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油气分离机构的曲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7061发布日期:2018-08-24 20:4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曲轴箱,特别涉及一种带油气分离机构的曲轴箱。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曲轴箱内会产生油气混合气,主要包括缸内燃烧之后的产物、燃油、机油蒸汽及机油微粒等,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些气体是不允许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一般是通过发动机气门机构上方的气缸盖罩引出,经过曲轴箱通风装置滤去机油后,吸入发动机进气管,进入到进气系统中,再通过缸内的燃烧后由排气系统排出。但当发动机高负荷、高速运转时,气门机构内的机油会产生强烈的飞溅,气缸盖罩内的曲轴箱通风装置会严重窜油,曲轴箱通风装置不能完全滤去混合气中的机油,致使进入到进气系统中的气体含有大量的机油,出现烧机油的现象并增加机油的消耗量,排放恶化。

因此,就需要一种带油气分离机构的曲轴箱,能够对曲轴箱内腔的混合气进行油气分离,提高分离有效性,降低曲轴箱通风装置的负担,保证排放达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油气分离机构的曲轴箱,能够对曲轴箱内腔的混合气进行油气分离,提高分离有效性,降低曲轴箱通风装置的负担,保证排放达标。

本实用新型的带油气分离机构的曲轴箱,包括曲轴箱、油气分离器壳体及与油气分离器壳体适配的油气分离器盖体,所述油气分离器壳体一体设在曲轴箱外表面;所述油气分离器壳体合盖面与油气分离器盖体合盖面之间形成油气分离腔,所述油气分离腔设有与曲轴箱内腔连通的用于供气体流入的进气孔和与外界连通的用于供气体流出的出气孔,所述进气孔与出气孔之间设有用于使油气分离的迷宫通道。

进一步,所述迷宫通道包括设于油气分离器壳体上的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以及设置于油气分离器盖体上的第四油道、第五油道、第六油道,所述第一油道与第二油道连通,第二油道与第五油道连通,第五油道与第三油道连通,第三油道与第六油道连通,所述进气孔设在油气分离器壳体上并与第一油道连通,所述油气分离器壳体上还设有与第三油道连通的用于将机油回流至曲轴箱内腔的出油孔Ⅰ,所述出气孔设在油气分离器盖体上并与第六油道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一油道与第二油道和第三油道之间设置有隔板Ⅰ,所述隔板Ⅰ一端与第一油道的内壁之间留有供油气通过的间隙空间。

进一步,所述隔板Ⅰ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将机油回流至变速箱内腔的出油孔Ⅱ。

进一步,两所述回油孔Ⅱ之间设有用于将机油回流至曲轴箱内腔的出油孔Ⅲ。

进一步,所述第三油道内设有多个用于引导油气流向的隔板Ⅱ,所述第六油道内设有多个用于引导油气流向的隔板Ⅲ,所述隔板Ⅲ的布置走向与隔板Ⅱ的布置走向一致。

进一步,所述第六油道内靠近出气孔处设置有油气分离挡板。

进一步,所述第四油道的位置与第一油道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带油气分离机构的曲轴箱,油气分离器壳体一体设在曲轴箱外表面,提高了油气分离器壳体的结构强度,便于加工装配,降低了产品成本;混合气在进气孔与出气孔之间的迷宫通道流动过程中逐步进行气液分离,从而提高了分离有效性,降低了曲轴箱通风装置的负担,保证了排放达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去油气分离器盖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器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带油气分离机构的曲轴箱,包括曲轴箱1、油气分离器壳体2及与油气分离器壳体2适配的油气分离器盖体3,所述油气分离器壳体2一体设在曲轴箱1外表面;所述油气分离器壳体2合盖面与油气分离器盖体3合盖面之间形成油气分离腔,所述油气分离腔设有与曲轴箱1内腔连通的用于供气体流入的进气孔4和与外界连通的用于供气体流出的出气孔5,所述进气孔4与出气孔5之间设有用于使油气分离的迷宫通道;油气分离器壳体2与油气分离器盖体3可通过紧固螺栓进行连接;曲轴箱1的箱体上设有相关与进气孔4连通的气道;出气孔5可通过管道与气缸盖罩或者进气歧管相连,以对分离后的空气进行利用;油气分离器壳体2一体设在曲轴箱1外表面,提高了油气分离器壳体2的结构强度,便于加工装配,降低了产品成本;混合气在进气孔4与出气孔5之间的迷宫通道流动过程中逐步进行气液分离,从而提高了分离有效性,降低了曲轴箱1通风装置的负担,保证了排放达标。

本实施例中,所述迷宫通道包括设于油气分离器壳体2上的第一油道61、第二油道62、第三油道63以及设置于油气分离器盖体3上的第四油道64、第五油道65、第六油道66,所述第一油道61与第二油道62连通,第二油道62与第五油道65连通,第五油道65与第三油道63连通,第三油道63与第六油道66连通,所述进气孔4设在油气分离器壳体2上并与第一油道61连通,所述油气分离器壳体2上还设有与第三油道63连通的用于将机油回流至曲轴箱1内腔的出油孔Ⅰ71,所述出气孔5设在油气分离器盖体3上并与第六油道66连通;从曲轴箱1内腔排出的废气首先涌入第一油道61,通过第四油道64的屏蔽,大粒径润滑油滴将率先与废气分离,直接回流入曲轴箱1内腔,剩余废气进入第二油道62,经第二油道62内壁的多级分离,较大粒径润滑油滴再次与废气分离,并再次回流入曲轴箱1内腔,剩余废气从第五油道65进入第三油道63,通过两次分离的残余废气,再经由第五油道65和第三油道63多次分离最终由出气孔5排出,最终分离出来的小粒径润滑油滴由出油孔Ⅰ71回流入曲轴箱1内腔,从而实现油气分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道61与第二油道62和第三油道63之间设置有隔板Ⅰ81,所述隔板Ⅰ81一端与第一油道61的内壁之间留有供油气通过的间隙空间81a;该间隙空间形成节流槽结构,可用于控制废气的流量,便于对废气进行油气分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Ⅰ81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将机油回流至变速箱内腔的出油孔Ⅱ72;两端出油孔Ⅱ72分别与变速器输出轴的前后两端对应,利于分离出的机油的合理利用;两所述回油孔Ⅱ之间设有用于将机油回流至曲轴箱1内腔的出油孔Ⅲ73;出油孔Ⅲ73的设置,使进入第二油道62中经分离后的较大粒径润滑油滴可通过出油孔Ⅲ73回流入曲轴箱1内腔。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油道63内设有多个用于引导油气流向的隔板Ⅱ82,通过隔板Ⅱ82使第三油道63内部形成迷宫结构的废气走向;所述第六油道66内设有多个用于引导油气流向的隔板Ⅲ83,通过隔板Ⅲ使第六油道66内部形成迷宫结构的废气走向;所述隔板Ⅲ的布置走向与隔板Ⅱ83的布置走向一致;从而使第三油道63与第六油道66共同构成一条曲折回转、长路径的迷宫,通过两次分离的残余废气,再经由该长路径迷宫多次反射最终由排气孔排出,最终分离出来的小粒径润滑油滴由回油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六油道66内靠近出气孔5处设置有油气分离挡板84;以进一步提高油气分离效果,且便于最终分离后的废气排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油道64的位置与第一油道61的位置相对应;使涌入第一油道61的废气可通过第四油道64的屏蔽进行初级分离,进而使大粒径润滑油滴将率先与废气分离,直接回流入曲轴箱1内腔。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