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52872阅读:87来源:国知局
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涡轮壳体(27)的容纳凹部(41)的底面(41f)在嵌合凹部(107)的径向外侧具有连续的环状且突起状的紧贴部(111)。紧贴部(111)通过安装螺栓(47)的紧固力而紧贴于屏蔽环(45)的对置面的相反面中的第一支承孔(49)的径向外侧。屏蔽环(45)的多个第一支承孔(49)经由联络通路(115)以及切口(117)而与涡轮叶轮(29)的出口侧连通。
【专利说明】可变容量型増压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装备有使向涡轮叶轮侧供给的废气的流路面积(流量)可变的可变喷嘴单元的可变容量型增压器。

【背景技术】
[0002]近几年,对于以包围涡轮叶轮的方式配设在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涡轮壳体内的涡轮涡旋流路与气体排出口之间的可变喷嘴单元,进行了各种开发(参照专利文献I等)。以往的可变喷嘴单元的具体的结构如下所述。
[0003]在涡轮壳体内,设有对涡轮叶轮的多个涡轮叶片的外缘进行覆盖的屏蔽环,在该屏蔽环,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贯通形成有多个第一支承孔。另外,在沿涡轮叶轮的轴向而与屏蔽环分离对置的位置,与屏蔽环一体地设有喷嘴环。在该喷嘴环,以与屏蔽环的多个第一支承孔匹配的方式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贯通形成有多个第二支承孔。
[0004]在屏蔽环的对置面与喷嘴环的对置面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配设有多个可变喷嘴,各可变喷嘴能够绕与涡轮叶轮的轴心平行的轴心向正反方向(开闭方向)转动。另夕卜,在各可变喷嘴的上述轴向一方侧的侧面,一体形成有第一喷嘴轴,各可变喷嘴的第一喷嘴轴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屏蔽环的对应的第一支承孔。并且,在可变喷嘴的上述轴向另一方侧的侧面,与第一喷嘴轴同轴状地一体形成有第二喷嘴轴,各可变喷嘴的第二喷嘴轴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喷嘴环的对应的第二支承孔。此处,若使多个可变喷嘴向正方向(打开方向)同步转动,则增大向涡轮叶轮侧供给的废气的流路面积。若使多个可变喷嘴向反方向(关闭方向)同步转动,则缩小废气的流路面积。
[0005]喷嘴环的对置面的相反面侧与涡轮涡旋流路连通。在屏蔽环的外缘部与涡轮壳体的内壁面之间设有环状的密封罩。该密封罩以气密的方式对屏蔽环的对置面的相反面侧(各可变喷嘴的第一喷嘴轴的端面侧)和涡轮涡旋流路进行密封(遮挡)。屏蔽环的对置面的相反面侧与涡轮叶轮的出口侧连通。
[0006]喷嘴环的对置面的相反面侧与涡轮涡旋流路连通,由密封罩以气密的方式对屏蔽环的对置面的相反面侧和涡轮涡旋流路进行密封(遮挡),该状态下,屏蔽环的对置面的相反面侧与涡轮叶轮的出口侧连通。因此,在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运转中,能够使作用于各可变喷嘴的第一喷嘴轴的端面的压力比作用于第二喷嘴轴的端面的压力足够小。由此,利用该压力差使各可变喷嘴向屏蔽环的对置面侧靠近,从而能够使各可变喷嘴的上述轴向一方侧的侧面与屏蔽环的对置面之间的侧隙极小。由此,抑制来自各可变喷嘴的上述轴向一方侧的侧面与屏蔽环的对置面之间的泄漏流动,而使沿着涡轮叶片的顶端侧部分(中跨侧至顶端侧的部分)的废气的流动稳定,从而能够充分提高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涡轮效率。