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嘴头及流体喷射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2390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喷嘴头及流体喷射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嘴头,并且涉及流体喷射阀,特别地涉及机动车辆喷射阀。



背景技术:

带有用于雾化流体的燃料喷射阀是已知的。这个类型的燃料喷射阀通常用于雾化内燃发动机的燃烧室中的燃料。特别地,如果燃料是“直接喷射”至设计成火花点火发动机的内燃发动机的燃烧室中,则燃料不得不被非常精细地雾化,尤其借助于喷嘴头。为了在火花点火发动机中产生尽可能完全的燃烧,要求存在于燃烧室中的空气和所喷射的燃料的精细混合。

借助于直接喷射,在内燃发动机的火花点火发动机中的燃料如今被直接地喷射至燃烧室中,因此与引入燃料(“歧管喷射”)的早期原理相比,其提供减少燃料消耗的优点。此外,借助于直接喷射,显著地改进了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控制。

直接喷射的另外的优点是在动态操作期间内燃发动机关于其响应性能的弹性中的改进,因为燃料比在歧管喷射的情况中明显更快地进入燃烧室,在歧管喷射中燃料与经由气体入口阀流入的燃烧空气一起进入燃烧室。

然而,问题在于不得不在短的时间周期内准备所要求的均质混合物从而获得所提到的直接喷射优点。由于燃料被快速地引入燃烧室中,仅有少量的时间可用于使燃料蒸发并且与燃烧空气混合。

燃料喷射阀及其喷雾准备因此是特别重要的,特别是用于直接喷射。燃料应该借助于特别精细的雾化被引入至气缸中,即燃料的液滴尺寸应该设计成尽可能地小,使得能够实现快速准备,即在非常短的时间周期内的均质混合。

燃料还应该不经过燃烧室的气缸壁上,因为由此会存在“油稀释”的可能性。由于油稀释引起润滑剂组分的改变,所以它能够引起对内燃发动机的严重损坏,因为被稀释的润滑油具有不充分的粘性性能。活塞头和/或气体入口阀不应该由燃料湿化,因为燃料从那里仅能够不充分地蒸发。

燃料沉积在燃料喷射阀上是另外的问题。在内燃发动机的一些操作时间之后,燃料喷射阀具有稳固的且碳黑状的沉积层。随后的喷射循环的燃料会聚集在所述沉积层中。在后来的燃烧循环中,所述燃料可以燃料蒸气的形式逸出并且导致不期望的且产生碳黑的燃烧。这不利地导致在内燃发动机的排气中大的且可能不允许的数量的碳黑颗粒。

已知的是碳黑颗粒的减少旨在由下述事实实现:喷嘴头的喷嘴孔借助于激光方法被引入至喷嘴头中。这旨在具有优于通常的电极方法的优点,通过该电极方法会产生尖锐边缘的喷嘴孔。用于减少沉积层的另外的可能性是增加喷嘴头的上游的燃料压力,使得燃料的出口速度具有此类量级以避免沉积物并且因此并不建立沉积层。然而,由于燃料压力的增加仅仅能够利用更高的能量消耗来实现,所以这是高成本的。此外,暴露于燃料压力的所有部件不得不具有适应更高的燃料压力的更高的强度,并且其能够首先利用更贵的材料和/或利用增加相对应的部件壁来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标是提供用于减少沉积或无沉积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嘴头。

这个目标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由如在专利权利要求1中所要求保护的喷嘴头所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以及方便的且重要的改进。

根据一个方面,具体说明用于流体喷射阀的喷嘴头。提供喷嘴头以便于雾化流体。所述流体优选地是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特别是汽油。喷嘴头具有纵向轴线。

根据另外的方面,具体说明用于流体喷射阀的阀体,其中流能够通过所述阀体。用于供应流体的供应装置形成在阀体的第一端部处。用于雾化流体的喷嘴头布置在阀体的第二端部处,该端部如此构造使得其背向第一端部。特别地,喷嘴头和阀体具有共同的纵向轴线。喷嘴头能够与阀体的基本本体一起整体成型。可替代地,喷嘴头可以是固定在阀体的基本本体上的分离的工件。

