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膨胀机并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4309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膨胀机并联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膨胀机并联设备,包括:一冷凝器;一升压泵;该升压泵是以管线连接于该冷凝器;一蒸发器;该蒸发器是以管线连接于该升压泵,由该升压泵作用将该管线内之工作流体增压输送至该蒸发器内;还包括:复数膨胀机;各该膨胀机是以并联方式设置且以管线连接该蒸发器;其中:分别连接至各该膨胀机之各该管线是装设一第一阀体,而各该膨胀机再由管线连接至该冷凝器以形成回路;及复数发电机;各该发电机是分别连接各该膨胀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膨胀机以并联方式设置,可充分利用热源能量同时可达到最大发电量。
【专利说明】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膨胀机并联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朗肯循环装置,尤其涉及该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膨胀机。

【背景技术】
[0002]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循环主要由蒸发器、膨胀机、冷凝器及升压泵浦组成,其中利用蒸发器撷取热源热能用以蒸发在整体回路中的工作流体(亦可为有机工作流体),撷取热源的工作流体经由膨胀机转换工作流体的热能及压力成为机械轴功,透过机械轴功藉由发电机产生电能。流经膨胀机的工作流体呈现降温降压状态,再利用冷凝器带走气态工作流体的热能,使其冷凝成为液态的工作流体,而后透过升压泵浦汲取将液态的工作流体输送至蒸发器,以完成整体循环。
[0003]而过往的做法其用来作功的膨胀机仅为单一配置,因此当需配合环境冷热源供应与需求时,则必须增加多个有机朗肯循环装置以充分运用,虽然此方式可解决前述问题,但,增加有机朗肯循环装置不仅必须增加整体成本费用及工程施工量,亦必须具备足够的占地面积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膨胀机并联设备,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冷凝器;一升压泵;该升压泵是以管线连接于该冷凝器;一蒸发器;该蒸发器是以管线连接于该升压泵,由该升压泵作用将该管线内之工作流体增压输送至该蒸发器内;复数膨胀机;各该膨胀机是以并联方式设置且以管线连接该蒸发器;其中:分别连接至各该膨胀机之各该管线是装设一第一阀体,而各该膨胀机再由管线连接至该冷凝器以形成回路;及复数发电机;各该发电机是分别连接各该膨胀机。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膨胀机以并联方式设置,可充分利用热源能量同时可达到最大发电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设备示意图;及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1]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将膨胀机以并联方式设置,可充分利用热源能量同时可达到最大发电量。
[0012]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之膨胀机并联设备,该设备包括:一冷凝器;一升压泵,该升压泵是以管线连接于该冷凝器;一蒸发器,该蒸发器是以管线连接于该升压泵,由该升压泵作用将该管线内之该工作流体增压输送至该蒸发器内;复数膨胀机,各该膨胀机是以并联方式设置且以管线连接该蒸发器,其中分别连接至各该膨胀机之各该管线是装设一第一阀体,而各该膨胀机再由管线连接至该冷凝器以形成回路;及复数发电机,各该发电机是分别连接各该膨胀机。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更包括一装设于连接该膨胀机与该冷凝器之该管线的第二阀体。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其中该膨胀机进一步可为全密式膨胀机、半密式膨胀机或开放式膨胀机其中一者。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其中该全密式膨胀机进一步可为正位移全密式膨胀机或动力全密式膨胀机。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其中该半密式膨胀机进一步可为正位移半密式膨胀机或动力半密式膨胀机。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其中该开放式膨胀机进一步可为正位移开放式膨胀机或动力开放式膨胀机。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其中该发电机进一步可为同步发电机或异步发电机其中一者。
[0019]本实用新型之次要目的在于:将膨胀机并联设置,能以相同的占地面积达到最大的发电效果,且大幅降低工程施工量同时节省成本。
[0020]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于:运用第一阀体能视热源多寡而随时增减膨胀机的使用数量,透过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达到热源回收发电之最大效益。
