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风扇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5961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风扇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液压风扇传动机构,液压风扇传动机构设有封装壳体和盖板,封装壳体与盖板形成齿轮腔,齿轮腔内设有与发动机齿轮室输出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轮轴,第一齿轮轴末端过盈安装有与第一齿轮轴具有相同转速的齿轮,齿轮腔内还设有与第一齿轮轴平行设置的第二齿轮轴,第二齿轮轴与所述齿轮啮合,第二齿轮轴的输出端设有内花键,内花键与液压泵的外花键相啮合。本实用新型实现将发动机的动力平顺可靠的传递给液压泵,液压泵带动液压风扇转动,进行散热工作,同时,不需要对发动机的气缸体和飞轮壳等部件进行结构匹配,降低成本,同时还扩大了液压风扇的应用范围。
【专利说明】一种液压风扇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风扇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通过风扇对水箱进行风冷散热是一种常见的散热方式,而常用的散热风扇有多种,例如液压风扇,液压风扇通过液压泵实现将柴油机机械动力转换为压力动力,驱动液压风扇转动,实现降温散热。液压泵连带液压风扇一般安装在柴油机齿轮室后端,通过液压泵上的齿轮与柴油机齿轮室的动力齿轮进行啮合,完成动力的传递。
[0003]目前,液压泵直接安装在齿轮室的后端,其具有局限性,当液压泵与齿轮室的输出齿轮不匹配时,需要对柴油机的气缸体或飞轮壳等部件进行结构改造,使其与液压泵相匹配,造成成本增加,从而限制了液压风扇的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风扇传动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泵直接安装在齿轮室的后端,其具有局限性,限制了液压风扇的应用范围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压风扇传动机构,所述液压风扇传动机构设有封装壳体,所述封装壳体设有盖板,所述封装壳体与所述盖板形成齿轮腔,所述齿轮腔内设有与发动机齿轮室输出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末端过盈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轴具有相同转速的齿轮,所述齿轮腔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轴平行设置的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二齿轮轴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轴的输出端设有内花键,所述内花键与液压泵的外花键相啮合。
[0006]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齿轮腔内设有固定在所述封装壳体上的第一滚动轴承和固定在所述盖板上的第二滚动轴承;
[0007]其中,所述第一齿轮轴通过所述第一滚动轴承支撑转动,所述第二齿轮轴通过所述第二滚动轴承支撑转动。
[0008]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齿轮轴上还设有第三滚动轴承,所述第三滚动轴承与所述第一滚动轴承平行设置。
[0009]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二齿轮轴上还设有第四滚动轴承,所述第四滚动轴承与所述第三滚动轴承平行设置。
[0010]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二齿轮轴靠近所述盖板的位置。
[0011]由于液压风扇传动机构设有第一齿轮轴、齿轮和第二齿轮轴,第一齿轮轴与齿轮同轴安装,齿轮与第二齿轮轴相互哨合,同时在第二齿轮轴的输出端设有与液压泵的外花键相啮合的内花键,从而实现将发动机的动力平顺可靠的传递给液压泵,液压泵带动液压风扇转动,进行散热工作,同时,不需要对发动机的气缸体和飞轮壳等部件进行结构匹配,降低成本,同时还扩大了液压风扇的应用范围。
[0012]由于在第一齿轮轴上设置第一滚动轴承,在第二齿轮轴上设置第二滚动轴承,通过第一滚动轴承和第二滚动轴承分别对第一齿轮轴和第二齿轮轴的支撑转动,从而降低了第一齿轮轴转动时对润滑油的压力要求。
[0013]由于在第一齿轮轴上设置第三滚动轴承,进一步的降低了第一齿轮轴转动时对润滑油的压力要求。
[0014]由于在第二齿轮轴上设置第四滚动轴承,进一步的降低了第二齿轮轴转动时对润滑油的压力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风扇传动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风扇传动流程示意图;
[0017]其中,1-封装壳体,2-盖板,3-第一齿轮轴,4-齿轮,5-第二齿轮轴,6_第一滚动轴承,7-第二滚动轴承,8-第三滚动轴承,9-第四滚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9]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风扇传动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0020]液压风扇传动机构设有封装壳体I,所述封装壳体I设有盖板2,所述封装壳体I与所述盖板2形成齿轮腔(图中未标记),所述齿轮腔内设有与发动机齿轮室输出齿轮相哨合的第一齿轮轴3,所述第一齿轮轴3末端过盈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轴3具有相同转速的齿轮4,所述齿轮腔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轴3平行设置的第二齿轮轴5,所述第二齿轮轴5与所述齿轮4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轴5的输出端设有内花键(图中未标记),所述内花键与液压泵的外花键相啮合。