根据第三方面,具体说明带有喷嘴头或带有阀体的流体喷射阀,特别是燃料喷射阀。特别地提供燃料喷射阀以便于直接地喷射燃料至内燃发动机的燃烧室中。

喷嘴头具有喷嘴穿孔盘。喷嘴穿孔盘具有前表面以及与前表面相对的内表面。在一种改进方案中,前表面如此构造使得其背向阀体的第一端部,并且内表面如此构造使得其面向阀体的第一端部。在一种改进方案中,第一轴向距离形成在内表面和前表面之间,该距离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延伸。

喷嘴穿孔盘具有至少一个喷嘴孔通道,该喷嘴孔通道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完全地穿透喷嘴穿孔盘。入口表面形成在分配给喷嘴孔通道的第一通道端部处,并且出口表面形成在喷嘴孔通道的第二通道端部处,该通道端部布置成背向第一通道端部。入口表面布置在喷嘴穿孔盘的内表面上。喷嘴孔通道的喷嘴孔突出部具有通道壁,该喷嘴孔突出部特别地定位在从入口表面起的第一轴向距离处。通道壁形成在喷嘴孔突出部的周围上方。换言之,喷嘴孔突出部的通道壁限定喷嘴孔通道的一部分。此处,通道壁特别地围绕喷嘴孔通道的通道轴线完全地延展。通道壁具有壁高度,该壁高度特别地从前表面开始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以此方式延伸远离内表面使得第二通道端部对应于通道壁的通道壁端部,该通道壁端部如此构造使得其背向前表面。

借助于喷嘴孔突出部的通道壁,喷嘴孔通道因此在沿纵向轴线形成的它的轴线范围上延伸。如果第二通道端部以及因此出口表面被包含(根据现有技术)在平滑的前表面中,例如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位于离入口表面的第一轴向距离处,则第二通道端部借助于喷嘴孔突出部现在被定位在离入口表面一距离处,该距离由壁高度增加。在一种改进方案中,出口表面的距离对应于第一轴向距离和壁高度的总和。这样具有的结果是喷嘴孔通道的出口表面(该出口表面形成在第二端部处)形成在喷嘴穿孔盘上离前表面一距离处。特别地,第二通道端部在远离内表面的方向上相对于前表面偏移。

如果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出口表面不与前表面轴向地间隔开,则存在于前表面的区域中的环境空气在出口表面的周围上方被吸收。也就是说,存在于燃料喷雾的区域中的环境空气由燃料喷雾所夹带。在流体喷雾的区域中携带或夹带空气的这个效果是已知的并且特别地被用在水喷射泵中以便于产生大的体积流量。

借助于使出口表面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与前表面轴向地间隔开的通道壁,实现将环境空气供应至从喷嘴孔通道(即从出口表面)出来的燃料的可能性。这意味着能够实现更大的体积流量,该更大的体积流量实现改进的(也就是说更快的)燃料准备。由于存在于出口表面的周围上方的环境空气由燃料喷雾的燃料所夹带,在这个区域中形成区域压力,该区域压力防止或至少极大地减少燃料蒸气和/或燃料液滴的回流。也就是说,形成沉积的风险是特别低的。以此方式,实现减少沉积或无沉积的燃料喷射喷嘴。

在流体喷射阀的改进方案中,阀针布置在阀体中。阀针相对于阀体以此方式在轴向上是可移动的使得:在阀针的关闭位置中,阀针的关闭元件支承抵靠在阀体的阀座上,从而防止流体流通过喷嘴孔通道;并且阀针能够借助于流体喷射阀的致动器单元移位远离关闭位置,从而释放流体流通过喷嘴孔通道。

在有利的改进方案中,喷嘴穿孔盘的内表面(特别是整体的)具有阀座。由此喷嘴头能够用于比较大的流体压力,例如100巴或更大,优选地200巴或更大,特别地在250巴与500巴之间的范围内,其该极限值被包括在内。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料喷射阀的改进方案中,通道壁是中空的截锥形设计。这个改进方案的优点是,存在于通道壁的区域中的环境空气具有相对于从出口表面出现的燃料喷雾倾斜的来流方向。因此能够将环境空气更好地供应至燃料喷雾。也就是说,经由中空的截锥形通道壁所引导的环境空气的流动方向跨过燃料喷雾的流动方向,并且由此已经由流动方向引起燃料喷雾与环境空气的完全混合。