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445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然而,现有技术的可变喷嘴单元中,如上所述,使各可变喷嘴向屏蔽环的对置面侧靠近,而能够充分提高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涡轮效率,但是以气密的方式密封屏蔽环的对置面的相反面侧和涡轮涡旋流路的环状的密封罩是可变喷嘴单元的必须的构成要素,换言之,是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必须的构成要素。因此,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部件件数增加,而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结构复杂化,并且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组装性降低。也就是,难以实现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结构的简化以及组装性的提高的同时、充分提高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涡轮效率。
[0012]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结构的简化以及组装性的提高的同时、能够提高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涡轮效率的可变容量型增压器。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4]本发明的方案是一种可变容量型增压器,装备有可变喷嘴单元,该可变喷嘴单元以包围涡轮叶轮的方式配设在涡轮壳体内的涡轮涡旋流路与气体排出口之间,而且使向上述涡轮叶轮侧供给的废气的流路面积(流量)可变,上述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可变喷嘴单元具备:屏蔽环,其通过安装螺栓(紧固螺栓)而一体设于上述涡轮壳体的内壁面(上述涡轮壳体内的上述涡轮涡旋流路与上述气体排出口之间的内壁面),在圆周方向上贯通形成有多个第一支承孔,并对上述涡轮叶轮的多个涡轮叶片的外缘进行覆盖;喷嘴环,其与上述屏蔽环一体设于沿上述涡轮叶轮的轴向而与上述屏蔽环分离的位置,且以与上述屏蔽环的多个上述第一支承孔匹配的方式在圆周方向上贯通形成有多个第二支承孔;以及多个可变喷嘴,其沿圆周方向配设在上述屏蔽环的对置面与上述喷嘴环的对置面之间,能够绕与上述涡轮叶轮的轴心平行的轴心向正反方向(开闭方向)转动,且在上述轴向一方侧的侧面,一体形成有能够转动地支承于上述屏蔽环的对应的上述第一支承孔的第一喷嘴轴,在上述轴向另一方侧的侧面,与上述第一喷嘴轴同轴状地一体形成有能够转动地支承(贯通支承)于上述喷嘴环的对应的上述第二支承孔的第二喷嘴轴,其中,上述喷嘴环的对置面的相反面侧与上述涡轮涡旋流路连通,上述涡轮壳体的上述内壁面具有连续的环状的紧贴部,该紧贴部通过上述安装螺栓的紧固力而紧贴于上述屏蔽环的对置面的相反面中的上述第一支承孔的径向外侧,上述屏蔽环的多个上述第一支承孔与上述涡轮叶轮的出口侧连通。
[0015]此外,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配设”除包括直接配设的意思之外,还包括经由其它部件间接配设的意思,“设置”除包括直接设置的意思之外,还包括经由其它部件间接设置的意思。
[0016]发明的效果如下。
[0017]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能够实现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结构的简化以及组装性的提高、并能够提高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涡轮效率的可变容量型增压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图3的箭头部I的放大图。
[0019]图2是沿图1中的I1-1I线的图。
