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组件、拼装工装以及拼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76771发布日期:2018-11-27 21:1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支撑组件(10),用于塔筒分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0)包括:

固定件(11),沿第一方向(X)延伸;

第一铰接件(12),在第二方向(Y)层叠连接于所述固定件(11);

支撑件(13),在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第一铰接件(12)相互间隔设置,并在所述第二方向(Y)层叠连接于所述固定件(11);

其中,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所述支撑件(13)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铰接件(12),所述第一铰接件(12)用于与所述塔筒分片(2)转动连接并作为所述塔筒分片(2)的旋转支点,所述支撑件(13)用于支撑所述塔筒分片(2),以保持所述塔筒分片(2)与所述第一铰接件(12)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件(1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2a)及第二端(12b),所述第一端(12a)与所述固定件(11)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端(12b)用于与所述塔筒分片(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端(12a)及所述第二端(12b)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交且交角为a,a的数值范围为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10),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件(13)的第二铰接件(14),所述第二铰接件(14)具有相对的第三端(14a)及第四端(14b),所述第三端(14a)与所述支撑件(1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端(14b)用于支撑所述塔筒分片(2)并与所述塔筒分片(2)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端(14a)及所述第四端(14b)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交且交角为b,b的数值范围为0°~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组件(10),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转接件(15),所述转接件(15)包括与所述第一铰接件(12)转动连接的第一转接耳(151)以及与所述第二铰接件(14)转动连接的第二转接耳(152),所述第一转接耳(151)及所述第二转接耳(152)能够固定连接于所述塔筒分片(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组件(10),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吊装件(16),所述吊装件(16)能够连接于所述塔筒分片(2)并在所述塔筒分片(2)上与所述第一转接耳(151)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接耳(152)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件(12)与所述支撑件(13)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距离为d,其中,d小于等于所述塔筒分片(2)的中心M到其自身外表面(202)的最大距离L。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3)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可伸缩。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件(12)与所述塔筒分片(2)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件(13)支撑于所述塔筒分片(2)时,所述塔筒分片(2)的重心N位于所述第一铰接件(12)与所述支撑件(13)之间。

9.一种拼装工装(1),用于塔筒分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工装(1)包括:

底座(100);

第一支撑单元(200),设置于所述底座(100),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00)包括两个以上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组件(10),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00)的两个以上所述支撑组件(10)沿第三方向(Z)相互间隔设置;

第二支撑单元(300),在底座(100)上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00)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单元(300)包括两个以上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组件(10),所述第二支撑单元(300)的两个以上所述支撑组件(10)沿所述第三方向(Z)相互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00)的所述第一铰接件(12)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300)的所述第一铰接件(12)靠近彼此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00)的所述支撑件(13)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300)的所述支撑件(13)远离彼此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00)及所述第二支撑单元(300)至少一者与所述底座(100)可移动连接,以调整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00)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300)之间的相对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拼装工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00)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300)的所述支撑组件(10)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拼装工装(1),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工装(1)进一步包括安装组件(400),所述安装组件(40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00)及所述第二支撑单元(300)一一对应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组件(10)之间,所述安装组件(400)包括两个以上安装块(401),所述安装块(401)上设置有卡槽(401a),以卡接并支撑所述塔筒分片(2)。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拼装工装(1),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00)包括两个以上座体单元(101),两个以上所述座体单元(101)沿所述第三方向(Z)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00)及所述第二支撑单元(300)一一对应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组件(10)分别可移动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座体单元(101);

或者,所述底座(100)包括一整体式的框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00)及所述第二支撑单元(300)各自的所述支撑组件(10)分别与所述框架结构可移动连接。

13.一种拼装方法,用于拼装塔筒分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如权利要求9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拼装工装(1);

第一塔筒分片(2a)安装与翻转步骤,将所述第一塔筒分片(2a)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00)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300)之间,所述第一塔筒分片(2a)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00)的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组件(10)的所述第一铰接件(12)转动连接,向所述第一塔筒分片(2a)施力,使得所述第一塔筒分片(2a)以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铰接件(12)为支点旋转,并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00)的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组件(10)的所述支撑件(13)上;

第二塔筒分片(2b)安装与翻转步骤,将所述第二塔筒分片(2b)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00)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300)之间,所述第二塔筒分片(2b)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300)的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组件(10)的所述第一铰接件(12)转动连接,向所述第二塔筒分片(2b)施力,使得所述第二塔筒分片(2b)以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铰接件(12)为支点旋转,并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300)的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组件(10)的所述支撑件(13)上;

拼装步骤,调节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00)及所述第二支撑单元(300)的相对距离,使得所述第一塔筒分片(2a)与所述第二塔筒分片(2b)相互拼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筒分片(2a)与所述第二塔筒分片(2b)的旋转方向相反,和/或,所述第一塔筒分片(2a)与所述第二塔筒分片(2b)的旋转角度的绝对值相等。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拼装步骤中,所述第一塔筒分片(2a)与所述第二塔筒分片(2b)拼接形成的塔筒分片组具有开口,所述拼装步骤还进一步包括将第三塔筒分片(2c)吊装至所述开口,并与所述第一塔筒分片(2a)及第二塔筒分片(2b)相互拼接形成塔筒段。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