥形针2之间的空隙调整为零(位置开关10静触点和动触点接 触,将信号发给单片机),读取数码管记下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的绝对位置作为初始位置。 之后逐渐改变锥形针2的位置,直到发动机能够顺利启动。记下发动机可以顺利启动时锥 形针2的极限位置,相减得到发动机可以顺利启动的锥形针2的相对位置。2.改变发动机所在的环境温度,重复上述操作,测得不同温度下发动机顺利启动 的锥形针2的相对位置,作为启动数据。3.在上述试验中,当发动机顺利启动并处于怠速工况下时,控制锥形针2位置减 小锥孔15与锥形针2之间的空隙(过油有效截面积)直到发动机熄火,记下发动机能够平 稳怠速的锥形针2极限位置,作为怠速数据。4.将上述实验所得数据分为启动数据和怠速数据,输入到图5所示的调试化油器 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中直线步进电机5的试验电路中的单片机里,供化油器怠速量孔电 子控制装置以后正常工作使用。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1.在发动机启动前,首先打开单片机电源开关,而后接通点火电路电源,此时电源 开关的信号输入单片机,控制直线步进电机5用锥形针2将锥孔15全部封死(利用位置开 关保证位置),以矫正极限位置。当发动机启动时,启动开关信号输入单片机,单片机根据温 度传感器输入的温度信号,在启动数据中找出最佳的锥形针2位置,控制直线步进电机5完 成调整。之后每隔0. 5秒检测一次温度信号并进行相应调整,直到启动开关断开。2.当启动开关断开时,启动开关信号输入单片机,单片机接受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在怠速数据中找出最佳的锥形针2位置,控制直线步进电机5完成调整。之后每隔 0. 5秒检测一次温度信号并进行相应调整,维持怠速的稳定。3.当发动机由怠速工况熄火时,点火电路电源开关信号传给单片机,单片机控制直线步进电机5将锥形针2伸到最远(利用位置开关保证位置),将怠速量孔1上的锥孔 15全部封死,防止因发动机惯性进气造成燃油8的浪费。4.当发动机熄火后,可断开单片机电源。(注在节能车上,单片机使用单独电源开关,在摩托车上,此开关与车辆附件使用同一电源开关)。
权利要求一种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包括有电控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还包括机械部分,所述的机械部分包括怠速量孔(1)、锥形针(2)、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和直线步进电机(5);直线步进电机(5)固定连接在浮子室底壳(4)的底端面上,直线步进电机(5)输出轴向上穿过浮子室底壳(4),直线步进电机(5)输出轴与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的杆部传动螺纹连接,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的顶端与锥形针(2)底部螺纹连接,怠速量孔(1)通过外螺纹(16)连接在化油器机体(6)中凸台(21)的螺纹孔中,直线步进电机(5)输出轴的中轴线、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的中轴线、怠速量孔(1)的中轴线和锥形针(2)的中轴线共线,直线步进电机(5)的接线端与电控部分电线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怠速量 孔(1)是由泡沫管(13)、锥孔体(19)与主油井筒(18)依次加工成一体,在泡沫管(13)、 锥孔体(19)与主油井筒(18)的中轴线上分别加工有混合气孔(20)、锥孔(15)与主油井 (17),混合气孔(20)、锥孔(15)与主油井(17)依次连通,锥孔(15)上端的直径与混合气孔 (20)的直径相同,锥孔(15)下端的直径小于主油井(17)的直径,在泡沫管(13)的上端沿 轴向加工3至5层径向的和混合气孔(20)连通的泡沫孔(14),每层的泡沫孔(14)在圆周 面上均布,数量为2至4个,泡沫孔(14)的直径为0. 4至0. 6mm。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针 (2)加工有和怠速量孔(1)上的锥孔(15)同锥度的光滑锥面,锥形针(2)的锥度为5至10 度,锥形针(2)底端最大直径与锥孔(15)最大端直径相同,在锥形针(2)底面沿锥形针(2) 对称轴线向上加工有用于和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连接的螺纹孔。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步 进电机推杆(3)顶端加工有和锥形针(2)底面连接的螺纹,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的杆部 加工有将直线步进电机(5)转动变为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直线移动的传动螺纹。