[0020]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正剖视图。
[0021]图4是表示多个安装销、导向环以及限位器的关系的立体图。
[0022]图5是沿图1中的V-V线的图。
[0023]图6是沿图1中的V1-VI线的图。
[0024]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局部正剖视图。
[0025]图8是沿图7中的VII1-VIII线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第一实施方式)
[0027]参照图1至图6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如附图所示,“R”指的是右方向,“L”指的是左方向。
[0028]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型增压器I利用来自发动机(图示省略)的废气的能量,来对供给至发动机的空气进行增压(压缩)。
[0029]可变容量型增压器I具备轴承壳体3,在轴承壳体3内,设有径向轴承5以及一对推力轴承7。另外,在多个轴承5、7,能够旋转地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子轴(涡轮轴)9。换言之,在轴承壳体3,经由多个轴承5、7能够旋转地设有转子轴9。
[0030]在轴承壳体3的右侧,设有压缩机壳体11。在该压缩机壳体11内,能够绕其轴心(换言之,转子轴9的轴心)C旋转地设有压缩机叶轮13,该压缩机叶轮13利用离心力来压缩空气。另外,压缩机叶轮13具备:一体地连结于转子轴9的右端部的压缩机轮(压缩机盘)15 ;以及在该压缩机轮15的外周面沿周向等间隔地设置的多个压缩机叶片17。
[0031]在压缩机壳体11的靠压缩机叶轮13的入口侧(压缩机壳体11的右侧部),形成有用于导入空气的空气导入口 19。该空气导入口 19能够与净化空气的空气净化器(图示省略)连接。另外,在轴承壳体3与压缩机壳体11之间的压缩机叶轮13的出口侧,形成有对压缩了的空气进行升压的环状的扩散流路21。并且,在压缩机壳体11的内部,形成有旋涡状的压缩机涡旋流路23。该压缩机涡旋流路23与扩散流路21连通。而且,在压缩机壳体11的适当位置,形成有用于排出压缩了的空气的空气排出口 25。该空气排出口 25与压缩机涡旋流路23连通,并能够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图示省略)连接。
[0032]如图1以及图3所示,在轴承壳体3的左侧,设有涡轮壳体27。在该涡轮壳体27内,能够绕轴心(涡轮叶轮29的轴心、换言之为转子轴9的轴心)C旋转地设有涡轮叶轮29,该涡轮叶轮29利用废气的压力能而产生旋转力(转矩)。另外,涡轮叶轮29具备:一体地设于转子轴9的左端部的涡轮的轮(涡轮盘)31 ;以及在该涡轮叶轮31的外周面沿周向等间隔地设置的多个涡轮叶片33。
[0033]在涡轮壳体27的适当位置,形成有用于导入废气的气体导入口 35。该气体导入口 35能够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图示省略)连接。另外,在涡轮壳体27的内部,形成有旋涡状的涡轮涡旋流路37。该涡轮涡旋流路37与气体导入口 35连通。而且,在涡轮壳体27的靠涡轮叶轮29的出口侧(涡轮壳体27的左侧部),形成有使废气排出的气体排出口 39。该气体排出口 39能够与净化废气的废气净化装置(图示省略)连接。另外,在涡轮壳体27内的涡轮涡旋流路37与气体排出口 39之间,形成有环状的容纳凹部41。
[0034]在涡轮壳体内的涡轮涡旋流路37与气体排出口 39之间,以包围涡轮叶轮的方式配设有可变喷嘴单元43,该可变喷嘴单元43使向涡轮叶轮29侧供给的废气的流路面积(流量)可变。
[0035]可变喷嘴单元43的结构的详细说明如下述。如图1?图3所示,在涡轮壳体27内的容纳凹部41的底面(涡轮壳体27的一个内壁面)41f,通过多个安装螺栓(紧固螺栓)47而一体地设有屏蔽环45。该屏蔽环45与涡轮叶轮29同心状地存在,对多个涡轮叶片33的外缘(前端缘)进行覆盖。并且,在屏蔽环45,在圆周方向上贯通形成有多个第一支承孔49。此外,各安装螺栓47在贯通形成于涡轮壳体27的插通孔51中插通,并与形成于屏蔽环45的螺纹孔53旋合。
