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24030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目的是在1压送2喷射型的醇燃料喷射系统中,使各气缸的燃料喷射量稳定,并准确地执行燃料喷射控制。发动机(10)具备2个喷射阀(26、28)和1压送2喷射型的燃料供给系统(36)。燃料供给系统(36)在从执行1次燃料压送动作起直至执行下一次燃料压送动作为止的压送间隔期间中,在2个气缸依次执行燃料喷射。ECU(50)在起动运转时燃料中的醇浓度高于规定的判定值γ的情况下,对于所述2个气缸中的第一个气缸仅执行缸内喷射,对于第二个气缸同时使用进气通路喷射和缸内喷射。由此,即使因第一个气缸的燃料喷射而燃压下降,在第二个气缸中也能够确保所需的燃料喷射量。
【专利说明】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例如搭载于FFV(Flexible Fuel Vehicle:灵活燃料汽车)而使用醇燃料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尤其是涉及具备I压送2喷射型的燃料供给系统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作为现有技术,例如日本特开2009-30573号公报记载那样,已知有具备I压送2喷射型的燃料供给系统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I压送2喷射型的燃料供给系统具备例如形成有与气缸数的一半对应的个数的凸部的泵用驱动凸轮。该泵用驱动凸轮在曲轴旋转2圈(I循环)期间旋转I圈,并通过各个凸部来驱动燃料泵。即,在I压送2喷射型的燃料供给系统中,在燃料泵进行I次燃料压送动作期间,执行两气缸的燃料喷射。这样的I压送2喷射型的燃料供给系统在使用醇燃料的内燃机中也可以采用。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305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7]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在将I压送2喷射型的燃料供给系统适用于醇燃料时,产生如下的问题。在使用醇燃料时,具有燃料中的醇浓度越高而燃料喷射量越增加的倾向。然而,在I压送2喷射型的燃料供给系统中,通过I次燃料压送动作来维持两气缸的量的燃料喷射压(燃压)。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在第一个气缸的燃料喷射量增加的情况下,在第二个气缸的燃料喷射时燃压下降,从而存在第二个气缸的燃料喷射量下降这样的问题。
[0008]相对于此,也考虑了采用例如也能够适应醇浓度高的燃料的大型的燃料泵的方法。然而,这种情况下,存在难以确保燃料泵的搭载空间,而且导致燃料供给系统的大型化或重量增加的问题。
[0009]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作出,本发明的目的是在I压送2喷射型的醇燃料喷射系统中,提供一种能够使各气缸的燃料喷射量稳定,且准确地执行燃料喷射控制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第一方案涉及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0012]具备:
[0013]进气通路喷射阀,设于内燃机的各气缸,并向进气通路喷射燃料;
[0014]缸内喷射阀,设于所述各气缸,并向缸内喷射燃料;
[0015]燃料供给系统,具有朝向所述各气缸压送醇燃料的泵功能,构成为在从执行I次燃料压送动作起直至执行下一次燃料压送动作为止的期间即压送间隔期间中,在2个气缸依次执行燃料喷射;
[0016]醇浓度检测单元,检测燃料中的醇浓度;
[0017]第一喷射控制单元,在燃料中的醇浓度为规定的判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对于在所述压送间隔期间中依次执行燃料喷射的2个气缸即第一个气缸及第二个气缸,从所述缸内喷射阀喷射燃料;及
[0018]第二喷射控制单元,在燃料中的醇浓度比所述判定值高的情况下,对于所述第一个气缸从所述缸内喷射阀喷射燃料,对于所述第二个气缸从所述进气通路喷射阀和所述缸内喷射阀双方喷射燃料。
