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温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183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调温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调温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属于智能调温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调温电子冷却装置作为一种自动调温装置,通常含有感温组件,借着膨胀或冷缩来开启、关掉空气、气体或液体的流动。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534696.0的一种智能调温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包括智能调温装置,智能调温装置包括中控芯片、温度感应装置以及报警装置,温度感应装置固定在散热壳体中,温度感应装置包括导热外壳,导热外壳内设置有密封的空腔,空腔内填充汞,空腔的上部由下至上设置有第一触点开关、第二触点开关、第三触点开关和报警开关,当汞漫过相应开关时,各开关会相应导通,第一触点开关、第二触点开关、第三触点开关和报警开关均与中控芯片连接,中控芯片连接电动机并控制电动机的开关及转速,中控芯片还与报警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采用电子控制冷却、智能调节风扇转速、当无法有效降温时进行报警的优点。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有效降温时采用报警方式,在无人值守情况下无法起到提示作用,其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调温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以解决无法有效降温时采用报警方式,在无人值守情况下无法起到提示作用,其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调温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其结构包括调节器、转件、电子感应装置、触点开关、安装座、散热壳体、导热板、芯片、通孔,所述散热壳体由多个单独个体不规则立体结构组成,其侧面为矩形,所述散热壳体左侧与右侧结构朝向不同,按照两两对立一组等距排列,所述散热壳体与导热板内槽采用侧插方式活动连接,导热板一侧设有等距排列的沟槽,所述散热壳体前端置于芯片后端表面上,所述散热壳体通过导热板与安装座连为一体,所述转件下端紧贴芯片表面,所述芯片左侧设有多个触点开关,所述触点开关通过芯片与电子感应装置连接;所述电子感应装置由接头一、传输线、芯片、电源灯、弹簧件、接头二组成,所述接头一与传输线一端连接,所述传输线伸入壳体内腔与芯片端口连接,所述芯片上设有电源灯,所述弹簧件置于接头二绝缘夹层内且与传输线连接,所述接头二内端与传输线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头一与芯片导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左侧面板与安装座上端采用螺栓配合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器内杆与转件中心采用内旋转方式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设在芯片边角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后端与导热板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下端与芯片表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二为夹层结构,开口端为圆形,后端设有电源推块。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灯为红色光源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电子感应装置,传输线通过接头一将报警信息分流传输至芯片,经过处理后传输线将电流导入接头二的电源推块上,带动弹簧件伸缩使得接头二脱落总源接线座,在无法有效降温时能够紧急进行断电处理,有效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调温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感应装置示意图。

图中:调节器-1、转件-2、电子感应装置-3、接头一-301、传输线-302、芯片-303、电源灯-304、弹簧件-305、接头二-306、触点开关-4、安装座-5、散热壳体-6、导热板-7、芯片-8、通孔-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调温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其结构包括调节器1、转件2、电子感应装置3、触点开关4、安装座5、散热壳体6、导热板7、芯片8、通孔9,所述散热壳体6由多个单独个体不规则立体结构组成,其侧面为矩形,所述散热壳体6左侧与右侧结构朝向不同,按照两两对立一组等距排列,所述散热壳体6与导热板7内槽采用侧插方式活动连接,导热板7一侧设有等距排列的沟槽,所述散热壳体6前端置于芯片8后端表面上,所述散热壳体6通过导热板7与安装座5连为一体,所述转件2下端紧贴芯片8表面,所述芯片8左侧设有多个触点开关4,所述触点开关4通过芯片8与电子感应装置3连接;所述电子感应装置3由接头一301、传输线302、芯片303、电源灯304、弹簧件305、接头二306组成,所述接头一301与传输线302一端连接,所述传输线302伸入壳体内腔与芯片303端口连接,所述芯片303上设有电源灯304,所述弹簧件305置于接头二306绝缘夹层内且与传输线302连接,所述接头二306内端与传输线302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头一301与芯片8导线连接,所述导热板7左侧面板与安装座5上端采用螺栓配合方式连接,所述调节器1内杆与转件2中心采用内旋转方式活动连接,所述通孔9设在芯片8边角位置,所述芯片8后端与导热板7底部连接,所述安装座5下端与芯片8表面连接。

在进行使用时,传输线302通过接头一301将报警信息分流传输至芯片303,经过处理后传输线302将电流导入接头二306的电源推块上,带动弹簧件305伸缩使得接头二306脱落总源接线座,在无法有效降温时能够紧急进行断电处理,有效提高安全性。

本专利所说的弹簧件305前开口端为弯折状,为螺旋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

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器1、转件2、电子感应装置3、触点开关4、安装座5、散热壳体6、导热板7、芯片8、通孔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无法有效降温时采用报警方式,在无人值守情况下无法起到提示作用,其安全性降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传输线通过接头一将报警信息分流传输至芯片,经过处理后传输线将电流导入接头二的电源推块上,带动弹簧件伸缩使得接头二脱落总源接线座,在无法有效降温时能够紧急进行断电处理,有效提高安全性,具体如下所述:

接头一301与传输线302一端连接,所述传输线302伸入壳体内腔与芯片303端口连接,所述芯片303上设有电源灯304,所述弹簧件305置于接头二306绝缘夹层内且与传输线302连接,所述接头二306内端与传输线302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头一301与芯片8导线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