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门弹簧底座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9715阅读:8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门弹簧底座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气门弹簧底座的装置。
背景技术
整个发动机气门结构由气门、气门弹簧、气门弹簧上座、气门弹簧底座组成。气门弹簧上座和底座,主要作用是将气门弹簧的张力施加给气门机构,确保气门和气门座气密性良好,同时在气门开闭过程中通过气门弹簧的张力施加一个扭转力,用来碾碎气门和气门座之间的积碳。这个扭转力就需要气门弹簧上座和弹簧底座完成。气门弹簧底座的安装位置有时因为发动机设计需要的缘故而比较深,安放气门弹簧底座时很不方便。而气门弹簧底座的安装目前不外乎采取以下的两种方式全自动化装置和人工安装。但全自动的高技术产品大多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仪器的针对性太强,就是造价以及维护费用很高, 所以大多先进的全自动气门弹簧底座安放仪器,尽管效率高花费人力少,也很难得到广泛的使用。而全人工安装方式,准确性低,由于气门弹簧底座较薄,也容易出现多放,且检查不方便、取出困难,效率很低,大大的影响工厂的生产进度和质量。因此,怎样平衡两者,既制造成本廉价,又没有大量昂贵的维护费用,最主要的是能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装配质量问题而提供一种放置位置精确、放置数量准确、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的用于气门弹簧底座安装的装置。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发动机气门弹簧座的安装装置,包括外壳、拨动齿轮、压力臂、复位弹簧、推出弹簧、推出挡板和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所述外壳为圆筒形状,横向布置。所述推出弹簧安装在外壳内后部,推出挡板安装在推出弹簧前端,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后端穿过推出挡板和推出弹簧与外壳后端连接,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前端从外壳前端伸出并弯曲向下,多个需要安装的气门弹簧座套于其上。所述压力臂的后端和拨动齿轮分别通过销钉可转动地安装在外壳的上侧;压力臂的前端有一单齿,与拨动齿轮的齿配合,复位弹簧设置于外壳与压力臂之间,并对应与压力臂中部位置。所述拨动齿轮伸进外壳一部分,在转动过程中,其对应于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弯曲起始位置的齿正好卡进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上最靠前的两个气门弹簧底座之间。所述推出弹簧的弹力小于复位弹簧的复位力。所述引导杆的弯曲角度A范围在100°至120°之间。所述外壳的壳体上沿轴向开有推出挡板运动导向槽,所述推出挡板为圆形,并在圆周上有两伸出臂,伸进外壳上的推出挡板运动导向槽内,对推出挡板导向。
3
本装置在工作时,气门弹簧底座穿在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上,推出挡板由于受到推力弹簧的弹力推动气门弹簧底座卡在拨动齿轮上,引导杆的弯曲角度恰好使拨动齿轮的一个齿轮卡在最前边的气门弹簧底座与紧挨着的气门弹簧底座之间,这也是本装置的技术难点,即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弯曲多大才能使气门弹簧底座能在弯曲处实现气门弹簧底座的间隔最大以致拨动齿轮的齿恰好能卡在前后气门弹簧底座之间,同时还要能引导拨出的气门弹簧底座能掉在适当的位置。与拨动齿轮齿型连接的是L型压力臂,按压压力臂转动拨动齿轮,拨动齿轮拨动第一片气门弹簧底座沿着引导杆掉下,同时第二片气门弹簧底座前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势
对气门弹簧底座放置位置精确、不易出现放错、多放现象因为按压臂没按压一下,拨动齿轮只转一下且恰好只能推出一枚气门弹簧底座而且卡住后面的气门弹簧底座,准确性
尚ο制作成本低、安装方便、操作简单该装置只需要简单的塑料套筒、齿轮、金属杆、 弹簧即可制作,对于不同的气门弹簧底座只需要更换合适的套筒和引导杆再调好齿轮的位置即可。提高生产效率由于操作者只需将引导杆对准气门弹簧底座放置点,再按压L型压力臂即可快速的放置气门弹簧底座,与单纯的手工操作相比,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图1 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2:图1中拨动齿轮处的放大图; 图3:是通过本发明装置安装气门弹簧底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该装置如图1、图2所示,其涉及的零部件包括外壳1、拨动齿轮2、L型压力臂3、 复位弹簧4、推出弹簧5、推出挡板6、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8。外壳1为圆筒形状,横向布置,其上侧有两个支架,分别用于对拨动齿轮2以及L 型压力臂3的固定,外壳1的壳体内表面沿轴向开有推出挡板运动导向槽。拨动齿轮2为圆形与外壳1通过销钉连接在前支架上,并且拨动齿轮2能在销钉上自由转动,如结构图1所示。L型压力臂3后端与外壳1也通过销钉连接在后支架,并且L型压力臂3能在销钉上自由转动,如结构图1所示。L型压力臂3前端设计有一单齿,通过该齿拨动齿轮2。 复位弹簧4位于外壳1与L型压力臂3之间,并对应于压力臂的中间位置,当L型压力臂3 下压后起到复位L型压力臂3位置的作用。推出挡板6为圆形,并在外周上有两伸出臂,推出挡板6通过伸出臂在外壳的推出挡板运动导向槽上移动。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8穿过推出挡板6的中心孔并通过后端与外壳1螺纹连接, 前端从外壳1前端伸出并弯曲向下,引导杆8的弯曲角度A范围在100°至120°之间。