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控部 分包括有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单元、电子控制单元、驱动单元、位置开关(10)、启动开关和 点火开关;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依次电线连接,驱动单元的输出 端与直线步进电机(5)的输入端电线连接,启动开关、点火开关与位置开关(10)分别和电 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线连接;所述的模数转换单元主要由型号为ADC0804的芯片U3组成,电子控制单元主要由型号 为AT89S51的单片机U2组成,驱动单元主要由型号为L298N的芯片U7组成。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 感器、模数转换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依次电线连接,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直线步 进电机(5)的输入端电线连接是指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三针插座J8和型号为ADC0804的芯片U3的输入引脚VIN+ 电线连接;型号为ADC0804的芯片U3的输入引脚CLK IN经过型号为74LS74的芯片U6B与 型号为74LS74的芯片U6A和型号为AT89S51单片机U2的输出引脚ALE电线连接,型号为 ADC0804的芯片U3的输出引脚DBO DB7和型号为AT89S51的单片机U2的输入引脚P0. 0 P0. 7电线连接;型号为AT89S51的单片机U2的输出引脚Pl. 0 Pl. 3和型号为ULN2003A的芯片U1的输入引脚1B 4B电线连接,型号为ULN2003A的芯片U1的输出引脚1C 4C 和型号为L298N的芯片U7的输入引脚mi IN4电线连接,型号为L298N的芯片U7的输 出引脚0UT1 0UT4和四组整流二极管电线连接后再和直线步进电机(5)电线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启动开 关、点火开关与位置开关(10)分别和电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线连接是指点火开关和型号为AT89S51的单片机U2的引脚P2. 1电线连接,启动开关和型号为 AT89S51的单片机U2的引脚P2. 2电线连接,位置开关(10)和型号为AT89S51的单片机U2 的P2. 3引脚电线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号为 L298N的芯片U7的输出引脚0UT1 0UT4和四组整流二极管电线连接后再和直线步进电 机(5)电线连接是指型号为L298N的芯片U7的输出引脚0UT1和整流二极管D3与整流二 极管D5电线连接,再通过四针插座J6的1号接线端与直线步进电机(5)电线连接;型号为 L298N的芯片U7的输出引脚0UT2和整流二极管D4与整流二极管D6电线连接,再通过四 针插座J6的2号接线端与直线步进电机(5)电线连接;型号为L298N的芯片U7的输出引 脚0UT3和整流二极管D1与整流二极管D7电线连接,再通过四针插座J6的3号接线端与 直线步进电机(5)电线连接;型号为L298N的芯片U7的输出引脚0UT4和整流二极管D2与 整流二极管D8电线连接,再通过四针插座J6的4号接线端与直线步进电机(5)电线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化油器怠速量孔电子控制装置。其包括电控部分和机械部分,机械部分包括怠速量孔(1)、锥形针(2)、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和直线步进电机(5)。直线步进电机(5)固定在浮子室底壳(4)上,直线步进电机(5)输出轴穿过浮子室底壳(4),直线步进电机(5)输出轴与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转动连接。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顶端与锥形针(2)螺纹连接。怠速量孔(1)和化油器机体(6)的凸台(21)螺纹连接,直线步进电机(5)输出轴、直线步进电机推杆(3)、怠速量孔(1)和锥形针(2)的中轴线共线,直线步进电机(5)和电控部分电线连接。电控部分包括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单元、启动开关和点火开关等。
文档编号F02M3/14GK201588708SQ20102011837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7日
发明者朱戈, 李晓锦, 李静, 王达, 陈仕兴, 韩佐悦 申请人:吉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