[0036]在沿左右方向(涡轮叶轮29的轴向)与屏蔽环45分离对置的位置,设有喷嘴环55。喷嘴环55经由多个连结销57而与屏蔽环45—体并且同心状地设置。在喷嘴环55,以与屏蔽环45的多个第一支承孔49匹配的方式在圆周方向上贯通形成有多个第二支承孔59。此外,多个连结销57设定屏蔽环45的对置面与喷嘴环55的对置面之间的间隔。
[0037]在屏蔽环45的对置面与喷嘴环55的对置面之间,在圆周方向上配设有多个可变喷嘴61。各可变喷嘴61能够绕与涡轮叶轮29的轴心C平行的轴心向正反方向(开闭方向)转动。并且,在各可变喷嘴61的左侧面(涡轮叶轮29的轴向一方侧的侧面),一体形成有第一喷嘴轴63。各可变喷嘴61的第一喷嘴轴63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屏蔽环45的对应的第一支承孔49。另外,在各可变喷嘴61的右侧面(涡轮叶轮29的轴向另一方侧的侧面),与第一喷嘴轴63同心状地一体形成有第二喷嘴轴65。各可变喷嘴61的第二喷嘴轴65能够转动地支承(贯通支承)于喷嘴环55的对应的第二支承孔59。此外,考虑各个可变喷嘴61形状、空气动力的影响,邻接的可变喷嘴61的间隔也可以不恒定。该情况下,第一支承孔49以及第二支承孔59的各间隔也与可变喷嘴61的间隔对照地设定。
[0038]在喷嘴环55的对置面的相反面侧,形成有环状的连杆室67。在该连杆室67内,配设有用于使多个可变喷嘴61同步地向正反方向(开闭方向)转动的连杆机构69。连杆机构69与多个可变喷嘴61的第二喷嘴轴65联动地连结。
[0039]可变喷嘴单元43的连杆机构69的具体的结构如下所述。如图1以及图4所示,在喷嘴环55的对置面的相反面(右侧面),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设有三个安装销71。各安装销71位于比喷嘴环55的第二支承孔59靠径向外侧。并且,遍及多个安装销71的右端面(涡轮叶轮29的轴向另一方侧的端面),设有导向环73。该导向环73与喷嘴环55同心状地存在。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安装销71的个数是三个。但是,安装销71的个数也可以是四个以上。
[0040]如图1、图5、以及图6所示,在导向环73的外周面,能够转动地设有驱动环75。该驱动环75通过电动马达或者负压缸等转动促动器77的驱动而向正反方向转动。并且,在驱动环75的左侧面,经由连结销81而沿圆周方向设有数目与可变喷嘴61的数目相同的矩形的卡合接头(卡合部)79。在驱动环75的右侧面,经由连结销85而设有矩形的其它的卡合接头(其它的卡合部)83。
[0041]如图1以及图4所示,在导向环73的右侧面,设有与多个安装销71的右端面协作地限制驱动环75的左右方向的移动的C字状的限位器87。此外,限位器87呈C字状,但也可以呈环状。
[0042]如图1、图5、以及图6所示,在各可变喷嘴61的第二喷嘴轴65的前端部(右端部),一体地设有同步连杆89。各同步连杆89的前端侧部分分叉,而以夹持驱动环75的对应的卡合接头79的方式卡合。另外,在轴承壳体3的左侧部,经由衬套93设有驱动轴91,该驱动轴91能够绕与涡轮叶轮29的轴心平行的轴心转动。该驱动轴91的右端部经由动力传递机构95而与转动促动器77连接。并且,在驱动轴91的左端部,一体地设有驱动连杆97。该驱动连杆97的前端侧部分分叉,而以夹持驱动环75的其它的卡合接头83的方式卡合。
[0043]接着,也包括可变喷嘴单元43的特征部分地对可变容量型增压器I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
[0044]如图1所示,在喷嘴环55的外周面与涡轮壳体27的内壁面(划分涡轮涡旋流路37和连杆室67的壁部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环状的连接间隙99。喷嘴环55的对置面的相反面侧经由连接间隙99而与涡轮涡旋流路37连通。另外,在轴承壳体3的左侧,向左方向突出地形成有壳体突出部101。该壳体突出部101的前端侧位于喷嘴环55的内侧。在壳体突出部101的前端侧的外周面,形成有环槽103。并且,在喷嘴环55的内周面,通过自身的弹力(密封圈105的弹力)而以压力接触的方式设有密封圈105。密封圈105的内周缘部嵌入轴承壳体3的壳体突出部101的环槽103内。此处,密封圈105作为防止废气从喷嘴环55的对置面的相反面侧(连杆室67侧)向涡轮叶轮29的入口侧泄漏的密封机构而发挥功能。