[0019]根据第二方案,所述第一、第二喷射控制单元仅在规定的条件成立的起动运转时工作,
[0020]所述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备喷射分配控制单元,该喷射分配控制单元在所述起动运转结束后取代所述第一、第二喷射控制单元工作,而根据内燃机的运转状态分别可变地设定所述第一个气缸及所述第二个气缸中的所述进气通路喷射阀与所述缸内喷射阀的燃料喷射比率。
[0021]第三方案具备:
[0022]喷射量加算单元,在所述第二喷射控制单元工作的情况下,对于所述第二个气缸中的所述进气通路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加上附着在所述进气通路的壁面上的燃料的量即壁面附着燃料量 '及
[0023]喷射量匹配单元,在所述第二喷射控制单元工作后所述喷射分配控制单元工作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二个气缸中的所述进气通路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相对于所述第一个气缸减少所述壁面附着燃料量的量。
[0024]发明效果
[0025]根据第一方案,在I压送2喷射型的燃料供给系统中,即使因第一个气缸的燃料喷射而燃压下降,在第二个气缸中,也能够使用进气通路喷射阀和缸内喷射阀来执行燃料喷射,能够确保必要的燃料喷射量。即,即使在燃料中的醇浓度高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各气缸的燃料喷射量稳定。因此,即使不使I压送2喷射型的燃料泵大型化,也能够准确地执行醇燃料的燃料喷射控制。
[0026]根据第二方案,在燃料喷射量增加的起动运转时,即使燃料中的醇浓度高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喷射控制单元也能够使各气缸的燃料喷射量稳定,能够可靠地避免燃料喷射量的下降。而且,在起动运转后,通过喷射分配控制单元能够适当地设定各气缸的燃料喷射比率。
[0027]根据第三方案,喷射量加算单元在第二喷射控制单元工作的情况下,能够对于第二个气缸中的进气通路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加上壁面附着燃料量。由此,即使喷射燃料的一部分附着于进气通路的壁面,也能够适当地控制向缸内流入的燃料的量。而且,喷射量匹配单元在喷射分配控制单元工作时,能够通过第二喷射控制单元将第一个气缸与第二个气缸之间产生的喷射量的差异(壁面附着燃料量的加算的有无)进行匹配。由此,能够在各气缸中使附着在进气通路的壁面上的燃料的量一致,能够抑制气缸间的空燃比变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28]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系统结构的结构图。
[0029]图2是表示通过第二起动喷射控制来控制的各气缸的燃料喷射状态的说明图。
[0030]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通过ECU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0031]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从第二起动喷射控制向喷射分配控制转移时的各气缸的燃料喷射状态的说明图。
[0032]图5是表示从第一起动喷射控制向喷射分配控制转移时的各气缸的燃料喷射状态的说明图。
[0033]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通过ECU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实施方式1.[0035][实施方式I的结构]
[0036]以下,参照图1至图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系统结构的整体结构图。本实施方式的系统具备多气缸型的发动机10作为搭载在FFV等车辆上的内燃机。发动机10能够使用包含例如甲醇、乙醇等的醇燃料及汽油。需要说明的是,图1例不了搭载于发动机10的多个气缸中的I个气缸。在发动机10的各气缸中,通过活塞12而形成燃烧室14,活塞12与曲轴16连结。而且,发动机10具备将吸入空气向各气缸吸入的进气通路18,在进气通路18设有调整吸入空气量的电子控制式的节气门20。
