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5015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分离【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结构。提出的一种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结构包括有右箱体(1)、左箱体(8)和位于右箱体与左箱体之间的箱体密封垫(13);右箱体(1)上具有相互连通的一级膨胀腔(2)和右半二级膨胀腔(3);右箱体(1)的下部具有一级膨胀腔入口(5);左箱体(8)上具有相互连通的左半二级膨胀腔(7)和迷宫(9);左箱体(8)上具有气体出口(10);箱体密封垫(13)的底部具有油滴回流口Ⅱ(14),油滴回流口Ⅱ(14)连通迷宫(9)与一级膨胀腔(2)。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曲轴箱体内的润滑油不会因为油气分离不彻底而减少,起到了保护发动机的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发动机的油气分罔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弯梁摩托车所用的发动机大部分是在本田70发动机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主要是通过扩缸和增加行程两种技术方案来曾加排量的。例如90ml、100ml、110ml、120ml等,现在市场上已经增加到了 125ml排量了。但是,这几种排量的发动机不同点主要体现在缸径和行程上,曲轴箱基本上是没有太大的结构性变化,其中的油气分离结构也一直沿用本田70发动机结构,采用单级膨胀腔与迷宫组合结构。这种结构在70?120ml排量中还能够发挥其功能,但是在125ml排量上就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这是因为随着排量的增加,发动机燃烧室的窜气量也随之增加,这些窜气、润滑油高温油雾和水蒸汽在通过单级膨胀腔与迷宫组合的油气分离结构时已经不能分离彻底,从而造成一部分润滑油油雾被带出曲轴箱,污染大气环境,更重要的是由润滑油的减少造成发动机使用寿命的缩短。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结构,使其能解决由发动机排量增加造成油气分离不彻底的现象。
[0004]本实用新型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结构,所述的油气分离结构包括有右箱体、左箱体和位于右箱体与左箱体之间的箱体密封垫;所述的右箱体上具有一级膨胀腔和右半二级膨胀腔;所述的一级膨胀腔与右半二级膨胀腔之间具有用以连通一级膨胀腔与右半二级膨胀腔的二级膨胀腔入口 ;所述右箱体的下部具有一级膨胀腔入口,所述的一级膨胀腔入口连通一级膨胀腔与曲轴箱;所述的左箱体上具有相互连通的两个腔体,其中一个腔体对应右箱体上的右半二级膨胀腔设置形成左半二级膨胀腔,另一个腔体的内壁上具有多个向内伸出的挡板,多个所述的挡板之间、挡板与腔体内壁之间形成多个相互连通的通道,多个相互连通的通道构成迷宫;迷宫内壁与其中一个挡板之间具有用以将凝聚在迷宫内壁上的油滴回流到迷宫底部的油滴回流口I ;所述的迷宫与左半二级膨胀腔之间的连通孔为迷宫入口 ;所述的左箱体上具有与所述的迷宫连通的气体出口 ;所述的箱体密封垫上具有用以连通右半二级膨胀腔与左半二级膨胀腔的连接口 ;所述的连接口、右半二级膨胀腔和左半二级膨胀腔之间共同构成二级膨胀腔;所述箱体密封垫的底部具有油滴回流口 II,所述的油滴回流口 II连通迷宫与一级膨胀腔。
[000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曲轴箱内的高温窜气携带着润滑油油雾由右箱体上的一级膨胀腔入口进入一级膨胀腔后再进入二级膨胀腔,然后在进入迷宫,其中一部分油雾凝聚成油滴落在一级膨胀腔、二级膨胀腔的箱体壁上,携带着润滑油油雾的高温窜气在迷宫内壁与挡板的多次碰撞下,剩余的油雾聚成油滴落到箱体壁上,干净的气体通过迷宫上的气体出口流到废气回收装置内,而凝聚下来的油滴会通过油滴回流口 I流到迷宫底部,然后通过箱体密封垫上的油滴回流口 II流到一级膨胀腔;最后,所有凝聚下来的油滴汇聚到一级膨胀腔底部,通过一级膨胀腔入口流回到曲轴箱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发动机排量的增加而造成的油气分离不彻底的现象,保证了曲轴箱体内的润滑油不会因为油气分离不彻底而减少,从而起到了保护发动机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右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0009]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001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左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5为图4的C-C剖面图。