[0045]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涡轮壳体27的容纳凹部41的底面41f的中央侧(气体排出口 39的入口侧),与涡轮叶轮29同心状地形成有环状的嵌合凹部107。在屏蔽环45的对置面的相反面的内周缘侧,形成有环状的嵌合凸部109。环状的嵌合凸部109与涡轮壳体27的嵌合凹部107嵌合。环状的嵌合凸部109向气体排出口 39侧(涡轮叶轮29的轴向一方侧)突出而形成。另外,涡轮壳体27的容纳凹部41的底面41f在嵌合凹部107的径向外侧具有紧贴部111(图2中实施了点影线的部位)。紧贴部111形成为连续的环状并且形成为突起状(凸状),并通过多个安装螺栓47的紧固力而紧贴于屏蔽环45的对置面的相反面中的第一支承孔49的径向外侧。并且,在涡轮壳体27的容纳凹部41的底面41f中的紧贴部111的径向外侧,形成有多个凹陷113。多个凹陷113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形成,对在对应的连结销57的一端部形成的铆接头57a进行容纳。此外,屏蔽环45的对置面的相反面的与涡轮壳体27的紧贴部111紧贴(接触)的部位也可以具有突起状的形状,来代替将涡轮壳体27的紧贴部111形成为突起状。
[0046]在涡轮壳体27的容纳凹部41的底面41f的紧贴部111的径向内侧(径向内侧部分)与屏蔽环45的对置面的相反面之间,划分形成(形成)有环状的联络通路115。该联络通路115与屏蔽环45的多个第一支承孔49连通。并且,在涡轮壳体27的嵌合凹部107,形成有切口 117。该切口 117与联络通路115以及涡轮叶轮29的出口侧连通。换言之,屏蔽环45的多个第一支承孔49经由联络通路115以及切口 117而与涡轮叶轮29的出口侧连通。此外,也可以在屏蔽环45的嵌合凸部109形成与联络通路115以及涡轮叶轮29的出口侧连通的其它的切口(图示省略),来代替在涡轮壳体27的嵌合凹部107形成切口 117。或者,也可以除切口 117之外,形成联络通路115以及上述的切口(图示省略)。
[0047]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0048]从气体导入口 35导入的废气经由涡轮涡旋流路37而从涡轮叶轮29的入口侧向出口侧流通。利用由该废气的流通产生的废气的压力能来产生旋转力(转矩)。因此,能够使转子轴9以及压缩机叶轮13与涡轮叶轮29 —体旋转。由此,对从空气导入口 19导入的空气进行压缩,而能够经由扩散流路21以及压缩机涡旋流路23从空气排出口 25排出该空气,并能够对供给至发动机的空气进行增压(压缩)。
[0049]在发动机转速处于较高的旋转区域的情况下,驱动轴91因转动促动器77的驱动而向一个方向(图6中顺时针方向)转动。通过该转动,驱动连杆97向一个方向摆动,相对应地驱动环75向正方向(图5中逆时针方向、图6中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一边使多个同步连杆89向正方向摆动,一边使多个可变喷嘴61同步地向正方向(打开方向)转动,而能够增大多个可变喷嘴61的开度。由此,能够增大向涡轮叶轮29侧供给的废气的流路面积(流量),而能够向涡轮叶轮29侧供给较多的废气。
[0050]在发动机转速处于较低的旋转区域的情况下,驱动轴91因转动促动器77的驱动而向另一方向(图6中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该转动,驱动连杆97向另一方向摆动,相对应地驱动环75向相反方向(图5中顺时针方向、图6中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一边使多个同步连杆89向相反方向摆动,一边使多个可变喷嘴61同步地向相反方向(关闭方向)转动,而能够缩小多个可变喷嘴61的开度。由此,缩小向涡轮叶轮29侧供给的废气的流路面积,而提高废气的流速,从而能够充分确保涡轮叶轮29的工作量(可变容量型增压器I的通常的作用)。
