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胀水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859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膨胀水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膨胀水壶结构,包括膨胀水壶主体,所述膨胀水壶主体顶面设置有加注口,侧面设置有通水口和吊耳,所述膨胀水壶主体底面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与设置在所述膨胀水壶主体的内腔中的通气管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水壶将通气口设置在膨胀水壶主体的底面,并通过与通气口连通的通气管将膨胀水壶内部与大气连通,这种设计使得消费者看不见通气口,即便有冷冻液溢出,也不会留挂在膨胀水壶的表面。
【专利说明】一种膨胀水壶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冷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膨胀水壶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冷却系统的膨胀水壶一般在外表面布置有通水口和通气口,其中通水口位于水壶侧面,通过橡胶管连接散热器,当冷却系统中防冻液热胀冷缩时,临时存储冷却液或给冷却系统补充冷却液;通气口位于水壶顶面,以将水壶内部和大气连通,保持膨胀水壶内部压力与环境压力相同。
[0003]由于通气口位于水壶顶面,当车辆行驶晃动时会导致膨胀水壶中的防冻液溢出而留挂在膨胀水壶表面,不但不美观,而且易误解为冷却液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隐形通气口的膨胀水壶结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膨胀水壶结构包括膨胀水壶主体,所述膨胀水壶主体顶面设置有加注口,侧面设置有通水口和吊耳,所述膨胀水壶主体底面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与设置在所述膨胀水壶主体的内腔中的通气管连通。
[0006]优选地,所述通气管开口端与所述膨胀水壶主体的内腔的上表面的距离为Imm?5mm ο
[0007]更优选地,所述通气管开口端与所述膨胀水壶主体的内腔的上表面的距离为Imm ?2mm。
[0008]优选地,所述膨胀水壶主体侧面设置有环形加强筋。
[0009]优选地,所述膨胀水壶主体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与所述膨胀水壶主体的底面相平行的面相截的截面为三角形。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水壶将通气口设置在膨胀水壶主体的底面,并通过与通气口连通的通气管将膨胀水壶内部与大气连通,这种设计使得消费者看不见通气口,即便有冷冻液溢出,也不会留挂在膨胀水壶的表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膨胀水壶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0013]图中标示如下:
[0014]膨胀水壶主体-1,加注口 -11,通水口 -12,吊耳-13,通气口 -14,加强筋-15,凹槽-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1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膨胀水壶结构包括膨胀水壶主体1,其为中空的腔式结构,膨胀水壶主体I顶面设置有用于添加冷冻液的加注口 11,膨胀水壶主体I侧面设置有通水口 12和吊耳13,通水口 12用于将膨胀水壶和冷却系统连通,吊耳13用于将膨胀水壶安装在车体内,膨胀水壶主体I底面设置有通气口 14,通气口 14与设置在膨胀水壶主体I的内腔中的通气管2连通,通气管2 —端与通气口 14连接,另一端为开口端,通气管2及通气口 14将膨胀水壶主体I的内腔与外界大气连通,保持内腔中的压力与大气一致,以顺利将冷冻液储存或输出。当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添加过多时,冷却液可能会从通气口 14中溢出,由于通气口 14位于膨胀水壶主体I的底面,因而普通消费者不会看到膨胀水壶表面留挂有冷冻液。
[0018]为了保持膨胀水壶内外连通,且更好地防止冷冻液溢出,通气管2开口端与膨胀水壶主体I的内腔的上表面的距离h优选为Imm?5mm,更优选地,h为Imm?2mm。
[0019]为了提高膨胀水壶整体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可在膨胀水壶主体I侧面设置环形加强筋15。
[0020]为了有效利用车身内的装配空间,提高膨胀水壶装配效率,膨胀水壶主体I的表面还可设置凹槽16,当用与膨胀水壶主体I的底面平行的面去截凹槽16时,所得的截面为三角形。
[0021]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膨胀水壶结构,包括膨胀水壶主体,所述膨胀水壶主体顶面设置有加注口,侧面设置有通水口和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壶主体底面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与设置在所述膨胀水壶主体的内腔中的通气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开口端与所述膨胀水壶主体的内腔的上表面的距离为Imm?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水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开口端与所述膨胀水壶主体的内腔的上表面的距离为Imm?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壶主体侧面设置有环形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壶主体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与所述膨胀水壶主体的底面相平行的面相截的截面为三角形。
【文档编号】F01P11/00GK203488246SQ201320591616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4日
【发明者】漆杰, 范标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