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机油泵的冷却活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5015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机油泵的冷却活塞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机油润滑与冷却的【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机油泵的冷却活塞结构。提出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机油泵的冷却活塞结构,机油泵的泵体(1)上具有泵体轴孔(2)和主出油道(3);主出油道(3)位于泵体轴孔(2)的X轴方向上,且所述的主出油道(3)与出油道(5)相连通;泵体(1)上还具有用以直接冷却活塞的出油孔(4);出油孔(4)的通过出油道(5)与主出油道(3)相连通,且出油道(5)与主出油道(3)之间的夹角为63.9o±5o;出油孔与箱体油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延长了活塞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
【专利说明】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机油泵的冷却活塞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机油润滑与冷却的【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机油泵的冷却活塞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活塞作为现代摩托车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摩托车发动机相对汽车转速较高,活塞强化程度相对较高,它是在很高的滑动速度和很大的负荷压力下工作,同时活塞直接承受高温燃气的交变作用,且活塞壁厚不匀,热负荷高,热应力大,工作条件十分严酷,活塞直接冷却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机油泵的冷却活塞结构,使其能延长活塞的使用寿命,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
[0004]本实用新型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机油泵的冷却活塞结构,所述机油泵的泵体上具有泵体轴孔和主出油道;所述的主出油道位于泵体轴孔的X轴方向上,且所述的主出油道与出油道相连通;所述的泵体上还具有用以直接冷却活塞的出油孔;所述出油孔的直径为4
所述的出油孔与泵体轴孔在X轴方向之间的距离为23.1 mm±2mm ;所述的出油孔与泵体轴孔在Y轴方向之间的距离为27.4 mm±2mm ;所述的出油孔通过出油道与主出油道相连通,且出油道与主出油道之间的夹角为63.9° ±5 °,出油道的宽度为4出油孔与箱体
油路相连通。
[000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机油泵的冷却活塞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油通过主出油道、出油道和出油孔,经箱体油路喷射到活塞的背面,对活塞进行冷却,延长了活塞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泵体,2、泵体轴孔,3、主出油道,4、出油孔,5、出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09]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0010]如图1所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机油泵的冷却活塞结构,所述机油泵的泵体I上具有泵体轴孔2和主出油道3 ;所述的主出油道3位于泵体轴孔2的X轴方向上,且所述的主出油道3与出油道5相连通;所述的泵体I上还具有用以直接冷却活塞的出油孔4 ;所述出油孔4的直径为4 mm± Imm;所述的出油孔4与泵体轴孔2在X轴方向之间的距离为23.1 mm±2mm ;所述的出油孔4与泵体轴孔2在Y轴方向之间的距离为27.4 mm±2mm ;所述出油孔4的一端通过出油道5与主出油道3相连通,且出油道5与主出油道3之间的夹角为63.9°±5 °,出油道5的宽度为4出油孔与箱体油路相连通;使用时,机油通
过主出油道、出油道和出油孔,经过箱体油路喷射到活塞背面。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机油泵的冷却活塞结构,所述机油泵的泵体(I)上具有泵体轴孔(2)和主出油道(3);所述的主出油道(3)位于泵体轴孔(2)的X轴方向上,且所述的主出油道(3)与出油道(5)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I)上还具有用以直接冷却活塞的出油孔(4);所述出油孔(4)的直径为4;所述的出油孔(4)与泵体轴孔(2)在X轴方向之间的距离为23.1 mm±2mm ;所述的出油孔(4)与泵体轴孔(2)在Y轴方向之间的距离为27.4所述的出油孔(4)通过出油道(5)与主出油道(3)相连通,且出油道(5)与主出油道(3)之间的夹角为63.9° ±5 °,出油道(5)的宽度为4出油孔与箱体油路相连通。
【文档编号】F01M1/02GK203547873SQ201320738305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1日
【发明者】刘晨明, 艾东斌, 秦宏宇, 李滨时, 刘枫香, 张祥, 李保明 申请人: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