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组的进出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1848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电机组的进出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电机组的进出风系统。



背景技术:

发电机组包括发动机、发电机以及控制系统。通常的,该发电机组是以柴油为主燃料的一种发电设备,在发电机组的工作过程中以发动机为原动力带动发电机发电,把动能转换成电能和热能。在发电过程中,由于噪声较大,会在发电机组底座上增设静音罩,将发电机组罩入静音罩和底座内,能够解决发电过程中噪声较大的问题,但由于发电机组可能长时间工作,必然存在发热问题,而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中,其散热效率低下,会影响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的发电机组的进出风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组的进出风系统,包括底座和静音罩,还包括进风装置、引风机、第一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报警装置和两块的支撑板;

所述底座形状为长方体形,所述底座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底座上表面平齐,一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的椭圆形通孔,所述多个的椭圆形通孔与进风装置连接,另一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的方形通孔,所述多个的方形通孔与引风机连接;

所述静音罩为方形罩,所述静音罩覆盖发电机组,所述静音罩一端与一所述支撑板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多个的椭圆形通孔和多个的方形通孔均位于静音罩内;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静音罩内壁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进风装置连接;所述报警装置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通孔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椭圆形通孔上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组的进出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一端与支撑板的下表面连接,另一端与底座的侧面连接,两块的所述加强筋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两侧。

进一步的,多个的椭圆形通孔平行设置,多个的方形通孔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底座左右两端设有支撑板,静音罩覆盖底座上的发电机组,与左右两端的支撑板连接,形成密闭空间,能够降低发电机组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同时在静音罩内壁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当温度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进风装置发出冷风,从一支撑板上的椭圆形通孔流入,同时控制引风机工作,将风经过发电机组从另一支撑板上的方形通孔流出,通过上述结构,能够缩短发电机组冷却时间,提高了发电机组的散热效率,从而提高了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智能对位于静音罩内的发电机组进行冷却,并且当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高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报警,提醒用户应关机检查,有效防止因发电机组过热而引发的安全事故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电机组的进出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拆除进风装置和引风机的一种发电机组的进出风系统结构图;

标号说明:

1、底座;2、油箱;3、进风装置;4、支撑板;5、固定装置;6、椭圆形通孔;7、方形通孔;8、静音罩;9、引风机;1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组的进出风系统,包括底座和静音罩,还包括进风装置、引风机、第一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报警装置和两块的支撑板;

所述底座形状为长方体形,所述底座设有一个方形的第一容纳腔,所述油箱设置在容纳腔中,所述油箱的高度小于第一容纳腔的深度,所述油箱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其上底长度大于下底长度;所述底座上设有两块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安装发电机组的固定装置;所述底座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底座上表面平齐,一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的椭圆形通孔,所述多个的椭圆形通孔与进风装置连接,另一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的方形通孔,所述多个的方形通孔与引风机连接;所述进风装置为可调节椭圆形通孔进风温度的装置;

所述静音罩为方形罩,所述静音罩覆盖发电机组,所述静音罩一端与一所述支撑板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多个的椭圆形通孔和多个的方形通孔均位于静音罩内;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静音罩内壁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进风装置连接;所述报警装置与控制器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在底座左右两端设有支撑板,静音罩覆盖底座上的发电机组,与左右两端的支撑板连接,形成密闭空间,能够降低发电机组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同时在静音罩内壁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当温度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进风装置发出冷风,从一支撑板上的椭圆形通孔流入,同时控制引风机工作,将风经过发电机组从另一支撑板上的方形通孔流出,通过上述结构,能够缩短发电机组冷却时间,提高了发电机组的散热效率,从而提高了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智能对位于静音罩内的发电机组进行冷却,并且当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高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报警,提醒用户应关机检查,有效防止因发电机组过热而引发的安全事故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通孔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椭圆形通孔上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当控制器获取得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上的温度值与第三温度传感器上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进风装置降低进风的温度,反之当其差值小于预设第四温度阈值时,则可适应提高进风装置进风的温度,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智能对进风装置的进风温度进行调节,在保障发电机组得到有效的散热的同时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组的进出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一端与支撑板的下表面连接,另一端与底座的侧面连接,两块的所述加强筋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两侧。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增强支撑板的强度,有效提高了整个系统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多个的椭圆形通孔平行设置,多个的方形通孔平行设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多个平行设置的椭圆形通孔及方形通孔能够提高位于静音罩内的发电机组的进风和出风效率,从而提高系统内部的散热效率。

请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电机组的进出风系统,包括底座1和静音罩8,还包括进风装置3、引风机9、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报警装置、加强筋10和两块的支撑板4;

所述底座1形状为长方体形,所述底座设有一个方形的第一容纳腔,所述油箱2设置在容纳腔中,所述油箱2的高度小于第一容纳腔的深度,所述底座上设有两块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安装发电机组的固定装置5;所述油箱2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其上底长度大于下底长度;所述底座1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上表面与底座1上表面平齐,一所述支撑板4上设有多个的椭圆形通孔6,所述多个的椭圆形通孔6与进风装置3连接,另一所述支撑板4上设有多个的方形通孔7,所述多个的方形通孔7与引风机9连接;多个的椭圆形通孔6平行设置,多个的方形通孔7平行设置;

所述静音罩8为方形罩,所述静音罩8覆盖发电机组,所述静音罩8一端与一所述支撑板4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支撑板4连接,所述多个的椭圆形通孔6和多个的方形通孔7均位于静音罩8内;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静音罩8内壁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方形通孔7上,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椭圆形通孔6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进风装置3连接,所述报警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分别和控制器连接;

所述加强筋10一端与支撑板4的下表面连接,另一端与底座1的侧面连接,两块的所述加强筋10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4两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底座左右两端设有支撑板,静音罩覆盖底座上的发电机组,与左右两端的支撑板连接,形成密闭空间,能够降低发电机组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同时在静音罩内壁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当温度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进风装置发出冷风,从一支撑板上的椭圆形通孔流入,同时控制引风机工作,将风经过发电机组从另一支撑板上的方形通孔流出,通过上述结构,能够缩短发电机组冷却时间,提高了发电机组的散热效率,从而提高了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智能对位于静音罩内的发电机组进行冷却,并且当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高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报警,提醒用户应关机检查,有效防止因发电机组过热而引发的安全事故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