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用双空滤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3788阅读:3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叉车用双空滤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滤进气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叉车用双空滤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吸进大量的空气,如果空气不经过滤清,导致空气中悬浮的尘埃被吸入发动机气缸中,就会加速活塞组及气缸的磨损。空滤的作用是滤除空气中灰尘、沙粒,确保气缸中进入足量、清洁的空气,保证燃油充分燃烧。

在一般工况条件下,叉车用进气系统工作时都会有一个空滤器作用,用以过滤粉尘等。但当处于多粉尘或沙粒等条件恶劣的工况下时,单独空滤的作用效果会明显降低,这时需要增加一个空滤器,对进入的空气进行二次过滤,起到保护发动机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叉车用进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叉车用双空滤进气系统,包括一次空滤进气系统和二次空滤进气系统;

一次空滤进气系统包括第一空滤器2以及设置在叉车的左后支撑杆1上的空气吸入管总成7;第一空滤器2与空气吸入管总成7之间通过第一进气管5连接;

左后支撑杆1上设有支撑板9,第一空滤器2外部设有空滤器支架6;空滤器支架6与所述支撑板9固定连接,将第一空滤器2固定在所述左后支撑杆1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制得的双空滤进气结构能明显改善空气清洁度,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降低发动机发生故障的概率。

2、在支撑板内部增加筋板,增加了支撑板结构的承载能力,能够有效避免因空滤器过重导致支撑板承受力不足现象的发生。

3、空气吸入管总成由空气吸入管和封板焊接组成,形成封闭的包围区域,有利于空气的流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次空滤进气系统结构放大图。

图3和图4为一次空滤进气系统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本实用新型空气吸入管总成结构图。

图6为二次空滤进气系统结构放大图。

图7为左后支撑杆与支撑板、筋板结构放大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左后支撑杆1,第一空滤器2,第二空滤器3,第一卡箍4,第一进气管5,空滤器支架6,支架板61,支架卡箍套62,空气吸入管总成7,空气吸入管71,封板72,筋板8,支撑板9,第二卡箍10,第二进气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叉车用双空滤进气系统。

如图1和2所示,该进气系统的叉车护顶架结构是由左后支撑杆1,第一空滤器2,第二空滤器3、第一卡箍4、第一进气管5,空滤器支架6,空气吸入管总成7,筋板8,支撑板9,第二卡箍10和第二进气管11构成。

该进气系统的叉车护顶架结构分为一次空滤进气系统和二次空滤进气系统。

一次空滤进气系统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第一空滤器以及设置在左后支撑杆上的空气吸入管总成,第一空滤器与所述空气吸入管总成之间通过第一进气管连接,连接处分别用两个第一卡箍固定;第一空滤器外部设有空滤器支架,空滤器支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将第一空滤器固定在左后支撑杆上。

如图4所示,空滤器支架包括支架板和支架卡箍套,支架卡箍套设固定在所述第一 空滤器外部,支架卡箍套与支架板之间通过四个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支撑板上设有三个螺母,空滤器支架的支架板上设有三个与所述螺母相对应的第二螺栓,空滤器支架与支撑板之间通过三个第二螺栓和所述三个螺母配合固定。

如图5所示,空气吸入管总成由空气吸入管和封板焊接组成,形成封闭的包围区域,该封闭结构有利于空气的流通。

二次空滤进气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第二空滤器,第二卡箍,第二进气管;其中,第二空滤器通过第二进气管与左后支撑杆相连,并用两个第二卡箍分别固定第二进气管两端。

如图7所示,左后支撑杆和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筋板,筋板一面与支撑板焊接,另一面焊接在左后支撑杆上。在支撑板内部增加筋板,增加了支撑板结构的承载能力,能够有效避免因空滤器过重导致支撑板承受力不足现象的发生。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