[0037]另一方面,发动机10具备将各气缸的废气排出的排气通路22,在排气通路22设有对废气进行净化的三元催化剂等催化剂24。而且,发动机的各气缸具备:向进气通路18 (进气口)喷射燃料的进气通路喷射阀26 ;向燃烧室14内(缸内)喷射燃料的缸内喷射阀28 ;对混合气进行点火的火花塞30 ;将进气通路18相对于缸内进行开闭的进气阀32 ;将排气通路22相对于缸内进行开闭的排气阀34。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进气通路喷射阀26进行的燃料喷射表述为“进气通路喷射”,将缸内喷射阀28进行的燃料喷射表述为“缸内喷射”。
[0038]另外,在发动机10附设有将积存在车辆的燃料罐内的醇燃料向喷射阀26、28供给(压送)的燃料供给系统36。燃料供给系统36具有例如日本特开2009-30573号公报记载那样的公知的结构,具备I压送2喷射型的燃料泵(未图示)。即,燃料供给系统36构成为在从执行I次燃料压送动作起直至执行下一次燃料压送动作为止的期间即压送间隔期间中,在2个气缸依次执行燃料喷射。
[0039]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系统具备包含发动机的控制所需的各种传感器的传感器系统、及控制发动机的运转状态的E⑶(Engine Control Unit) 50。首先,对传感器系统进行说明时,曲轴角传感器40输出与曲轴16的旋转同步的信号,空气流量传感器42检测发动机的吸入空气量。而且,水温传感器44检测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发动机水温)作为发动机温度的一例,进气温传感器46检测吸入空气的温度,S卩,发动机周围的外气(环境)温度。而且,醇浓度传感器48检测燃料中的醇浓度,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醇浓度检测单元。传感器系统除此之外还包含各种传感器,上述的传感器与E⑶50的输入侧连接。而且,在E⑶50的输出侧连接有节气门20、喷射阀26、28、火花塞30等促动器。[0040]并且,E⑶50基于通过传感器系统检测到的发动机的运转信息来驱动各促动器,进行运转控制。具体而言,基于曲轴角传感器40的输出来检测发动机转速和曲轴角,通过空气流量传感器42来检测吸入空气量。而且,基于发动机转速和吸入空气量来算出负载率(发动机负载),基于吸入空气量、负载率、燃料中的醇浓度等来算出燃料喷射量。而且,ECU50基于曲轴角来决定燃料喷射时期及点火时期,在燃料喷射时期到来的时刻分别驱动喷射阀26、28。并且,在点火时期到来的时刻,执行向火花塞30通电的点火动作。由此,在各气缸中使混合气燃烧,使发动机运转。
[0041][实施方式I的特征]
[0042]在I压送2喷射型的燃料供给系统36中,当由于燃料中的醇浓度升高而燃料喷射量增加时,燃压的维持变得困难。即,在燃料泵的压送间隔期间中进行燃料喷射的2个气缸中的、最初进行燃料喷射的气缸(第一个气缸)中喷射较多的燃料时,到进行下一次燃料压送动作为止燃料配管内的压力下降。其结果是,在第二次进行燃料喷射的气缸(第二个气缸)中,成为在燃压不足的状态下进行燃料喷射的情况,燃料喷射量容易下降。该现象尤其是在燃料喷射量增加的起动运转时变得显著。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执行起动运转的情况下,执行以下说明的第一、第二起动喷射控制。需要说明的是,起动运转例如在发动机的预热前被执行,具体而言,在规定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发动机水温、催化剂温度等是与预热前的状态对应的温度的情况下)被执行,在该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结束。
[0043](第一起动喷射控制)
[0044]该控制在燃料中的醇浓度为判定值Y以下的情况下,对于第一个气缸及第二个气缸仅执行缸内喷射(即,在全部气缸中仅执行缸内喷射)。在醇燃料使用时,具有燃料喷射量增加而且燃料的挥发性下降的特性,因此第一起动喷射控制的目的在于将这样的特性的燃料向缸内直接喷射,而提高燃烧性。
[0045](第二起动喷射控制)
