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油器衬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3793发布日期:2018-10-16 19:47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油器衬套。



背景技术:

喷油器衬套安装在气缸盖中,外部与气缸盖之间形成用于冷却的水腔,喷油器衬套内部安装喷油器,喷油器下端安装有用来控制燃油喷射的喷油嘴。目前柴油机强化程度越来越高,喷油器的热负荷也越来越大。喷油器油嘴对温度范围的要求较为苛刻,一般100多摄氏度到200左右。

如图1所示,目前喷油器衬套为合金钢制作的薄壁回转体,喷油器衬套下端通过过盈配合或螺纹连接装配在缸盖中,上端和缸盖间隙配合,通过o型圈密封水腔。喷油器装配在喷油器衬套内部。喷油器油嘴和燃烧室接触,热负荷温度很高,随着现在柴油机强化程度不断的提高,喷油嘴热负荷会越来越高;由于喷油器衬套对应喷油器油嘴处需连接在气缸盖上用于对衬套整体进行支撑,故对应喷油器油嘴处无法设置水腔,喷油器衬套的水腔在中上部,传热系数较低,冷却效果不好,强化程度高的柴油机就有可能因为冷却不好而引起喷油嘴故障,如针阀卡滞,积碳等,影响柴油机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喷油嘴处的热负荷,控制油嘴的最高温度的喷油器衬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可套装在待冷却喷油器和待冷却喷油嘴上的衬套本体,所述衬套本体与待安装的气缸盖之间形成冷却水腔,其特征是所述衬套本体包括对应待冷却喷油器设置的上衬套和对应待冷却喷油嘴设置的下衬套,所述上衬套和下衬套为一体结构,所述下衬套的厚度小于上衬套的厚度;所述下衬套上套装有外衬套,所述下衬套与外衬套之间形成用于冷却喷油嘴的内水腔,所述外衬套上开设有与冷却水腔连通的进水道和出水道。

所述进水道由外向内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进水道为多个,多个进水道均匀设置在外衬套的下部;所述出水道为多个,多个出水道均匀设置在外衬套的上部。

所述进水道的数量多于出水道的数量,所述进水道的孔径小于出水道的孔径。

所述进水道和出水道上下相错布置。

所述外衬套上端与上衬套密封固接,所述外衬套下端内表面设有呈环形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表面与下衬套下端外表面密封连接。

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为4mm。

所述外衬套上部焊接在上衬套上,所述外衬套下部的外表面设有用于螺装在气缸盖上的外螺纹。

所述下衬套的厚度为2mm。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中喷油嘴基本可以被内水腔包围,由于增加了外衬套,可以保证衬套本体的整体强度,在此前提下下衬套和连接板的尺寸可以很小,从而提高了传热系数,提高了冷却效果。本发明可以降低喷油嘴的热负荷,控制油嘴的最高温度,使喷油器油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保证柴油机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沿b-b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沿c-c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与气缸盖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d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7所示,喷油器衬套包括可套装在待冷却喷油器和待冷却喷油嘴上的衬套本体,衬套本体与待安装的气缸盖之间形成冷却水腔。衬套本体包括对应待冷却喷油器设置的上衬套9和对应待冷却喷油嘴设置的下衬套8,上衬套9和下衬套8为一体铸造成型,下衬套8的厚度小于上衬套9的厚度,本发明中下衬套8的厚度最小可达到2mm;下衬套8上套装有外衬套7,下衬套8与外衬套7之间形成用于冷却喷油嘴的内水腔,外衬套7上开设有与冷却水腔连通的进水道5和出水道6,进水道5由外向内向下倾斜设置,便于冷却水流入内水腔。进水道5为多个,多个进水道5均匀设置在外衬套7的下部;出水道6为多个,多个出水道6均匀设置在外衬套7的上部。进水道5的数量多于出水道6的数量,进水道5的孔径小于出水道6的孔径。进水道5和出水道6上下相错布置,出水道6水平设置。此种结构的进出水道6,可冷却水在内水腔内滞流,提高冷却效果。

外衬套7上端与上衬套9密封固接,外衬套7下端内表面设有呈环形的连接板4,连接板4内表面与下衬套8下端外表面密封连接。本实施例中,外衬套7上部焊接在上衬套9上,外衬套7下部的外表面设有用于螺装在气缸盖上的外螺纹。连接板4的厚度最小可达到4mm,使内水腔覆盖面积较大,提高对喷油嘴的冷却效果。

本发明与气缸盖3装配后,气缸盖内冷却水道内的冷却水从进水道进入内水腔,然后从出水道流入冷却水腔,实现对喷油嘴的冷却。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外衬套7,外衬套7与下衬套8之间设置内水腔,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喷油嘴处无冷却的问题。本发明中喷油嘴基本可以被内水腔包围,由于增加了外衬套7,可以保证衬套本体的整体强度,在此前提下下衬套8和连接板4的尺寸可以很小,从而提高了传热系数,提高了冷却效果。本发明可以降低喷油嘴的热负荷,控制油嘴的最高温度,使喷油器油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保证柴油机工作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凡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油器衬套,包括衬套本体,衬套本体包括对应待冷却喷油器设置的上衬套和对应待冷却喷油嘴设置的下衬套,上衬套和下衬套为一体结构,下衬套的厚度小于上衬套的厚度;下衬套上套装有外衬套,下衬套与外衬套之间形成用于冷却喷油嘴的内水腔,外衬套上开设有与冷却水腔连通的进水道和出水道。本发明中喷油嘴基本可以被内水腔包围,由于增加了外衬套,可以保证衬套本体的整体强度,在此前提下下衬套和连接板的尺寸可以很小,从而提高了传热系数,提高了冷却效果。本发明可以降低喷油嘴的热负荷,控制油嘴的最高温度,使喷油器油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保证柴油机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文波;刘国栋;高明春;张波;任明广;张方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0
技术公布日:2018.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