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风机变频器更换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805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式风机变频器更换专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变频器更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式风机变频器更换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风能由于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近年来风能应用发展迅速,风机装机容量日新月异。随着风电机组运行时间的增加,机组大都超出保修期限,各种设备故障日益增加,运行检修任务加大。由于大型风力发电维护技术属于新兴产业,风机的维护技术发展相对缓慢,目前维护专业设备及技术落后,尤其是缺乏适用于风机维护的专用设备。

风力发电机机舱内部变频器是风力机重要设备,其维护和更换是机组维护的重要内容,机舱内部空间狭小,目前更换主要是人工方式,技术落后,为了提高维护效率减少停机时间,需要专用设备提高维护效率及安全性。

目前在火电机组及水电机组的检修中已经有大量的专业化设备,但是在风电机组检修中,专业化设备发展滞后。尤其是在机舱内部,由于机舱空间狭小,装备主要靠人员携带上下,因此对机舱内部主要维护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设备使用方便、最好是人工操作、重量轻。

机舱内部变频器更换一般需要4个人同时工作,但由于机舱内部空间狭小,4人操作十分困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采用人工操作,更换变频器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低,严重影响风机维护效率和风力机可利用率。

目前国内外没有用于风机机舱内部变频器更换的专用装置,急需开发此类专用装置,提高维护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式风机变频器更换专用装置,解决目前更换风力发电机机舱内部变频器需要在机舱内操作,造成更换变频器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低,严重影响风机维护效率和风力机可利用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风机变频器更换专用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架和箱体;所述箱体上端可滑动地设置有承重板;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四个第一滑轨,所述升降架下端的四个支脚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内;所述箱体两侧开设有第二滑轨,所述升降架上端的左侧两个支脚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内,右侧两个支脚铰接在所述箱体上,实现箱体的上下移动;

所述升降架上端左侧两个支脚之间架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设置有带螺纹孔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螺纹孔内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箱体内可转动地架设有第一心轴,所述第一心轴上设置有涡轮;所述涡轮与所述蜗杆配合;所述第一心轴上还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

所述承重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箱体内可转动地架设有第三心轴,所述第三心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配合;所述第三心轴上还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

所述箱体上可拔动地设置有第二心轴;所述第二心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配合的第一主动齿轮,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配合的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心轴接触位置设置有第一花键槽;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心轴接触位置设置有第二花键槽;所述第二心轴上还设置有花键轮,通过第二心轴的抽拔,所述花键轮可与所述第一花键槽或所述第二花键槽配合;所述第二心轴位于所述箱体外侧一端,设置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架上端与所述第二滑轨配合的两个支脚上铰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内。

再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两端通过所述连杆连接在所述滑块上。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心轴的一端穿出所述箱体的侧壁,端部设置有第一轴端挡圈;另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心轴的一端穿出所述箱体的侧壁,端部设置有第二轴端挡圈;另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设置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心轴与所述涡轮和第一从动齿轮通过平键与键槽配合,实现同步转动。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心轴与所述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通过平键与键槽配合,实现同步转动。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心轴位于箱体内部一端活动连接有限位板。

再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端面设置有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动或推动手柄,分别控制箱体上下移动或承重板移动,可实现单人操作;纯机械式驱动,传动可靠,重量及体积小,可适应狭小空间作业;推动手柄,使手柄移动承重板,调整精细,将变频器移至承重板,完成更换或维修工作,减少人员使用数,提高风机维护效率,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械式风机变频器更换专用装置轴测图;

图2为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心轴及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升降架;3、箱体;4、承重板;5、第一滑轨;6、第二滑轨;7、连杆;8、连接块;9、螺杆;10、蜗杆;11、第一心轴;12、涡轮;13、第一从动齿轮;14、齿条;15、第三心轴;16、齿轮;17、第二从动齿轮;18、第二心轴;19、第一主动齿轮;20、第二主动齿轮;21、第一花键槽;22、第二花键槽;23、花键轮;24、手柄;25、滑块;26、第一轴端挡圈;27、第一轴承座;28、第二轴端挡圈;29、第二轴承座;30、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机械式风机变频器更换专用装置的其中一种具体实施例,包括底座1、升降架2和箱体3。所述箱体3上端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安装承重板4,使承重板可以从滑槽内滑出。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四个第一滑轨5,所述升降架2下端的四个支脚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5内,使四个支脚可以在第一滑轨5内滑动。所述箱体3两侧开设有第二滑轨6,所述升降架2上端的左侧两个支脚铰接有滑块25,滑块25安装在所述第二滑轨6内,右侧两个支脚铰接在所述箱体3上,通过升降架的支脚水平移动,实现箱体3的上下移动。