改进的供应能力能够在与以中空圆筒方式所形成的通道壁的比较中见到。在以中空圆筒方式所形成的通道壁的情况下,环境空气具有与燃料喷雾相同的流动方向,并且因此,由于相同的流动方向,仅借助于环境空气的夹带产生供应能力以及由此发生完全的混合。

在一种改进方案中,出口表面构造成比入口表面更小。这具有的优点是:根据流体力学的伯努利定律,流动通过喷嘴孔通道的燃料在出口表面处具有第一速度,该速度比入口表面中或入口表面的区域中普遍存在的第二速度更大。由于在出口表面处的速度的增加,因此以简单的方式改进燃料雾化。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料喷射阀的另外的改进方案中,喷嘴穿孔盘具有多个喷嘴孔通道,也就是说,至少一个另外的喷嘴孔通道构造成穿透喷嘴穿孔盘。喷嘴孔通道通常布置在离喷嘴穿孔盘的中心的一定(通常是均匀的)半径处,特别地沿着纵向轴线,在俯视图中,其中,在一种改进方案中,喷嘴穿孔盘的中心位于纵向轴线上。一旦燃料被喷射,每个喷嘴孔通道产生以锥体形式构造的燃料喷雾。在喷嘴穿孔盘的中心的区域中,由此形成由燃料喷雾界定的内部区域。与由燃料喷雾限制的环境区域中相比,较低的压力普遍存在于所述内部区域中。在环境区域中,第一区域压力存在于燃料喷雾的附近,所述区域压力低于环境区域中的更远离燃料喷雾的第二区域压力。形成于内部区域中的第三区域压力相对于第一区域压力和第二区域压力显著减小。

存在的风险在于:与环境区域中的第一区域压力相比,第三区域压力过低的使得在内部区域中形成负压,其导致燃料蒸气和/或燃料液滴的方向的反向。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燃料蒸气和/或燃料液滴流回至前表面上,从而在那里以沉积物的形式沉积。因此形成前表面离出口表面的有效的轴向距离,能够根据自由径向距离确定壁高度。所述自由径向距离是在喷嘴孔通道与另外的喷嘴孔通道之间径向地形成的距离。特别有利的壁高度能够根据径向距离进行描述,如下面:

h ≥ 1/4∙D

其中,h对应于壁高度,以及D对应于自由径向距离。

利用根据在喷嘴孔通道之间的自由径向距离所确定的这样的壁高度,形成适当尺寸的流动通道,环境空气能够经由其被传导至内部区域中,并且因此在内部区域中的第三区域压力具有此类大小使得特别容易地阻止燃料蒸气和/或燃料液滴在内部区域中的回流。

根据下述恰当地形成壁高度:

h = 2/8∙D

此处考虑到通道壁的形成流动通道边界的通道壁厚度。

喷嘴孔突出部能够具有外周表面,其轮廓根据连续可微分函数形成在纵向截面中。因此产生的优点在于:避免剥离在通道壁上方流动且由燃料喷雾夹带的环境空气的流线。外周表面优选地具有斜坡形状的设计。换言之,喷嘴孔突出部优选地至少在与前表面相邻的它的区域中具有外轮廓,该外轮廓在纵向截面中具有连续地可微分函数的形式和/或具有斜坡形状的设计,即特别地以斜坡函数的形式。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料喷射阀的另外的改进方案中,喷嘴孔通道具有第一通道区域,其与入口表面相邻并且其截面面积小于与出口表面相邻的喷嘴孔通道的第二通道区域的截面面积。在改进方案中,喷嘴孔通道在第一和第二通道区域之间具有台阶。

附图说明

通过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下列描述并且参考附图,喷嘴头、阀体以及流体喷射阀的另外的优点、特征以及细节将显现出来。在描述中上面所提到的特征和特征的组合以及下面在附图的描述中所提到的和/或在附图中单独显示的特征和特征的组合不仅仅能够用在相应的所陈述的组合中,而且能够用在不同的组合中或自行使用,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同或功能性相同的元件被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为了清楚的原因,有可能并未在所有的附图中提供元件的附图标记,但不失去其分配。在附图中:

图1以透视图示示意性地显示根据现有技术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嘴穿孔盘;

图2以透视图示示意性地显示在喷射操作期间带有燃料喷雾的根据图1的喷嘴穿孔盘;

图3以透视图示示意性地显示带有沉积层的喷嘴穿孔盘;

图4以侧视图显示根据图1的喷嘴穿孔盘,其具有紧邻彼此布置的两个喷嘴孔的燃料喷雾扩散,以及在没有回流的燃料喷雾的区域中出现的区域压力;

图5以侧视图显示根据图1的喷嘴穿孔盘,其具有紧邻彼此布置的两个喷嘴孔的燃料喷雾扩散,以及在具有燃料蒸气回流的燃料喷雾的区域中出现的区域压力;

图6详细地显示根据图5的喷嘴穿孔盘的放大图示,其具有回流的燃料液滴;

图7以透视图示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嘴头;

图8详细地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嘴穿孔盘的侧视图,其具有燃料喷雾扩散以及在燃料喷雾的区域中出现的区域压力;

图9详细地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变型中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嘴穿孔盘;以及

图10详细地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变型中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嘴穿孔盘。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的燃料阀的喷嘴穿孔盘根据图1的设计,其中,燃料喷射阀设计为“多股流喷射器”,即喷嘴穿孔盘10具有多个喷嘴孔通道12,其中,如此设计喷嘴孔通道12以便完全地穿透喷嘴穿孔盘10。

燃料喷射阀包括带有纵向轴线14的阀体(未具体图示),其中,用于供应流体(通常是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的供应装置(未具体图示)形成在阀体的第一端部处。

用于雾化流体的具有喷嘴穿孔盘10的喷嘴头11布置在阀体的第二端部处,该端部如此构造使得其背向第一端部。喷嘴穿孔盘10具有前表面16,该前表面16如此构造使得其背向第一端部。

喷嘴孔通道12在第一通道端部18处具有入口表面22(见图9和图10),并且在第二通道端部20处具有出口表面24,该第二通道端部20布置成背向第一通道端部18,其中,入口表面22形成在喷嘴穿孔盘10的内表面26上,该内表面如此构造使得其背向前表面16。存在第一轴向距离W1,其在纵向轴线14的方向上在内表面26和前表面16之间延伸。

喷嘴穿孔盘10容纳在燃料喷射阀的喷嘴头11中。喷嘴头11定位在燃料喷射阀的第二端部处,该端部布置在内燃发动机(未具体图示)的燃烧室(未具体图示)中。这意味着借助于燃油喷射喷嘴供应至内燃发动机的燃料被直接地喷射至燃烧室中。特别地,其对于内燃发动机的最佳操作(即有效的且低排放的操作)来说是重要的,燃料借助于燃料喷射喷嘴以精细地雾化的形式(即以非常精细的液滴的形式)被供应至燃烧室中。此精细雾化引起快速的燃料准备,即引起在被喷射至燃烧室中的燃料以及已经存在于燃烧室中且通常被部分压缩的空气之间的混合物的形成。

特别地,在构造成火花点火发动机或汽油发动机的内燃发动机中的燃油准备对精细雾化提出极大的要求。这是因为这个类型的内燃发动机的运行基于“火花点火”,即在借助于混合物的形成存在于燃烧室中的燃料-空气混合物借助于火花塞进行点火。此点火形式要求均质的燃料-空气混合物,使得能够引起燃料-空气混合物的完全燃烧。由于这要求在喷射循环内的非常短的时间内进行,所以需要借助于燃料喷射阀进行精细雾化。

在构造成柴油发动机的内燃发动机的情况下,对燃料的精细雾化也存在类似的高要求。存在于构造成柴油发动机的内燃发动机的燃烧室中的空气-燃料混合物是基于“自点火”进行燃烧。也就是说,由于在燃烧室中的高温度,在此处发生点火,其能够由高压缩压力实现。在燃烧室中,空气-燃料混合物在不同的点(“点火炉”)处进行点火,并且燃烧在空气-燃料混合物的上升的温度和上升的压力的基础上继续。此处能够借助于精细雾化避免不充分的燃烧所导致的“碳黑的形成”。