[0046]第二起动喷射控制在燃料中的醇浓度比规定的判定值Y高的情况下被执行,对于第一个气缸仅执行缸内喷射,对于第二个气缸同时使用进气通路喷射和缸内喷射。图2是表示通过第二起动喷射控制来控制的各气缸的燃料喷射状态的说明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列举6气缸发动机为例,按照执行燃料喷射的顺序而对各气缸标注编号(#1?#6)。而且,在图2所示的一例中,#1、#3、#5气缸对应于所述第一个气缸,#2、#4、#6气缸对应于所述第二个气缸。
[0047]在此,醇浓度的判定值Y设定作为例如将在第二个气缸中产生的燃料喷射量的下降收纳在容许范围内这样的醇浓度的上限值。即,在燃料中的醇浓度为判定值Y以下的情况下,第一个气缸的燃料喷射量未增加至影响燃压(第二个气缸的燃料喷射量)的程度,因此在第二个气缸中,仅通过缸内喷射也能够执行燃料喷射。另一方面,在醇浓度比判定值Y高的情况下,因第一个气缸的燃料喷射量增加而燃压下降,第二个气缸中的燃料喷射量的下降程度可能会超过容许限度。因此,这种情况下,在第二个气缸中,不仅是缸内喷射,也同时使用进气通路喷射。相对于此,在最初喷射燃料的第一个气缸中,无需考虑燃压的下降,因此与醇浓度无关地仅执行缸内喷射。
[0048]根据上述控制,在I压送2喷射型的燃料供给系统36中,即使因第一个气缸的燃料喷射而燃压下降,在第二个气缸中,也能够使用2个燃料喷射阀26、28来执行燃料喷射,因此能够确保所需的燃料喷射量。即,即使在燃料中的醇浓度高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各气缸的燃料喷射量稳定,尤其是在燃料喷射量增加的起动运转时,能够可靠地避免燃料喷射量的下降。因此,即使不使I压送2喷射型的燃料泵大型化,也能够准确地执行醇燃料的燃料喷射控制。
[0049](喷射量加算控制)
[0050]另外,在执行第二起动喷射控制时,如图2所示,执行喷射量加算控制,对于第二个气缸中的进气通路喷射量加上壁面附着部分的喷射量(以下,称为壁面附着燃料量)。在此,壁面附着燃料量被定义为从进气通路喷射阀26喷射的燃料中的在进气通路(进气口)的壁面上附着的燃料的量。壁面附着燃料量例如基于发动机水温、进气温度、燃料喷射量、燃料中的醇浓度等通过公知的方法来算出。由此,即使喷射燃料的一部分附着于进气通路的壁面,也能够适当地控制向缸内流入的燃料的量。
[0051](喷射分配控制)
[005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起动喷射控制仅在起动运转时被执行,在起动运转结束后,取代上述的喷射控制而执行喷射分配控制。喷射分配控制根据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而将各个气缸中的进气通路喷射量与缸内喷射量的比率(燃料喷射比率)分别可变地设定,例如是通过日本特开2010-261364号公报等而公知的控制。
[0053][用于实现实施方式I的具体的处理]
[0054]接下来,参照图3,说明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具体的处理。图3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表示通过ECU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在该图所示的例程中,首先,在步骤100中,判定点火开关(IG)是否为0N( “接通”),在为ON的情况下,向步骤102转移。接着,在步骤102、104、106中,基于传感器系统的输出,分别算出发动机水温ethw、外气(环境)温度etha、燃料中的醇浓度ealch。需要说明的是,醇浓度ealch也可以不使用醇浓度传感器48,而基于排气空燃比等进行推定。
[0055]接下来,在步骤108中,判定起动开关是否为0N,在为ON的情况下,在步骤110中,驱动起动马达而执行曲轴转动,并基于曲轴角传感器40的输出来执行气缸判别。接下来,在步骤112中,判定发动机水温ethw是否收纳在适合于基于缸内喷射的起动的规定的温度范围(a l〈ethw〈 α 2),在该判定成立的情况下,在步骤114中,判定外气温度etha是否收纳在适合于基于缸内喷射的起动的规定的温度范围(β l〈etha〈@ 2)。在此,α 1、β I对应于所述各温度范围的下限值,α 2、β 2对应于各温度范围的下限值,这些值通过实验等而预先设定。
[0056]在步骤112、114的判定均成立的情况下,至少通过缸内喷射进行起动,因此在步骤116中,判定燃料中的醇浓度ealch是否高于判定值Y。并且,在该判定不成立的情况下,向步骤118转移,通过第一起动喷射控制在全部气缸中执行缸内喷射。S卩,在步骤118中,对于在燃料泵的压送间隔期间中进行燃料喷射的2个气缸(第一个及第二个气缸)分别执行缸内喷射。而且,在步骤116的判定成立的情况下,通过步骤120、122来执行第二起动喷射控制。即,在步骤120中,对于第一个气缸执行缸内喷射,在步骤122中,对于第二个气缸执行缸内喷射及进气通路喷射。