[0051]涡轮壳体27的容纳凹部41的底面41f具有环状的紧贴部111。涡轮壳体27的紧贴部111、以及屏蔽环45的对置面的相反面的与涡轮壳体27的紧贴部111紧贴(接触)的部位作为密封面发挥功能。结果,能够以气密的方式对屏蔽环45的对置面的相反面的上述紧贴的部位的径向内侧和涡轮涡旋流路37进行密封(遮挡)。换言之,无需使用密封罩,便能够以气密的方式对屏蔽环45的对置面的相反面的上述紧贴的部位的径向内侧和涡轮涡旋流路37进行密封。而且,喷嘴环55的对置面的相反面侧与涡轮涡旋流路37连通,屏蔽环45的多个第一支承孔49与涡轮叶轮29的出口侧连通。因此,在可变容量型增压器I的运转中,能够使作用于各可变喷嘴61的第一喷嘴轴63的端面的压力比作用于第二喷嘴轴65的端面的压力足够小。由此,无需使用密封罩,利用该压力差使各可变喷嘴61向屏蔽环45的对置面侧靠近,而能够使各可变喷嘴61的左侧面与屏蔽环45的对置面之间的侧隙极小。
[0052]另外,在涡轮壳体27的容纳凹部41的底面41f的中央侧,与涡轮叶轮29同心状形成有环状的嵌合凹部107。在屏蔽环45的对置面的相反面的内周缘侧形成有环状的嵌合凸部109。嵌合凸部109与涡轮壳体27的嵌合凹部107嵌合。因此,屏蔽环45的轴心与涡轮叶轮29的轴心的定心(对准)变得简单。换言之,可变喷嘴单元43的轴心与涡轮叶轮29的轴心的定心(对准)变得简单。
[005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不使用密封罩,而是在可变容量型增压器I的运转中,使各可变喷嘴61向屏蔽环45的对置面侧靠近,从而能够使各可变喷嘴61的左侧面与屏蔽环45的对置面之间的侧隙极小。因此,能够减少可变容量型增压器I的部件件数,并能够抑制来自各可变喷嘴61的左侧面与屏蔽环45的对置面之间的泄漏流动。另外,能够实现可变容量型增压器I的结构的简化以及组装性的提高,并能够使沿着涡轮叶片33的顶端侧部分(从中跨侧至顶端侧的部分)的废气的流动稳定。也就是,能够充分提高可变容量型增压器I的涡轮效率。尤其是,由于可变喷嘴单元43的轴心与涡轮叶轮29的轴心的定心(对准)变得简单,所以能够提高可变容量型增压器I的构成要素的组装性。
[0054](第二实施方式)
[0055]参照图7以及图8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如附图所示,“R”指的是右方向,“L”指的是左方向。
[0056]如图7以及图8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型增压器119具有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型增压器I (参照图1)相同的结构。可变容量型增压器119装备有使向涡轮叶轮29侧供给的废气的流路面积可变的可变喷嘴单元121。以下,仅对可变容量型增压器119的结构中、与可变容量型增压器I的结构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此外,可变容量型增压器119的多个构成要素中,与可变容量型增压器I的构成要素对应的构成要素在附图中使用相同编号。
[0057]在涡轮壳体27的容纳凹部41的底面41f中的紧贴部111 (图8中实施了点影线的部位)的径向外侧,形成有多个凹陷123。多个凹陷123形成为圆弧状,并容纳对应的连结销57的铆接头57a。另外,在屏蔽环45的嵌合凸部109,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联络孔125。各联络孔125与联络通路115以及涡轮叶轮29的出口侧连通。换言之,屏蔽环45的多个第一支承孔49经由联络通路115以及屏蔽环45的多个联络孔125而与涡轮叶轮29的出口侧连通。此外,也可以在涡轮壳体27的嵌合凹部107的周缘,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与联络通路115以及涡轮叶轮29的出口侧连通的多个其它的联络孔(图示省略),来代替在屏蔽环45的嵌合凸部109形成多个联络孔125。或者,也可以除了多个联络孔125之外,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联络通路115以及上述的联络孔(图示省略)。