能够利用形成在喷嘴穿孔盘10上的多个喷嘴孔通道12实现精细雾化。原则上,雾化的精细性取决于喷嘴孔通道12的直径以及燃料压力。喷嘴孔通道12的直径或出口表面24的直径越小以及压力越高,则雾化越精细。然而,应该考虑到的是,待喷射的燃料质量也取决于喷嘴孔通道12的直径。也就是说,反之,出口表面24越小,每个出口表面24的燃料质量越小。因此应该考虑到喷嘴孔通道12的数量以便于实现所期望的待喷射的燃料质量。在此时不应该仍然未提到的是,“喷射压力”对于精细雾化是同样关键的。

喷嘴口通道12以完全穿透喷嘴穿孔盘10的形式被引入至喷嘴穿孔盘10中,使得能够实现雾化。在喷射操作期间,喷嘴孔通道12的入口表面22借助于喷嘴针(未具体地图示)被暴露,并且因此位于燃料喷射阀的阀体中的燃料在相对应的喷射压力下经由出口表面24流动至阀体。

图2示意性地显示在喷射操作期间燃料以燃料喷雾28的形式流出出口表面24。根据流体力学的定律,燃料流出喷嘴孔通道12,形成燃料锥体。

问题在于,在内燃发动机的多个操作循环之后,即在多次点火和相对应的燃烧之后,稳固的且碳黑状的沉积物30可以形成在出口截面面积24的区域中,如通过图3中的示例所图示的。

此沉积物30是在喷射操作期间普遍存在于燃料喷雾28的区域中的压力比的结果。为了解释的目的,根据现有技术的喷嘴穿孔盘10的侧视图在图4中图示出。在两个燃料喷雾的环境中,每一个燃料喷雾从喷嘴开口出来,在燃料喷雾的不同区域中出现不同的压力,所述压力在下面称作区域压力。

环境空气在燃料的出口区域中由流出出口表面24的燃料吸收。换言之,位于燃料喷雾28的区域中的环境空气由燃料喷雾28所夹带。

这意味着,与远离出口表面24并且第二区域压力p2普遍存在于其中的环境区域相比,在出口表面24的区域中位于前表面16上的吸收区域中出现较低的第一区域压力p1,见图4和图5。特别地,第三区域压力p3形成在内部区域32中,该内部区域32形成在燃料喷雾28之间,与第一区域压力p1和第二区域压力p2相比,所述第三区域压力极大地降低,并且构成极端的负压。由于仅仅少量的环境空气或燃烧空气(如果存在)能够流回这里,所以与其它区域压力相比极大地降低的此第三区域压力p3出现在内部区域32中。

由于所述第三区域压力p3,在外流的环境空气和回流的燃料蒸气之间可以引起湍流。借助于回流箭头36指示在图5的燃料喷雾28之间在内部区域32中的回流方向。由于高的燃烧室温度,在喷射操作期间已经形成燃料蒸气。换言之,燃料在喷射操作期间以聚集的液体状态和聚集的蒸汽状态存在。

换言之,这意味着从出口表面24出现的燃料通常且明显地在方向箭头Y的方向上远离前表面16。然而,由于在燃料喷雾28之间在内部区域32中形成的负压p3,发生燃料蒸气和燃料液滴混合物的回流。所述混合物积聚在前表面16上。

由于湍流能够与燃料液滴34完全地混合,所以燃料蒸气向回流动,见图6。然后所述燃料液滴34在喷嘴穿孔盘10的前表面16的方向上加速,并且沉积在出口表面24的区域中的前表面16上。换言之,位于内部区域32中的燃料颗粒至少部分地具有反向的流动方向。所述反向的流动方向随着来自出口表面24的燃料的出口速度的增加而减少,该增加能够借助于喷射压力的增加来实现,由于(当出口速度增加时)第三区域压力p3不再具有足够的大小以使燃料液滴在前表面16的方向上加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嘴穿孔盘10是根据图7所构造的。喷嘴孔通道12具有带有通道壁40的喷嘴孔突出部25,借助于该通道壁40,出口表面24在远离内表面26的方向上与前表面16间隔存在。