[0057]另一方面,在步骤112、114的任一者中判定不成立的情况下,由于不是适合于缸内喷射的温度环境,因此向步骤124转移,对于全部气缸执行进气通路喷射。而且,步骤118、122、124的处理仅在起动运转中被执行,在起动运转结束后,与后述的图6同样地执行喷射分配控制。
[0058]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实施方式I中,图3中的步骤118及第一起动喷射控制示出权利要求1中的第一喷射控制单元的具体例,步骤120、122及第二起动喷射控制示出第二喷射控制单元的具体例。而且,喷射分配控制示出权利要求2中的喷射分配控制单元的具体例。
[0059]实施方式2.[0060]接下来,参照图4至图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实施方式1大致同样的结构及控制中,在从第二起动喷射控制向喷射分配控制转移时,考虑在进气通路的壁面上附着的燃料的量(壁面附着燃料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标号,省略其说明。
[0061][实施方式2的特征]
[0062]如前述那样,在第二起动喷射控制中,在起动运转时燃料中的醇浓度高于判定值Y的情况下,在第二个气缸(例如,#2、#4、#6气缸)中,执行进气通路喷射及缸内喷射。此时,通过喷射量加算控制向进气通路喷射量加上壁面附着燃料量。另一方面,在第一个气缸(#1、#3、#5气缸)中,仅执行缸内喷射。因此,在从该状态向喷射分配控制转移时,若使全部气缸的燃料喷射量相等,则通过在第二个气缸中从进气通路的壁面发生气化的燃料,在第一个气缸与第二个气缸之间产生空燃比的变动。
[0063]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第二起动喷射控制向喷射分配控制转移的情况下,执行使第二个气缸的进气通路喷射量相对于第一个气缸减少壁面附着燃料量的量的控制(喷射量匹配控制)。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从第二起动喷射控制向喷射分配控制转移时的各气缸的燃料喷射状态的说明图。如该图所示的一例那样,在喷射量匹配控制中,在从第二起动喷射控制向喷射分配控制转移的最初的循环中,对于第一个气缸的进气通路喷射量加上壁面附着燃料量。另一方面,在该最初的循环中,在第二个气缸中,停止对于进气通路喷射量的壁面附着燃料量的加算。需要说明的是,喷射量匹配控制在向喷射分配控制转移之后仅执行最初的I个循环。详细而言,在转移后的第二循环以后,在全部气缸中停止壁面附着燃料量的加算,将全部气缸的进气通路喷射量设定为相等。
[0064]根据上述控制,在向喷射分配控制转移时,能够通过喷射量匹配控制将因第二起动喷射控制而在第一个气缸与第二个气缸之间产生的进气通路喷射量的差异(即,壁面附着燃料量的加算的有无)进行匹配。由此,在各气缸中能够使附着在进气通路的壁面上的燃料的量一致,能够抑制气缸间的空燃比变动。
[0065]另一方面,图5是表不从第一起动喷射控制向喷射分配控制转移时的各气缸的燃料喷射状态的说明图。如该图所示,在从第一起动喷射控制向喷射分配控制转移的情况下,在转移后的最初的循环中,向全部气缸的进气通路喷射量加上壁面附着燃料量。而且,在转移后的第二循环以后,在全部气缸中停止壁面附着燃料量的加算。即,在从第一起动喷射控制向喷射分配控制转移的情况下,从最初的循环起,将全部气缸的进气通路喷射量设定为相等。需要说明的是,图4及图5是例示了 6气缸发动机的情况的图。
[0066][用于实现实施方式2的具体的处理]
[0067]接下来,参照图6,说明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具体的处理。图6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通过ECU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在该图所示的例程中,首先,在步骤200~216中,执行与所述实施方式1(图3)的步骤100~116同样的处理。并且,在步骤216的判定不成立的情况下,由于醇浓度ealch为判定值Y以下,因此在步骤218中,在起动运转中执行第一起动喷射控制。而且,在起动运转后,在步骤220中,执行喷射分配控制。