[0012]图6为图4的D-D剖面图。
[0013]图7为图4的E-E剖面图。
[0014]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箱体密封垫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右箱体,2、一级膨胀腔,3、右半二级膨胀腔,4、二级膨胀腔入口,5、一级膨胀腔入口,6、迷宫入口,7、左半二级膨胀腔,8、左箱体,9、迷宫,10、气体出口,11、油滴回流口 I,12、连接口,13、箱体密封垫,14、油滴回流口 II,1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0017]一种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结构,所述的油气分离结构包括有右箱体1、左箱体8和位于右箱体I与左箱体8之间的箱体密封垫13 ;结合图1-图3,所述的右箱体I上具有一级膨胀腔2和右半二级膨胀腔3 ;所述的一级膨胀腔2与右半二级膨胀腔3之间具有用以连通一级膨胀腔与右半二级膨胀腔的二级膨胀腔入口 4 ;所述右箱体I的下部具有一级膨胀腔入口 5,所述的一级膨胀腔入口 5连通一级膨胀腔2与曲轴箱;结合图4-7,所述的左箱体8上具有相互连通的两个腔体,其中一个腔体对应右箱体上的右半二级膨胀腔3设置形成左半二级膨胀腔7,另一个腔体的内壁上具有多个向内伸出的挡板15,多个所述的挡板15之间、挡板15与腔体内壁之间形成多个相互连通的通道,多个相互连通的通道构成迷宫9 ;迷宫内壁与其中一个挡板之间具有用以将凝聚在迷宫内壁上的油滴回流到迷宫底部的油滴回流口 I 11 ;所述的迷宫9与左半二级膨胀腔7之间的连通孔为迷宫入口 6 ;所述的左箱体8上具有与所述的迷宫9连通的气体出口 10 ;结合图8,所述的箱体密封垫13上具有用以连通右半二级膨胀腔3与左半二级膨胀腔7的连接口 12 ;所述的连接口 12、右半二级膨胀腔3和左半二级膨胀腔7之间共同构成二级膨胀腔;所述箱体密封垫13的底部具有油滴回流口 II 14,所述的油滴回流口 II 14连通迷宫9与一级膨胀腔2。
[001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曲轴箱内的高温窜气携带着润滑油油雾通过右箱体I上的一级膨胀腔入口 5流入一级膨胀腔2,由于一级膨胀腔的作用造成携带着润滑油油雾的高温窜气的压力、温度降低,使其中一部分油雾凝聚成油滴落到右箱体壁上;接着,携带着润滑油油雾的高温窜气通过二级膨胀腔入口 4进入二级膨胀腔,同理,其中一部分油雾凝聚成油滴落到左箱体和右箱体壁上;最后携带着润滑油油雾的高温窜气通过迷宫入口 6进入迷宫9,气体通过一次次的碰撞箱体壁和挡板,使剩余的油雾全部凝聚成油滴落到箱体壁上,只有干净的气体通过气体出口 10流到废气回收装置内,而迷宫内凝聚下来的油滴通过油滴回流口 I 11流到迷宫9底部,然后通过箱体密封垫13上的油滴回流口 II 14流到一级膨胀腔2 ;所有凝聚下来的油滴汇聚到一级膨胀腔2底部,通过一级膨胀腔入口 5流回到曲轴箱内,保证润滑油不会因为油气分离不彻底而减少,从而起到保护发动机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气分离结构包括有右箱体(I)、左箱体(8)和位于右箱体与左箱体之间的箱体密封垫(13);所述的右箱体(I)上具有一级膨胀腔(2)和右半二级膨胀腔(3);所述的一级膨胀腔(2)与右半二级膨胀腔(3)之间具有用以连通一级膨胀腔与右半二级膨胀腔的二级膨胀腔入口(4);所述右箱体(I)的下部具有一级膨胀腔入口(5),所述的一级膨胀腔入口(5)连通一级膨胀腔(2)与曲轴箱;所述的左箱体(8)上具有相互连通的两个腔体,其中一个腔体对应右箱体上的右半二级膨胀腔(3)设置形成左半二级膨胀腔(7),另一个腔体的内壁上具有多个向内伸出的挡板(15),多个所述的挡板(15)之间、挡板(15)与腔体内壁之间形成多个相互连通的通道,多个相互连通的通道构成迷宫(9);迷宫内壁与其中一个挡板之间具有用以将凝聚在迷宫内壁上的油滴回流到迷宫底部的油滴回流口 I (11);所述的迷宫(9)与左半二级膨胀腔(7)之间的连通孔为迷宫入口(6);所述的左箱体(8)上具有与所述的迷宫连通的气体出口(10);所述的箱体密封垫(13)上具有用以连通右半二级膨胀腔与左半二级膨胀腔的连接口( 12);所述的连接口(12)、右半二级膨胀腔(3)和左半二级膨胀腔(7)之间共同构成二级膨胀腔;所述箱体密封垫(13)的底部具有油滴回流口 II (14),所述的油滴回流口 II (14)连通迷宫(9)与一级膨胀腔(2)。
【文档编号】F01M13/04GK203547835SQ201320738285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1日
【发明者】刘晨明, 艾东斌, 秦宏宇, 李滨时, 李保明, 张祥, 刘枫香 申请人: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