所述升降架2上端左侧两个支脚上的滑块25之间用连杆7焊接连接块8,使连接块8能够带动滑块25水平移动,连接块8带螺纹孔,所述连接块8的螺纹孔内安装有螺杆9,所述螺杆9的另一端通过垫圈固定连接有蜗杆10。所述箱体3内可转动地架设有第一心轴11,具体地为第一心轴11的一端穿过箱体地侧壁,并可转动,端部安装第一轴端挡圈26,限制第一心轴的轴向运动。第一心轴11的另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安装在第一轴承座27上,第一轴承座27的下端焊接在箱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心轴11上安装有涡轮12,所述涡轮12与所述蜗杆10配合,使涡轮带动蜗杆转动。所述第一心轴11上还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13,涡轮12与第一从动齿轮13内环周面上都具有平键槽,第一心轴11上具有平键,通过平键与平键槽的配合,实现涡轮12与第一从动齿轮13同第一心轴11的同步转动。

所述承重板4的下端面焊接有齿条14;所述箱体3内可转动地架设有第三心轴15,具体地为第三心轴15的一端穿过箱体地侧壁,并可转动,端部安装第二轴端挡圈28,限制第三心轴15的轴向运动。第三心轴15的另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安装在第二轴承座29上,第二轴承座29的下端焊接在箱体的底部。所述第三心轴15上安装有齿轮16;所述齿轮16与所述齿条14配合,使齿轮带动齿条移动。所述第三心轴15上还安装有第二从动齿轮17,齿轮16与第二从动齿轮17内环周面上都具有平键槽,第三心轴15上具有平键,通过平键与平键槽的配合,实现齿轮16与第二从动齿轮17同第三心轴15的同步转动。

所述箱体3上可拔动地设置有第二心轴18,具体地,第二心轴18的一端穿出箱体侧壁,并安装有手柄24,通过手柄可以拉动、推动或转动第二心轴18。所述第二心轴18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3配合的第一主动齿轮19,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7配合的第二主动齿轮20。所述第一主动齿轮19与所述第二心轴18接触位置具有第一花键槽21,所述第二主动齿轮20与所述第二心轴18接触位置具有第二花键槽22。所述第二心轴18上还安装有花键轮23,花键轮23位于第一主动齿轮19与第二主动齿轮20之间。推动第二心轴18,则花键轮23进入第二花键槽22中,可带动第二主动齿轮20转动。拉动第二心轴18,则花键轮23进入第一花键槽21中,可带动第一主动齿轮19转动。所述第二心轴18位于箱体3内部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限位板30,用于限制第二心轴的轴向位置。

除上述技术特征外,所述底座1下端面还安装有脚轮31,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移动。

工作时,当需要进行升降操作时,抽动第二心轴并转动手柄使花键轮与第一花键槽配合,当拉不动手柄时说明花键轮已紧贴在第一主动齿轮的表面完成配合,同时防止了花键轮的窜出。当需要移动承重板操作时,推动手柄,此时花键轮从第一花键槽中抽出,轴向向里移动,当花键轮接触第二主动齿轮时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花键轮没有插入第二花键槽中,此时转动手柄从而转动花键轮位置尝试性地使其插入第二花键槽与其完成配合;第二种情况,花键轮直接插入第二花键槽中完成配合。当推不动手柄时,说明花键轮已紧贴在第二主动齿轮表面完成配合,同时防止了花键轮的窜出。

工作过程:使用机舱内吊车将处于折叠状态的本实用新型由塔架底部吊至风机机舱中。由工作人员移动本实用新型到装有风机变频器的箱柜前,拉动手柄,使花键轮与第一主动齿轮配合,转动手柄,使箱体上升,当承重板上升到与变频器底部间隙同一高度时,停止转动,即完成装置的升降过程。推动手柄,使花键轮与第二主动齿轮配合,转动手柄,使承重板侧移,进入变频器下部间隙。由工作人员将变频器卸下并放至于承重板上,同理操纵手柄将变频器抽出并使工作台降落至最低高度,将变频器放至机舱内。将另一变频器放至承重板上,然后将承重板升起并将变频器送至相应位置,安装,在此不再详述,完成风机机舱内变频器的更换或维修工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