这里喷嘴孔突出部25定位在距离入口表面22第一轴向距离W1处。在喷嘴孔突出部25的区域中,通道壁40形成在喷嘴孔通道12的周围上方,所述通道壁40具有壁高度h,其从前表面16开始且在纵向轴线14的方向上延伸。

因此第二通道端部20对应于通道壁40的通道壁端部46,该通道壁端部如此构造使得其背向前表面16。

也就是说,换言之,此处喷嘴孔25的通道壁40以围绕喷嘴孔通道12的方式从与前表面16共同的平面开始延伸,使得形成所述通道壁的在燃料喷雾28的方向上从前表面16开始延伸的轴向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料喷射阀的示例性实施例具有中空的截锥形设计的通道壁40。中空的截锥形设计的通道壁40具有锥形地渐缩的内周表面,并且在喷嘴孔突出部25的区域中,其完整地侧向包围喷嘴孔通道12,使得出口表面24构造成比喷嘴孔25的通道截面面积更小,该通道截面面积定位在上游离出口表面24距离h处并且具有直径d,其在图中示出。

在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型中,内周表面具有筒状侧向表面的形式,特别是圆筒状侧向表面的形式。在另外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未具体图示),通道壁40是中空的筒状设计。

以此方式确定壁高度h使得:根据水喷射泵的原理,内部区域32能够被供应带有如在燃料流离开出口表面24期间所夹带的量的环境空气。

自由径向距离D形成在两个相对布置的喷嘴孔通道12、13之间,即在喷嘴孔通道12和另外的喷嘴孔通道13之间。自由径向距离D被理解为意指在喷嘴孔通道12和另外的喷嘴孔通道13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形成在紧邻彼此布置的两个通道壁40之间。自由径向距离D是在喷嘴孔通道12和另外的喷嘴孔通道13之间的距离,该距离被确定为从前表面16起沿着纵向轴线14的轴向距离并且对应于壁高度h。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此处应该沿喷嘴穿孔盘10的直径确定自由径向距离D。由于喷嘴穿孔盘10通常具有圆形设计的周围,这能够被假定。然而,如果喷嘴穿孔盘10不具有圆形的周围和/或喷嘴孔通道的布置不定位成围绕喷嘴穿孔盘10的中心点对称,则应该在两个相对的喷嘴孔通道12之间确定自由径向距离D。

壁高度h能够根据径向距离D由下述确定:

h ≥ 1/4∙D

如在图7中所图示的,因此在每一种情况下在两个相邻的喷嘴孔通道12之间均形成过道状的流动通道41。因此所述流动通道41构造成用于将足够的空气供应至内部区域32中,在壁高度h的确定中应该额外地考虑到通道壁40的通道壁厚度42。这意味着,壁高度h应该被选择成比大于径向距离D的四分之一。例如,如果在喷嘴孔通道12之间的径向距离D是6mm,则产生1.5mm的壁高度h。为了现在能够创建足够大的流动通道41,壁高度h应该被确定为接近2mm。

如在图8至图10中所图示的,喷嘴孔突出部25具有外周表面44。在图9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外周表面44具有在纵向截面中的斜坡形状的轮廓45。根据图10,所述轮廓45以斜坡的方式形成圆形地,即以弯曲的、连续可微分的函数的形式形成。

如在图9中所显示的,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料喷射阀的可替代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喷嘴孔通道12构造成台阶状孔的形式,使得喷嘴孔通道12具有不同的通道直径。在第一通道区域(其如此构造使得其面向入口表面22)中的通道直径d1小于喷嘴孔通道12的第二通道区域(该通道区域如此构造使得其面向出口表面24)的第二通道直径d2,并且因此第一通道区域具有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二通道区域。喷嘴孔通道12具有在第一和第二通道区域之间的台阶。在当前的情况下,第二通道区域在轴向方向上从喷嘴孔突出部25延伸,且在内表面26的方向上超过前表面1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