拨动齿轮2伸进外壳1 一部分,在转动过程中,其对应于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弯曲起始位置的齿正好卡进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上最靠前的两个气门弹簧底座之间。工作实现过程,参见图3,将多个需要安装的气门弹簧底座7穿在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8上,推出挡板6由于受到后边推出弹簧5的弹力推动气门弹簧底座卡在拨动齿轮2 上,引导杆8的弯曲角度A范围在100°至120°之间时恰好使拨动齿轮2的一个齿卡在第一片门弹簧底座与第二片气门弹簧底座之间。与拨动齿轮2齿型连接的是L型压力臂3,按压该压力臂3转动拨动齿轮2,拨动齿轮拨动第一片气门弹簧底座沿着引导杆掉下,同时第二片以及后面引导杆上的气门弹簧底座在推出挡板6的推动下前移,重复上述过程,整个操作完成,最终实现气门弹簧底座的准确安装。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气门弹簧座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外壳(1)、拨动齿轮(2)、 压力臂(3)、复位弹簧(4)、推出弹簧(5)、推出挡板(6)和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8);所述外壳(1)为圆筒形状,横向布置;所述推出弹簧(5)安装在外壳(1)内后部,推出挡板(6)安装在推出弹簧前端,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8)后端穿过推出挡板(6)和推出弹簧(5)与外壳(1)后端连接,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8)前端从外壳(1)前端伸出并弯曲向下,多片需要安装的气门弹簧座套于其上;所述压力臂(3)的后端和拨动齿轮(2)分别通过销钉可转动地安装在外壳(1)的上侧;压力臂(3)的前端有一单齿,与拨动齿轮2的齿配合,复位弹簧(4)设置于外壳(1)与压力臂(3)之间,并对应于压力臂(3)中部位置;所述拨动齿轮(2)伸进外壳(1) 一部分,在转动过程中,其对应于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 (8)弯曲起始位置的齿正好卡进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上最靠前的两片气门弹簧底座之间;所述推出弹簧(5)的弹力小于复位弹簧(4)的复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门弹簧座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杆(8)的弯曲角度A范围在100°至1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气门弹簧座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 的壳体上沿轴向开有推出挡板运动导向槽,所述推出挡板(6)为圆形,并在圆周上有两伸出臂,伸进外壳上的推出挡板运动导向槽内,对推出挡板导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气门弹簧座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臂 (3)为L型。
全文摘要
一种发动机气门弹簧座的安装装置,包括外壳、拨动齿轮、压力臂、复位弹簧、推出弹簧、推出挡板和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外壳为圆筒形状,横向布置。推出弹簧安装在外壳内后部,推出挡板安装在推出弹簧前端,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后端穿过推出挡板与外壳连接,前端从外壳前端伸出并弯曲向下。压力臂的后端和拨动齿轮分别通过销钉可转动地安装在外壳的上侧;压力臂的前端有一单齿,与拨动齿轮的齿配合,复位弹簧设置于外壳与压力臂之间。拨动齿轮伸进外壳一部分,在转动过程中,其对应于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弯曲起始位置的齿正好卡进气门弹簧底座引导杆上最靠前的两个气门弹簧底座之间。本发明用于气门弹簧底座安装,放置位置、数量准确,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简单。
文档编号F01L3/10GK102562210SQ20121003428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6日
发明者刘定全, 姚望武, 袁志强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