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6132阅读:来源:国知局
涡轮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涡轮发动机,包括:

机匣(1);

涡轮机(2),收容于机匣(1);以及

分流环(3),连接于机匣(1)的前端并与机匣(1)一起套设于涡轮机(2);

其特征在于,涡轮发动机还包括:

壳体(4),收容机匣(1),壳体(4)的内壁面与机匣(1)的外壁面直接形成环形的外涵燃烧室(C),而分流环(3)及机匣(1)的内部形成内涵气流通道(S);

油路组件(5),受控连通于外涵燃烧室(C),以向外涵燃烧室(C)提供燃料;以及

点火器(6),设置于外涵燃烧室(C)内,以用于对进入外涵燃烧室(C)内的燃料和含氧气体形成的燃气进行点火,进而燃气爆震燃烧,爆震燃烧为旋转爆震燃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涡轮发动机还包括:

预蒸发室(7),形成于机匣(1)与涡轮机(2)之间,对经由油路组件(5)供入到预蒸发室(7)内的燃料进行蒸发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发动机,其特征在于,预蒸发室(7)由分流环(3)、机匣(1)的前部以及涡轮机(2)的外壁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发动机,其特征在于,预蒸发室(7)具有:

多个燃料喷口(71),沿径向贯通形成预蒸发室(7)的机匣(1)的对应部分,且沿机匣(1)的周向分布,各燃料喷口(71)连通外涵燃烧室(C),以使蒸发处理后的燃料经由各燃料喷口(71)进入外涵燃烧室(C)。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油路组件(5)包括:

燃料管(51),一端连通于供油油路,另一端连通于预蒸发室(7);以及

雾化喷头(52),设置于且连通于燃料管(51)的所述另一端并位于预蒸发室(7)内,对经由供油油路以及燃料管(51)供入的燃料进行雾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外涵燃烧室(C)具有:

气体入口(C1),与外涵燃烧室(C)受控连通并与外部提供含氧气体源受控连通;以及

气体出口(C2),与外涵燃烧室(C)连通以排出外涵燃烧室(C)内燃烧后的废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轮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涡轮发动机还包括:

调节机构(8),设置在外涵燃烧室(C)的气体入口(C1)处,以调节气体入口(C1)的大小或关闭气体入口(C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轮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8)包括:

活门(81),枢转安装于壳体(4)的靠近气体入口(C1)处的位置;以及

气缸(82),包括:

缸体(821),一端枢转连接于壳体(4);以及

活塞杆(822),一端伸入缸体(821),另一端伸出缸体(821)并与活门(81)枢转连接,气缸(82)通过驱动活塞杆(822)相对缸体(821)伸缩运动而带动活门(81)枢转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气体入口(C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轮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涡轮发动机还包括:

气体混合室(9),形成于外涵燃烧室(C)的气体出口(C2)对应的壳体(4)的部分与机匣(1)的尾部之间,且连通于气体出口(C2)和内涵气流通道(S)。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涡轮发动机还包括:

风扇(F),设置于壳体(4)的轴向前端,使外部气体经由风扇(F)抽吸到涡轮发动机的壳体(4)内;

涡轮发动机还具有:

排气口(A),设置于壳体(4)的轴向后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