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1365发布日期:2018-06-02 07:00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室。



背景技术:

缸内直喷汽油机(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简称GDI)能够精准控制汽车发动机气缸内的喷油量,有效控制气缸内油气混合过程,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目前已成为汽油机研发的热点和主流技术。由于GDI发动机直接将燃油喷入缸内,会存在油束碰壁和局部混合不均匀现象,造成颗粒排放等水平较高。为增强油气混合效果,减少油束碰壁,达到改善燃烧和降低排放的目的,有必要对燃烧室结构进行精细设计,使气流对油束的引导作用整体增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室,其能够抑制气体进入气缸后沿径向的流动,使气缸内气体的流动更加有序,能够减小气缸内滚流的损失,有利于喷油液滴雾化,能够增强油气混合效果,减少油束碰壁;在压缩上止点时,有效的把大尺度的滚流破碎成小尺度的涡,增大气缸内的湍流强度,有利于气缸内燃烧火焰传播,提高气缸内的燃烧效率,降低排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室,包括由燃烧室顶面和燃烧室底面构成的燃烧室本体,所述燃烧室顶面的右部设有两个进气口、左部设有与所述两个进气口一一对应的两个出气口,所述燃烧室顶面的两个进气口之间的部位设有喷油器安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顶面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为下凹的挤气面。

进一步,所述挤气面的断面轮廓线由第一曲线段AB、第二线段BC、第三曲线段CD、第四曲线段DE依次相切连接构成,所述第一曲线段AB与燃烧室顶面相切连接,所述第四曲线段DE与燃烧室底面相连;所述第一曲线段AB上端点与第四曲线段DE下端点的水平距离L与气缸直径的比值范围为0-0.2,所述第一曲线段AB上端点与燃烧室底面的竖直距离H与气缸直径的比值范围为0-0.2,所述第二线段BC下端点与燃烧室底面的竖直距离h与第一曲线段AB上端点与燃烧室底面的竖直距离H的比值范围为0-0.5,所述第二线段BC与第三曲线段CD连接处的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为0°-45°,所述第三曲线段CD与第四曲线段DE连接处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为0°-60°。

进一步,所述第二线段BC为曲线段,其曲率半径大于5mm。

进一步,所述第二线段BC为直线段。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

由于在燃烧室顶面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设计挤气面,抑制了气体进入气缸后沿径向的流动,使气缸内气体流动更加有序,减小了气缸内滚流的损失,有利于喷油液滴雾化,增强了油气混合效果,减少了油束碰壁;在压缩上止点时,有效的把大尺度的滚流破碎成小尺度的涡,增大了气缸内的湍流强度,有利于气缸内燃烧火焰传播,提高了气缸内的燃烧效率,降低了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4所述的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室,包括由燃烧室顶面1和燃烧室底面2构成的燃烧室本体,所述燃烧室顶面1的右部设有两个进气口11、左部设有与所述两个进气口11一一对应的两个出气口12,所述燃烧室顶面1的两个进气口之间的部位设有喷油器安装部13,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顶面1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为下凹的挤气面14。

挤气面14的断面轮廓线由第一曲线段AB、第二线段BC、第三曲线段CD、第四曲线段DE依次相切连接构成,所述第二线段BC为曲线段,其曲率半径大于5mm。第一曲线段AB与燃烧室顶面1相切连接,所述第四曲线段DE与燃烧室底面2相连;所述第一曲线段AB上端点与第四曲线段DE下端点的水平距离L与气缸直径的比值为0.1(比值为0.05、0.15、0.2时,即构成另外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曲线段AB上端点与燃烧室底面2的竖直距离H与气缸直径的比值为0.1(比值为0.05、0.15、0.2时,即构成另外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线段BC下端点与燃烧室底面2的竖直距离h与第一曲线段AB上端点与燃烧室底面2的竖直距离H的比值为0.2(比值为0.1、0.3、0.4、0.5时,即构成另外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线段BC与第三曲线段CD连接处的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为20°(角度为5°、10°、15°、25°、30°、35°、40°、45°时,即构成另外的实施例),所述第三曲线段CD与第四曲线段DE连接处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为30°(角度为10°、20°、40°、50°、60°时,即构成另外的实施例)。

实施例二:

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室,包括由燃烧室顶面1和燃烧室底面2构成的燃烧室本体,所述燃烧室顶面1的右部设有两个进气口11、左部设有与所述两个进气口11一一对应的两个出气口12,所述燃烧室顶面1的两个进气口之间的部位设有喷油器安装部13,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顶面1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为下凹的挤气面14。

挤气面14的断面轮廓线由第一曲线段AB、第二线段BC、第三曲线段CD、第四曲线段DE依次相切连接构成,所述第二线段BC为直线段。第一曲线段AB与燃烧室顶面1相切连接,所述第四曲线段DE与燃烧室底面2相连;所述第一曲线段AB上端点与第四曲线段DE下端点的水平距离L与气缸直径的比值为0.1(比值为0.05、0.15、0.2时,即构成另外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曲线段AB上端点与燃烧室底面2的竖直距离H与气缸直径的比值为0.1(比值为0.05、0.15、0.2时,即构成另外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线段BC下端点与燃烧室底面2的竖直距离h与第一曲线段AB上端点与燃烧室底面2的竖直距离H的比值为0.2(比值为0.1、0.3、0.4、0.5时,即构成另外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线段BC与第三曲线段CD连接处的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为20°(角度为5°、10°、15°、25°、30°、35°、40°、45°时,即构成另外的实施例),所述第三曲线段CD与第四曲线段DE连接处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为30°(角度为10°、20°、40°、50°、60°时,即构成另外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烧室只改变了局部区域,不影响原制造和安装工艺,易于布置。挤气面14的设计能够抑制气体进入气缸后沿气缸径向的流动,使得气缸内气体流动更加有序,能够减少气缸内滚流形成过程及运动过程中的损失,有利于喷油液滴雾化,增强油气混合效果,减少油束碰壁。在压缩上止点,能够有效的把大尺度的滚流破碎成小尺度的涡,增大气缸内的湍流强度,有利于气缸内燃烧火焰的传播,进而达到改善燃烧,降低排放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