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风机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2088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光伏风机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风机柱。



背景技术:

风能作为新能源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领域,现有技术中的风力发电装置,一般安装于风机塔筒的顶部,通过风力带动涡轮发电机进行发电,这种单纯依靠风能进行发电的风力发电装置,由于受到风速和风向变化的影响,发电效率不够稳定,不能持续稳定的提供电力,以满足用户需求。

另外,由于风机塔筒暴露在户外,长期经受日晒会对风机塔筒的外部造成损伤,同时,日光直射风机塔筒,会造成风机塔筒内部温度过高,对于风机塔筒内部设备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风机柱,其能够同时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进行发电,同时减少太阳光直射在风机塔筒上对风机塔筒及其内部设备造成不良影响;还为工作人员安装和维护提供有利空间,保证安全作业。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光伏风机柱,包括:

光伏板,其通过多个支撑组件呈筒体样套设在风机塔筒的外周,所述多个支撑组件在所述风机塔筒和所述光伏板之间呈径向方向均匀间隔开排列设置,且光伏板的下周缘距离风机塔筒的底部至少8m,光伏板的上周缘距离风机塔筒的上端机舱的距离与风叶的长度相适应;

任一支撑组件,其包括套环,其套设在风机塔筒的外侧壁上;多个U形件,其开口朝上均匀分散开设置在光伏板和所述套环的外侧壁之间;维修踏板,其呈环形搭设固定在多个U形件的中部过渡段上,所述维修踏板的宽度至少为50cm,且所述维修踏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贯通孔,至少一个贯通孔的直径至少为45cm。

优选的是,所述套环还包括两个半圆形片体,该两个半圆形片体的首尾相互衔接后套设在风机塔筒上。

优选的是,相邻两个支撑组件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0cm。

优选的是,还包括:护笼爬梯,其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支撑组件之间,且护笼爬梯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至两个相邻的维修踏板上的至少一个贯通孔处。

优选的是,多个支撑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在光伏板和风机塔筒上,且多个支撑组件均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是,呈筒体样套设在风机塔筒的外周所述光伏板的横截面为圆形、近圆形或者多边形。

优选的是,一个套环上至少设置6个U形件,且U形件的宽度至少为10cm。

优选的是,还包括:多个加强板,其设置在多个U形件与所述光伏板之间,且多个加强板的形状与其接触处的部分所述光伏板的形状相适应;任一加强板的面积至少为1m2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组件与风机塔筒的塔节间接缝错开设置。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光伏板呈筒体样套设在风机塔筒的外周,最大范围的利用了暴露在太阳下的风机塔筒的侧壁面积,以84.146米风机塔筒为例,大概有尽50米的范围可以安装光伏板,以有效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同时可以避免日光直射风机塔筒的外侧壁,降低风机塔筒内部温度,保护风机塔筒内设备,降低维护成本;

光伏板的下周缘距离风机塔筒的底部至少8m,避开风机塔筒底部的人孔;光伏板的上周缘距离风机塔筒的上端机舱的距离与风叶的长度相适应;以避开风叶的旋转范围;进而,实现在不影响风力发电机组正常发电作业的基础上进行光伏板的科学布设;

多个支撑组件可以对光伏板提供有力支撑,维修踏板为工作人员安装和维护光伏板及其相关组件提供有利空间,保证安全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伏风机柱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风机柱,包括:

光伏板10,其通过多个支撑组件20呈筒体样套设在风机塔筒30的外周,所述多个支撑组件在所述风机塔筒和所述光伏板之间呈径向方向均匀间隔开排列设置,且光伏板的下周缘距离风机塔筒的底部至少8m,光伏板的上周缘距离风机塔筒的上端机舱40的距离与风叶50的长度相适应;任一支撑组件,其包括套环201,其套设在风机塔筒的外侧壁上;多个U形件202,其开口朝上均匀分散开设置在光伏板和所述套环的外侧壁之间;维修踏板203,其呈环形搭设固定在多个U形件的中部过渡段上,所述维修踏板的宽度至少为50cm,且所述维修踏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贯通孔204,至少一个贯通孔的直径至少为45cm。

光伏板呈筒体样套设在风机塔筒的外周,最大范围的利用了暴露在太阳下的风机塔筒的侧壁面积,以84.146米风机塔筒为例,大概有尽50米的范围可以安装光伏板,以有效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同时可以避免日光直射风机塔筒的外侧壁,降低风机塔筒内部温度,保护风机塔筒内设备,降低维护成本;

多个支撑组件沿风机塔筒的径向方向逐一套设,用于固定光伏板;

如图1所示,光伏板的下周缘距离风机塔筒的底部至少8m,避开风机塔筒底部的人孔301;光伏板的上周缘距离风机塔筒的上端机舱的距离与风叶的长度相适应;以避开风叶的旋转范围;进而,实现在不影响风力发电机组正常发电作业的基础上进行光伏板的科学布设;

多个支撑组件可以对光伏板提供有力支撑,维修踏板为工作人员安装和维护光伏板及其相关组件提供有利空间,保证安全作业。

如图2所示,光伏风机柱中,所述套环还包括两个半圆形片体,该两个半圆形片体的首尾相互衔接后套设在风机塔筒上。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可以先将呈纵剖开的半个筒体结构的光伏板上装配同样呈半圆环形的部分支撑组件,之后通过将两个半圆环形的部分支撑组件首尾衔接作业,进而将两个呈纵剖开的半个筒体结构的光伏板对接,完成初步安装,之后,再将套环的通过螺栓固定在风机塔筒上;由于风机塔筒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对未进行固定的套环具有一定支撑作用,可以为套环的固定作业提供临时的支撑,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在实际作业中,可以自风机塔筒的下端自上端逐一固定套环。

光伏风机柱中,相邻两个支撑组件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0cm。为工人施工作业提供有效空间。

光伏风机柱中,还包括:护笼爬梯,其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支撑组件之间,且护笼爬梯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至两个相邻的维修踏板上的至少一个贯通孔处。方便工人自相邻的一个维修踏板移动至另一个维修踏板,保证安全作业。

光伏风机柱中,多个支撑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在光伏板和风机塔筒上,且多个支撑组件均为不锈钢材质。

如图2所示,光伏风机柱中,呈筒体样套设在风机塔筒的外周所述光伏板的横截面为圆形、近圆形或者多边形。

如图2所示,光伏风机柱中,一个套环上至少设置6个U形件,且U形件的宽度至少为10cm。

光伏风机柱中,还包括:多个加强板,其设置在多个U形件与所述光伏板之间,且多个加强板的形状与其接触处的部分所述光伏板的形状相适应;任一加强板的面积至少为1m2。多个加强板为光伏板提供硬性支撑,提高光伏板抗风等级,延长光伏板的使用寿命。

光伏风机柱中,所述支撑组件与风机塔筒的塔节间接缝错开设置。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说明书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