[0021]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设备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之膨胀机并联设备,有机朗肯循环系统I主要由冷凝器10、升压泵11、蒸发器12、复数膨胀机13及发电机14(可为同步发电机或异步发电机)组成,其中冷凝器10将工作流体冷凝为低压液体,升压泵11以管线2连接于冷凝器10,蒸发器12以管线2连接于升压泵11,由升压泵11作用将管线2内之该工作流体(低压液体)增压输送至蒸发器12内,另外各膨胀机13以并联方式设置且以管线2连接蒸发器12,其中分别连接至各膨胀机13之各管线2均装设一第一阀体15,而各膨胀机13再由管线2连接至冷凝器10以形成完整回路,此回路称为朗肯循环,而各发电机14则分别连接各膨胀机13。其中在膨胀机13与冷凝器10相连的管线2上装设有第二阀体16,利用第二阀体16可有效控制膨胀机13与冷凝器10之间管线2的工作流体流通状态。
[0022]一并参考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使用状态示意图。箭头方向为工作流体流动方向,当由膨胀机13输出且已降温降压状态的工作流体(是为低压低温气体)流经冷凝器10,使其工作流体呈现低温液体,而后藉由升压泵11的加压被输送至蒸发器12内,工作流体在蒸发器12中吸收外部供应的热能成为高压高温蒸气,然后输送至膨胀机13作功并启动发电机14发电。而在本实用新型中主要是将多个膨胀机13是以并联方式设置,因此当蒸发器12所产生的高压高温蒸气可被平均地由各膨胀机13膨胀作功并带动发电机14,透过并联的多个膨胀机13进行高压高温蒸气的膨胀作功,让被产生的高压高温蒸气能充分利用,由此让各自连接到膨胀机13的发电机14得以运转发电进而达到最大发电量。
[0023]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蒸发器12连接至各膨胀机13的管线2上均须装设第一阀体15,以可让膨胀机13依照蒸发器12产生热源的多寡而增减使用,当蒸发器12所产生的热源仅足够一台膨胀机13使用时,则会将所有第一阀体15关闭仅保留一个第一阀体15,由此可有效将少量的高压高温蒸气集中于单一膨胀机13以带动发电机14,达到最闻效益。
[0024]另外,在各膨胀机13与冷凝器10相连的管线2上装设有第二阀体16,此第二阀体16搭配第一阀体15主要可有效控制蒸发器12、膨胀机13与冷凝器10之间管线2的工作流体流通状态,当欲进行膨胀机13维修时可透过关闭第一阀体15及第二阀体16以防止任何高压高温蒸气通过以防止意外发生。
[0025]前述高压高温蒸气经过膨胀机13后则会经由管线2回到冷凝器10,将热能带走的蒸气则又成为液体,此液体再经由管线2被升压泵11加压输送至蒸发器12进行加热汽化成蒸气,此循环则为有机朗肯循环。结合此循环并搭配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将膨胀机13
以并联方式设置,可充分利用热源能量同时可达到最大发电量,不仅如此,将膨胀机13并联设置能以相同的占地面积达到最大的发电效果,且大幅降低工程施工量。另外,透过第一阀体15能视热源多寡而随时增加膨胀机13的使用数量以有效达到热源回收发电之最大效.、
Mo
[0026]本实用新型的膨胀机13可为全密式膨胀机、半密式膨胀机或开放式膨胀机,而前述的全密式膨胀机进一步可为正位移全密式膨胀机或动力全密式膨胀机。前述的半密式膨胀机进一步可为正位移半密式膨胀机或动力半密式膨胀机。前述的开放式膨胀机进一步可为正位移开放式膨胀机或动力开放式膨胀机。
[0027]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膨胀机并联设备,包括:一冷凝器;一升压泵;该升压泵是以管线连接于该冷凝器;一蒸发器;该蒸发器是以管线连接于该升压泵,由该升压泵作用将该管线内之工作流体增压输送至该蒸发器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膨胀机;各该膨胀机是以并联方式设置且以管线连接该蒸发器;其中:分别连接至各该膨胀机之各该管线是装设一第一阀体,而各该膨胀机再由管线连接至该冷凝器以形成回路;及复数发电机;各该发电机是分别连接各该膨胀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膨胀机并联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装设于连接该膨胀机与该冷凝器之该管线的第二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膨胀机并联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膨胀机进一步可为全密式膨胀机、半密式膨胀机或开放式膨胀机其中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膨胀机并联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全密式膨胀机能为正位移全密式膨胀机或动力全密式膨胀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膨胀机并联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半密式膨胀机能为正位移半密式膨胀机或动力半密式膨胀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膨胀机并联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开放式膨胀机能为正位移开放式膨胀机或动力开放式膨胀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膨胀机并联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发电机能为同步发电机或异步发电机其中一者。
【文档编号】F01K7/00GK204126677SQ201420445354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7日
【发明者】戴承康 申请人: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