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含能液体燃料二冲程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033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发动机,属动力领域。



背景技术:

发动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和发电机组等各个方面。发动机种类繁多,但都属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根据所用燃料种类的不同,分为汽油机、柴油机和气体燃料发动机三类。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的活塞式内燃机分别称作汽油机或柴油机。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其他气体燃料的活塞式内燃机称作气体燃料发动机。汽油和柴油都是石油制品,是发动机的传统燃料。这些现有发动机均设有进气口,空气中的氧气是石化燃料的助燃组分,不可或缺。空气中氧含量不仅限制了内燃机的输出功率,而且排出大量的废气,影响环境。另外,随着能源的紧缺,油价大幅度的提高,这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没有进气口的这种新型含能液体燃料的二种程发动机国内外市场上均未见到,专利文献也未见记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没有进气口,且以新型含能液体燃料代替传统燃料的内燃式的发动机。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含能液体燃料二种程发动机,其特征是它是由活塞、气缸盖、燃烧室、排气口、含能液体燃料喷送器、点火器组成,燃烧室壁上设有含能液体燃料喷送器、排气口、点火器,燃烧室下端是活塞。

由于本发明的发动机,没有进气口,可以在无空气的环境工作,它是以一种新型含能液体燃料代替传统燃料来工作的。新型含能液体燃料的特征是:能在无氧气条件下自持燃烧,从而破解内燃机功率重量比低等设计生产的难题。从而可大幅提高发动机的功率重量比,有效提高坦克、军舰、潜艇等军事装备的机动性能;提高战场生存能力;该新型燃料环境友好,安全性高,具有显著的经济和军事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新型含能液体燃料二冲程发动机剖视图。

图中所示:1-气缸盖,2-气缸,3-活塞,4-燃烧室,5-排气口,6-排气阀,7-含能液体燃料喷送器,8-点火器,9-机架,10-连杆,11-曲轴,12-机座所组成。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所示的新型含能液体燃料二冲程发动机,气缸盖1,气缸2,活塞3组成燃烧室4,活塞3从下止点向上死点运动,排气阀6开启,燃烧室4内的废气从排气口5里排出,这时曲轴11从0度转向180度,燃烧后的废气一方面在气缸2内外压差作用下向缸外排出,另一方面通过活塞3的排挤作用向缸外排气。曲轴11转动到160度-180度时排气阀6关闭。活塞3运动到上止点时含能液体燃料喷送器7将含能液体燃料喷送到燃烧室4,点火器8点火,这时含能液体燃料燃烧爆炸,燃烧爆炸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作用在活塞3上,活塞3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下行,并通过连杆10带动曲轴11旋转,曲轴11从180度转动至360度并把活塞3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曲轴11的旋转运动,对外做功,完成工作循环。

气缸盖1,气缸2和活塞3组成燃烧室,发动机工作时,含能液体燃料由含能液体燃料喷送器7喷送到燃烧室4内,点火器8点火,含能液体燃料燃烧爆炸。燃烧爆炸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作用在活塞3上,活塞3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在气缸2内做往复运动,通过连杆10把作用力传给曲轴11,并把活塞3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曲轴11的旋转运动。

为了使发动机不间断地,而且有规律的做功,除基本构件以外,还有燃料系统,润滑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起动系统来保障。

传统发动机不管是二种程或者是四冲程其每个工作循环必须完程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过程。但含能液体燃料二种程发动机的特征只完成作功与排气二个冲程。这减少了热能转换机械能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益,增大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其工作循环如下:活塞3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排气门开启,燃烧室内的废气从排气口5里排出,曲轴11从0度转动至180度,燃烧后的废气一方面在气缸2内外压差作用下向缸外排出,另一方面通过活塞3的排挤作用向缸外排气。曲轴11转动到160度-180度时排气阀6关闭。活塞3运动到上止点时,含能液体燃料喷送器将含能液体燃料喷送到气缸2里,点火器8点火,这时含能液体燃料燃烧爆炸。气缸3内的气体压力与温度急速上升,推动活塞3下行,曲轴11从180度转动至360度,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11对外做功,完成工作循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含能液体燃料二冲程发动机,它是由活塞、气缸盖、燃烧室、排气口、含能液体燃料喷送器、点火器组成,燃烧室壁上设有含能液体燃料喷送器、排气口、点火器,燃烧室下端是活塞。由于本发明的发动机,没有进气口,可以在无空气的环境工作,能在无氧气条件下自持燃烧,从而破解内燃机功率重量比低等设计生产的难题,该新型燃料环境友好,安全性高,具有显著的经济和军事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张繁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繁荣
技术研发日:2017.05.24
技术公布日:2017.09.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