[0021]在本实用新型中,液压风扇传动机构设有第一齿轮轴3、齿轮4和第二齿轮轴5,其中,第一齿轮轴3与齿轮4同轴安装,齿轮4和第二齿轮轴5之间相互哨合,同时在第二齿轮轴5的输出端设有与液压泵的外花键相啮合的内花键,从而实现将发动机的动力平顺可靠的传递给液压泵,液压泵带动液压风扇转动,进行散热工作,同时,不需要对发动机的气缸体和飞轮壳等部件进行结构匹配,降低成本,同时还扩大了液压风扇的应用范围。
[0022]在本实用新型中,齿轮腔内设有固定在所述封装壳体I上的第一滚动轴承6和固定在盖板2上的第二滚动轴承7 ;
[0023]其中,所述第一齿轮轴3通过所述第一滚动轴承6支撑转动,所述第二齿轮轴5通过所述第二滚动轴承7支撑转动。
[0024]其中,通过上述第一滚动轴承6和第二滚动轴承7的作用,降低了第一齿轮轴3和第二齿轮轴5工作时对润滑油压力的要求。
[0025]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进一步地降低第一齿轮轴3和第二齿轮轴5转动时,对润滑油压力的要求,在第一齿轮轴3上设置第三滚动轴承8,在第二齿轮轴5上设置第四滚动轴承9,其中,第三滚动轴承8与第一滚动轴承6平行设置,第四滚动轴承9与第二滚动轴承7平行设置。
[0026]其中,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滚动轴承6、第二滚动轴承7、第三滚动轴承8和第四滚动轴承9均可以采用常规的方式,其用于承担约束第一齿轮轴3和第二齿轮轴5的径向的移动即可,其可以采用单列、双列或多列,其也可以采用滚球、滚珠等,在此不再赘述,其中:
[0027]图1中给出的第一滚动轴承6为双列球轴承,第二滚动轴承7为单列球滚动轴承,第三滚动轴承8和第四滚动轴承9是圆柱形滚动轴承。
[0028]由图1可以得知,第二齿轮轴5设置在靠近盖板2的位置,其采用的内花键以及液压泵上的外花键均为常规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9]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风扇传动机构从发动机齿轮室取动力,并将驱动动力以1:1的传动比,传递给液压泵,液压泵带动液压风扇工作,保持发动机动力传递的延续性,提高传动的平顺性和可靠性。
[0030]在本实用新型中,液压风扇传动机构设有第一齿轮轴、齿轮和第二齿轮轴,其中,第一齿轮轴与齿轮同轴安装,第二齿轮轴之间相互哨合,同时在第二齿轮轴的输出端设有与液压泵的外花键相啮合的内花键,从而实现将发动机的动力平顺可靠的传递给液压泵,液压泵带动液压风扇转动,进行散热工作,同时,不需要对发动机的气缸体和飞轮壳等部件进行结构匹配,降低成本,同时还扩大了液压风扇的应用范围。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压风扇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风扇传动机构设有封装壳体,所述封装壳体设有盖板,所述封装壳体与所述盖板形成齿轮腔,所述齿轮腔内设有与发动机齿轮室输出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末端过盈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轴具有相同转速的齿轮,所述齿轮腔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轴平行设置的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二齿轮轴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轴的输出端设有内花键,所述内花键与液压泵的外花键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风扇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腔内设有固定在所述封装壳体上的第一滚动轴承和固定在所述盖板上的第二滚动轴承; 其中,所述第一齿轮轴通过所述第一滚动轴承支撑转动,所述第二齿轮轴通过所述第二滚动轴承支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风扇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轴上还设有第三滚动轴承,所述第三滚动轴承与所述第一滚动轴承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风扇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轴上还设有第四滚动轴承,所述第四滚动轴承与所述第三滚动轴承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液压风扇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轴靠近所述盖板的位置。
【文档编号】F01P5/04GK203822441SQ201420049374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5日
【发明者】孙建伟, 董万里, 李建文, 成敬敏, 李楠 申请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