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机油泵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274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机油泵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机油泵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机油泵驱动机构有多种形式,传统的将机油泵直接套装在曲轴上是一种简单而紧凑的方案,这一方案是直接在曲轴上加工出机油泵的驱动轮,利用驱动轮驱动机油泵工作,但这一布置方法,曲轴加工较困难,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当驱动轮发生故障失效时(如驱动轮磨损或崩齿),就必需更换曲轴造成整个曲轴的报废,同时更换曲轴需要大量工时,导致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机油泵驱动机构,不仅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维护方便,而且在驱动轮失效时,只需更换驱动轮即可,不会造成曲轴的报废,大大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发动机机油泵驱动机构, 包括驱动轮及与其花键配合的机油泵内转子,该驱动轮为过盈连接在发动机曲轴上的轴套状结构,在该驱动轮的外圆上设有外花键,该机油泵内转子设有与驱动轮配合的内花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驱动轮设有拆卸槽,该拆卸槽为在驱动轮端部开设的弧形缺口。优选地,所述拆卸槽对称分布设在外花键的花键齿端部。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油泵驱动机构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拆装方便,能有效地保护曲轴,在驱动轮失效时,只需更换驱动轮即可,不会造成曲轴的报废,因此维护费用较低, 大大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油泵驱动机构采用花键结构来连接驱动轮和机油泵内转子,不仅能有效增加传动的接触面积,提高传动的可靠性,还能大大降低接触面比压,使发动机工况变化时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降低了机油泵的噪音,增强了工作的可靠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油泵驱动机构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轮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轮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曲轴,2-驱动轮,3-机油泵内转子,4-花键配合面,5-拆卸槽,12-过盈配合面, 23-外花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
的限制。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油泵驱动机构的剖视示意图,如图中所示,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2及与其花键连接的机油泵内转子3,该驱动轮2为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在发动机曲轴1上的轴套状结构,在该驱动轮2的外圆上设有外花键23,该机油泵内转子3设有与驱动轮2的外花键23对应的内花键,该外花键23和内花键均为渐开线花键,在装配时,以花键配合面4来径向定位机油泵内转子3。图2和图3分布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轮2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中所示,该驱动轮2的外圆上设有六个花键齿,在其中两个相对称的花键齿的端部设有拆卸槽5,以便于在驱动轮2失效时将其从曲轴1的过盈配合面12上拆掉,该拆卸槽5为在花键齿端部开设的弧形缺口。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和附图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并不能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髓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的任何变动,都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机油泵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轮及与其花键配合的机油泵内转子,该驱动轮为过盈连接在发动机曲轴上的轴套状结构,在该驱动轮的外圆上设有外花键,该机油泵内转子设有与驱动轮配合的内花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泵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设有拆卸槽,该拆卸槽为在驱动轮端部开设的弧形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泵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槽对称分布设在外花键的花键齿端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油泵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及与其花键配合的机油泵内转子,该驱动轮为过盈连接在发动机曲轴上的轴套状结构,在该驱动轮的外圆上设有外花键,该机油泵内转子设有与驱动轮配合的内花键。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维护方便,而且在驱动轮失效时,只需更换驱动轮即可,不会造成曲轴的报废,大大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
文档编号F01M1/02GK202202913SQ20112028357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5日
发明者侯升, 谢正良 申请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