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布置柴油机气缸的气缸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274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V型布置柴油机气缸的气缸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V型布置柴油机气缸的气缸盖。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直列布置气缸的柴油机,润滑摇臂机构、气门弹簧等零件的机油可以通过气缸盖上的挺杆孔回到机体曲轴箱中。对于相对于曲轴1呈V型布置气缸的柴油机 (如图1所示),气缸(图中未示出)分两列相对倾斜呈V型布置,气缸盖2随着倾斜一定角度安装,这样在气缸盖2顶部低端的机油就不能从气缸盖2上的挺杆孔回到机体曲轴箱中,而存留在气缸盖2的倾斜的低端,造成机油淤积,不能顺畅循环,影响柴油机的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V型布置气缸的柴油机的润滑机油顺畅回流循环的V型布置柴油机气缸的气缸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V型布置柴油机气缸的气缸盖,包括开设在气缸盖顶部低端的第一回油孔。进一步地,该气缸盖还包括开设在气缸盖底部并与气缸体上的第三回油孔相连的第二回油孔,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通过回油管组件相连。进一步地,气缸盖的排气侧开设有空气启动辅助装置安装孔。进一步地,气缸盖的进气侧开设有气缸盖排气孔,排气孔与气缸盖水道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在气缸盖顶部低端开设回油孔,能够使V型布置气缸的柴油机的润滑机油顺畅回流循环,提高柴油机的工作性能。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V型布置柴油机气缸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V型布置柴油机气缸的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V型布置柴油机气缸的气缸盖顶部低端的回油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V型布置柴油机气缸的气缸盖底部的回油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V型布置柴油机气缸的气缸盖空气启动辅助装置安装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V型布置柴油机气缸的气缸盖排气孔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V型布置柴油机气缸的气缸盖排气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01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
的限制。参看图2和图3,该V型布置柴油机气缸的气缸盖包括开设在气缸盖顶部低端的回油孔21和底部的回油孔22,以及连接回油孔21和回油孔22的回油管组件3,其中,回油孔21位于倾斜安装的气缸盖的顶部低端,横向贯穿气缸盖的侧壁,使得倾斜安装的气缸盖顶部低端淤积的机油能够顺畅流出(如图4所示),纵向(图5中上下方向)设置回油孔 22与气缸体上的回油孔(图中未示出)相连,回油孔21流出的机油通过回油管组件3流到回油孔22,最后经气缸体上的回油孔顺畅的回流到气缸体的曲轴箱中。对于发动机,一般都有低温冷启动辅助装置,目前采用启动辅助的装置有空气预热、空气辅助起动等。本气缸盖的排气侧(图2中回油孔21 —侧)开有一空气启动辅助装置安装孔4,该安装孔4与气缸(如图6所示)相通,空气启动辅助装置产生的高压气体可以从气缸盖进入到气缸中,进而推动活塞运动,在低温时可以达到辅助发动机起动的目的。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非常重要,当发动机冷却水道中有空气时,会极大的影响冷却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本气缸盖的进气侧(图7的下侧)开有一气缸盖排气孔5,该排气孔5与气缸盖水道最高处(如图8所示)相连,当水道(图中未标出)中有空气时,能够通过该排气孔5排除水道中的空气,保证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正常使用时,该排气孔5为堵住状态。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V型布置柴油机气缸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在气缸盖顶部低端的第一回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型布置柴油机气缸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在气缸盖底部并与气缸体上的第三回油孔相连的第二回油孔,所述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通过回油管组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V型布置柴油机气缸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气缸盖的排气侧开设有空气启动辅助装置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V型布置柴油机气缸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气缸盖的进气侧开设有气缸盖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气缸盖水道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V型布置柴油机气缸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气缸盖的进气侧开设有气缸盖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气缸盖水道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型布置柴油机气缸的气缸盖。该V型布置柴油机气缸的气缸盖包括开设在气缸盖顶部低端的第一回油孔。由于在气缸盖顶部低端开设回油孔,能够使V型布置气缸的柴油机的润滑机油顺畅回流循环,提高柴油机的工作性能。
文档编号F02F1/24GK202202974SQ201120283540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5日
发明者曹杨军, 朱杰, 陈剑涛 申请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