[0068]另一方面,在步骤216的判定成立的情况下,由于醇浓度ealch比判定值高,因此在步骤222、224中,在起动运转中执彳丁弟二起动嗔射控制。而且,在起动运转后,在步骤226中,执行喷射分配控制及喷射量匹配控制。而且,在步骤212、214的任一者中判定不成立的情况下,向步骤228转移,在起动运转中对于全部气缸执行进气通路喷射,在起动运转后,在步骤230中,执行喷射分配控制。
[0069]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实施方式2中,图6中的步骤218及第一起动喷射控制示出权利要求1中的第一喷射控制单元的具体例,步骤222、224及第二起动喷射控制示出第二喷射控制单元的具体例。而且,喷射分配控制示出权利要求2中的喷射分配控制单元的具体例,喷射量加算控制示出权利要求3中的喷射量加算单元的具体例,喷射量匹配控制示出喷射量匹配单元的具体例。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1、2中,列举6气缸发动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任意的气缸数的内燃机。
[0070]标号说明
[0071]10发动机(内燃机)
[0072]12 活塞
[0073]14燃烧室
[0074]16 曲轴
[0075]18进气通路
[0076]20节气门
[0077]22排气通路
[0078]24催化剂
[0079]26进气通路喷射阀
[0080]28缸内喷射阀
[0081]30火花塞
[0082]32进气阀
[0083]34排气阀
[0084]36燃料供给系统
[0085]40曲轴角传感器
[0086]42空气流量传感器
[0087]44水温传感器
[0088]46进气温传感器
[0089]48醇浓度传感器(醇浓度检测单元)
[0090]50 ECU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进气通路喷射阀,设于内燃机的各气缸,并向进气通路喷射燃料; 缸内喷射阀,设于所述各气缸,并向缸内喷射燃料; 燃料供给系统,具有朝向所述各气缸压送醇燃料的泵功能,构成为在从执行I次燃料压送动作起直至执行下一次燃料压送动作为止的期间即压送间隔期间中,在2个气缸依次执行燃料喷射; 醇浓度检测单元,检测燃料中的醇浓度; 第一喷射控制单元,在燃料中的醇浓度为规定的判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对于在所述压送间隔期间中依次执行燃料喷射的2个气缸即第一个气缸及第二个气缸,从所述缸内喷射阀喷射燃料 '及 第二喷射控制单元,在燃料中的醇浓度比所述判定值高的情况下,对于所述第一个气缸从所述缸内喷射阀喷射燃料,对于所述第二个气缸从所述进气通路喷射阀和所述缸内喷射阀双方喷射燃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第二喷射控制单元仅在规定的条件成立的起动运转时工作, 所述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备喷射分配控制单元,该喷射分配控制单元在所述起动运转结束后取代所述第一、第二喷射控制单元工作,而根据内燃机的运转状态分别可变地设定所述第一个气缸及所述第二个气缸中的所述进气通路喷射阀与所述缸内喷射阀的燃料喷射比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备: 喷射量加算单元,在所述第二喷射控制单元工作的情况下,对于所述第二个气缸中的所述进气通路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加上附着在所述进气通路的壁面上的燃料的量即壁面附着燃料量;及 喷射量匹配单元,在所述第二喷射控制单元工作后所述喷射分配控制单元工作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二个气缸中的所述进气通路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相对于所述第一个气缸减少所述壁面附着燃料量的量。
【文档编号】F02D41/06GK103975151SQ201180075367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
【发明者】三谷信一, 村濑荣二, 塚越崇博, 松田和久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