[0058]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也起到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0059]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另外,本发明所包括的权利范围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变容量型增压器,装备有可变喷嘴单元,该可变喷嘴单元以包围涡轮叶轮的方式配设在涡轮壳体内的涡轮涡旋流路与气体排出口之间,而且使向上述涡轮叶轮侧供给的废气的流路面积可变, 上述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特征在于, 上述可变喷嘴单元具备: 屏蔽环,其通过安装螺栓而一体设于上述涡轮壳体的内壁面,在圆周方向上贯通形成有多个第一支承孔,并对上述涡轮叶轮的多个涡轮叶片的外缘进行覆盖; 喷嘴环,其与上述屏蔽环一体设于沿上述涡轮叶轮的轴向而与上述屏蔽环分离的位置,且以与上述屏蔽环的多个上述第一支承孔匹配的方式在圆周方向上贯通形成有多个第二支承孔;以及 多个可变喷嘴,其沿圆周方向配设在上述屏蔽环的对置面与上述喷嘴环的对置面之间,能够绕与上述涡轮叶轮的轴心平行的轴心向正反方向转动,且在上述轴向一方侧的侧面,一体形成有能够转动地支承于上述屏蔽环的对应的上述第一支承孔的第一喷嘴轴,在上述轴向另一方侧的侧面,与上述第一喷嘴轴同轴状地一体形成有能够转动地支承于上述喷嘴环的对应的上述第二支承孔的第二喷嘴轴, 上述喷嘴环的对置面的相反面侧与上述涡轮涡旋流路连通,上述涡轮壳体的上述内壁面具有连续的环状的紧贴部,该紧贴部通过上述安装螺栓的紧固力而紧贴于上述屏蔽环的对置面的相反面中的上述第一支承孔的径向外侧,上述屏蔽环的多个上述第一支承孔与上述涡轮叶轮的出口侧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量型增压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涡轮壳体的上述内壁面的上述气体排出口的入口侧,与上述涡轮叶轮同心状地形成有环状的嵌合凹部,在上述屏蔽环的对置面的相反面的内周缘侧,向上述气体排出口侧突出地形成有与上述涡轮壳体的上述嵌合凹部嵌合的环状的嵌合凸部,上述涡轮壳体的上述紧贴部位于上述嵌合凹部的径向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容量型增压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涡轮壳体的上述内壁面的上述紧贴部的径向内侧与上述屏蔽环的对置面的相反面之间,划分形成有与上述屏蔽环的多个上述第一支承孔连通的联络通路,在上述涡轮壳体的上述嵌合凹部以及上述屏蔽环的上述嵌合凸部中的至少任一个形成有与上述联络通路以及上述涡轮叶轮的出口侧连通的切口,或者在上述屏蔽环的上述嵌合凸部以及上述涡轮壳体的上述嵌合凹部的周缘中的至少任一个形成有与上述联络通路以及上述涡轮叶轮的出口侧连通的联络孔,上述屏蔽环的多个上述第一支承孔经由上述联络通路、以及上述切口或者上述联络孔而与上述涡轮叶轮的出口侧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可变容量型增压器,其特征在于, 设有密封机构,该密封机构抑制废气从上述喷嘴环的对置面的相反面侧向上述涡轮叶轮的入口侧泄漏。
【文档编号】F02B39/00GK104471207SQ201380038304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0日
【发明者】植田隆文, 岩上玲, 吉田能成, 德江直树, 西冈将, 石井干人 申请人:株式会社Ihi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